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美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美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美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美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完美班级:_ 姓名:_1. 课外阅读我最棒。七步诗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将最后两句诗改为陈述句。_3写出第三、四两句诗的意思。_4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画“”。(1)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嫉恨有才华的弟弟曹植。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其处死。曹植真的在七步内作成了这首诗,因而题目为七步诗。(_)(2)七步诗前四句描述了煮豆燃萁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最后两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_)2.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房兵曹胡马(唐)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

2、行。1解释词语:锋棱:_ 堪:_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后四句写马的_。A精神   B形态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和_。其中“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_是静态描写,_是动态描写。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_,是由兰芽、溪水、

3、_、_、_等意象构成的。2黄鸡的本意是_,诗中是指_。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山林寂静。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著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从所积累的古诗词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

4、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_4. 课外阅读。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催:催促欢饮的意思。沙场:指战场。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

5、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5.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_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_6. 阅读理解。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释)钩一种弯刀。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

6、待,以效大用。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7. 课外阅读。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草盛(  ) 荒秽(  )荷锄(  ) 沾我衣(  )2填空。(查阅资料)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

7、。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3理解性填空。(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

8、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D.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B.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

9、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8. 比较阅读。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和(_)。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

10、身也亳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_,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_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_,二是指诗人_。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马:_竹:_9. 古诗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_2

1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B.“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D.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10. 古诗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_,_。_,_。1默写古诗。2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_ 。如果将这首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你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_。3本诗把乌云比作_,用_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景色。4诗人通过

12、写云翻、_ 、_ 、_ 这些自然最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1. 阅读理解。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吟”是_的意思。2解释下列词语。等闲:_浑:_清白:_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三、四两句描写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_)千锤万凿,(_)烈火焚身,(_)粉骨碎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间。12. 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采薇(节选)昔我往矣,_。今我来思,_。行道迟迟,_。我心伤悲,_。1将诗句补充完整。

13、2理解词语的意思。(1)依依:_。(2)霏霏:_。(3)昔:_。(4)迟迟:_。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

14、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

15、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暗尘:_   (2)逐人:_(3)游妓:_   (4)金吾:_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_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请你写两句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_14. 读一读,选一选。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夜来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