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教师培训内容学习,教师成长的阶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各位老师,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成为其标志性特征,构建终 身教育体系也成了当代国际社会教育改革的主流, 成了世界各国教育竞争的着眼点。 在终身 学习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教会学生 “学 会学习”成了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 明确提出要 “着眼于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要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教师理应率先学会终身学习 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一、终身学习是“潜教育”对教师的理想要求学生时期正
2、处于一个人的品格塑造期, 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 理想和信仰、 道德情操、 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教师“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 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毫不例外地会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 “润物细无声” 的功效。 华东交通大 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先生认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 “潜教育”。“潜教育” 要求教 育者本身的完美,本身越完美,教育孩子就越轻松。二、终身学习是“人文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人文精神, 塑造完整、 健全的人格已刻不容缓。 在教学中,如何挖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是各 门学科教师面
3、临的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 以数学教师为例: 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是我国 古代数学家智慧的结晶,向学生介绍这些辉煌的成就,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民族自尊 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如在教学“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n”与祖冲之的“祖率”,还可以随时相机向学生介绍现代的杨乐、 张广厚、华罗庚、 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的研究水平 和对世界的贡献等等。 通过史料与史实的介绍, 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无疑是大有裨益 的。而要做到这些,教师没有人文意识与人文素养是行不通的。三、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现实要求 首先,新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和开放, 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这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 睁开眼睛
4、看看课堂之外的“风景” 。第二,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成,要求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 心理需求出发, 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所了解, 能灵活巧妙地应对课堂即 时生成的种种情况。 这是一种艺术, 更是一种智慧。第三新课程强调实践探究,要求创设相 关的教学情境,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这就需要教师心中装有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及其相关的 引导经验。然而以上这些知识的获得,一要靠探索,二要靠学习。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做 的准备很多,但不管做什么样的准备,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学习。四、终身学习是“教学相长”在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 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 在某一些方面学生所获得
5、 的信息先于教师或超过教师的事, 是经常出现的。 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 但课堂上经常出现尴尬的 “反哺”现象,不能不说是对教师威信和尊严的挑战。苏霍姆林斯 基说过: 为了在学生面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 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 一刻也不 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 教师唯有不断学习, 才能让“教学相长” 的思 想在现代教育中显示其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终身学习理应成为在座的每一位骨干教师的一种生存的理念, 它是教师自身发展、 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复合型知识结构是骨干教师的必备素养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在系统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
6、知识体系, 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 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2识结构, 既要具备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主体性知识 )、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同时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 知识 (条件性知识 )和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是作为一位骨干老师必备的素养。(一)教师的主体性知识 教师的主体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 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理念和学科特色等, 这是教师教书育人必备的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教师如果缺乏学科专业知识, 就犹如建造大厦少了砖、灰、沙、石一样,教学过程也就无法有效进行,课程
7、改革的实施也 就无从谈起。教师只有当具备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时候, 才有可能成 为教学过程的真正能手,否则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 ,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学 生心目中也就无威信可言了。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和刻板, 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也正说明了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二)教师的一般性文化知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 知识的总量大为增加, 知识的更新周 期大为缩短,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互动也愈益明显。对于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师”来讲, 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
8、现实 因此,教师在力求专业知识不断 “爬坡”、“登高”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修养的培养,有意识地实行科际整 合,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整体优化。 否则,拘于一隅, 孤立地研究和精通专业以适应素 质教育的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 “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也说明了, 现代教师师只 有勤奋广泛地学习, 建立起既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 成为专博相济、 一专多通、 一专多能、 主精辅熟的“通才” ,教学才能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给学生以“复 合维生素”,产生综合效应。(三)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
9、识也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 等方面的知识, 即教育科学知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 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盲目辛苦, “时间加汗水”是不可能达 到目的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 由知识层面上升到素质层面, 也就 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之学生更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 还要具备较好的教育专业的技 能。 不仅要知道“教什么” ,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 、怎样才能“教得好” 。教师只有懂得 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其 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
10、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切记,“第二次加工” 、“回炉处理”是教育工作最大的忌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中心 任务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解释,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掌握教 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四)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 这类知识 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是教师鲜活经验的累积。 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 育教学效果,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 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 途径就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新课程
11、的实施为完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新 的平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 这就更要求教师要勇于实践、 勤于实 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积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并以自身的实 践性知识优化整合主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和一般性文化知识, 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 师自身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更大的发展。总而言之,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既非线性,也非平面,而是呈现出类似于“长方体”的开放 的复合型结构。其中“长”指所教学科专业特长, “宽”指相关科学知识面宽, “高”指现代 教育学、
12、 心理学素养高。 这三方面的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并形成现代教师 的知识容量。学习化生活方式是有志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如何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呢?我觉得以学习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途 径。这种学习化的生活方式是有志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大家要 努力做好以下三件事:3一要多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读书包括两 个方面: 一是要博览群书, 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知识, 拓宽自己的视野 天文、 地理、社会、 政治、经济、军事等二是读业务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教学专著、经验介绍等,都该认真 阅读,细细品味,重点内容、重
13、点章节更要反复阅读,直到读懂,有的还可以尝试于自己的 教学实践中。 苏霍姆林斯基在 给教师的建议 中说:“要天天看书, 终生以书籍为友” ,“它 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 。读 书要有长远目标,长久计划,我们要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二要善思。“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学习与思考的辩 证统一关系。善思,是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教育家波斯纳斯说: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 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 ,他总结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 明确今天的现状和
14、任务, 科学地规划明天, 做一个 明智清醒的人。如果一个教师心中有规划,按计划坚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获,一定 能提高自身素养。三要勤写。 写是学习实践后总结提高的重要一环, 是实践向理论的上升过程。 不会写就不会 有突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下成功的经验,记下自己的感悟,记下失败的教训,记下典 型的教育案例, 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在理论上会有所提升, 在实践上也会有所突破。 教育 家朱永新说:“教育随笔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 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我们每天写 一些,记下只言片语的随感, 记下丁丁点点的思考, 坚持不懈, 一定能从中找到幸福的感觉, 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加强师德修
15、养 提升人格魅力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 教师 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的师 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 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努力培养小康社会的劳动 者、建设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美好未来的创造者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工作, 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上升, 教师学科 专业素养有所
16、提高, 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但在社会转型期, 特别是当今社会重经 济、重效益、追求物质生活,提倡超前消费的潮流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教师的 思想观念、 师德意识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没能 给予足够的认识,师德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人在曹营心在汉” 。有资料表明, 不少师范院校在校生选择师范专业是迫于无奈, 毕业后不愿从教的比例较 高,即使从教也只是作为过渡一下; 不少青年教师只是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应付应付,并 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来执着地追求, 更没有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以致于全身心的投入。
17、少数 教师受到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缺乏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主动精神, 急功近利;不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平时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教 师弃教“下海”经商;当前,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和人才流动逐步市场化,不少农村中小学 骨干教师涌向城市中小学,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4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 出 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些情况已对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2缺乏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现实中, 少数青年教师由于工作的动机不很明确, 有的是为了生活的无奈而从教, 有的 是为了有个工作、有事可做而从教, 工作中不注重刻苦学习、 钻
18、研业务;还有少数老教师只 注重凭借自己的经验教学,不关心、 研究未来, 不注重知识的更新, 忽视对新的教学理念和 终身学习思想的接纳, 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 使一些教师抱着 “做一天和尚撞一 天钟”的心态, 工作起来缺乏干劲和积极性。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 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不是空谈 家,不是不学无术的庸才, 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门家” 对这句话有些人更是缺乏深刻的理 解。3缺乏热情与爱心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实际工作中, 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关心热爱每个学生, 但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 “喜优厌 差”的不良心理。关爱
19、甚至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关爱;关爱家 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忽视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的关爱。 对学业困难学生和行为不良学生的教 育转化工作缺乏耐心,有时甚至讽刺、挖苦这些学生,使用“脸皮比墙还厚,朽木不可雕” 等语词,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造成师生情绪的对立; 极少数教师甚至还采取体 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4物欲熏心经不起金钱诱惑。近年来,少数教师在社会分配多元化的影响下,心理失衡,模糊了“为什么而教”的认 识。常常指派学生或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 收受学生的礼物、 资财,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吃、 休闲娱乐等
20、,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 ,其实,家教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手段, 任课教师重点帮助个别学业不良的学生 “跟上趟” 以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点拨点拨, 做到“提 优补差”,这本是每个任课教师份内的事,是教师敬业、勤业、奉献意识的体现,也是培养 一代新人的义不容辞的天职; 但少数任课教师往往是半号召半强迫地让自己所教的学生接受 “有偿家教” 。人民日报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题目是老师“拜金”,学生“受伤” 。信中写到:编辑同志:我有位朋友的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 原本坐在第三排。 一天放学后, 老师让他跟家长说 一说到老师家补课的事。 朋友觉得儿子学习成绩还可以, 而且妈妈也是老师, 没必要额外再
21、 到老师家补课。于是,就让儿子回绝了老师要孩子补课的要求。没几天,那位老师就把孩子的座位换到了最后一排。放学后,孩子哭着跑回了家。当天晚上,朋友买了点东西,去了趟老师家并决定让儿子去补课。第二天,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座位。这位老师竞然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孩子,其影响之恶劣, 可以想见。 我们的孩 子、我们的下一代,如果总是处于这样的“言传身教”之下,那在他们的心灵上又该留下什 么样的阴影 ?来信是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黄行福写的。 信中所提到的这位老师的做法确实使家教变了味。 是典型的以教谋私的行为。这些情况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腐蚀了教师队伍,而且还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 更不利于学生
22、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 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公5形象扭曲师表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少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造成教师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使教师之间关系紧张, 师表意识淡薄,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动不动就在学 生面前对社会不良现象和学校内的某些不认同的做法发“牢骚” ,或以贬低、轻视其他学科 的作用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威信来抬高自己, 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互相拆台,存在着严重的 “同 行是冤家”的旧职业观念和“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忽视了“以身立教”的作用。 总之,师德滑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师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 但与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
23、工作, 师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是分不开的。 师德水平的高低决 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为此,我们5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为人师表,以 身作则,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说来,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学生、培养英才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陶行知把“爱满天下” 、“乐育英才”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告 诫教师要“爱生如子” 。他深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培养“英才”的源泉和动力。 爱,是人的一种伟大感情。师爱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爱。师爱,不单纯是一种感情,同时也是一种活动。 师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 强烈的爱生之情会使教师倾心于教学工作, 以饱满的 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从而使教师的教
24、学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师爱是后进生转化工作 的润滑剂,对后进生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 自己的一根弦, 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 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 上这根弦的调门。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 就说不上教育。 ”师爱是以教师的博爱之心,换取学生的爱心, 用真诚的爱打开学生的心扉, 形成师生间爱的双向交流。2全身心投入、献身教育全身心投入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献身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 这是“教 育的命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其次,教师要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真
25、人”,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献给教育事业。为此,人们才由衷的敬佩教师,称颂他们像园丁、像铺路石,为人民奉献坦途。可以说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 教道 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献。3公正严明、平等待人 师生的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 相互信赖的关系。营造这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主要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公正严明,平等待人。对学生而言,教师既是他们的 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课内是严师,课外是挚友。学生有了过错,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公 正无私、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即使对学生批评是严厉的,学生也会认为是真诚的,受到学 生的衷心爱戴。4和蔼可亲、微笑教学教师是课堂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
26、师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 情感体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教师和蔼可亲,具有情绪的感染力,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 的影响,产生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师把微笑引入课堂, 微笑是一种美, 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反之,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恶老师。人们常说, 教师的每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学生一生。 如达 ?芬奇小时候对画鸡蛋不感兴趣, 他的老师富有哲理的教诲,深深地打动了他。 此后他刻苦学画,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 教师 和蔼亲切的语言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也是培养成功的纽带。5终身学习、适应时代 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不断发展的时代,才能使自己
27、思想品德、 科学文化、计算机使用、教育理论素养、 教师职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6更新观念、提高能力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进行素质教育首要的、 最难的是观念 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从原 来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 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 进行素质教育, 变知识再现型学生 为知识发现型学生,转变那些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陈旧思想和观念,培养创新人才。7诲人不倦、高尚品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身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
28、。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诲人不倦, 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真挚的爱,使学生接近教师, 愿意 主动听从教师教导。 因此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治学严谨、诲人不倦、 积极进取、充满爱心。8善于观察、随机应变6现代教育必然受到人的身心素质这一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依据对人本 身认识的发展,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 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 有的放矢地 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的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产生愉快积极的态度和体验, 这就要教 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睛是心灵之窗。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交头接耳妨碍 了课堂秩序,这时教师只要把
29、目光投向他们,学生就会从无声的语言中,明白教师的意思, 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的听讲,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综上所述, 加强师德修养, 提升人格魅力是教师道德成长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 教学实践这一师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师德规范要求真正内化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 中,使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 陶冶职业道德情感、 锻炼职业道 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优化教育教学环节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能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能合理地组织 教学活动,能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
30、、 感悟知识的 本质, 从而达到引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为教学一线的骨干教 师,必须在优化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花功夫,树样子,做到“五认真”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撰写教案是备课;与学生交谈, 了解 学生情况也是备课, 翻阅报刊杂志、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了解国内外形势还是备课;研究教 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 与同行交流、 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备课; 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 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 可以这么说, 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在 为上好课做准备。然而,目前有少数教师的备课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31、:把备课变成教案的“克隆”,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让备课走上了“形式主义”,为了在备课检查中能体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将“教案”改称“学案” ,写的所谓“教后录”也是在抄写老备课笔记中以前 “写”的。变集体备课为“教案之和”,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 教室,照本宣科。把备课变成网上资料的“拼盘”,从网上直接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 的教案, 有的连网页格式都没变。 这种“拿来” 的东西, 压根儿就没有教者本人参与的成份。 可以想象, 用这种教案去教学, 已失去了自己的教学个性, 注定会造成教学的失败。 我相信, 这些现象在座的各位肯定不会存在。 备课先要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特
32、色,了解编排体系。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确实“新”了。如语文教材从课文的选编、 导语和学习活动安排都按照一定的专题进行组织和安排,课文编排体现时代意识, 教材的呈现方式富有亲和力, 导学特色明显。 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学 “生 活中的数学” 、“有用的数学” ,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了解了教材的特色,才能与教材 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会用教材教;才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备 课是为如何达到 新课标 的要求而进行的整体规划, 我们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学习需要 来规划学习目标, 努力使三维教学目标在过程性目标中得以体现, 并逐步得以实现。 学生学 习目标的制定要瞻前顾后, 要着眼
33、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重视每一课学习目 标的制定, 更要注重单元目标的制定, 这样才能使单元的整体目标和每一课的具体目标相互 融合,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持续、稳步发展。 深备教材的同时,还要透备学生。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备课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情况,把学生的经验、视野作为可用资源。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把握学 生认知矛盾,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我们可将教材内容情境化;也可根据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动态化。 因为这种形式更符合学生心理, 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
34、与欲望,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7和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提倡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如:利用语文课上学到的曹操称象的故事引入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 有时在语数课上还相机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几 何图形教学中渗透美育等, 但要注意突出本学科特点, 不能喧宾夺主。 还提倡根据教学要求 和实际, 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自我开发, 真正将“差异” 作为资源。 更提倡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 要体现情境性、 启发性和艺术性, 要能为学生的 思考提供方向,要力求做到一个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应有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答 案。有的问题是由学生自主生成,教师要注意备学生可能引发
35、、生成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 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要求一般老师难以做到,我们在座的应该努力达到。大家知道,教学机智源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源于“问题资源”的储备。然而经验资源的储备 常常被许多教师所忽视。 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教师, 相同的内容教过好多遍, 至今却没有一篇 教学后记, 没有一份学生常出错内容的记载, 更谈不上教学经验的积累和“问题资源”的储 备,对学生曾出现过多次错误的题目和提出的疑议仍感陌生, 毫无应对的措施。 老师们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养成教后反思的习惯,要认真记好“三记”,即观察日记、教学后记 和问题累记, 并把它作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储备, 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互动
36、生成提供有 力的事实和经验支撑。综上所述, 新课程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对骨干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要备出特色来; 要能在教案中体现学科特点和新课改思想; 在利用教研组教案资源时, 要悉心钻研, 在继承 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要在备课笔记上体现出修改、 借鉴、使用的过程, 在同行中做出“复备”的榜样。二、认真讲课 讲课,先要过好语言关。描绘、叙述事实,解释、论证概念,都需要“讲” ,讲要运用语言,语言技巧的差异,将对教育效果有多方面的影响。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语言的科学性、逻辑 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作为骨干教师,语言应准确、鲜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必要 时还要借助
37、表情和气势,以态势助语言。课堂教学是“教”和“学”两方面交流的过程,从 “讲” 字说, 要“讲”好课, 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条件, 要对教材内容掌握深透, 还要对所授之课与整个教材各部分的纵横关系了如指掌。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鈛梦龙谈他备课 的方法时这样说: “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一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 优美,声情并茂; 有的课文说理严密, 逻辑性强。我就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评析、 鉴赏、 品味, 直到确实品出味儿, 读出了心得, 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 由于这些心得来自亲身的 阅读体会, 课文早已烂熟与心, 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有点激 情
38、。”其它学科的老师要想使讲授左右逢源、妙趣横生,随手拈来皆妙,融会贯通,不同样 要像鈛老师那样去研读教材吗?当然,要“讲”好课,教师还要具备一定“口才” ,表达能 力要强,口齿要清楚,语言要流畅。讲授的“授”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手段, “授”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由 此及彼的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出来” ,还要引导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学进 去”。有的教师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也往往听得欣然有趣,如坠五里烟云, 但课上兴致勃勃。课下所得者很少。这是教师重教轻学、缺乏组织能力造成的。 其次,教师讲课时, 要有良好的板书能力。 在全课总结时, 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回顾该课
39、内容, 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益的。有的教师板书无计划,写也不讲格局,既不利于学生记笔记, 又不能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作为骨干教师在教案中要能体现“板书设计” ,板书要注意条 理性,同时要注意练好粉笔字,因为教师“书法”的优劣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第三、 教师讲课要有探究活动的组织能力。探究活动组织,是指演示或示范表演。 如语文和 外语的示范朗读, 数学的演示实验, 包括教具和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 教师在演示中的规范 化操作过程, 就是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技能技巧的过程; 是对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的一种熏 陶。语文教师的示范朗读, 既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又可为学生做出仿效的榜样。 老师们只
40、要认真讲、认真授、认真板书、认真组织探究活动,教学效果当然会明显的提高。三、认真批改作业 批改学生作业, 是教师在教学中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 但这项工作最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 的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调节教学。作为骨干教师,批改作业除了达到批改及时、符号规 范、8格式统一等基本要求外, 我以为还要能做到: 看结果, 更看过程。 如:每项作业批改后, 特别是测验、考试,要作出简要的记录,及时地进行讲评。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 的学生,教师要留下有针对性的批注。要找到学生作业的错误之处,并做上相应的记号,记 号也要自成体系, 让学生一目了然。 另外, 批改作业的过程最好要能作为形成学生个人档
41、案 的过程,及时记下学生存在的问题、特殊的见解、优秀的答句等。四、认真辅导 这个“辅导”不要仅仅理解为是给学困生补课,指导学困生完成作业。这个“辅导”是要求 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辅导。 如:指导订学习计划, 教会学生预习方法, 辅导学生听课方法等。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 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 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引导小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认真听。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 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
42、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 (2) 注意看。要求小学生全神 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 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 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 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 (3)多动脑。要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 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主动练。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 提高听课效果。 (5) 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 课后复习。 (6) 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另外, 不
43、能忽视复习方法、写作业的方法、课外阅读方法及各学科学习方法的辅导,所有方 法的辅导均须认真研究,具体指导。 我们知道,孩子本身是有差距的, 不可能通过教学让所 有的学生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 教师必须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长期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只有付出爱心、耐心和热心,做教育的有心 人,辅导才会成功。五、认真考试 评价与考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向作用。有 什么样的评价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教学过程的指挥棒。考 试,教师先要进行命题。新课程、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使教师的命题工作
44、面临挑战。 我们要加强命题的研究, 不要直接用相关资料中现成的试卷去评价学生, 要根据课标要求及 班级学生的实际命题。命题要体现人文关爱,命题应满足个体发展,命题须关注现实生活, 命题要充满创新与挑战,命题要关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要坚持一个原则: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记忆。测试后的卷子老师要认真进行批阅,认真进行分析, 反思教学过程, 总结成功 经验, 吸取失败教训, 确定好需集体评讲的内容和个别辅导的对象。要努力让严肃的考试焕发出勃勃生机,考出效果来,并能为调节后继教学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怎样开展课题研究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所谓课题研究, 指的是教师以自身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
45、以问题的解决为 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 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 课题分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 省、市、区(县) 级课题等,9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个人课题” 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 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 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1从研究目的看, “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研究
46、如何 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 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的参与度的问题, 这些课题都 是真实的、有实效的课题。2从承担者的角度看, “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 究的主角, 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当然,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引领、 帮助和指 导。3从研究内容看, “个人课题”一般是小课题,对老师更具研究价值和意义。一是: 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研究上的付出, 必定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回报。二是:务实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让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寻找对策。当研 究的成果真正有效时,它的及时推广、持续应用, 会内化
47、成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较好的促 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个性化的小课题它来自教学实践, 又指导教学实践, 需要一定的但却不是高深的理论作 指导,所有这些,让老师们感受到它的“可望又可及” 。当然, 老师们把这些小课题申报给各级教育研究部门得到批准后,也将成为规划课题, 加强管理,更有利于课题的开展。二、开展课题研究的流程。1、一是选题。问题从哪儿来?第一,从疑难中寻找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变化的加剧, 教学时, 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或困境。例如一, 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 引导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亲历知识 发生的过程、体验其存在的价值,并在互动中不
48、断生成。 不过,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一对矛 盾体, 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至少说教师的付出与教学实效不成正比,有时还存在负效益的情况。例如二,教学强调创新,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实到教学中、落实到具体 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驶时又如何体现?如何操作?这些更多的是疑难, 乃至是困 境、冲突和对立。例如三,教学中,顾及到了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就有可能妨碍了学生集体;关注到了学生 的个人兴趣, 规范性、 一致性的要求就有可能被削弱了; 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 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角色该怎样扮演。这些教学中存在的“两难”情境比比皆是,有时甚
49、至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也教师几乎 每天都会遇到的, 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模式可以借鉴, 只能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 在研 究过程中去逐渐寻找解决的对策。第二, 从阅读交流中的具体过程中发现研究的问题。 对一个教师来说, 了解一定数量的研究 成果,研读、学习相关的理论专著,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阅读这些研究成果时,最为关键 的是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要注意把理论的论述转化为对自 己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读与说明, 要注意将自身已有的经验与阅读材料中的分析相联系。 问 题有时也就是在这样的转化、联系、解读中逐渐呈现并变得清晰起来。2、制订方案。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
50、划, 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 是进行研究工作的 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案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 一是研究什么; 二是为什么研究;三是怎样研 究;四是预期成果10是什么?研究什么?当课题确定后, 该课题要研究什么, 研究者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主要对课题中 的关键词进行界定,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 为什么研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而不是其他的课题。 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 意义, 揭 示课题研究价值;其次, 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例如, 本课题能解决哪 些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该课题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研究?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时,要明 确采用什么方法?具体有个案法、 观察法、 行动研究法等。 制订哪些措施?具体包括活动的 形式、时间的落实,可能的情况下还有经费的支出等。 预期研究成果是什么?小课题研究是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但并不是说小课题研究成果没 有具体的呈现方式, 在制定研究计划时, 研究者要明确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效、 成果的表现形 式等。比如:在课题研究中,经过认真学习、讨论、反思后有所感悟,可以把感悟的东西通 过“教研论文” 、“教学案例” 、“教育反思” 、“教育日志”等形式写出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 学实践,这些都属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这些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