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传质设备板式塔PPT课件_第1页
气液传质设备板式塔PPT课件_第2页
气液传质设备板式塔PPT课件_第3页
气液传质设备板式塔PPT课件_第4页
气液传质设备板式塔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塔器大型化 我国节能降耗、提高分离过程水平的战略决策 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装置 年产100万吨的乙烯装置 常压塔直径9m 减压塔直径13m第1页/共70页塔器大型化存在的技术关键 (1)液体分布问题 填料塔的大型化 塔径与填料直径比增大 填料层的径向分散系数减小 将初始不良分布转化为自然流分布更困难第2页/共70页液体分布器 液体初始分布 影响因素: 分离程度、理论技术、分布质量、填料形式及尺寸、液体流率、塔径、堵塞的可能性、加料状态及造价等等 措施: 通过流体力学实验及现代计算流体力学技术 优化设计高性能液体分布器第3页/共70页(2)气体分布问题 填料塔 气流在填料床内自然可以达到均

2、匀分布 措施: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进行模拟计算、优化设计第4页/共70页大型塔器对气体分布装置的要求 (1)均布性能好 (2)流动阻力小 (3)占塔内空间小、高度低 (4)能有效防止气液相互夹带 (5)不易持液、结焦、堵塞等 (6)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第5页/共70页(3)液面梯度问题 液面梯度大 严重影响气体的均匀流动 气液接触不充分 塔板效率降低 措施: 通过气体的拖曳实现,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 对塔盘结构及浮阀的设计进行优化 低液面梯度塔盘第6页/共70页(4)大型内构件的变形问题 塔内支撑的结构设计 对支撑梁的要求:矛盾 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变形要求 附近气体横向和纵向的通透性、流体流

3、动的均匀性 工字钢、槽钢 通透支撑装置第7页/共70页热变形问题 材质不同和传热的影响 塔壳体和内部构件变形不一致 集油箱开裂和泄露 措施: 现代力学分析技术第8页/共70页(5)长周期运转问题 要求稳定运行时间长、可靠性高 塔器的特点: 不存在备用塔 操作周期中不允许检修 液体分布器或填料的堵塞 原因:固体物质、易聚合物料、腐蚀等第9页/共70页101 板式塔Plate Column第10页/共70页一、概述: 1813年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目前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气液传质设备第11页/共70页第12页/共70页第13页/共70页1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功能: (1)塔板提供气液两相充分

4、接触的场所(接触面积),减小传质阻力 (2)塔内整体为逆流流动,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3)提供足够大的气液两相通道,保证大通量、低压降、合适的操作弹性第14页/共70页2 、板式塔的特点: (1)空塔气速较高,则生产能力大 (2)塔板效率稳定,操作弹性大 (3)造价低、检修、清洗方便第15页/共70页 3、塔板的构造: 以筛孔塔板为例 (1)筛孔Sieve 作用:提供气体上升的通道 各类塔板的主要区别在于气体通道的差别第16页/共70页 (2)溢流堰weir: 作用:使塔板上保持一定厚度的流动液层 高:hw,长:lw第17页/共70页(3)降液管Downcomer 作用:液体从上层塔板流至下

5、层塔板的通道 降液管底部留有底隙ho 液封: ho hw第18页/共70页 形状:弓形:工业上使用最多,流量大 为提高塔板上开孔区面积,降液管底部适当收缩,以减少受液盘面积第19页/共70页圆形和矩形等: 适于流量小,如实验装置第20页/共70页二、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第21页/共70页1、鼓泡接触状态: 气速较低时 液体:连续相,气体:分散相 两相接触面积:气泡表面,小 以液体为主,气泡所占比例较小 传质效率很低第22页/共70页2、蜂窝状接触状态: 当气泡形成速度大于气泡浮升速度时 气泡在液层内积累,继而形成多面体的大气泡,不易破裂,表面得不到更新 不利于传热和传质第23页/共70页 3

6、、泡沫接触状态: 气泡数量随气速增加而急剧增加 直径较小、扰动十分剧烈的动态泡沫 不断发生碰撞和破裂,导致两相接触面积:不断更新的液膜表面 表面积大 板上清液层基本消失 利于两相传热与传质 使用最多第24页/共70页 前三种状态: 液体:连续相 气体:分散相第25页/共70页 4、喷射接触状态: 气速进一步提高 高速气体从孔中把板上液相分散高度湍动的液滴群 泡沫状喷射状;液相:连续相分散相 两相间传质面:液滴群表面 由于液体横向流经塔板时将多次分散和凝聚,表面不断更新 工业塔板上另一重要的气、液接触状态第26页/共70页 优点:生产能力大 缺点:液沫夹带较小的则被气体带至上层塔板(较大的液滴受

7、重力作用又落回板上) 液沫夹带较多,若控制不好,会破坏传质过程第27页/共70页5、乳化状态 高压高液流量时 高速液流剪切力下使气相形成小气泡均匀分布在液体中 形成均匀两相流体,即乳化态流体 不利于两相的分离第28页/共70页三、气体通过塔板的阻力损失(或总压降 )Drop in Pressure第29页/共70页1、板压降hf: 上升气流通过塔板时需克服一定的阻力 构成塔板的压降 实为:塔板阻力第30页/共70页板压降的三个组成: (1)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hl (2)塔板本身的干板压降hd (即板上各部件所造成的局部阻力) (3)液体的表面张力:很小第31页/共70页塔板压降增大对板式塔操

8、作性能的影响 优点: 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时间随之增长 板效率增大 完成同样的分离任务所需实际塔板数减少 设备费用降低 缺点: 塔釜温度升高 能耗增加,操作费用增大 对热敏性物料的分离不利第32页/共70页 故塔板压降在设计中应在保证塔板效率较高的前提下 原则:力求减小第33页/共70页fLghpldfhhh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 可通过压差计测出第34页/共70页2、干板压降hd : 与气体通过孔板十分相似 高度湍流的情况:C0为常数200Lvd21Cugh第35页/共70页3、液层阻力hl:由三部分组成:克服板上泡沫层的静压形成气液界面的能量消耗通过液层的摩擦阻力损失第36页/共70页影响

9、塔板总压降因素 气量 hf 液量 hf 板结构: 开孔率u0 hf 第37页/共70页 低气速:液层阻力占主要地位 高气速:干板阻力占主要地位 但气速增大,总阻力损失还是增大的板压降的构成:第38页/共70页四、筛板塔内气液两相的非理想流动第39页/共70页板式塔上的不利流动: 空间上的反向流动 液沫夹带 气泡夹带 空间上的不均匀流动 气体 液体第40页/共70页1、空间上的反向流动 与主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流动 包括液体(液沫)和气体(气泡) 属返混现象第41页/共70页(1)液沫夹带(或雾沫夹带) Entrainment 现象: 液滴被上升的气体夹带至上层塔板 危害: 将下层浓度低的液体带到上

10、层板 使塔板的提浓作用变差第42页/共70页产生液沫夹带的原因(机理): 气速过大 & 板间距HT过小 小液滴:气流的裹挟,与HT无关 大液滴:液滴形成的弹溅作用 和HT有关:?第43页/共70页液沫夹带的表示方法:eV 1kmol或kg干气体所夹带的液体量 单位: 夹带液体kmol(或kg) /1kmol(或kg)干气体e 每层塔板单位时间被气体夹带的液体量 kmol(或kg) 被夹带的液体量占流经塔板总液体量的分率vveVLeeLe第44页/共70页(2)气泡夹带 现象: 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太短 气泡被卷入下层塔板第45页/共70页危害: 对传质危害不大:量小 主要降低降液管

11、的通过能力 严重时,会破坏塔的正常操作?第46页/共70页措施: 设置出口安定区 靠近溢流堰一狭长不开孔区域第47页/共70页降液管面积或溢流堰长度的确定 保证液体在降液管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LHAdf第48页/共70页2、 空间上的不均匀流动 气、液流速的不均匀性 造成传质推动力下降第49页/共70页(1)气体通过塔板的不均匀性 塔板上的液面落差: 塔板进、出口侧的清液高度差 表示:第50页/共70页 为克服板上摩擦阻力和板上部件(如泡罩、浮阀)的局部阻力 需要一定的液位差第51页/共70页第52页/共70页影响因素: 结构: 泡罩较大,筛板较小D和L愈大,也较大 措施: 对D大的塔,采用双溢

12、流或阶梯溢流的形式来减小第53页/共70页第54页/共70页值可忽略不计的情况: 筛板塔 因塔板上没有阻碍液流的阻碍物 液面落差值很小第55页/共70页(2)液体沿塔板流动的不均匀性 现象: 液流在塔板上流径分配的不均匀性 塔板中央:行程短而平直,流速大 塔板边缘:行程长而弯曲,又受塔壁的影响,流速低,阻力大 使液体在塔板上停留时间分布不均匀第56页/共70页第57页/共70页原因:液体流量 液流量过低,使流速过低 措施: 可用齿形堰 或折流型塔板第58页/共70页五、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第59页/共70页 包括: 夹带液泛、溢流液泛和严重漏液 可使塔板效率降低 甚至使操作无法进行第60页

13、/共70页1、液泛 定义: 液体进塔量大于出塔量 结果使塔内不断积液 直至塔内充满液体 破坏塔内正常操作 包括夹带液泛、溢流液泛第61页/共70页(1)夹带液泛 由液沫夹带引起 气速过大第62页/共70页液泛气速uF:影响因素 板间距: HT uF 液量:VL uF 物性:易发泡,uF 适宜气速:u=(0.7-0.8)uF 液泛分率:u/uF第63页/共70页(2)溢流液泛(降液管液泛): 由于降液管通过液体能力不够而引起液量过大 当降液管内液体不能顺利下流 管内液体必然积累 当管内液位增高而越过溢流堰顶部时 两板间液体相连,塔板产生积液,并依次上升,最终导致塔内充满液体第64页/共70页影响液泛的因素: ( 1)气液两相的流量: 对一定的液体流量,气速过大会形成液泛 反之,对一定的气体流量,液量过大也可能发生液泛第65页/共70页(2)塔板的结构: 特别是塔板间距等参数 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