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_第1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_第2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_第3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_第4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找关键的词、句子和段落来抓有效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对民族科技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2)通过了解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不懈努力,学习航天员为祖国航天事业的献身精神,学习科技人员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学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

2、(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皎皎明月,美丽夜空,渺远苍穹,曾让人多么神往遐想。你们了解的飞天梦都有那些呢?由“飞向太空”四字,你能联想到我国古代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或人物?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展示图片),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展示图片),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展示图片),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 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 “ 神舟” 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展示图片)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2、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找关键的词、句子和段落来抓有效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对民族科技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b.通过了解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不懈努力,学习航天员为祖国航天事业的献身精神,学习科技人员自强不息的精神。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新闻知识积累。(学生抢答)新闻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的特点。新闻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组成 ,有的还有背景和结语。导语放在开头, 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

4、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论述。2. 扫清字词障碍, 给以下红色的字注音 (以抢答的方式请学生上黑板上注音)运载(z i )橘红(j )角落(ji o )翌年(y)开辟(p)酝酿(ni ng)横亘(g n )着陆(zhu)记载(z i )3. 词语解释(抢答)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后泛指做事的时候要趁鼓起劲头的时候一口气干完。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苛刻:(条件、要求等)过于严厉、刻薄。尘封:放置已久,覆满灰尘。辉映:照耀;映射。翌年:明年。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响,平凡的音乐。4.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写出对课文初步

5、的整体印象。学生填一填(抢答)段落过 渡段结构主要内容1-3 3 导语“ 神舟” 五号发射升空 ,我国已有能力自主实现载人航天。4-26 4和26 主体航天人近半个世纪的艰辛历程,把国人飞天梦一步步变为现实。27-30 27 结语“ 神舟” 五号发射成功,中华民族迎来圆梦辉煌时刻。教师总结: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 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请同学们分别带着以下一个问题在三分钟内快速阅读课文,相互交流讨论。三分

6、钟后进行小组展示。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你对本文的标题有何看法,如果不满意,请你给它换一个标题。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你从导语部分获取了哪些信息? 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 你觉得是不是不像新闻了?这与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否相违背?(重难点)4 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请你按时间顺序把他们归纳出来与大家分享。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道题)探究一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你对本文的标题有何看法,如果不满意,请你给它换一个标题。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

7、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是一语双关。探究二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你从导语部分获取了哪些信息? 明确:本文的导语部分是、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年月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探究三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

8、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 你觉得是不是不像新闻了?这与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否相违背?(重难点)明确: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 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立意更高。作者没有关注一些琐碎场景, 而把目光投向历史深处,其按照时间顺序 ,叙述中国实现飞天梦艰辛过程。一方面让人了解这一重大事件到底经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在狂欢之中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的意义更加突出。因此,这与

9、新闻的基本特征不相违背。探究四4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请你按时间顺序把他们归纳出来与大家分享。(1)1958 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2)1960 年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3)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4)1992 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6)“神舟”一至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五、巩固提高,布置作业(一)必做题: 1.课后练习第一、第二题;2.语文指导与训练。(二)选做题:结合最近学校的活动或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写一则短新闻。(200字以内 ) 六、情感升华

10、(学生谈感想,教师总结点评)本文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学习完本文,不但使我们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回顾旧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1、本文是什么题材的文章?明确:新闻2、新闻的结构包括几部分?明确:新闻的结构包括 :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新闻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最次要的内容放在消息尾部,形成“倒金字塔结构”3、新闻知识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有吸引力。导语放在开头 ,

11、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组成。主体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论述。背景是与新闻人物及事件有联系的环境和历史条件。结语是消息的结尾,它紧扣主题,为表现深化主题服务。4、新闻的特点有?1、真实性(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新颖性(内容新鲜,有价值。)3、及时性(时效性:迅速是新闻的价值)4、简明性(简明扼要,篇幅短小。)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本文除了报道叙述主要事件外,还运用了一些描写、 议论和抒情等多种写作方法,找出相关的句子, 解决以下问题, 希望大家掌握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1.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以“2003 年 10 月 15日清晨发射架。”开头?明确: 表

12、面看,是写中国这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时间和地点,实际上还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祝福与自豪。“朝阳”预示着此次发射圆满成功,也预示着我国航天事业前途光明;“耸入云天的发射架” 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发射活动的壮观,饱含着作者的自豪与钦佩之情。2.文章是如何描写火箭升空的?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如此用词的妙处。明确:“惊天动地”、“橘红色的烈焰”、“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描写形象、生动,读后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作者捕捉火箭升空的瞬间, 采用特写的方式加以描写, 突出了激动人心的氛围,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定格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3.本则新闻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指明了“神五”发射成功的意义在哪?在文中找出原句

13、。明确: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评论式)4.结合讲述,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何作用?明确:倒叙。先写中国航天员飞入太空这一结果,振奋人心,给人以鼓舞,并把读者的视野延伸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上来,自然的引起了作者和大家对往事的回忆,引出下文。5.主体部分叙述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按时间顺序。明确:叙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1)是 1958 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2)是 1960 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3) 是 1970年中国成功地

14、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4)是 1992 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5)1970 年开始,“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逐次发射成功。(6)1999 年开始,“神舟”一至四号飞船逐次成功发射。6.为什么要回顾中国人探索“飞天”的历程?明确:探索“飞天”是一段艰难的历程, 它的艰难,更反衬出“神五”飞天成功的可贵。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1.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万户的飞天尝试?2.怎么理解“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3.本文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4.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出克服困难的历程这些叙述性的语言?四、学生展示

15、,教师点评1.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万户的飞天尝试?明确:万户,是明朝人,一般认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文中多次提到, 说明航天飞行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理想,为了这一理想,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现在我们终于能够将古人的理想变成现实。2.怎么理解“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明确:“金色的秋日”一语双关,一是实指,因为十月(“神五”发射的时间)正是金秋;二是喻指, 表明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 中国航天终于迎来了收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从万户到杨利伟, 表明中国人的航天之路非常曲折艰难,但中国人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在不断的走下去。3.本文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

16、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分析:(1)作者首先用说明性的语言指出了载人飞船存在的困难,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出这些困难?明确: 为了突出“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这一论题,作者首先用说明性的语言指出了载人飞船存在的困难,如把航天员送入太空存在的许多困难: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2)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出克服困难的历程这些叙述性的语言?记述中国航天人克服困难的历程的叙述性语言有:“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 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 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 新建立了载人飞船发射场、 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21)明确: 说明与叙述结合使用, 既让读者了解了中国航天发射路上的艰辛过程,有突出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与创造。写作特色:1、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首尾呼应。2、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的特点。3、新闻语言的特点:具体形象、简练生动。板书设计: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两层含义:时间上,空间上)导语( 1)(3) “神舟”五号升空(描写式)意义十分重大(评论式)主体( 4)(26): 回顾航天历史(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结语( 27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