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检测输出量(被控制量)的实际值; 将输出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输入量)进行比较得出偏差; 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作用去除偏差,使得输出量维持期望的输出。2、反馈控制方式工作原理:根据被控量的反馈信息, 即实际输出量, 来修正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的控制作用, 完成 控制任务。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3、开环控制方式工作原理: 在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控制而没有反馈控制, 影响。4、复合控制方式工作原理:开环 + 反馈5、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线性定常控制系统d ndn 1 d md m 1a0 d nc(t)a1 d n 1 c(t).anc(t)b0 d m r(t)b
2、1 d m 1 r(t).bmr(t)dtdt dtdt其中: c(t) 系统输出, r(t) 系统输入。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 m n )a0c(k n) a1c(k n 1) . an 1c(k 1) anc(k) b0r(k m) b1r(k m 1) . bm 1r(k 1) bmr(k) 其中: r 输入采样序列, c 输出采样序列。非线性控制系统(系数与变量有关)d2y(t)dt2y(t)dy(t) y2(t) r(t) dt6、典型外作用:单位阶跃信号( unit step function )(t)1,t 00,t 0单位斜坡信号( unit ramp function1(t)
3、 t,t 00,t 0单位脉冲信号unit pulse function )(t) ,t 00,t 0单位脉冲信号的一个性质:(t)dt 1单位加速度信号( unit acceleration function )a(t) 1t2,t 0a(t) 20,t 07、线性元部件及系统的微分方程:RLC 串联电路如下图所示,试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ur(t)i(t) CL di(t)L dtduc(t)dtRi uc(t)8、拉氏变换:拉氏变换拉氏反变换拉氏变换性质齐次性和叠加性:ciCurd2uc (t) R duc(t) 1 u (t) 1 dt 2L dtLC uc(t) LCF(s) Lf(t)
4、 0 f(t)e stdtsjf(t) L 1F(s)12jj stj F(s)estdsLaf1(t) bf2(t) aF1(s) bF2 (s)ur(t)延时定理: L f (t ) e sF(s)衰减定理:Le atf(t) F(s a)相似定理:Lf (at) 1F(s) aa微分性质:d d2 2 dn nL f(t) sF (s), L 2 f(t) s2F(s),.L n f (t) snF(s) dt dt dt积分性质:1 2 1 n 1 L f (t)dt F(s),L f(t)dt2 2F(s),.L . f(t)dtn n F(s)s s s终值定理:lim f (t)
5、 lim sF (s)t s 0初值定理:lim f (t) lim sF (s)卷积定理:L f1(t )* f2(t) L f1(t) L f2 (t) F1( s) F2(s)像函数的微分性质:Ltf (t )dF(s)ds像函数的积分性质:L1t f (t)F ( s)ds9、部分分式展开法:已知 F (s)B(s)A(s)B(s)(s p1)( s p2).( s pn)若 A(s) 0 有 n 个单根,则有F (s) B(s) A(s)B(s)(s p1)(s p2 ).( s pn )ni1ki(s pi )其中各部分分式的系数为 ki lim( s pi)F (s)s pi若
6、A(s) 0有重极点,假设有 m 重极点 s p1 ,则有F(s)kii m 1 ( s pi )B( s) mkinA( s) i 1 (s p1)ki mlim( s p1)mF (s) s p1其中 ki m 1,m 2,.1 d (m i) m slimp (m i) ( s p1)m F(s) (m i)! s p1 ds(m i )1ki m 1,m 2. lsimp( s pi ) F ( s)10 、传递函数: 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 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化之比, 称为传递 函数。G(s)C(s)R(s)b0sm b1sm1 . bm 1s bmn n 1a0
7、 s a1 s. an 1s an,( m n)11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上面介绍的传递函数经因式分解可写成如下形式(s zi )i1 n(s pj ) j1b0(s z1)(s z2 ).(s zm)a0 (s p1)(s p2).(s pn)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根 zi成为传递函数的零点,分母多项式的根pj 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 K 称为传递系数或根轨迹增益。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响应形式 (模态),零点影响各模态在响应中所占的比重。12 、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比例放大环节输出量以一定比例不失真也无时间滞后地复现输入信号c(t) Kr (t )传递函数为 G( s) C(s)
8、KR(s)惯性环节 惯性环节中因为含有储能元件,故突变的信号不能立即复现。 T dcd(tt) c(t) r (t) dt传递函数为 G(s) C( s) 1R( s) Ts 1积分环节输出量正比于输入量的积分。1tc(t) T1 0 r( )dTi 0传递函数为 G(s) C( s) 1 KiR(s) Ti s s微分环节理想的微分环节,其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导数成比例。dr(t) c(t ) Td dt传递函数为G(s) C( s) TdsR(s) d延时环节 输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延时后才复现输入信号。c(t ) r(t )传递函数为 G(s) C( s) e sR(s)振荡环节有一对共轭复极
9、点 p1,2n j n 1 2传递函数为G(s)C(s)R(s)(s p1)( s p2)s2 2 ns n21T 2s2 2T s 113、系统结构框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系统结构框图基本连接方式有三种:串联、并联、反馈。串联方框的简化n个环节串联后的总传递函数等于各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乘积。nG(s) G1(s)G2(s).Gn(s)Gi (s)i1并联方框的简化 n个环节串联后的总传递函数等于各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代数和。nG(s) G1(s) G2(s) . Gn(s)Gi (s)i1反馈方框的简化反馈连接方式的一般形式为C(s)G(s)1 G(s)H (s)R(s)14、信号流程图的绘制:
10、通过系统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程图将微分方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s的代数方程;每个变量指定一个节点; 将方程按照变量的因果关系排列; 连接各节点,标明支路增益。通过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程图 用小圆圈标出传递的信号,得到节点; 用线段表示结构图中的方框,用传递函数代表支路增益。R(s) G(s)C(s)R(s)G(s)C(s)15、梅森公式:G(s)C(s)R(s)其中: n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之间前向通路的总数。Pk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第 k 条前向通路总增益。系统特征式k 第 k 条前向通道的余子式,即对于系统特征式 ,将与第 k 条前向通路想接触的火炉传递函数代以零值,余下的 即为 kLa
11、LbLcLd LeLf .其中: La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LbLc 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LdLeLf 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16 、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动态过程系统在典型信号作用下, 系统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响应过程, 又称过渡过程或 瞬态过程。稳态过程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当时间 t 趋于无穷时,系统输出量的表现形式,又称稳态响 应。17 、动态性能定义及指标:在零初始条件下, 给系统一单位阶跃输入, 其输出为单位阶跃响应, 记为 h(t) 。h(t) 随 时间变化的状况称为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延迟时间 td :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终值一半所需时间。
12、上升时间 tr :响应曲线从终值 10% 上升到 90%所需的时间;对振荡系统可定义为响应从 零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时间。 tr 越小,表示系统动态响应越快。峰值时间 tp :响应超过其终值达第一个峰值所需时间。调节时间 ts: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稳态值的5%(或 20% )误差范围内所需的最短时间。ts 越小,表示系统动态响应过程越短,快速性好。超调量 % :响应的最大偏移量 h(t p )与终值 h( ) 之差的百分比,即h(tp ) h( )% p 100% h( )振荡次数N :在调节时间内,响应曲线穿越稳态值的次数的12。N 越小,表示系统稳定性越好。18、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
13、运动方程为一阶微分方程,称为一阶系统。微分方程:T dcd(tt) c(t) r (t) dt传递函数:C(s) 1R(s) Ts 11 t 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输入为 r(t) 1(t) ,输出为 h(t) 1 e T (t 0)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等于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 一阶线性系统的典型响应与时间常数T 密切相关。只要时间常数 T 小,单位阶跃响应调节时间小,单位斜坡响应稳态值滞后时间也小,但是一阶系统不能跟踪加速度函数。19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为二阶微分方程,称为二阶系统。2微分方程: T2 d c2(t) 2T dc(t) c(t) r (t
14、)dt 2dt传递函数:C(s)R(s)1T 2s2 2T s 1s2 2 n s其中: n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阻尼系数T 时间常数2二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n2s(s 2 n )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 s2 2 ns n2 0二阶系统的特征根(系统闭环极点) : s1,2n n 2 120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输入为 r (t ) ( t ) ,输出的拉氏变换为C(s) (s)R(s) s2 2 ns n2s s( s s1)( s s2)二阶系统的响应形式由二阶系统的特征根决定。过阻尼二阶系统(1)此时, C(s) s2 2 ns n21 A0A1A2s (s s1) (s s2
15、)A0 C(s) ss 0 1其中, A1 C(s) (s s1)s s12 2 1( 2 1)A2 C(s) (s s2) s s22 2 1( 2 1)s1极点在 s 平面上的分布e ( 2 1) nte ( 2 1) nts2c(t) 1 A1es1t A2es2t 1 2 2 12 1 2 1结论:当1 时,输出响应为一条上升曲线(无振荡) ;当 增大时,系统响应速度变慢;实际工程中当1.5 时,可将二阶系统视为一阶系统。欠阻尼二阶系统( 01 )此时, s1,2n n 2 1,令 n, d n 2 1 ,则s1,2j d其中: 衰减系数d 阻尼振荡频率n1C(s) s2 2 nsn2
16、 ssn(sn )2d2n(sn )2d2极点在 s 平面上的分布j n 1 2 jds2jdc(t) 1 e nt cos dtn e nt sin dt d因为 sin( ) sin cos cos sin所以 c(t ) 1 1 e nt sin( n 1 2t)1其中 arctan arccos 为阻尼角特征根在s平面上的特征向量与负实轴的夹角。无阻尼二阶系统( 0 )此时,系统有一对共轭纯虚根 s1,2j n极点在 s 平面上的分布s1 s21 2 1 sc(t) L s (s) L s(s2n2) L s s 2 n 2 1 cos nt临界阻尼二阶系统(1 )此时,系统有两个相等
17、的负实根 s1,2n极点在 s 平面上的分布j0s1(s2)c(t) L11s (s) L 1n211s(s2 n 2) L s( sn)2 1 e nt (1 nt)21 、 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当1时,系统为过阻尼状态,在增加时系统的响应减慢;当 0 1 时,系统为欠阻尼振荡状态, 增加,将减小系统的振荡,减小超调量,但 是上升时间、调节时间加大;当0 时, 系统为无阻尼状态,输出为正弦曲线,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当1时,系统为临界阻尼状态,是振荡与不振荡的分界线;当自然平率 n 增加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但是系统响应的峰值保持不变,超调量由 阻尼系数唯一确定。22、欠阻尼二阶系统单位阶跃
18、响应的动态性能指标:上升时间 tr :单位阶跃响应从零第一次升到稳态所需的时间。c(t) 1 1 2 e nt sin( n 1 2 t )1 2 n由 c (tr ) 1得, c(tr ) 1 e sin( n 1 tr ) 1,即 r r 1 2 n r121 e n tr sin( n 1 2tr) 01上述方程的通解为 n 1 2 trk ,其中, arctan 1tr峰值时间 tp :单位阶跃响应超过稳态值到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ntc(t) 1 1 2 e nt sin( n 1 2t)dc(t)dtdc(t)dt1 ne ntpsin( n 1 2tp ) n 1 2e np c
19、os( n 112 e nt p e 2 n 1 2 cos( n 1 2tp ) n sin( n 1 2tp )2 tp)所以2 cos( n 1 2tp )n sin( n 1 2tp ) 0tan( n 1 2 tp)12arctan 1arctantp所以超调量% :单位阶跃响应中最大超出量与稳态值之比。% c(tp ) c( ) 100%1 2 ,sin( ) 1 2c( )e nt pe 2 sin( n 1 2tp) 100%, tp1 2 n e ntp 100%所以 % e 1 100%调节时间 t s :单位阶跃响应进入 误差带的最小时间。根据定义即因为所以c(ts )
20、c( ) c( )si n ( n 1 2tssin( n 1 2 ts ) 1ts,(5%)或 ts,( 2%)23 、结构参数 、 n 对单位阶跃响应性能的影响:平稳性主要由 决定: 越大, % 越小,平稳性越好;0 时,系统等幅振荡,不能稳定工作。快速性: n一定时, 越小, ts 越大; 过大时,系统响应迟钝,调节时间 ts 也长,快 速性差。 通常根据允许的最大超调量来确定,然后再调整 n 以获得合适的瞬态响应时间。0.7 时,调节时间最短,快速性最好,而超调量% 5% ,平稳性也好,故 0.7为最佳阻尼比。24 、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引入比例微分控制环节引入比例微分控制,使系统阻尼
21、比增加,从而抑制振荡,使超调减弱,改善系统平稳 性;零点的出现,将会加快系统响应速度,使上升时间缩短,峰值提前,又削弱了“阻尼” 作用。因此适当选择微分时间常数,使系统具有过阻尼,则响应将在不出现超调的条件下, 显著提高快速性;不影响系统误差,自然频率不变。引入微分反馈控制环节速度反馈使 增大,振荡和超调减小,改善了系统平稳性;速度负反馈控制的闭环传递函数无零点,其输出平稳性优于比例微分控制; 系统跟踪斜坡输入时稳态误差会加大,因此应适当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25 、系统极点分布对时域响应的影响:闭环极点都在 s平面的左半平面,则系统稳定; 极点的性质决定瞬态分量的类型:实数极点非周期瞬态分量
22、共轭复数极点阻尼振荡瞬态分量极点距虚轴的距离决定了其所对应的暂态分量衰减的快慢,距离越远衰减越快。26 、系统零点分布对时域响应的影响:系统零点影响各个瞬态分量的相对强度, 如果在某一极点附近存在零点, 则其对应的瞬态 分量的强度将变小;一对靠的很近的零点和极点其瞬态响应分量可以忽略; 如果闭环零点和极点的距离比其模值小一个数量级, 则该极点和零点构成一对偶极子, 可 以对消,称为偶极子对消。27 、闭环主导极点: 假若距虚轴较远的闭环极点的实部与距虚轴最近的闭环极点的实部的比值大于或等于5 ,且在距虚轴最近的闭环极点附近不存在闭环零点。 这个离虚轴最近的闭环极点将在系统的过 渡过程中起主导作
23、用,称之为闭环主导极点。高阶系统, 如果能够找到主导极点, 就可以忽略其它远离虚轴的极点和偶极子的影响, 近 似为一阶或二阶系统进行处理。28、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 如果在扰动作用下系统偏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 当扰动消失后, 系统能够以足够 的准确度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系统不稳定。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系统所有闭环特征根均具有负的实部, 即闭环极点都在 s 平面的左 半平面。稳定性与零点无关。29 、判定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方法:劳斯赫尔维茨判据线性系统特征方程为: D (s) a0sn a1sn 1 . an 1s an,a0 0则系统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是:1)
24、特征方程各项系数均大于零,即ai 0,i 1,2,., n;2)赫尔维茨行列式全部为正,即D1 a1 0a1 a3D20a0 a2a1a3a5.0a0a2a4.00a1a3.0Dn0a0a2.0000a1.0000.an劳斯稳定判据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a0 sn a1sn 1 . an 1s an 0根据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排列成下列劳斯表:n sa0a2a4n1sa1a3a5b1n2 sb1b2b3n3sc1c2c3n4 sd1d2d3c12 se1e21 sf1d10 sg1a 0 a 2 | 0 2 |a0a4|a1 a3b2| a1a5 |a1a1a1 a3| 1 3 |a1a5|b1
25、 b2|b1b3|b1c1b1b1 b2| 1 2 |b1b33|c1 c2d2|c1c3c1c1劳斯判据: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劳斯阵列第一列元素不变符号第一列元素变号的次数为特征根在 s 右半平面的个数,即特征方程含有正实部根的个数。 劳斯判据的两种特殊情况:(1 )劳斯表某行的第一列项为零, 而其余各项不为零或不全为零: 用一个足够小的正数 代 替为零的项,然后继续计算余下的系数;(2)劳斯表中出现全零行:表明特征方程具有对称于原点的根。将全零行的上一行的各项 构成一个辅助多项式(其阶次总是偶数) ,对辅助多项式各项对 s 求导后所得系数代替全零 行的各项,继续计算余下各行。30 、稳
26、态误差:对稳定的系统研究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是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 是对系统控制精度的度量。 才有意义,所以计算稳态误差应以系统稳定为前提。误差和稳态误差:1)按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 R(s) B(s) ,可以测量,又称偏差;2)按输出端定义的误差:E(s) R(s) C(s) ,无法测量,只有数学意义。误差信号 e(t )中,包含瞬态分量 ets(t) 和稳态分量 ess (t ) ,系统必须稳定,当时间趋于无穷时,必有 ets(t) 趋于零。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定义为误差信号e(t) 的稳态分量 ess( ) ,简记为 ess 。误差传递函数:R(s)E(s) 1e(s)R(s) 1 G(
27、s)H (s)由终值定理可知:lim e(t ) lim sE(s) limt s 0 s 0sR(s)1 G(s)H (s)系统的类型:般情况下,分子阶次为 m ,分母阶次为 n 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表示为:mK( i s 1)G(s)H (s)in1s (Tjs 1)j1其中: 为积分环节个数。控制系统按 的不同值可分为: 0 型、 型和 型系统。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及静态位置误差系数:r(t) 1, R(s) 1 ,ssR(s)ess lim e(t ) lim sE( s) limss t s 0s 01 G(s)H (s)1 lsim0G(s)H (s)令KplimG(s)H(s) ,称为
28、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系数,所以11 , 0 型系统:Kp K ,ess 1 K型系统:行系统:ess0斜坡输入下稳态误差及静态速度误差系数:r(t) t, R(s) s12 ,ssR(s)ess lim e(t) lim sE( s) limss ts 0s 01 G(s)H (s)lim sG(s)H (s)令 Kv lim sG(s)H (s) ,称为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所以 ess1 , 0 型系统:K型系统:ess K行系统:ess 0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及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1 2 1 r(t) 21t2,R(s) s13 ,sR(s)ess lim e(t ) lim sE (
29、 s) limss ts 0s 0 1 G(s)H(s)2lsim0s2G(s)H (s)令 Ka lsim0 s2G(s)H(s),称为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所以 ess1 ,0 型系统: Ka 0,ess K型系统: K a 0 , ess1行系统:Ka K , essK31 、减小和消除稳态误差的方法: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 K ; 增加开环传递函数中积分环节 ; 以上两种方法都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系统在多个信号共同作用下总的稳态误差等于多个信号单独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之和。32 、根轨迹根轨迹( root locus )简称根迹,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如开环增益)从零变到无穷时, 闭
30、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 s 平面上的变化轨迹。33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规则根轨迹起于系统开环极点,终于系统开环零点,如果开环零点数 m小于开环极点数 n , 则有 (n m) 条根轨迹趋向于无穷远;根轨迹的分支数与开环零点数m 、开环极点数 n中的大者相等,它们是连续的并且关于实轴对称;根据根轨迹的对称性,只需作出上半 s 平面的根轨迹,然后利用对称关系,即可画出下半 s平面的根轨迹;根轨迹的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和夹角)( 1 )渐近线与实轴的倾角a (2k 1) , k 0,1,2, ,n m 1nmnmp jzi( 2)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a j 1 i 1 ,式中 zi 、 pj 分别为开
31、环系统的零点和极nm点。注意:一般只有在 (n m) 2 时,需要计算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和夹角。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 实轴上的某一区域, 若其右边开环实数零、 极点个数之和为奇数, 则该区域必是根轨迹。( 3)根轨迹的分离点与分离角:两条或两条以上根轨迹分支在s平面上相遇又立即分开的点,称为根轨迹的分离点(或汇合点) ,它对应于特征方程中的二重根。分离角定义为根 轨迹进入分离点的切线方向与离开分离点的切线方向的夹角。分离点坐标:mn1 1 ;分离角: (2k 1) /l,其中 l为相遇又立即分开 j 1 d zj i 1 d pi的根轨迹的条数, l 2 时,分离角必为直角。( 4 )根轨迹
32、的起始角和终止角:根轨迹离开开环复数极点处的切线与正实轴的夹角称为 起始角 p ;根轨迹进入开环复数零点处的切线与正实轴的夹角称为终止角z 。34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在正弦信号作用下, 考察系统稳态输出与输入量之间的振幅比和相位差的变 化规律,其基本思想是把系统中的各个变量看成一些由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组合而成的信号, 系统响应为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的总和。系统对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频率响应包括幅频特性 A( ) 和相频特性( ) 。一个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 输入正弦信号时, 输出稳定后也是同频率正弦信号, 并且输 出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均为输入信号的函数。输出稳态分量与输入正
33、弦信号的复数比称为该系统的频率特性函数, 简称频率特性, 记 作 G(j ) C( j ) A( )ej ( ) G( j ) G( j ) P( ) jQ( )R( j )j 代替 s 即可得到频率特性。35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是描述系统的输入频率从 0 到 变化时频率响应的幅值、相位与频率之间关系的一组曲线。序号名称图形常用名坐标系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极坐标图 乃奎斯特图极坐标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半对数坐标3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尼柯尔斯图对数幅相坐标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对于一个确定的频率, 必有一个幅频特性的幅值和一个幅频特性的相 角与之对应,幅值和相角在复平面上代表一个向量。当频率
34、从零变化到无穷时,相应向 量的矢端就描绘出一条曲线,即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简称幅相曲线,又称 Nyquist 图。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又称伯德曲线, 由对数幅频曲线和对数相频曲线组成。 对数幅频曲线 的 横 坐 标 采 用 对 数 分 度 ( lg ), 单 位 为 弧 度 / 秒 ( rad/s ), 纵 坐 标 按L( ) 20lg G(j ) 20lg A( )线性分度, 单位是分贝 (dB);对数相频曲线的纵坐标按( ) 线性分度,单位是度( 0 )。由此构成的坐标系称为半对数坐标系。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对数幅相图的横坐标表示对数相频特性的相角, 纵坐标表示对数 幅频特性的幅值的分贝数,又称尼柯尔斯曲线。36 、对数坐标图的特点展宽了低频段, 压缩了高频段 (低频段频率特性的形状对于控制系统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 的意义);当系统由多个环节串联而成时, 系统的频率特性为各环节频率特性的乘积, 由于对数可将 乘除运算变成加减运算。 以上两式表明, 当绘制由多个环节串联而成的系统的对数坐标图时, 只要将各环节对数坐标图的纵坐标相加减即可,从而简化了画图的过程;在对数坐标图上, 所有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乃至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均可用分段直线 近似表示。 这种近似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用油购销合同模板版
- 电池批发购销合同
- 绿植维护安装合同
- 垫资还款协议范本
- 202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 冲突管理与处理技巧培训考核试卷
- 信息系统的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考核试卷
- 光学仪器的激光晶体技术原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 橡胶制品行业生态循环经济考核试卷
- 消防挂靠协议合同模板
- 7.2维护祖国统一 (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 企业出海蓝皮书
- 2024年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招聘工作人员16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3 My School(第1课时)SectionA 1a-1d
- 2024-2030年中国有机三文鱼市场消费规模调查与前景销售规模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光纤光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 TCOSOCC 018-2024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泄漏防护产品技术要求
-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换一换》课件
- 202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试题和答案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我国灾难医学发展与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