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_第1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_第2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_第3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班级:_ 姓名:_1.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乞 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的作者是_,“乞巧”的意思是_。2七夕是每年的农历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3诗中叙述了_的美丽传说,表达了人们_的美好心愿。2. 品读古诗,体会意境。(1)长相思一词的后两句是_;大意是_;表达了作者_。(2)秋思一诗的前两句是_;大意是_;从中可知诗人是借_来抒发情感的。(3)泊船瓜洲一诗是宋代_的作品,诗中一个字不仅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_。3. 古诗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

2、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解释下列词语。之:_   故人:_尽:_ 唯:_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送别的时间_,故友人要去的目的地_。3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4. 古诗乐园。把古诗补充完整,回答问题。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_,_。1补充诗的后两句。2这首诗前两句意思是_。3给这首诗配幅画吧。5. 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

3、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2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_3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6. 古诗题。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则成锋,_。_,只原身再此山中。(1)补全诗句。(2)圈出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_。(3)用“”画出说明“当局者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_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_2一、二句写

4、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_3战士们的誓言是什么?用文中的诗句回答。_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_5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_8. 古诗赏析。乡村四月_,子规声里雨如烟。_,才了蚕桑又插田。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A.范成大 B.翁卷3从题目中分析,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地点)_(时间)的景象。4诗中属于对景物的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从“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乡村人们的_。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诗人对农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B.诗人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C.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9. 阅读短文,完

5、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    , “夜行黄沙道中”是   。意思是   。      (2)填空词中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从“   ”可以看出来。(3)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_ 10. 古诗比较阅读。枫

6、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_。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我能将古诗补充完整,我还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诗中的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_),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_)。看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3诗人的愁绪是通过_、_、_等夜半时分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来,抒发了诗人_之情。4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是_。5下面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理解不正确的是()A.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B. “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远和清寥,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C. 

7、;诗人来到姑苏城外,兴奋得睡不着觉,只听到钟声传来才睡去。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甲)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两首诗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且主题相似,都是关于_的。2两首诗的情感不同:(甲)诗紧扣“_”字,(乙)诗则紧扣“_”字3两首诗,用词都非常精准:(甲)诗中,一个“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_”字令人满目凄然。(乙)诗中,“即从

8、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从“巴峡”到“巫峡”,因为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故用“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驶,故用“_”;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故用“_”。4(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首诗都写到了“泪”,下面对这两首诗中的“泪”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充满怅恨B.(乙)诗中,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自然喜不自胜,高兴地哭了C.(甲)诗中,原本美好的花儿,却使诗人看到后落泪,更反衬出作者的伤心之情D.(乙)诗中,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痛定思痛,悲从中来

9、阅读空间。12.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乞巧_,_。_,_。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描写了民间过_节时的盛况,表现了人们_的美好心愿。2“乞巧”是指向织女星_。3每当此时,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用_(a.五彩线;b.红丝线;c.金丝线;d.银丝线)穿针。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我还学过他的_和_。3这首诗描写了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涧的_。14. 课外阅读。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