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隐慝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A、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B、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C、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D、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E、表示处所的。如: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
2、词)F、表示方位的。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A.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B.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C.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D.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E.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F.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3、。2、种类:A.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B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C.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D.表示可能、意愿的。如: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E.表示趋向的。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F.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A.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B.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
4、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C.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D.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三)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2、种类:A.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B.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C.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D.表示颜色的。如: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
5、名词。如:“太阳红、红太阳”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3)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4)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生动一些。 重叠形式:A.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B.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AB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附: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比较表区别 词类主要语法特性名词动词形容词1 能否经常作主语 能 不能2 能否经常作谓语 不能 能
6、3 能否受“不”修饰 不能 能4 能否重叠 不能 部分能5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 不能 部分能6 概括意义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动词与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比较表区别词类主要语法特性动词形容词1 能否带宾语 绝大多数能 不能2 能否受“很”修饰 多数不能 多数能3 重叠方式和意义 AA式、ABAB式表示动量少或时量少 AA式、AABB式表示程度加深或者程度适中4 概括意义 表示动作、行为、活动 表示性质、状态(四)数词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2、种类1)确数.如:一、二、千、万2)概数。如:几、些、多、约3)序数。如:第一、老二、初五3、数词的语法特征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
7、子成分。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五)量词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2、种类: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A、表示个体单位的。如:个、台、条、段、根B、表示集体单位的。如:对、双、群、类C、表示度量衡的。如:米、千克、公里、吨、平方米、立方米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趟、遍、顿、阵3、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
8、量短语。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组成BB式,表示每一个都在内。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1)由两个物量词构成,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内容的计量。例如说到运输量中的重量和里程,有“吨千米、吨海里”等,说到水的流量,有“秒立方米”。2)由物量词和动量词组成,表示事物单位和动作单位的加合。例如:“飞机共飞25架次”“接待旅客100万人次”*数量词也可以重叠,组成“一B一B”式,修饰名词时,表示数量多,如“一堆一堆的书”;修饰动词时,表示按次序进行,如“一个一个地说”;(六)代词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2、种类:1)人称代词:代
9、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2)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这、那、这样、那样、各、每3)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3、注意事项:1)代词代替某一类词,就具有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2)“他们”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除了用于男性,男女兼有的复数,都可以用“他们”。3)“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为了亲近,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4)指示代词“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5)代词一般是实指,有时也可以用来虚指,指称不确定的人或事物。如“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三、虚词(一)副词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
10、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2、种类1)表示程度。如: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几乎、尤其2)表示范围。如:都、总、共、只、仅仅、单、就3)表示时间、频率。如:已、已经、曾、刚、才、正、在、立刻、马上、终于4)表示语气。如: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5)表示肯定、否定。如:没、不、没有、莫、不用3、副词的语法特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二)连词1、含义: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2、常见的连词: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三)介词1、含义:常用在名词、代
11、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2、常用介词及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助词1、含义:是起辅助作用的词,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2、种类:1)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如:着,了,过3)语气助词。如:了、吗、呢、啊、呀、吧、哪、啦3、注意事项:1)结构助词“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限制关系。“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
12、或说明。2)结构助词“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后边在加“的”),或代替名词(后边要加“的”,有的不用加)。3)动态助词“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4)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五)叹词1、含义: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2、种类: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哈哈,嘭,哗啦,叮,轰隆隆”等。词性的辨析一、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
13、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二、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A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
14、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
15、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
16、前、将来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如: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
17、不能互换。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8)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18、)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 这里人太多。(形容词)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3你比我强,我比不
19、过你。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A肃穆 肃立 B.也许 立刻 C.聪明 智慧 D.欣然 果然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 ) 2.队员们精疲力尽。( )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 4.输得精光。( )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8.你明白
20、其中的道理吗?(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A.电灯突然亮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六、请将下列虚词归类。A.副词 B.叹词 C.介词 D.拟声词越发( ) 除了( ) 始终( ) 依照( ) 沿着( )索性( ) 扑通( ) 哦( ) 屡次( ) 何必( )自从( ) 砰( ) 啊( ) 却( )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划分句子成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
21、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 = 谓语 宾语 定语 ( ) 状语 补语 <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 语、状语、补语。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
22、“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写人 格式:“谁” “干 什么”(主语) (谓语)( 宾语)例: 杨亚 写 字主 谓 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 谓 宾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 语 ) (谓语、宾语)例: 猫 捉 鱼主 谓 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 谓 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 他 是学生主 谓 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
23、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 画眉 唱 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4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
24、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 (6)宾语只受谓支配。示例及练习部分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练习: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9、
25、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
26、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分析: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全。病句中的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人民日报1993年6月 11日)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冬
27、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 10月 15日)分析: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动宾搭配不当: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l)一动词带一宾语: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据广州中心
28、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病句一中“感受气氛
29、”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定中搭配不当: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状中搭配不当: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 “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
30、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搭配不当训练: 1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2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3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4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5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
31、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6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湖北卷5B)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广东卷4D)析“既可以用来”主语应该是“小刀”
32、。可将“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改为“随身携带的精制小刀”。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浙江卷5B)析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青海卷)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删掉“对”,“我们”就是主语。2谓语残缺【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析在“参与”前加上“承担”。【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
33、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析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3宾语残缺【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2004全国卷)析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2005全国卷4D)析“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句子成分划分一、划分口诀。主谓宾来定状补,六种成分要分清。定语必居主宾前,谓语前状后又补。碰到定补难分清,与谁密切就属谁。状语还可置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二、句子成分划分符号。1、主语:“ ”2、谓语:“ ”(或主谓间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拐防骗课件
- 暑假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课
- 高校改革策略与实施路径探索
-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职辅警招聘考试真题
- 防拐防骗我知道课件
- 项目四汽车顾问式营销学习情境谁来卖车课件
- 浙江国企招聘2024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下属国有企业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光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0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玩具制造的创新与未来趋势报告
- 2025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2024年员工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范本: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务3篇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GB 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 中医体质辨识共57张课件
- 魔幻泡泡秀七彩体验馆介绍
- 育苗花卉种子采购合同 修
- 表面工程学第十二章-表面微细加工技术
- 聚乙烯塑料袋检验记录新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送审报告
- 员工入职确认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