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基础知识与常见lcd结构形式介绍学习课程_第1页
TP基础知识与常见lcd结构形式介绍学习课程_第2页
TP基础知识与常见lcd结构形式介绍学习课程_第3页
TP基础知识与常见lcd结构形式介绍学习课程_第4页
TP基础知识与常见lcd结构形式介绍学习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触摸屏电阻式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透明氧化金属导电层隔层外表面导电层特点是屏幕是软屏,按下去有轻微的凹陷,需稍用力触摸,可用任何手写笔,但不支持多点触控第1页/共22页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电容式:电容技术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特点是屏幕是硬屏,触摸灵敏,不用用力按压屏幕,支持多点触摸,但只能用手指触摸第2页/共22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3页/共22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常见电容屏结构GFF (Glass-Film-Film)、G1F (Glass-Film)、GG (Glass-Glass)薄膜电容式触控面板;铟锡氧化物(Indi

2、um Tin Oxide;ITO)膜属玻璃电容式触控面板,G+G,玻璃基板上溅镀ITO图样(Pattern)第4页/共22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ITO材料ITO 是Indium Tin Oxides的缩写。ITO 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在氧化物导电膜中,以掺Sn的In2O3(ITO)膜的透过率最高和导电性能最好,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细微的图形,其中透光率达90%以上。ITO中其透光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O2之比例来控制,通常SnO2:In2O3=1:9。 In203里掺入Sn后,Sn

3、元素可以替代In2O3晶格中的In元素而以SnO2的形式存在,因为In2O3中的In元素是3价,行程SnO2是将贡献一个电子到导带上,同时在一定的缺氧状态下产生氧空穴,使得ITO薄膜具有半导体的导电性能。目前ITO膜层之电阻率一般在5*10-4左右,最好可达5*10-5,已接近金属的电阻率,在实际应用时,常以方块电阻来表征ITO的导电性能,其透过率则可达90%以上,ITO膜之透过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2O3之比例控制,增加氧化锢比例则可提高ITO之透过率,通常Sn2O3: In2O3=1:9,因为氧化锡之厚度超过200时,通常透明度已不够好-虽然导电性能很好。第5页/共22页第五页,编

4、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6页/共22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7页/共22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8页/共22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各类型结构图第9页/共22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G+G 主要使用的是双面ITO玻璃,操作时候容易管控,良率比膜要高,支持大屏的多点触控,缺点:厚度较厚,常用于平板电脑居多。G+G一般是0.55mm(盖板 也有0.7mm)+0.15mm(水胶)+0.4mm (sensor)G+F 常用的是单点触控,和两点触控,当然工艺现在优化后,可以单层多点触控。缺点似乎是干扰比较强。G+F+F 作用同双面ITO玻璃,TP良率

5、相对较低。优点是:多点触控和针对双层来说,比较薄。功能比较稳定的工艺。ITO图形比单层较复杂,因为苹果有单片sensor单层双面镀ITO的专利,所以其他的TP厂只好使用多加一层flim膜来弥补G+F+F 0.55MM+0.075+0.125+0.05+0.125MMOGS 功能电路印刷在面板上,优点是薄 缺点:功能纹路相比较明显,抗干扰还是不足,OGS生产良率比较低,因为二次强化损伤功能线路。部分公司的OGS没经过二次强化,因此面板硬度不够。IN-cell/On-cell :只是为了更轻薄的设计,是OGS类型,只是比OGS做得还薄。OGS 一般是0.7mm的强化玻璃,0.55也有,比较软,除非

6、用非常不错的基材单层film对pattern的图案要求高,使用合适的图案触控才会灵敏,双层film的触控效果要好于单层film,所以很多低端机都用单层film,相对成本也低,符合cost down 效益第10页/共22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11页/共22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黄光制程1,清洗2,涂覆光刻胶3,烘干4,曝光,显影5,蚀刻6,脱膜第12页/共22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13页/共22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14页/共22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15页/共22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16页

7、/共22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第17页/共22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常用LCDTFT,IPS (In-Plance switching)色彩更为真实,整体画面清新自然,色阶范围较宽,亮部和暗部细节表现充分。不足之处在于,色彩较为平淡,视觉冲击力较弱第18页/共22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五分。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MOLED屏幕的构造有三层,AMOLED屏幕Touch Screen Panel(触控屏面板)外保护玻璃。AMOLED是OLED技术的一种,OLED代表着它是自发光显示器,利用多层有机化合物来实现独立R、G、B三色光。它的前缀AM(主动矩阵)相对的是PM(被动矩阵),它比后者的细节还原更细腻,而且响应时间也更快AMOLED、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以及Super AMOLED Advanced显示色彩更加鲜艳,对比度也更高,整体画面栩栩如生。不足之处在于,色阶范围较窄,暗部细节损失较多第19页/共22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