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及常见问题详解._第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及常见问题详解._第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及常见问题详解._第3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及常见问题详解._第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及常见问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的要求及常见问题事件定义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 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其他突发事件会有交叉,例如投毒事件等,如果有这类事件的报告,也不必删除。报告责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

2、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有关单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国家突发公共卫

3、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报告范围与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 解读: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均有权利和义务报告突发事件;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负责网络直报,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CDC)负责信息审核。 现实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

4、业机构(CDC)负责网络报告和审核。报告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金标准 各地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级以此预案为准,预案中虽规定各级政府可以自行对事件定级,但如果预案已有明确标准的,首先应参照预案要求。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报告最低要求,达到报告规范而未在突发网报告,则属于漏报; 报告总体要求:鼓励事件报告,不达到标准也可以报告;而达到报告标准则一定要报告。事件定级则要有据可依。某事件未达到报告规范标准,或规范中未涉及到的病种原则上定级低于IV级(即未分级)。 根据相应定级标准建议政府部门尽早定级。初次报告时尽早定级,用于指导响应;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5、可以根据事件进展再调整。 如果不明确定级标准,先以“未分级”事件报告后,及时建议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开展风险评估。报告内容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初次报告: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初次报告首先要求报告及时,事件信息不详细可以在进程报告中进行补报和修正。报

6、告内容 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对初次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正。 进程报告的要求:准确。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结案报告的要求:完整 来自: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时限2小时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

7、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报告时限如无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 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 门指定的专业机构;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 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 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报告时限2小时内报告的解读 如接到以下途径来源的信息:

8、医院、学校等电话报告, 疫情网数据分析, 预警短信, 媒体报道。 先通过最快方式初步核实信息真假后, 2小时内。 核实是否为误报:例如医院填报麻疹病例,错选诊断为脊灰; 媒体报告某学校食物中毒:与相关方面联系是否属实,确有此事后, 报告初步的波及人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初步的中毒因素(不明 则先按不明报告)。初次报告时可以不要求准确的病例数、死亡数和 明确诊断结果,也可以暂不上传附件报告。待进一步现场调查明确后 及时补充、更新。 初步核实重点在于核实信息的真实性。报告流程现实中,首先需现实中,首先需报告行政部门,报告行政部门,经同意后再进行经同意后再进行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

9、相关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 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填报规范 事件名称:本起事件的名称,一般不宜超过30 字,名称一般应包含事件的基本特征,如发生地,事件类型及级别等。统一规范填写:时(最少到月份)+地区(最少到县区)+事件类型(如传染病名、中毒类型或其它类型事件) 事件严重等级:填写事件的级别,未经过分级的填写“未分级”。 报告地区:至少填写到县区,一般指报告单位所在的县

10、区 报告单位:填写本报告卡的单位 报告人:填写事件报告人的姓名,如事件由某单位上报,则填写单位 联系电话:事件报告人或报告单位的联系电话 事件信息来源:填写报告单位接收到事件信息的途径 发生地区: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如发生地区已超出一个乡镇范围,则填写事件的源发地或最早发生的乡镇(街道),也可直接填写发生场所所在的地区 详细地点:事件发生所在地,如涉及到多个乡镇或县区可全部详细注明,或只填写第一例病例发生地区,地点越精确越好。 学校类别:如事件是发生在学校一定要选择学校类型 事件波及的地域范围:指传染源可能污染的范围 波及或暴露人口数:事件可能污染影响到的人口数 本次报告病例数:上次报告

11、后到本次报告前新增的病例数 本次报告死亡人数:上次报告后到本次报告前新增的死亡数 事件发生时间:指此起事件可能的发生时间或第一例病例发病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填写事件达到突发事件标准的时刻 接到报告时间:指网络报告人接到此起事件的时间(指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突发时间并同意进行网络直报的时间) 初资料统计终止时间:指本次报告资料统计截止的时间,一般为流调报告统计时间,或填写为录入本次报告的时间 首例病人发病时间:此次报告中发病病例的第一例病人的发病时间 末例病人发病时间:此次报告中发病病例的最后一例病例的发病时间主要症状、体征:填写症状的分类 事件发生场所:选填本次事件发生所在场所 经济损失:仅在结案报

12、告中进行填写 初步诊断:选填事件的初步诊断结果 致病因素:引起事件发生的因素,在初次或进程报告中,如事件原因未明可以不填 事件发生原因:引起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可多选,在初次或进程报告中,如事件原因未明可以不填 主要措施与效果:选择采取的措施与效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审核:按照事件的级别由相应级别的疾控部门进行审核。一般事件由县级疾控中心审核,较大事件由市级疾控中心审核,重大事件由省级疾控中心审核,特大事件由国家疾控中心进行审核。注:不是三级审核方式,而是一级审核。常见问题一、事件未进行网络报告 媒体已经报告,突发网未报告 疫情网病例数达到标准,突发网未报告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参照突发公

13、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法律法规要求,依法有理有据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和完整的报告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人员应当自觉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二、事件分类错误 传染病类事件:某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终确诊为传染病,则该事件归类于传染病事件。在食源性疾病暴发或者水污染事件中,如果明确诊断为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如霍乱、甲肝等),建议将其归类于传染病事件。如果流感样病例暴发,最终统计时归类于其他传染病;进程报告或结案报告时如已经实验室确诊为流感,当及时归类于传染病相应类别中(如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食物中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定义,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

14、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源性暴发的甲乙类传染病事件,建议不归属于食物中毒事件。如霍乱、甲肝、细菌性痢疾、伤寒等。 食物中毒分类: 植物性:指服食含有天然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加工不当而形成某种有毒物质的植物食品导致的中毒。如食用豆角、发芽土豆、草乌等引起的中毒。 动物性:指服食含有天然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加工不当而形成某种有毒物质的动物食品所致的中毒。如食用河豚鱼、毒蜂等导致的中毒。 不明:未查明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结案时已经查明致病因素,应当根据病因将食物中毒进一步分类。 其它:包括化学性、微生物性等其他因素导致的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通常而言,突发系统

15、只要求报告急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事职业活动人员一次或短时间大量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病变。 其他中毒:根据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突发中毒事件定义为在短时间内,毒物通过一定方式作用于特定人群造成的群发性健康影响事件。 其他中毒定义为:除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外的突发中毒事件,包括农药喷洒或者保存不当导致中毒。 环境因素事件: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环境

16、因素事件何种情形需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尚待进一步明确。 环境因素事件分类: 空气污染:短时间内,有毒空气污染通过吸入方式导致特定人群的发生急性健康损害事件。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氯气、苯等有毒物质污染空气导致的中毒事件。 水污染:短时间内,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水体污染进而对特定人群的造成急性健康损害事件。 土壤污染: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土壤污染进而对特定人群的造成急性健康损害事件。 群体不明原因疾病:根据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的规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

17、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注:应急预案要求省级组织专家会诊,以预案为准】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需要经过调查后,符合上述标准才能报告为本类事件,能按照其他类别事件报告的,不按群体不明原因疾病报告。此类事件一旦报告,国家CDC需立即报告卫生部 群体预防接种、服药事件: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发生与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事件相关的死亡病例,可定为较大事件;并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死亡原因为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所致,定为重大事件。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指预防接种或群

18、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并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认的事件。 医源性感染事件:参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源性感染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因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因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的意外事件。 其他公共卫生事件:不能明确归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犬伤人事件。 流感样病例暴发: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通常指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

19、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高温中暑事件:根据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的规定,高温中暑事件包括: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三、关键信息缺失或填报错误 事件信息来源:经常有事件报告未填写。 事件报告地区、事件发生地区:经常出现未要求填写的情况。 事件发生场所:在食物中毒事件中常出现事件发生场所未进行填写的 情况。 学校类型:一般常见于幼托机构。 多种学校类别:选择报告病例最多或最早的学校 其他:指的是学校的其他类型 致病因素:常见于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中。 四、其他常见问题 进程报告病例数:进程报告中附件中明确指出无新增病例,但填报时按照初次报告时的发病数和死亡数。 如某事件初次报告病例10例,死亡1人;进程报告时无新增病例,报告人依然在进程中填报病例10例,死亡1人。系统会累计初次和进程的病例数和死亡数,因此最后该事件总数为20例,死亡2人,而实际上该事件仅发病10人,死亡1人。 报告时间滞后:事件的接到报告时间到突发网报告时间间隔不符合现行管理要求。通常对时间修改申请不予以修改的。 事件名称修改:名称不规范,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