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湘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湘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湘教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湘教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湘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按原文内容将“”处补充完整。2本文选自_,成语“_”就出自这个故事,用来比喻_。3下列不适合形容伯牙与钟子期之间关系的词语是(_)A知音 B志趣相投 C知恩图报 D心有灵犀4你能写出一句与友谊有关的名句吗?_2.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

2、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度”的含义。“先自度其足”的度 _“吾忘持度”的度_“宁信度”的度_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3. 读下面的文言小短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鹿照水有鹿饮于逐边,自照水影,见其两角峥嵘,甚为自乐。惟恨四足轻小,颇不相称,甚不满意。正叹恨间,忽闻猎者带犬自远而来。鹿急为奔避,幸得四足轻捷,猎犬追至,鹿则逃入竹林。奈被两角阻挠竹上,欲进不能,卒之为犬所捕。鹿悔曰:“我尚恨其脚小,而专其角长。不知救吾命者,脚也:丧吾命者,角也!”1最初,鹿引以为乐的是,两角高高耸起;不满的是_;当它被猎犬抓住以后,

3、它在悔恨中明白了:救它命的是_的脚;害它命的是_的角。(用自己的话填空)2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_3我还想提出问题:_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注:祠:祭祀。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横线的词。遂:_   

4、亡: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_3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_5.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学弈  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翻译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第一句中“善”字说明什么问题?_4文中刻画的两个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_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一个道理?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到)鬻(yù卖)金(

5、金子)者之所(地方),因攫(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衣冠_ 之所_因_因攫(抢)其金而去_取金之时_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_3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_7. 文言文阅读。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dài)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下帷绝编:“下帷”,是

6、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迨:等到。1翻译下面的句子。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_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_2本文中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A.患记问不若人。 B.书不可不成诵。C.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D.用力多者收功远。3司马光的苦读精神鞭策和激励着代代学子。自古以来,形容勤奋读书的成语有_、_;形容勤奋读书的诗句有_,_;默读和朗读是两种读书方法,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_,_(填古今贤文读书篇中的句子)。8. 古文阅读。矛与盾楚人有鬻盾

7、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解释带点的字。其人弗能应也。 弗:_ 应:_誉之曰 誉:_ 曰: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应读出_的语气。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9. 根据原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问_。 一儿曰:“_,而_。” 一儿以_,而_。 一儿曰:“_,及日中_,此不为_?” 一儿曰:“_,及其日中_,此不为_?” 孔子不能_。两小儿笑曰:“_?

8、”1根据原文填空。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_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_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_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_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

9、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炳烛:点燃烛火。安:怎么。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短文中,晋平公已经_岁了,担心自己学习_。2画横线一句话中的“少”“壮”“老”分别指的是_、_、_。3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4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1. 文言文阅读。执竿入城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注释:执:握。俄:一会儿。何不以锯中截而人: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再入城呢?遂:于是。1开始的时候这个鲁国人是怎样进城门的?(用文中原句回答)_2最后鲁国人怎样进了城门?(用自己

10、的话写一写)_3下列说法不符合小古文内容的一项是(   )A.执竿者不会随机应变,遇事不知变通。B.老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12. 阅读叶公好龙,完成习题。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_。3这个成语的含义是:_ 。13. 文言文阅读。1黠xiá猱náo1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zho 

11、;。虎首痒yng,辄zhé使猱爬搔so之。2 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3 猱徐取其脑啖dàn之,而以其余奉虎。虎谓其忠,益爱近之。4 久之,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liáng大吼,乃死。字词解释:缘:_ 辄:_ 殊:_   啖:_  奉:_   谓:_   益:_   迹:_  踉:_2粤yuè令好谀yú1 粤西有令性悦谀。每布一政,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2 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咸

12、喜人谀。唯阿主不然,视人誉蔑miè如耳。”3 其令耳之,亟jí召隶前,抚膺yng高蹈,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唯汝,良隶也!”自是昵nì之有加。字词解释:悦:_  谀:_ 乃:_  阿: _ 偶语: _   咸:_ 蔑miè如: _ 亟:_ 膺:_ 已:_ 昵:_3黠xiá鼠苏子夜坐,有鼠方啮niè。抚床而止之。既而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 tuó中空,嘐

13、jio嘐聱áo聱,声在橐tuó中。曰:“嘻x!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jù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fù而出之,堕地乃走。字词解释:方:_ 啮:_ 抚:_   烛:_  橐:_   嘻:_   见:_   发:_  遽:_   向:_ 覆:_   堕:_ 4包惊几笃于友谊陈包惊几笃(d)于友谊,与吴东湖善,

14、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女,闻吴女将适人,贫不能理装,即以其女之奁(lián)具赠之,己女后一载始嫁。时论称之。字词解释:笃:_ 于:_卒:_ 抚: _  甚至: _ 方: _   适:_   理装: _   即: _奁:_  具:_ 后:_ 载:_14. 读文言文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

15、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注释)系:抓。致:达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乱:_(2)云:_(3)鞭:_  (4)释:_2下面加点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久而久之 B.求之不得 C.君子何之 D.井底之蛙3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4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王安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_15. 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