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西师大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西师大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西师大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西师大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训练。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7。选自 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东汉人。远;从远方。疾:病。值:恰逢。语(yù):告诉。相视:看望,照顾。令:使,让。败义:损害道义。耶(yé):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2、既:已经。一:全,整个。独止:一个人留下。委;舍弃,抛弃。相谓:相互议论。入:侵犯。班军:回师,撤军。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今死矣,子可去(离开)B.贼既至(既然)C.一郡并获全(全)D.遂班军而还(撤军)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_3翻译加点字词。(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_(2)贼既至_(3)不忍委之_4“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荀巨伯这句话体现的美德吗?_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商鞅立信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3、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选自史记(注释)商鞅(yng):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令:指变法的命令。既具:已经具备。这里指制定完备。未布:尚未公布。恐:恐怕,担心。乃:于是。募(mù):广泛征求。徙(x):搬,迁移。予:给予,授予。金;古代货币单位。怪;感到奇怪。辄(zhé):立即,就。明:表明。卒:最终。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商鞅令既具(_)(2)乃立三丈之木(_)(3)辄予五十金(_)(4)卒下令(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民怪之,莫敢徙。_3从本文看,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_4你还知道哪些与诚信有关的

4、故事?请写下来。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而知训尤甚,尝召昪饮酒,伏剑士欲害之,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昪悟起走,乃免。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知训以剑授刁彦能,使追杀之,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由是得免。后昪贵,以彦能为抚州节度使。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及昪秉政,欲收人

5、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盛暑未尝张盖、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我何用此?”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温行军司马徐玠数劝温以己子代昪,温遣子知询入广陵,谋代昪秉政。会温病卒,知询奔还金陵,玠反为昪谋,诬知询以罪,以知询为右统军。昪照鉴见白须,顾其吏周宗叹曰:“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宗知其意,驰诣广陵见宋齐丘,谋禅代。齐丘以为未可,请斩宗以谢吴人,昪黜宗为池州刺史。五年,昪封齐王。已而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昪谓人望已归。天祚三年,建齐国,以宋齐丘、

6、徐玠为左、右丞相。徐氏诸子请昪复姓,昪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议百官,百官皆请,然后复姓李氏,改名曰昪。七年,昪卒,年五十六,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陵曰永陵。子景立。(选自新五代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其状貌 奇:认为奇特B.伏剑士欲害之 伏:倒下C.绐以不及  及:赶得上,追得上D.请斩宗以谢吴人  谢:谢罪2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杨氏诸子不能容B.及于中途而还C.而吴人颇已归昪D.而吾老矣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7、0;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_(2) 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_4简要分析李昪为什么能够建立齐国。 _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邯郸学步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注释:邯郸:地名,战国时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市。于:介词,向。未:未曾,没有。其:代词,他。行:代词,他。直:副词,竟然。匍匐:爬行。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又失其故行矣。故:_(2)直匍匐而归耳。归:_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选一选,填一填。独具匠心   鹦鹉学舌   东

8、施效颦 标新立异   生搬硬套   独辟蹊径A反义词:邯郸学步(_)(_)(_)B近义词:邯郸学步(_)(_)(_)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高山流水俞伯牙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俞伯牙所念:_(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2翻译下列句子。(1)善哉乎鼓

9、琴,巍巍乎若太山!_(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_3请说出成语“高山流水”比喻什么?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ho  hà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 窥头于牖  ,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  shì)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

10、。施(yì):延伸。还(xuá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天上的真龙知道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并不是真的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罢了。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7. 课外阅读。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

11、,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尝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注释:尝:曾经。贾:做生意。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罢免)B.吾尝三战三走(逃跑)C.鲍叔不以我为愚(可以)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_(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_3管仲以“吾尝,鲍叔不以我,知我”的句式列举了自己的_种不足但却得到鲍叔牙的_。4短文主要讲述了_和_之间的深厚友谊,它与课文_有异曲同工之妙。8. 仔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练习。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

12、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1“若不与我,便不出尔。”()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2“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3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解释:杨生从井里被救了出来,行人牵着他的狗离开了,狗一次又一次地回头看他。)B.

13、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解释:这狗和我生活了很久,我不能把它给你。)C.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解释:杨生养了一条狗,他非常喜爱它。)D.君若出我,当厚报。(解释:你如果救我出来,我一定重谢。)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自己的话回答)9. 文言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天帝使我长百兽(_)子以为我不信(_)2翻译下列的句子。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全文可以用一个成语

14、概括的是:_。10. 文言文理解。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这)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C.不亦惑乎(糊涂)D.求剑若此(像)2翻译下面的句子。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_3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承宫樵薪苦学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

15、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注释)承宫:东汉人。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樵薪:砍柴。执苦:干苦活。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少孤。   (_)A丧父B孤独,孤单C辜负 D古代帝王的自称(2)遂通其经。   (_)A田间水沟B顺利地做到C于是,就D最终(3)门下生共禁。   (_)A不许,制止 B拘押C避忌   D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乡里

16、徐子盛/明春秋经 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C.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D.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3“猪主怪其不还,寻之”的意思是_。4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_。 通过文言文中的故事可知承宫最突出的品质是_。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扑倒)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

17、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1解释加点词语。昔孟子少时(_) 乃去 (_)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_) 遂居于此(_)2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居住之所近于墓。 B.遂居于此。C.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D.继而迁于学宫之旁。3翻译下列句子。此非所以居子也 译文:_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译文:_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从中悟出的道理。_13. 课内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   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18、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2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_3学了这篇段文,你明白什么道理?你自己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又有怎样的体会?_14. 阅读,完成练习。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徒居学宫旁;孟子乃嬉戏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1根据文章,写写孟母的迁居地,以及迁居和定居的原因。 迁居地迁居或定居原因第一迁近墓地_第二迁_孟子常嬉为贾人街卖之事第三迁学宫旁_ 2由此可见,孟子的母亲认为(_)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正如古语所云:“(_)”。15.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小题。童趣(节选)于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