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模拟试题_第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模拟试题_第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模拟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 一、单选1、 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 A. B. C. D.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述方式的:(C )A. 说岀、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 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D.加涅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一示一参与性练习一自主性练习一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A.讲解一接受式B.示一模仿式C.探究一发现式D.情境一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 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B. 问题阶段一

3、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C. 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一解释阶段D. 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10、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 C.课程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 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14、

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D.改进教学方式D.成就测验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容2、 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3、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4、 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

5、确的是(BCD )A. 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 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 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 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 D.互动的6、 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 D.定论者7、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6、、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 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 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12 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 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

7、征(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 D.探索性14 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 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 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X)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V)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X) 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V)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

8、个性化教育。(X)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岀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X)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V) 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V)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X)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V)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 建课程管理体系。2、课改的主要任

9、务是什么?答:(1 )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 )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 )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

10、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 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5、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 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 系,培

11、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 术能力。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8、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 “言传身教”, 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其次,教师决定 着课程资源的

12、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 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9、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岀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 效性和可持续性。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

1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 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论述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 “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岀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 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容

14、,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岀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 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2、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答:(1 )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 )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3、试述发展性评价的涵是什么.P180答:其基本涵表现为:(

15、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岀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四)评价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 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

16、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 展的独特性。(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 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 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 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

17、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二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2、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4、 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 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18、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7、 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8、 新课程指岀,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践的功能。9、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10、 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的变革。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 分)11、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

19、到(B )A .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C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

20、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打"或打X;每小题2分,共20分)16、 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x )17、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V )18、 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X )19、 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

21、教学和考试的标准。(X)20、纲要提岀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X)21、纲要提岀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V )22、纲要提岀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X )23、 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X )24、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

22、程。(V)25、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X)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 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分)。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 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分)。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 于动的意识和能力(2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23、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 作的能力(2分)。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岀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分)。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 与学的效果(3 )第三,结合教学实践(2分)。28、在新课程

24、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分)。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2分);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6分)。五、论述题(15分29、请运用多元智

25、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要点:(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岀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 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体差异(3分)o ( 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5分

26、)。(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其特 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5分)新课程理念试题一选择(未来)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孔子1 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2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3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4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岀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 5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服务政治发展经济培养人提高升学率6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方法创新能力7提岀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杜威 布鲁纳布鲁姆加涅8陶行知

27、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 9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0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发生认识论)11主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叶圣陶陶行知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12 1992年第一次以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13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布鲁纳 奥苏贝尔 杜威 施瓦布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题教育理论)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认知学徒式、随机访取式和(D、抛锚式)二、判断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F )2、 中心教育不只是一

28、种指导思想,而且要提供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F )3、 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T)4、 “以人为本”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容(T)5、 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T )6、 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F )7、 生活教育回归之时,也是教育真正走向振兴之日(T )8、 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多搞小制作、小发明活动(F )9、 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民主,但不能完全否定教师的权威作用(T)10、 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F)1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在的契合点(T )12、 今天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就是

29、因为过去科学教育过头了,要让人文教育超过科学教育(F)13、 “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要在教育与生活之间划上等号(T )14、 今天的我国的活动课程也就是过去杜威主的那种活动课程(F )15、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所以我们主建立无批评的学校(F )16、 先进的信息技术普及化将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消亡(F )17、 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多年师从杜威并深受其影响,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不是杜威理论的翻版(T)18、尊重的教育要求尊重教师的个性(T )19、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的来源( T )20、加德纳认为: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F )三、简答题 1、创新教育的容主要有哪些?

30、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2.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沉浸在那种境界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 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3. )创新技能的培养仓懾技能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 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掌握和应用创新技法的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 )创新人格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

31、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创新性人格为特征。创 新教育需要创新人格的生成,创新人格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2、你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收到了哪些启示?答:(1)现实的教育必须现实生活的变化。(2)教育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发挥简化、净化和平衡的功能,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融入现时的社会生活,(3)教育本身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更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见够理想生活的活动。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4、尊重的教育包

32、括哪些基本容?答:1)、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两条: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尊重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规律。前者又包 括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与政治经济相适应。后者是指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尊重教育规律,还包括在微观上尊重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具体规律,指存在于教育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 同活动之间的规律,如德育过程、体育过程、智育过程等的规律。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尊重的教育强调尊重教育深层 的各个方面的规律,特别是教学规律。2)、尊重受教育者 尊重受教育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尊重学生的权利。再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33、最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3)、尊重教育者我们这里谈的教育者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者一一教师。尊重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尊重教师的劳动。其次,尊重教师的权利。再次,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最后,尊重教师的个性。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尊重的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受教育的自尊, 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自我、 意识到自己每一分成长的能力,并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受教育者的自尊包括自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教育者的自尊,就是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包括: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业; 尊重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以及自己对尊严的恪守。5、如何处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统一性?1

34、)、“尊重的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尊重的教育”是一种理念,并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并不是像智育、德育、体育等各育一样是独立的教育 形式,而是从观念上统领各育,指导整体的教育实践。2)、平等是尊重的教育实现的前提尊重是一视的,并无层次划分。尊重的理念一旦根植于心,就会对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持尊重的心态,不应因被尊重 者的年龄、背景等客观条件而改变。3)、尊重不等同于放任尊重是有底限的,并非无边界。尊重可以尊重一切生命个体,但并非纵容被尊重对象的一切方面。它还有一个价值 引导过程,要坚持尊重与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尊重的教育既信任儿童的力量和能力,尊重他们的活动和活动成果,帮助 与扶持他们,但也要把他们当作正在发展中的人来看,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对人的终极尊重。四、论述题1、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答:(一)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四)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其促进智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