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小切口治疗经验总结论文_第1页
肩袖损伤小切口治疗经验总结论文_第2页
肩袖损伤小切口治疗经验总结论文_第3页
肩袖损伤小切口治疗经验总结论文_第4页
肩袖损伤小切口治疗经验总结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肩袖损伤小切口治疗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3【文章编号】1672-3783 (2013) 03-0019-01【摘要】目的总结42例肩袖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 42例肩袖损伤患者均采用小切口下肩峰成形加骨锚修复缝合肩袖 的方法治疗,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程度,术后1周开始患肢主动功 能锻炼,随访并进行评分。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1个月。 根据ucla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28例,良10例,差4例,优 良率:90. 48%o结论对于肩袖损伤患者,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治疗, 适当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我科从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肩袖损伤患者4

2、2例 报 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木组病例共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165岁,平均 45. 3岁。右肩损伤34例,左肩损伤8例;有明显外伤史者34例, 退行性改变4例;其屮肩袖完全断裂患者16例。病§ 618个月, 平均9个月。34例患者出现患肩无力,所有患者jobe试验均为阳 性。二、手术方法麻醉方法为颈丛麻醉或全麻,患者均采用沙滩椅卧位1) ,用记号笔标记出骨性标志,以患侧肩峰为中心做一小横形切口约35 cm2)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剥离部分肩峰处三角肌止点,暴露 处肩峰下间隙,对于肩峰下间隙狭窄的患者,凿除眉峰下增生骨质, 扩大肩峰下间隙,清理增生的滑月莫组织

3、暴露出损伤的肩袖,根据肩 袖损伤程度的大小,于肱骨大节结肩袖止点处拧入一到两枚骨锚 钉,用骨锚尾端的缝线修补缝合损伤的肩袖。3)术后常规三角巾悬挂固定,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程度,术后一 天即可开始患肢被动功能锻炼,术后以周主动功能锻炼。三、结果本组42例病例,均获随访,随访821个月,平均11个月,肩 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1,根 据肩关节疼痛、功能、主动向前上举的角度、肌力以及患者主观满 意度进行评分,优3435分,良2833分,可2127分,差20 分。木组患者治疗后评分结果:优28例,良10例,差4例,优 良率:90. 48%o四、讨论肩袖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

4、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附着在肱 骨小结节上,肩胛下肌构成的袖口状组织,包裹于肱骨上。肩袖以 肱骨头为中心,在提供肱骨头的稳定和肌力时维持一个旋转中心, 在肩关节外展时,肩袖肌下压肱骨头,使上肢得以抬起。肩袖另一 个作用就是维持一个所谓的密闭关节腔,有助于保持滑液营养关节 软骨和预防继发性骨关节炎2。肩袖上方由肩峰、喙肩峰韧带和 喙突构成的肩iii条弓,当肩袖从此弓形结构下穿过,两者发生碰撞, 导致肩袖肌腱织损伤。有研究3通过厂体解剖发现,5060岁死 亡人群中30%的人有肩袖损伤,70岁以上死亡者中有90%00% 有肩袖损伤,说明肩袖损伤广泛存在于社会人群中。肩袖损伤的主 要临床表现是患侧

5、肩关节疼痛,夜间加重,尤其是患侧卧位时明显, 同时伴患侧上肢抬举无力。体检:患侧上肢可有不同程度的外展、 上举、外旋受限,疼痛弧征阳性,上肢坠臂实验阳性,肩峰撞击试 验阳性。一些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如肩关节造影是一种有创 检查手段,需要在x光引导下操作,具有方便经济快捷的优势,但 对于非全层损伤准确率不高,易受到人为技术因素的影响,同吋存 在放射线照射的缺点。b超检查肩袖损伤具有无创简便可动态观察 的优势,但同时该检查方法又受到肩袖伤的大小范围的影响,对于 检查者的技术要求高,易出现误诊。常规磁共振检查对于肩袖损伤 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目前肩关节诊断中首选的辅 助检查手段4,

6、具有确诊率高,无创的特点,对于肩袖损伤诊断 的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关节镜检查时一种有创性检查,被认为 是目前诊断肩袖损伤的“金标准” 5,主要用于复杂性肩袖损伤 的诊断,但是不作为常规检查,尤其是基层没有关节镜的医疗单位 不能开展。肩袖损伤治疗的冃的在于阻断疾病发展的过程、解除疼 痛、改善关节功能6。对于新鲜的肩袖损伤或者是老年患者不愿 意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先行保守治疗,包括:休息、患肢制 动、康复理疗、部封闭等。保守治疗无效或破裂较大的肩袖损伤患 者要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主耍有关节镜下手术和开放性手 术两种手术方法。由于关节镜下手术要求手术操作技巧熟练,手器 械齐全,相对费用

7、较高7,所以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基层医院 不能很好广开展。我们采用小切口下肩峰成形,骨锚缝合修补的方 法治疗各种程度的肩袖损伤,有创伤小,不需要特殊的大型医疗设 施,手术操作在医师的直视下完成,准确可靠的特点。手术操作屮 值得注意的儿点:(1)尽可能采取小的手术切口,将组织损伤减 少到最小。(2)手术切口不要超过肩峰下3 cm,以免损伤腋神经。 3)在进行肩袖修复之前,应先做肩峰成形,去除骨赘,扩大肩峰 下间隙,去除避免启峰撞击的诱因。(4)对于肩袖损伤范围大于2 cm的病变应使用两根骨锚防止发生应力性骨折。(5)损伤范围小 于2 cm的病变手术后一周可以开始主动功能锻炼,而对于较大范 围的肩

8、袖损伤手术后应制动34周再行功能康复锻炼。(6)手 术应当在直视下操作完成,骨锚应当与肱骨呈90°植入,深度达 到软骨下骨。木组42例病例,经过小切口下肩峰成形骨锚修复缝 合效果满意,优良率达90. 48%,总结治疗经验如t : ( 1)诊断要 正确。所有42例患者的术屮所见与mri术前影像学相符。(2) 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案和手术步骤。有临床证据表明,小切口和全关 节镜的技术之间,在临床比较上没有明显差别8。小切口的肩峰 成形和肩袖修补亦可取得很好的结果。肩峰成形减压要彻底但要避 免肩峰端骨折,锚钉植入位置角度准确,断裂肩袖无张力缝合,操 作仔细准确减少损伤。(3)明确是否有相关的损

9、伤。了解术前是 否合并肩周炎、肱二头长肌腱炎、关节不稳等病变并予与相应的处 理(4)术后及时恰当的康复锻炼。要重视术后的康复锻炼,它 是患者获得理想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5) 了解肩袖的解剖、生 物学和病理解剖知识对于熟练掌握肩袖损伤的治疗是非常重要。参考文献1 ellman h, hanker g, bayer m.repair of the rotatorcuff.end-result studyof factors influencing reconstruction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86, 68 ( 8):1136-1144.2 刘玉杰,王志刚,王岩,

10、等肩袖损伤的影像学及关节镜诊疗价值j中华创伤杂志,2004, 20 ( 1):33-353 唐三元,徐永平,郑玉明.肩袖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 6( 2): 140.4 吴晓明,李豪青,王秋根,等磁共振成像在肩袖损伤诊断屮的应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 28 ( 9):331-334.5 boileau p, brassart n, watkinson dj, et a 1. arthroscopic repair of ful1-thickness tears of thesupraspinatus: does the tendon really heal j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5, 87 ( 6):1229-1240.6 张亚非,黄庆森肩袖损伤的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