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记城市化会讲话_第1页
孙书记城市化会讲话_第2页
孙书记城市化会讲话_第3页
孙书记城市化会讲话_第4页
孙书记城市化会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孙 述 涛 同 志在全市城市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7月5日,根据录音整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市域一体化,为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推进城市化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对此作出部署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各

2、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推进全域威海城市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首先,这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力引擎。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每到经济相对低迷的时候,投资拉动尤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城镇化作为一项长期综合性的基础设施投入,能够持续激发、释放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在当前外需动力不足的形势下,城镇化成为增加投资、拉动消费的强力引擎,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城镇化又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没有城市作为载体,产业强市、工业带动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城镇化以人口、生产要素、

3、产业的集聚为特征,创造新的社会化需求,不仅能够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业发展,也能够促进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发展,带动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同时,城镇化可以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二,这是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城乡二元结构还

4、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今年年初,市政府派出两个调研组,到各市区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发现在确保农村居民原有权益不变的前提下,有77.2%的农村居民有进城落户意愿。认为城镇居住条件好、生活方便的占63.9%,子女能够得到良好教育的占44.2%,医疗条件好的占43.3%,找工作方便的占22.7%。同时,调查对象中有58.2%的人最希望得到的是养老保障,53.6%的人希望有住房保障,46.2%的人希望有医疗保障。只有让更多的农村居民来城里工作和生活,让在城里打工的农村居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才能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第三,这是构建一体化威海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立足我市地域相对集中、区域发

5、展相对平衡、城市化基础相对较好的实际,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的战略部署,就是要把威海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全域统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全域统筹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同城化设计。所谓城乡一体化,具体到威海就是市域一体化;所谓新型城镇化,在威海就是全域城市化。目前,我市绝大多数镇已经纳入城市发展的大框架,很多镇本来就是六大重点区域的组成部分。因此,通过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六大重点区域的联动发展,通过重点镇的特色发展,完全有可能逐步实现全域城市化。党的十八大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这个“鼓励”、“前列”包含着对

6、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早在2006年,浙江省就制定出台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2011年,广东省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今年大连市修改了以主城区为单一中心的发展格局,出台了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省域尚且如此,面积比我们大、发展不平衡性超过我们的大连市能做到,威海更有必要也有条件在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上率先突破。工业化后期,提高城市化率是发展的关键。当前,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还是从城镇化自身规律来看,我国城镇化都到了扩大规模、提升质量的关键时期。根据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的实践,当城镇化率达到50%时,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到70%80%,就进入了平台期。

7、威海已经超越了小康社会水平,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低速度就等于停步,停步就意味着倒退”。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的目标,以宽阔的视野和创新的精神,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尊重规律、务实推进,全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不断开创威海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二、牢牢把握城市化发展方向,走具有鲜明威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要求,推进城市化总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这个总目标,以全域城市化为方向,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按照“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规划全域覆

8、盖、交通全域畅通、产业全域布局、社会公共服务全域均衡,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着力推进市域农村居民市民化,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六大重点区域、十个重点镇为新载体,打造疏密相间、适度集中的生态化、组合型都市区。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城市化格局更加优化。市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六大重点区域成为城市主体,人口聚集能力以及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0个重点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成为城市建成区的重要片区或小城市。农村居住区进一步集中,新型农村社区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力争3个百分点,到2

9、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8%以上,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的差距逐步缩小。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综合运输网络更加完善,公交出行比例和公交站点覆盖率明显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进一步扩大,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实现同城化。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市域一体化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户籍管理、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进城落户农村居民承包地和宅基地市场化退出机制基本

10、形成。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城市建设融资机制更加完善,城市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多农村居民进城就业创业,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文化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健康、文明、和谐、科学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进城农村居民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实现根本性的变革和进步。“城市”这个词实际上蕴含着“城”和“市”两个概念。城是市的载体,市是城的繁荣。有城才有市,有城无市是空城。城市化最核心的是人的城市化,最大的动力是产业化特别是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的约束是生态资源。只有为市造城、为人造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城,才能真正实现人

11、的城市化,实现城市的持久繁荣。为此,在工作层面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有序发展。城镇建设不仅投资大而且不可逆,一旦失误将付出巨大代价,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规划引领,决不能盲目无序发展,决不为后代留遗憾。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围绕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用”、“城市怎么建”等问题,进一步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新区开发建设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等各类规划,促进市域空间合理布局、公共设施服务到位、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要突出规划的协调性。城市总体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地上规划要与地下规划相配套

12、。要突出规划的有序性。全域城市化不是全部城市化。要科学确定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域,量力而行,分步推进。要突出规划的严肃性。规划出台前要广泛征求意见,集中全民智慧;出台后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变,同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坚持产城互动、协调发展。城市化与产业化相辅相成,没有产业支撑,城市化行之不远;城市化也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没有城市作为载体,生产要素就无法集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在振兴二产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无论是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还是重点区域,都要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城市功能,以产业的

13、增长促进城市的扩张,以综合承载能力的增强支撑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各类园区、开发区的特色化发展,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产业承载和人口集聚能力。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交通、通讯、水、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网络上档升级,破解对外交通瓶颈制约。三是坚持生态优先、集约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资源约束将更加强烈。我市人均占有资源能源不足的现实,决定了城市化必须走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的路子。要以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为目标,实施三个“最严格”制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建设

14、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要加强山体、沙滩、海域、岸线、湿地、绿地的保护治理,保护和改善区域自然生态功能。要在加快重点镇建设的同时,严格控制一般镇无序扩张,提高土地、空间、水等资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经济规模的最大化,在有限的载体上做大经济规模。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城市化的本质是富裕群众、造福群众,根本目的是让农村居民享受现代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坚持把人的城市化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使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成为安民利民、富民惠民的过程。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

15、推进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发展,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城市居民与进城农村居民和谐相处,引导进城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五是坚持整体推进、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市域一体化,是威海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不论是规划编制,还是具体工作推进,都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方向,进一步明确层级责任,形成整体推进、联动发展的工作格局。市级层面重点抓好市域总体规划和产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布局,加强对各市区、开发区的规划指导,坚决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特别是六大重点区域新建的重大基础设施,不仅要

16、考虑本区域的需要,而且要充分考虑相互之间的衔接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各市区、开发区要在全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切实担负起六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的主体责任,同时对辖区内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负总责。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争取每年在城市化发展上都能取得新突破,在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上都能取得新进展。三、坚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以更大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越是发展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建立地级市以来,威海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必须看到,无论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是与我市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相比,

17、威海的城市化差距很大。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城市化,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化。(一)要抢抓城市化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加快推进城市化的三十年。许多城市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二三线城市,积极抢抓机遇,通过圈钱,招商引资;圈人,吸引人才;圈地,建设新城区;圈政策,争取纳入国家战略;圈都市圈,整合周边城市资源,实现了快速崛起。相比这些城市,一些机遇比如对外开放的机遇,我们抓住了,赢得了发展先机,但也有些机遇,比如推进城市化的机遇,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像威海这样的二三线城市面临着工业化带动现

18、代化、现代化促进城市化的重大机遇:一是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一二线城市在信息资讯上基本同步;二是城际铁路的建设以及各种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设,使一二线城市在人流物流上基本同步;三是商业连锁企业以及网购等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使一二线城市在消费上基本同步;四是都市圈的快速形成,使一二线城市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上基本同步。同时,从目前公认的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六条标准看,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富裕程度、环境优美程度、资源承载能力、生活方便程度、公共安全程度等,我市都比较好。机遇就在眼前而且稍纵即逝。各级各部门要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认清机遇中抢抓机遇,在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上下功夫,不断加

19、大城市化推进力度,以城市化的大发展进一步提升威海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二)坚定一体化发展目标。加快城市化,以全域城市化推进市域一体化,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是我们总结城市发展规律、结合威海实际制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工业化初期,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市。第二阶段,工业化中后期,吸取卫星城功能单一、与母城市距离太近的教训,许多城市在更大的空间上进行布局,大力培育区域全功能中心城市。第三阶段,后工业化时期,一方面改造提升老城区,实现“精明增长”;另一方面,规划建设功能完备的新城区。经过建市以来的发展,威海现有的中心城区已经达

20、到90万人的规模,受地理条件的制约,交通等基础设施已经接近饱和。我们也正处在快速工业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要求就是要快速城市化,尤其是要实现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快速城市化。为此,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的发展构想。一方面,抓好中心城区的建设管理,实现“精明增长”;另一方面,站在新起点上进行一体化布局,把三市的中心市区以及规划的重点区域打造成为功能完善的新城区。应该说,我们确定的重点区域,都是历届市委、市政府长期论证和决策的产物。其中,威海南海、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列入国家战略;石岛管理区、工业新区已经成为全市发展重要板块;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科技城都经过多次反

21、复论证;乳山滨海新区主要是为了对银滩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里口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绿肺”,在保护中开发,重点仍然是保护。因此,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一体化发展,是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完全符合威海实际。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摒弃等待观望的态度,只要符合幸福城市的标准,符合大多数老百姓的意愿,大的方向不错,就要及时作出决断,决不能在细枝末节上争来争去、贻误战机;只要定了的决策、部署了的事情,就要坚决执行、迅速落实,力争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三)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通过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市场对城市化的推

22、动作用越来越显著。要顺应这种新形势,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化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城市化推进途径。特别是在资金筹措方面,要大胆创新,主动引入市场化机制,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对各级党政领导来说,最直接、最省力的来源就是公共财政资金,但最不能直接拿来建设城市的也是公共财政资金。首先我们的公共财政资金规模有限,其次财政资金取之于民,必须负责任地把每一分钱用到改善民生和城市公共服务上来。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用市场来整合、盘活、配置城市资源,将城市资产纳入市场化经营轨道,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二是要解决怎样找钱的问题。规划是推进城市

23、化的核心,也是城市建设资金最根本的来源。我们只要把土地规划调整好,把城市规划做好,就可以把土地的增值转化为建设资金。随着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完善,经济、社会、文化各项活动的聚集,土地增值率会更高,形成良性循环后,城市建设的资金将会有更加充足的保障。三是要解决怎样运作的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建立政府主导、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投融资平台,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手段撬动社会资金,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唤醒民间资本、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依靠社会化的多元投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准。我们市每个区域都成立了各自的融资公司,这些融资公司代表政府进行融资,没有理由做不好。要充分利用好建设规划,搞

24、好抵押融资贷款、发行债券等方面工作,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把融资平台做大做强,为城市化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保障。四、突出人的城市化这个核心,尽快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推进城市化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很多,最关键的是破除政策体制限制,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机会和便利,尤其是要让市域内更多居住在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到城市居住,在城市就业生活。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破,努力让市域农村居民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成为城市建设者和发展成果享受者,成为城市活力和创造力、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一是积极深化户籍制度

25、改革。加快城市化,首先必须破除户籍管理制度的障碍。改革威海的户籍制度,要把握好两个导向,一是要让更多本地农村居民到城里来,其中要优先考虑青壮年特别是孩子正处于学龄前或小学阶段的农村居民,这也是我们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优质劳动力资源;二是要让更多外地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创业能力、高消费能力的群体到威海来工作生活。这样考虑的原因是,威海是一个资源短缺型城市,特别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全国的1/4,按国际标准测算,中心城市最多能容纳150万人。立足不同区域的承载能力,这次在研究户籍管理办法时,对本地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迁移到不同区域提出了差别化的政策。对本地农村居民户口迁移到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实行“零门槛”,

26、迁入中心市区和三市市区建成区的也放宽了条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到位,积极引导本地农村人口梯次向城市有序转移,并同步解决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就业、教育等各种政策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化。要保障转户农村居民的各项权益,确保他们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继续享受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原有权益,继续享受粮食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补贴等与土地相结合的惠农政策,保留一定的生育政策、计划生育奖励扶持政策调节过渡期。对外来人口,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实差别化户籍政策,该放宽的放宽,高层次人才、创业人才、高消费能力群体,只要愿意来落户,一律“绿灯”

27、;该限制的要抬高门槛,把人口规模控制在城市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使我们的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二是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农民进城,首先要有住的地方,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可通过现有保障性住房政策进行保障,就是将新落户到城镇的农村居民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不受落户时限限制,可以直接申请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城镇保障性住房。二是不愿意申请保障性住房的转户农村居民,可以申请购买政府集中建设的优惠房,并根据相关条件享受货币补贴。市里已经确定了原则性的意见,各市区、开发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市场化运作的住房保障机制,确保进

28、城农村居民“居者有其屋”。重点区域、工业园区在今后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同步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严格控制企业自建住房,鼓励引导企业职工、周边居民社会化集中集聚。对六大重点区域和城市规划控制范围的村庄,要推进整体转户,引导农村居民结合迁村并点、村庄改造、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自愿、就近到城镇落户。要进一步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群众想不通、不愿做的事情,真正让农民通过城市化受益。三是推动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农民不光要进城,还要“可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进城农村居民就业的支持力度,认真解决同岗不同薪、同职不同酬等就业歧视问

29、题,确保城乡就业政策统一、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均等,使农村居民进城后生活条件不降低、长期发展有保障。要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大力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增强进城农村居民就业竞争力和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城市各类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向转户农民开放,对接收本地转户农民就业的用人单位要给予补贴,相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要加大城乡社保统筹力度,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期限内,凡是农村优于城市的政策一概保留,城市高于农村的标准一律按照城市的标准来执行,确保广大农村居民进城后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要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所享受政策的整合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居

30、民以灵活就业方式或以合作社名义参加城镇职工保险,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四是加快发展城镇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市化,需要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进城农村居民提供全面、均等、公平的公共服务。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是进城农村居民的迫切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在建设集中居住区的同时,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一城乡学生就读、资助政策,保障进城农村居民子女接受公平教育。要加强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进城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全域城市化目标是要让所有威海市域内的居民,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

31、都能够享受到现代城市的文明。从长远来看,随着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农村人均生产资源占有量会大幅提高,将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以及农村管理方式的转变,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居民也将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握这一趋势,按照市域一体规划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有序延伸、城市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城市现代文明有力辐射,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加强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创新。农民离乡进城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解决好土地收益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今年中央、省1号文件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都有明确要求,特别是对专业大户、家

32、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更大。要按照中央、省的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确保三年完成颁证任务。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服务,是实现农业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对此,各级也有明确规定,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加快搭建市、市(区)、镇、村(居)四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规范流转行为,保障农村居民持续受益。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目前已经完成村改居的城中村

33、,要尽快开展集体产权改革,让农民变成市民、居民变成股东,让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群众利益得到保障。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最大程度地让农村居民享受城市化成果,确保农村居民的各种利益不受损害。六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农村居民市民化,使农村居民原有的居住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得到彻底转型和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推进社区化改造,促进农村居民自我约束、自我适应和自我管理,最终完全融入城市生活。近几年,我市城中村改造成果显著,但部分居民从平房搬进楼房后,仍沿袭原来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不文明不健康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有居民思想观念

34、未能及时转变的原因,更与社区改造不彻底、社区管理不规范密切相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教训,改变过去“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管制、轻服务”的做法,加快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向老旧小区、新建小区覆盖,并逐步向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和六大重点区域的农村社区延伸,同步引进建设社区管理中心和物业公司,努力为群众提供更规范的公共服务,创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要突出文化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加强市民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促进进城农村居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五、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力量,形成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强大合力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责任。要坚持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大力营造“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浓厚氛围。首先,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城市化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整体联动,把方方面面的工作有机衔接起来,才能使发展思路变成具体实践、奋斗目标变成美好现实。在思想认识上,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多考虑整体工作的效果,少计较本地本部门的利益得失,搞好组织协调,强化保障服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