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术后T管拔管意外的临床分析_第1页
胆道术后T管拔管意外的临床分析_第2页
胆道术后T管拔管意外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胆道术后T管拔管意外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胆道术后T管拔管意外的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胆道术后t管拔管意外的临床分析作者:梅军徐永宏邵初晓王剑董华王长春【关键词】胆道术后拔t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胆道术后少见并发症,但一旦 发生后果严重1。除外胆漏并发症之外,还有t管拔管困难的 情况发生。本次研究将此二种胆道术后并发症称为t管拔管意外。20 年间t管拔管意外发生率为3.80%.本次研究对其发生原因、处理及 预防作一分析讨论。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肝胆 外科自1986年至2006年间共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患者1054例,术 后拔t管发生胆漏32例,拔管困难8例,共40例。40例t管拔管 意外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29

2、83岁,平均(51. 35±6. 51 )岁。胆漏者拔管时间1173d,平均(17. 32 ±1.42) d0拔管困难者拔管时间4085d,平均( 65. 74 ±9. 87) do其中单纯胆总管结石19例、胆总管结石伴肝内结石11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0例。合并胆管炎10例、糖尿病5例、肝硬化低蛋白血症9例、贫 血5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1例。择期手术29例,急诊手术11例。 开腹手术39例,腹腔镜手术1例。所用t管中32例为乳胶管,8例 为硅橡胶管。1. 2诊断标准t管拔管意外包括t管拔管胆漏和t管拔管困难。 依据有胆道手术史、临床上有腹痛表现、腹膜炎体征

3、、腹腔穿刺抽出 胆汁样液体、窦道造影(沿腹壁t管引流口插入导尿管行碘造影), 造影剂溢入腹腔即可诊断为胆漏。而t管拔管时不能按常规方法拔 出,需要反复多次或者需要经t管与痿管间隙注射润滑剂者甚至手术 等方法才能取出t管者,可诊断为t管拔管困难2, 3。13临床表现32例胆漏者拔t管后均出现右上腹疼痛,随后扩展 至右下腹。其中12例腹痛扩至全 腹,9例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 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31例。拔管后腹痛发生时间:22例在 05h内,9例在5h内,有1例在拔管后30h出现腹痛症状。8例拔 管困难者拔管时间均超过40d,最长85d,平均( 65. 74 ±9. 87) do

4、 其中3例有皮肤、巩膜黄染,1例伴有低热。1.4治疗方法27例患者在出现腹痛后立即经原窦道放置带侧孔的 气囊导尿管或皮管引流,见胆汁流出后采用负压引流,同时给予抗感 染、补液、对症治疗。其中有2例采用纤维胆道镜经痿管孔插入探查 痿管情况,发现痿管破口,经胆道镜操作管道置入导丝,将气囊导尿 管顺导丝经痿管破口插入腹膜腔,再将气囊注气10ml,轻轻回拔导 尿管以扩张的气囊封闭痿管破口,并压迫痿管近端,促进痿管闭合。 3例采用经原痿管插入双腔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获得成功。另有2 例肝内胆管扩张合并乳头狭窄者行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 est )、

5、内镜 逆行胆 管引流 (endoscopic retrograde bi 1 iary drainage, erbd )治疗,并辅以 原窦道双腔管引流。2结果本次研究共有20例患者在上述处理24h后,腹痛症状明显好转,48h后症状基本消失。另有7例腹痛范围逐渐波及全腹而中转手术治 疗。共有20例胆漏、6例t管拔出困难病人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 胆漏者以及2例t管不能拔出者行再次开腹手术治疗,除1例高龄糖 尿病患者死亡外,其余都治愈。本次研究中的12例胆漏并发症病人(含7例中转开腹者)因胆漏 发生后腹膜炎范围较大或经保守治疗后无好转(放置引流后腹痛症状 无缓解,引流管无液体流出,b超提示腹腔大

6、量积液)而行剖腹手术 引流。术中发现胆管壁撕裂1例、窦道过长中段撕裂3例、窦道与腹 壁间撕裂4例,1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其窦 道壁较薄弱,1例糖尿病患者窦道完全未形成,2例窦道中段撕裂伴 胆总管结石残留。此12例患者中重新行t管引流并在肝下放置腹腔 引流管治疗11例;1例术前经t管胆道造影证实胆总管内无结石残留 且下端通畅,而行t管窦道近端结扎、腹腔皮管引流。8例拔管困难病人中6例经反复多次拔管、t管与痿管间隙内注入少量无菌石腊油或地卡因凝浆润滑或经t管用钝头导丝反复通戳,并 反复辅以经t管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胆道,驱除t管短横臂中的 结石后得以拔出。另有2例病人经上述

7、处理后仍不能拔出,则采用开 腹手术方法取出t管,术中发现胆总管内及t管横壁内有较多大小不 等的结石驻留,经胆总管取石重置t管。3讨论本次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40例胆道术后t管拔管意外的原因后, 认为造成t管拔管后胆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医源性因素。未 能很好地处理高龄病人的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慢性心肺疾患、 腹水、低蛋白血症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拔t管时操作粗暴, 致使胆管壁切开缝合处再次被撕裂;置放t管时,修剪欠妥,双臂过 粗,拔管时双横臂合拢后直径过粗,超过单一管腔的大小而导致窦道 撕裂;置入t管后,缝合胆管壁时不慎缝住了 t管,则在拔管时可造 成胆管壁撕裂;t管放置时在体内的行

8、程过长、过弯曲,在拔管时t 管所受阻力明显增大等;肝内外胆道存在可能导致梗阻的因素。如 胆总管下端由于残石或炎性乳头炎所致的梗阻。通过t管造影及胆道 镜检查可以明确;窦道是否牢固全程形成,特别是硅胶或聚氯乙材 料的t管时,容易造成痿管形成不良的情况,拔管时间过早,围绕t 管周围的痿管壁尚未形成4。近年来,还发现腹腔镜手术是t 管拔管后胆漏的原因之一 5。胆漏发生后,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需视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局限 性的胆汁性腹膜炎一般先行经t管痿管放置带侧孔的皮管引流,针对 不同的病人可以采用纤维胆道镜探查置管引流,也可以附加erbd治 疗。如果使用得当,保守治疗与再次手术治疗同样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9、 6。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腹痛症状及腹部体症的变化, 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凡在观察过程中,病情无好转或加重者,如腹 痛范围扩大、加重,体温升高,白细胞15x10 9 /l以上者或者有腹 部脓肿形成预计不能自行吸收者,或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者,应尽早中 转开腹手术治疗7。手术的目的主要是重置t管,冲洗腹腔,做好引流。手术时可能 面对局部术野粘连导致胆管或t管痿管显露困难的情况;胆管损伤缺 血坏死的可能;术后再次拔t管出现意外的可能。对于拔管前已作胆 道造影,或术中有条件作纤维胆道镜检查者,证实无胆道残留结石, 胆总管开口无狭窄而近端痿管形成完整者,则可作t管痿管断端或近 段痿管的缝扎处理6,污

10、染腹腔冲洗引流,而不必再作t管胆 道引流。t管拔出困难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与拔管后胆漏相 同的原因之外,还有以下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如t管在体内放置 时间过长。本次研究中8例拔管困难者术后置管均超过一个月,而t 管作为异物,容易在其周围尤其是t管横臂管腔内形成结石,或者近 端胆道的残留结石或新生结石在t管横臂的半开放管腔驻留,拔管时 造成结石与t管横臂连动,导致横臂不能合拢,难以拔出。有研究报 道蛔虫钻入t管长臂导致横臂不能合拢,t管不能拔出,最后以手术 方式取出t管3。大多数t管拔管困难者可经多次反复拔管,并对t管施以持续外 力拔管可获成功。如果是t管遭遇误缝时,通过持续外力作用,缝线

11、可对胆管壁组织形成剪切,从而拔除t管困难8。也可用钝头 导丝经t管反复通戳,并反复辅以经t管0. 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胆道,驱除t管短横臂中的结石,以利t管拔出。此外也可在t管与痿管间隙内注入少量无菌石腊油或地卡因凝浆,润滑,以利拔出。如果经上述方法反复应用无效,甚至于t管长臂断裂,则需行开腹手术取 管。取管后一般需重置t管引流。减少胆道术后t管拔管意外的发生重在预防。有研究报道:综合 20家医院126例发生胆漏的资料表明:胆漏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个月 以内(88.10%),且多数集中在1421d之间( 80.23%), 2230d (19.77%), 1个月以后仅占11.90%,而12个月内发

12、生率明显下降 (10. 31%)9。本次研究结果提示t管拔管时间应个体化:对于高龄合并慢性疾病者,建议延长拔管时间至12w以后。当置管时间延 长至4至8w以上者,需定期行经t管胆道冲洗,以去除胆管内新形 成的小结石、脓絮及从十二指肠内返流的食物残渣等异物。置管应注 意修剪t管双臂不能太粗,以免拔管时撑破痿管。本次研究结果建议 横臂的纵向修剪应超过管径的50%。以避免结石诊断3,4。dfsp的组织学来源于真皮层肿瘤,主要成分是梭形细胞,象车轮 一样辐射状排列。镜下可见向脂肪层蔓延,侵入脂肪层如蜂窝状特征。 核分裂相对少见。皮损组织活检可见真皮梭形浸润皮下脂肪层导致蜂 窝状浸润。皮肤和皮下的浸润可

13、以远离原发病灶,如果首次切除不彻 底可能导致肿瘤复发。dfsp有时可表现出良性神经系统肿瘤如神经 纤维瘤的特征,容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4阳性有助诊断。 在怀疑dfsp而依据不足时,应将皮损完全切除以免延误治疗5。肿瘤转移的发生率低于5%。肿瘤转移发生在多次复发以后,可能 与多次不完全切除肿瘤是刺激肿瘤通过血道转移。主要是转移至肺部 和淋巴结,其他部位有脑转移、骨转移6,7。原发或复发的dfsp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手术治疗采用大 范围的切除,或使用mohs显微外科手术(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mms )o建议术中送冰冻切片以明确诊断及了解手术切缘是

14、否阳性,如果切缘阳性,需再扩大手术范围。本次研究中发生复发的 5例患者均切缘阳性。放疗适用于原发肿瘤,不适宜手术治疗或多次 复发的肿瘤,照射范围包括原发肿瘤瘤体、术后疤痕和周围正常皮肤 35cm。总剂量6070gy,单次剂量2gy,每周5次8。化疗 只是在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时候才被使用,作用不确切。最初的手术切除是主要的预后因素。患者接受第一次手术切除时 候如果没有明确诊断或切缘不够大,复发率约43%。手术切缘距离肿 瘤5cm远的患者复发率为0%。采用mms手术治疗dfsp的复发率为 16%。目前认为mms手术或手术切缘距离肿瘤至少3cm以上有望治愈 dfsp 9 。【参考文献】ibendix-

15、hansenk , myhre-jensen 0, kaaes.dermatof i-brosarcoma protuberans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nine-teen cases and reviewofworid 1 iteraturef j scand j plast re- constr surg, 1983, 17 ( 3 ) : 247-252.2bandyopadhyay sk , nair rv , samdurkar a. a case of in-terdigital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

16、s j jnepmedasso, 2002, 41 ( 5 ) : 502-5043 garciac , clark re , buchananm. 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j . int j dermatol, 1996, 35 ( 12 ) :867-871.4lopes jm,paivame.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e a his-t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yof1lcaseswi themphas is onthestudy of recurrences and hi

17、stogenesis j pathol res pract, 1991, 187 ( 7 ) : 806-813.5 kovarikcl, hsumy, cockerell cj. neurofibromatous changes in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a potential pitfail in the diagnosis of a serious cutaneous sof tt issue neoplasm j j cut an pathol, 2004, 31 ( 7 ) : 492-496.6 auer ia , auer rn. m

18、etastatic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mimickingmeningioma j clinneuropathol, 1998, 17 ( 4 ) : 190-193.7 glosterhmjr, harris kr, roenigk rk. a comparison between 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and wide surgical excision for thetreatment of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j j am acad dermatol, 1996, 35 ( 1 ) : 82-87.8 marks lb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