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思路探析_第1页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思路探析_第2页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思路探析_第3页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思路探析_第4页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思路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思路探析田小平(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610075)【摘 要】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肯 定,但缺乏相应而详尽的作用机制阐释,这严重阻碍了针灸在该领域的应用与推 广。从影响fd发病关键环节的脑肠肽与icc-gsmc功能网络入手,以scf/c-kit 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可能为明确阐释电针对胃肠运动的外周调控机制,为针灸治 疗功能性胃肠性疾病(fgids)的机制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针灸疗法;胃肠疾病;针灸效应【中图分类号】r723.ll【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

2、 8-0495-02现代医学认为,f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的 总称1,据国内统计,其发病率为18.9%,占消化内科患者数的40%左右。作 为一种身心疾病,木病虽然对牛命不构成威胁,由于其发病呈慢性或反复性发作, 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劳动力影响甚严重,因此加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和防治 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针灸治疗fd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在2007年至 2010期间,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编号为2006cb504501 的资助下所开展的“针刺治疗fd的720例大样木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结果充分证实:电针足阳明经特定穴能有效

3、改善fd患者的3个主要临床症状: 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及上腹痛,并且显著提高其牛活质量。有学者通过检 索2009年前的中文、外文数据库,以循证医学文献5级分类为级别评估依据, 对符合纳入的针灸治疗fd的文献进行逐个排查,最终分析结果证实:fd属于1 级针灸病谱,即针灸可以独立地对发病环节进行良性干预或消除。1针灸效应机制研究不足,阻碍了其在功能性胃肠病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尽管针灸治疗fd的临床疗效确切,然而其确切的机制研究尚待突破,尤其 详细、明确阐释针灸调节胃肠功能关键物质及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少之又少。通 过对众多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发现,2000-2013年的针灸治疗fd的资料中,进行手工筛选后得

4、到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108篇,其中82篇为针灸治疗fd的 临床疗效观察,26篇涉及到针灸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学者们主要围绕针灸对 fd患者的血浆胃肠激素、胃排空、胃电图、胃运动总功率及血浆代谢物质的调 节作用开展试验,结果发现针刺能使fd患者胃电及胃阻抗总功率明显升高,与 针刺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针能升高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mtl)含量,降低血 浆生长抑素(ss)水平,对胃电频率、b超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变化也有明显改善 作用3-5o总体而言,近年来针灸治疗fd的机制研究多数还是围绕胃肠激素展 开,研究结果均显示针灸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对于与胃肠动力最为密切相关 的脑肠肽ghrelin和cc

5、k方面的研究,未能详尽阐释其对fd发病的作用途径及 相关信号通路。因此,就当前针灸治疗fd的机制研究现状而言,还十分不足, 亟待相关的详细而明确阐释针灸作用机制的高质量研究。2胃肠动力障碍是fd发病的主要机制,而具有代表性的脑肠肽ghrelin.cck 及其受体的表达从不同的途径影响着fd患者的胃肠动力胃肠道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也是目前解释fd发病机 制的主要学说。研究表明60%的fd患者存在胃肠动力障碍,其中50%以上表现 有胃排空延缓和餐后胃窦动力下降7。以餐后饱胀为主要症状的fd患者胃内食 物在远端胃聚积,显示胃排空减慢与其相关。近年来,脑肠互动(brain-gut in

6、teraction)成为fgids研究的热点,人量的研究证实,脑肠轴功能失调是fd发病 的重要机制8。其中脑肠肽在fd发病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 是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和胆囊收缩素(cck)在影响胃肠动力的机制方面受到广 泛关注。多项临床研究9小表明:ghrelin有促进食欲、促进胃酸分泌和类似胃 动素样的促进胃排空、增强胃动力的胃肠道运动效应,并与神经肽、增食因子协 同作用,其含量与受体表达的异常改变与fd发病有显著相关性。与健康者相比 较,fd患者的血清ghrelin水平偏低,与胃排空相关。cck作为胃肠激索和神经 肽,广泛分布于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外周血液

7、等组织器官中,具有 种属和组织特异性。近年来的研究12-15发现fd患者的空腹血浆cck浓度及高 脂肪餐后的血浆cck浓度均高于健康者,口浓度与胃的排空率呈反比关系。此外, cck还能延长胃排空吋间,产生饱腹感抑制摄食行为,且相对于其他胃肠激素, cck与fd患者联系更紧密,提示cck升高是导致fd患者胃运动障碍的重要因素 之一。由此不难看出,脑肠肽ghrelin> cck的含量的变化及受体mrna表达异常 直接影响着胃肠动力,是fd发病的关键物质。3脑肠肽及其受体的异常变化与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受损所导致的 icc-gsmc功能网络失调,可能是fd发病的关键环节在以往针灸治疗

8、fd的基础研究中多注重cns的调控机制,或者某种胃肠激 素对胃肠道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 icc)>胃平滑肌细胞(gastric smooth muscle cell, gsmc)的单一调节机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胃肠道运动的特殊性在 于内源性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啲调节占主导地位, 其对icc-gsmc功能网络的调控与脑肠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脑肠肽作为脑 肠轴的核心参与物质,具有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双重功能,是情感中枢与神经内分 泌、ens、免疫系统相联系的双向通路的分子基础,其含量的变化及受体表

9、达通 过ens对icc-gsmc功能网络进行调节。最新的研究16发现,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改变或是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阻断均能影响icc的分化与功 能,scf/c-kit信号通路与icc关系最为密切。c-kit基因敲除或scf异常等情况 均能影响icc的正常分布和功能,scf/c-kit信号通路系统受损可导致icc数量减 少以及icc-gsmc功能网路破坏,以致出现胃电节律失常,继而使胃运动功能发 生障碍17oscf/c-kit信号系统受损可直接导致icc数量减少以及网络结构破坏, 以致出现胃电节律失常,继而使胃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因此,脑肠肽含量变化及

10、受体表达异常与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受损从不同 的途径影响icc-gsmc功能网络,最终导致fd的发生。4针刺对脑肠肽及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整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针刺对gas、mtl、ckk、ss、sp等多种脑肠肽具有 显著的调节作用52,如针刺可以减少胃黏膜的gas水平18;电针足三里、阳 陵泉兴奋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同吋,会伴随血浆、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 中mtl、cck的增加;针刺足三里穴可使大鼠胃窦、外周血和脑垂体中sp含量明 显升高19,进而改善fgids的胃肠动力障碍。这都表明,针刺对中枢和外周的 脑肠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是针刺调节胃肠功能治疗

11、fgids的重要机制。此外, 学者们围绕与胃肠动力障碍密切相关的scf/c-kit信号通路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有 研究显示电针可以提高血清型scf的水平20o电针足三里可以显著促进糖尿病 大鼠的胃动力和结肠传输,推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来 提高icc的表达而实现的21o因此,针刺既可以对脑肠肽含量及其在胃肠平滑 肌细胞上特异性受体表达产生良性调节,亦能对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产生上调 作用,从而最终促进icc-gsmc功能网络的恢复,调节胃肠运动。但是,针刺后 脑肠肽的改变与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的上调是否存在相关性?两者是独立发 挥作用还是联合作用

12、?目前尚不清楚。综上所述,可以提出以下假说:电针干预可通过对不同胃肠作用机制脑肠肽 的含量及受体表达的良性调节,并上调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或使两者产生相 应的内在作用,进而使icc-gsmc功能网络恢复,最终调节胃肠运动。在实际机 制研究中可选择技术成熟的fd动物模型为研究载体,从影响fd胃肠动力关键 环节的具有代表性的ghrelin、cck和icc-gsmc功能网络、以及密切相关的 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入手,观察电针对模型大鼠胃肠动力、胃肠功能网络的调 整作用,从而揭示针灸治疗该病的外周调控机制,为针灸治疗fgids的推广应用 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刘淋羽针刺对

13、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2 (2): 215-2172徐房龙,熊侈,概凝,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属针灸病谱等级的分类依据及其思路j中国针灸,2011, 31 (2): 189-192.3 zhao x ding m, wang y. forty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neurosis treated by acupunture. j traditchin med 2008; 28: 15-174 takahashi t.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on neifromodulation in the gu

14、t-a review. neuromodulation2011,14: 8-12李佑桥,郑其进,张亚琳.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 素及生长抑素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1, 26 (12): 1497-14996 miwa h, watari j, fukui h, et al.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patho-genesis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1, 26(3): 53-607 kusanom, zaih, shimoyama y, et al. rapid ga

15、stric emptying, rather than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might provoke functional dys-pepsia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1, 26(3) : 75-788 drossman da.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iii process j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1377-13909 takamori k, mizutay, takeshima f, et al.

16、relation am on g plasma ghrelinleveb gastric emptying, and phychologic condition patiants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j. j clin gastroenterol, 2009, 41(5): 477-48310 akamizu t 、 lwakura h , ariyasu h , et al.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ghrelin to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its effects on food

17、in take an appetitej. eur j endocrinol, 2008,158: 491-498.11 takamori k , m izuta y, takeshima f, et al. relation among plasma ghrelin level, gastric emptying, and psychologic condition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j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2,41:477-48312 dizdar v, spiller r, singh g, et al

18、. relative importanee of abnormalities of cck and 5-ht( serotonin) in giardia-induced 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 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0, 31( 8): 883-89113 parkman hp. camilleri m farrugia g , et al gastroparesisandfunctional dyspepsia: excerpts fromth

19、e aga / anms meetingj neurogastroentero 1 m otil, 2010, 22:113-133.14 dizdar v , spiller r, singh g , et al relative importanceofabnormalities of cck and 5ht (serotonin) in giardia inducedpost 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syndrome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j. aliment pharm acol ther, 2010, 31: 883-89115

20、lee kj. duodenal implication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j,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0,16(3): 251-716 宁厚旭.针刺对scf / c-ki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的机制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7 mukhopadhyay a, do dv, ong ct, et al. the role of stem cell factor andc-kit in keloid pathogenesis: do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have a potentialtherapeutic role?j brj dermatol.2011,164:372-38.18 yin j, chen jd.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and acupuncturej auton neurosci 2010; 157: 31&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