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 2、生物大分子二、填空题1、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和 。2、生物化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 和 。3、新陈代谢包括 、
2、 和 三个阶段。4、“biochemistry”一词首先由德国的 于1877年提出。5、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krebs曾提出两大著名学说 和 。6、水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 、 和 &
3、#160;。三、单项选择题1. 现代生物化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下列哪一学说的提出为标志:adna的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 b.三羧酸循环 c.断裂基因 d.基因表达调控2. 我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是:a.李比希 b.吴宪 c.谢利 d.拉瓦锡3. 1965年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a.牛胰岛素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4. 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a.研究生物进化 b.研究激素生成 c.研究小分子化合物 d.研究新陈代谢规律及其与生命活动的关系5. 1981年我国完成了哪种核酸的人工合成:a.清蛋白mrna b.珠蛋白rna c.血红蛋白dna d
4、.酵母丙氨酸trna参 考 答 案一、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又称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现象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分子量比较大的有机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肪。二、填空题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新陈代谢、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静态生物化学阶段、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现代生物化学阶段3、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4、霍佩赛勒5、鸟氨酸循环、三羧酸循环6、参与物质代谢反应、是体内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物质分解产生的水是体内水的一个来源三、单项选择题1. a 2. b 3. a 4. d 5. d 第二章 核酸的化学一、名词解释1、
5、核苷 2、核苷酸 3、核苷多磷酸 4、dna的一级结构 5、dna的二级结构 6、核酸的变性 7、增色效应 8、tm 9、核酸的复性 10、减色效应 11、退火 12、淬火 13、核酸探针 14、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态性二、填空题1、研究核酸的鼻祖是_,但严格地说,他分离得到的只是 。2、 等人通过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证明了导致肺炎球菌遗传性状改变的转化因子是 ,而不是 。3、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中,并与 结合形成染色体。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于 。4、在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一个形状为 的双链dna;在染色体外存在的,能够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是 。5、dna的中文全称是 ,rna的
6、中文全称是 ;dna中的戊糖是 ,rna中的戊糖是 。6、细胞质中的rna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 、 及 ,其中文全称分别是 、 及 。7、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其由 、 和 3种分子组成。8、核苷分子中,嘧啶碱基与戊糖形成 键;而嘌呤碱基与戊糖形成 键。9、构成rna和dna的核苷酸不完全相同,rna含有 ,dna中相应的核苷酸是 。 10、dna分子相邻的两个核苷酸分子通过 键相连,此键是由一个核苷酸分子的 与相邻的核苷酸分子的 相连形成。11、gatcaa这段序列的写法属于 缩写,其互补序列为 。12、1953年, 和 提出了dna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13、稳定dna结构的因素主要有
7、 、 和 。14、一般说,核酸及其降解物核苷酸对紫外光产生光吸收的最大吸光波长为 。15、根据真核细胞组蛋白的 比值不同,可将组蛋白分为五种,其中h2a、h2b、h3和h4各 分子聚合形成组蛋白 聚体,其形状为 。16、如果每个体细胞的dna量为6.4×109个碱基对,那么细胞内dna的总长度是 米。三、单项选择题1 在天然存在的核苷中,糖苷键都呈 构型。a. - b. - c. - d. - 2watson-crick式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一型。 a. a b. b c. c d. z3 trna3-端的序列为 。a. acc b.cac c.aca d.cca4下列叙述中 是对
8、的。a. rna的浮力密度大于dna的 b. 蛋白质的浮力密度大于dna的c. 蛋白质的浮力密度大于rna的 d. dna的浮力密度大于rna的5决定trna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axcca3-端 btc环 cdhu环 d反密码子环6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 mrna7真核细胞mrna帽子结构最多见的是:am7apppnmpnmp b m7gpppnmpnmp cm7upppnmpnmp dm7cpppnmpnmp 8 dna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下述改变:a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 b溶液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键断裂 d核苷酸断
9、裂9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aa+g bc+t ca+t dg+c 10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连接,连接方式是:a2-5 b3-5 c5-5 d3-3 11下列对于环核苷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camp与cgmp的生物学作用相同 b 重要的环核苷酸有camp与cgmpccamp是一种第二信使 dcamp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12真核生物dna缠绕在组蛋白上构成核小体,核小体含有的蛋白质是:ah1、h2、 h3、h4各两分子 bh1a、h1b、h2b、h2a各两分子ch2a、h2b、h3a、h3b各两分子 dh2a、h2
10、b、h3、h4各两分子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环核苷酸的叙述,正确的有: a环核苷酸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普遍存在 bcamp和cgmp被称为第二信使ccam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生理功能极其重要dadp经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生成campe. camp属于缩小激素作用的信号,cgmp属于放大激素作用的信号2. 关于trna的三级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呈倒l形构象 b不同种类trna的三级结构有很大差异ctrna在结合氨基酸和阅读mrna时,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构象变化 d各种trna的三级结构基本相同 e. 具有三级结构的trna可携带特异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3.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
11、有: a真核细胞中,组蛋白的碱性中和dna的酸性而成为稳定的核小体b组蛋白富含谷氨酸和精氨酸 c每个核小体含有4个组蛋白分子 d染色体泛指病毒、细菌、真核细胞或细胞器中遗传信息库中的核酸分子e. h1组蛋白与连接核小体之间的dna分子结合 4. dna分子具有以下性质: a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 b微溶于水,但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c在水中仍可保持双螺旋结构d具有一定的粘性 e. 盐浓度会影响dna-蛋白质的溶解度 5tm值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dna的均一程度 bdna的碱基组成 c溶液的离子强度 ddna分子中g+c含量e. 溶液的ph值 五、判断并改错1( )病毒分子中,只含有一种核酸。2(
12、 )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dna。3( )snrna为迁移性rna。4( )氢键是稳定dna二级结构的最主要因素。5( )不同来源的同一类rna其碱基组成相同。6( )5.8s rrna是真核生物核糖体所特有的。7( )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的mrna半寿期较短(几秒或几分钟),而真核细胞的则较长。8(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但体外可得到正超螺旋。9( )核酸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常常用乙醇沉淀的方法来获取核酸。10( )用1mol/l的koh溶液水解核酸,dna及rna的水解情况相同。11( )dna热变性后浮力密度增加,黏度下降。12( )当ph高于4时,d
13、na分子带正电。13( )核酸分子的紫外吸收值比其所含核苷酸单体的紫外吸收值的总和要低。14( )dna适宜于保存在极稀的电解质溶液中。15( )对于提纯的dna样品,测得od260/od280<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rna。五、问答题1 请写出camp的合成及分解过程的反应式。2 简述chargaff定律的主要内容。3 简述dna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4 简述dna的三级结构。5 简述trna的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6 简述真核生物的mrna的5-端的“帽子”的特点与作用。7 简述真核生物的mrna的3-端polya尾巴的作用。8简述分子杂交的概念及应用。9dna热变性有何特
14、点? 10.下列因素如何影响dna的复性过程:(1)阳离子的存在;(2)低于tm的温度;(3)高浓度的dna链。11对一双链dna而言,若一条链中(a+ g)/(t+ c)= 0.7,则:(1)互补链中(a+g)/(t+c)= ?(2)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 ?(3)若一条链中(a+t)/(g+c)= 0.7,则互补链中(a+t)/(g+c)= ?(4)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 ?12.在ph7.0,0.165mol/l nacl条件下,测得某一组织dna样品的tm为89.3,求出四种碱基百分组成。参 考 答 案一、名词解释 1、核苷是由一个碱基和一个戊糖
15、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2、核苷酸是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3、核苷多磷酸是核苷与多个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又称多磷酸核苷酸。4、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5、dna的二级结构是指构成dna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链间氢键卷曲而成的构象,其结构形式是右手双螺旋结构。6、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中的碱基堆积力和氢键断裂,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引起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核酸的变性。7、dna变性时,双链发生解离,共轭双键更充分暴露,在260nm处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这种现象
16、称为增色效应。可用于判断天然dna是否发生变性。8、通常把核酸加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核酸的解链温度(tm), 又称熔点、融点或熔融温度。tm值的大小与核酸分子大小和g+c所占总碱基数的百分比成正相关。9、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其两条分开的单链重新配对缔合形成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称为核酸的复性。10、变性的核酸在复性时,其在260 nm处的紫外光吸收值降低甚至恢复到未变性时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减色效应。11、dna水溶液加热变性后,双螺旋的两条链分开;如果将此溶液缓慢冷却至适当的温度,两条链可以重新组合成双链,这种缓慢降温过程叫退火。12、dna水溶液加热变性
17、后,双螺旋的两条链分开;如果将此溶液迅速冷却,两条链继续保持分开状态,难以完全复性,这种迅速降温过程叫淬火。13、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标记物标记的核酸片段。该片段具有非常特异的序列,能与互补链结合,它可以是寡核苷酸片段、全基因或其一部分,也可以是rna。可用于特定基因的鉴定、疾病诊断、进化分析等方面。14、dna的双螺旋结构存在着多种构象形式,除了最常见的b-型dna,还有a-型dna和z-型dna,这种现象被称为dna双螺旋结构多态性。二、填空题1、f.miescher,核蛋白2、o.t.avery,dna,蛋白质3、细胞核,组蛋白,类核区4、环形,质粒5、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18、d-脱氧核糖,-d-核糖6、rrna、trna、mrna,核糖体rna、转运rna、信使rna7、核苷酸,碱基,戊糖,磷酸8、n1-c1-糖苷,n9-c1-糖苷9、尿苷酸(ump),脱氧胸苷酸(dtmp)10、3,5-磷酸二酯,3-羟基,5-磷酸11、文字式,ttgatc12、j.watson,f.crick13、碱基堆积力,氢键,离子键14、260nm15、lysarg,两,八,椭园形16、2.176m,(原因:6.4×109×0.34nm= 2.176×109 = 2.176m)三、选择题1.b 2.b 3.d 4.a 5. a 6.c 7.b 8.b 9.d
19、 10.c 11.a 12.d 四、多项选择1.abc 2.acde 3. ade 4. abcde 5. abcd五、判断并改错1 23×,snrna为小核rna, hnrna为不均一核rna。4×,疏水作用力是稳定dna二级结构最主要的因素。5×,不同来源的同一类rna其碱基组成不同。8 9 10×,rna可以被碱水解成单核苷酸,而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2碳原子上没有羟基,所以dna不能被碱水解。11 12×,当ph高于4时,磷酸基上的氢全部解离,核酸呈阴离子状态。1314×,溶液的离子强度低, dna的tm低,在极稀的电解质溶液
20、中,dna易发生变性。15. ×,od280主要由蛋白质产生,od260/od280<1.8,说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腺苷酸环化酶五、简答题1camp的合成及分解过程如下:atp camp + ppi磷酸二酯酶camp + h2o 5-amp2(1)不同物种生物的dna碱基组成不同,而同一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的dna碱基组成相同。(2)在一个生物中,dna的碱基组成并不随年龄、营养状况和环境变化而改变。(3)几乎所有生物的dna中,嘌呤碱基的总分子数等于嘧啶碱基的总分子数,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的分子数量相等,鸟嘌呤(g)和胞嘧啶(c)的分子数量相等,即a+g=t+ c。这些
21、重要的结论统称为chargaff定律或碱基当量定律。3dna右手双螺旋模型的主要特点如下:(1)dna双螺旋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链的走向为35。两条链绕同一中心轴一圈一圈上升,呈右手双螺旋。(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的骨架位于螺旋外侧,而碱基位于螺旋内侧。(3)两条链间a与t或c与g配对形成碱基对平面,碱基对平面与螺旋的虚拟中心轴垂直。(4)双螺旋每转一圈沿轴上升3.4nm(即34Å),上升10个碱基对,螺旋直径是2.0nm。(5)双螺旋表面有两条深浅不同的凹沟,分别称为大沟和小沟。4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折叠卷曲而成的构象。超螺
22、旋是dna三级结构中最常见的形式。在原核生物中,共价闭合的环状双螺旋dna分子,可再次旋转形成超螺旋;真核生物线粒体、叶绿体dna也是环形分子,能形成超螺旋结构。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由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组蛋白八聚体,dna双螺旋缠绕其上构成核小体,核小体再经多步旋转折叠形成棒状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5已知的trna都呈现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基本特征如下:(1)氨基酸臂,由7bp组成,3末端有-cca-oh结构,与氨基酸在此缩合成氨基酰-trna,起到转运氨基酸的作用;(2)二氢尿嘧啶环(dhu、i环或d环),由812个核苷酸组成,以含有
23、5,6-二氢尿嘧啶为特征;(3)反密码环,其环中部的三个碱基可与mrna的三联体密码子互补配对,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可把正确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4)额外环,也叫可变环,通常由321个核苷酸组成;(5)tc环,由7个核苷酸组成环,和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6特点:真核生物的mrna的5-端有一个称为“帽子”的特殊结构m7g-5ppp5-nm,即5-端的n7被甲基化成甲基鸟苷(m7g),后者通过三个磷酸基与相邻的核苷酸以5-5-三磷酸酯键相连,而这个相邻的核苷酸常常在c2-oh上甲基化(nm)。作用:“帽子”结构可抵御mrna被5-核酸外切酶降解的作用;它还是翻译起始时核糖体首先识别的部位,
24、使mrna非常快地与核糖体结合,促进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使翻译过程在起始密码子aug处开始。7. 真核生物的mrna的3-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即polya)的尾巴,长约20300个腺苷酸。该尾巴与mrna由细胞核向细胞质的移动有关,也与mrna的半衰期有关;研究也发现,polya的长短与mrna寿命呈正相关,刚合成的mrna寿命较长,“老”的mrna寿命较短。8把不同来源的dna(rna)链放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热变性处理,退火时,它们之间某些序列互补的区域可以通过氢键重新形成局部的dna-dna或dna-rna双链,这一过程称为分子杂交,生成的双链称杂合双链。dna与dna的杂交叫做so
25、uthern杂交,dna与rna杂交叫做northern杂交。核酸杂交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产前诊断、致癌病原体的检测、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亲子鉴定和动植物检疫等方面。9将dna的稀盐溶液加热到70100几分钟后,双螺旋结构即发生破坏,氢键断裂,两条链彼此分开,形成无规则线团状,此过程为dna的热变性。有以下特点:变性温度范围很窄;260nm处的紫外吸收增加;粘度下降;生物活性丧失;比旋度下降;酸碱滴定曲线改变。10.(1)阳离子的存在可中和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减弱dna链间的静电作用,促进dna的复性;(2)低于tm的温度可以促进dna复性;(3)dna链浓度增高可以加快互补链随机碰
26、撞的速度、机会,从而促进dna复性。11(1)互补链中(a+g)/(t+c)= 1/0.8 =1.25(2)在整个dna分子中,因为a = t, g = c,所以,a+g = t+c,(a+g)/(t+c)= 1(3)互补链中(a+t)/(g+c)= 0.8 (4)整个dna分子中(a+t)/(g+c)= 0.812. 大片段dna的tm计算公式为: (g+c)% =(tm-69.3)×2.44%,小于20bp的寡核苷酸的tm的计算公式为: tm =4(g+c)+2(a+t)。 (g + c)% = (tm 69.3) × 2.44 %= (89.3-69.3) ×
27、; 2.44 %=48.8%,那么 g = c = 24.4%(a + t)% = 148.8% =51.2%,a = t = 25.6%第三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等电点 2、稀有蛋白质氨基酸 3、生物活性肽 4、蛋白质一级结构 5、蛋白质二级结构 6、-螺旋 7、蛋白质三级结构 8、蛋白质四级结构 9、蛋白质超二级结构 10、蛋白质结构域 11、肽单位 12、二面角 13、分子病 14、蛋白质变性作用 15、蛋白质复性作用 16、分子伴侣 17、变构效应 18、电泳 19、寡聚蛋白二、填空题1、元素分析表明,所有蛋白质都含 四种主要元素,各种蛋白质的 含量比较恒定,平均值约为
28、 ,因此可通过测定 的含量,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这种方法称 ,是蛋白质定量的经典方法之一。2、蛋白质的基本构件分子是20种常见的 ,除 是-亚氨基酸外,其余均为 。3、根据化学组成不同,可将蛋白质分为 与 ;根据形状不同,可将蛋白质分为 与 。4、请写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带有芳香性的有 、 和 ,它们在 波长有明显的光吸收,利用此性质可以方便、快速地测定这三种氨基酸的含量。6、根据侧链r基团的极性以及带电荷性质,可以将20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分成 、 、 、 四类。7、常见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并能溶解于稀酸或稀碱中,但一般不能溶解于 ,故通常用
29、 把氨基酸从其溶液中沉淀析出。8、氨基酸的味感与其立体构型有关。 型氨基酸多数带有甜味,甜味最强的是 ,甜度可达蔗糖的40倍; 型氨基酸有甜、苦、酸、鲜等4种不同味感,其中 是味精的主要成分。9、许多实验证明,氨基酸在结晶形态或在水溶液中,并不是以游离的羧基和氨基形式存在,而主要是离解成 ,故氨基酸的熔点极高,一般在200以上。10、当溶液的ph> pi时,蛋白质带 电荷,在直流电场中,向 极移动。11、当氨基酸处于等电点状态时,其溶解度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从各种氨基酸的混合物溶液中分离制备某种氨基酸。12、在弱酸性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 物质,该反应可用于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0、。13、sanger 试剂是指 。14、肽链中的氨基酸由于参加肽键的形成已经不是原来完整的分子,因此称为 。15、除了末端修饰和环状多肽链外,一条多肽链的主链通常在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末端氨基,称为 ,在另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末端羧基,称为 。16、蛋白质分子具有复杂的、特定的结构,大体上分为 和 ,后者又分为 、 、 、 与 。17、蛋白质分子构象主要靠 、 、 与 等非共价键维持,在某些蛋白质中 、 也参与维持构象。18、蛋白质的3.613螺旋结构中,3.6的含义是 ,13的含义是 。19、血红蛋白是含有 辅基的蛋白质,其中的 离子可以结合1分氧。20、关于蛋白质变性的概念与学说是我国生物化学
31、家 于 世纪 年代首先提出的,至今仍为人们所承认。21、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 22、血红蛋白的氧饱和曲线是 型,肌红蛋白的氧饱和曲线为 型。23、蛋白质电泳速度一般用 来表示,其大小与蛋白质分子的 、形状和所带 有关。24、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其分散于水中的颗粒直径约为 nm,使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两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的 和 。25、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 、 、 、 与 。26、肌红蛋白分子是由一条含 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和一个 辅基构成,多肽链含有8段右手 ,血红素分子位于疏水的凹穴内。27、加入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溶解度_,这
32、种现象称为_,而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并_沉淀析出_,这种现象称为_,蛋白质的这种性质常用于_。28、鉴定蛋白质多肽链氨基末端常用的方法有_和_。29、将分子量分别为a(90 000)、b(45 000)、c(110 000)的三种蛋白质混合溶液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它们被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_。30、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8.0、4.5和10.0,当在ph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_,乙_,丙_。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a.天冬氨酸 b.谷氨酸 c.蛋氨酸 d.丙氨酸2. 侧链含有巯基的氨基
33、酸是:a.甲硫氨酸 b.半胱氨酸 c.亮氨酸 d.组氨酸3. 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a.亮氨酸 b.蛋氨酸 c.谷氨酸 d.组氨酸4. 不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是:a.苏氨酸 b.半胱氨酸 c.赖氨酸 d.鸟氨酸5. 下列那种氨基酸属于非蛋白质氨基酸a.天冬氨酸 b.甲硫氨酸 c.羟脯氨酸 d.谷氨酰胺6. 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负电荷?a.精氨酸 b.组氨酸 c.赖氨酸 d.天冬氨酸7. 蛋白质分子和酶分子的巯基来自:a.二硫键 b.谷胱甘肽 c.半胱氨酸 d.蛋氨酸8. 下列哪组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a.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b.蛋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组氨酸c.
34、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鞭、甘氨酸 d.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9. 蛋白质吸收紫外线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碱性氨基酸的含量 b.肽链中的肽键 c.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 d.含硫氨基酸的含量10. 蛋白质多肽链的局部主链形成的-螺旋主要是靠哪种化学键来维持的?a.疏水键 b.配位键 c.氢键 d.二硫键11. 下列哪种蛋白质结构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超二级结构 d.三级结构12. 某混合溶液中的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别是4.8、5.4、6.6、7.5,在下列哪种缓冲液中电泳才可以使上述所有蛋白质泳向正极?a.8.0 b.7.0 c.6.0 d.4.0 13
35、.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主要取决于:a.氨基酸残基的序列 b.-螺旋的数量 c.肽链中的肽键 d.肽链中的二硫键位置14. 下列关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b.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共价键维系c.蛋白质只有具备四级结构才具有生物学活性 d.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各亚基间靠非共价键聚合15. 胰岛素分子a链和b链的交联是靠:a.盐键 b.二硫键 c.氢键 d.疏水键16. 含有88个氨基酸残基的-螺旋的螺旋长度是:a.13.2nm b.11.7nm c.15.2nm d.11.2nm17. 对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进行分析:a.只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b
36、.只有游离的-羧基,没有游离的-氨基。c.只有游离的-氨基,没有游离的-羧基。d.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的-羧基和-氨基。18. 蛋白质多肽链具有的方向性是:a.从3-端到5-端 b.从5-端到3-端 c.从c端到n端 d.从n端到c端19. 在凝胶过滤(分离范围是5 000400 000)时,下列哪种蛋白质最先被洗脱下来:a.细胞色素c(13 370) b.肌红蛋白(16 900) c.清蛋白(68 500) d.过氧化氢酶(247 500)20. 煤气中毒的原因是:a. 肌红蛋白与co2结合导致机体缺氧 b.肌红蛋白与co结合导致机体缺氧 c. 血红蛋白与co结合导致机体缺氧 d. 血红蛋
37、白与co2结合导致机体缺氧四、多项选择题1. 脯氨酸属于:a.碱性氨基酸 b.非极性疏水氨基酸 c.极性中性氨基酸 d.亚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2. 有关谷胱甘肽的描述正确的是:a.体内重要的还原剂 b.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c.功能基团是巯基 d.各氨基酸之间均由-氨基和-羧基缩合而成e.是动、植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三肽3. 有关肽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肽键属于一级结构内容 b.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c.肽键中c-n键所连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肽键中c-n键长度比n-ca单键短 e.肽键旋转形成了-折叠4. 下列哪些氨基酸分子中含硫元素? a.亮氨酸 b.蛋氨酸 c.半胱氨酸
38、d.苯丙氨酸 e.色氨酸5. 常用的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有:a.分子筛层析法 b.sds-page c.双缩脲法 d.凯氏定氮法 e.folin-酚法6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主要方法有:a. 分光光度法 b.分子筛层析法 c.双缩脲法 d.离心法 e.电泳7变性蛋白质同天然蛋白质的区别在于:a. 变性蛋白质生物活性丧失 b. 蛋白质变性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 蛋白质变性后一级结构发生改变d. 蛋白质变性后黏度增加e. 蛋白质变性后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五、判断并改错1.(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对动物来说基本不需要的氨基酸。2.( )1953年,英国的sanger等人首次完成了牛胰岛素的全部化学结构
39、的测定工作。3.( )多肽链主链骨架是由许许多多肽单位(肽平面)通过-碳原子连接而成的。4.( )蛋白质前体激活的本质就是有活性的蛋白质构象的形成过程。5.( )蛋白质变性时,天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与一级结构均被破坏。6.( )在分子筛层析时,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出来。7( )因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具有紫外吸收的能力,所以可用紫外吸收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8( )肌红蛋白是具有典型三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中的fe2+可与1个氧分子结合。9( )双缩脲反应可被用于蛋白质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10( )肌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大,能在氧分压低的情况下迅速与氧结合成接近饱和的状态
40、,其氧结合曲线呈双曲线,而肌红蛋白适于在肌肉中贮存氧。11.( )甘氨酸的解离常数分别是pk1=2.34和pk2=9.60,它的等电点(pi)是5.97。六、问答题1. 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2谷胱甘肽分子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有何生理功能?3. 简述蛋白质前体的激活。4. 简述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5.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有哪些实际应用?6. 概述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7. 比较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氧合能力。8解释血红蛋白的“s形”氧合曲线及其意义。 9. 试论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10. 试论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11. 概述凝胶过滤法测蛋白质相对
41、分子质量的原理。12. 概述sds-page法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13简述蛋白质的抽提原理和方法。14. 根据蛋白质一级氨基酸序列可以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假设有下列氨基酸序列: ile-ala-his-thr-tyr-gly-pro-glu-ala-ala-met-cys-lys-try-glu-ala-gln-pro-asp-gly-met-glu-cys-ala-phe-his-arg (1)预测在该序列的哪一部位可能会出卷曲或-转角。(2)何处可能形成链内二硫键?(3)假设该序列只是大的球蛋白的一部分,试分析在天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谷氨酰胺和赖氨酸中,哪些可能分布
42、在该蛋白的外表面,哪些分布在内部?参 考 答 案一、名词解释1、在某ph的溶液中,若氨基酸(或蛋白质)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两性离子,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就称为该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等电点。2、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存在一些不常见的氨基酸,它们没有遗传密码,都是常见蛋白质氨基酸参入多肽链后经酶促修饰而形成的,称为稀有蛋白质氨基酸,也称为修饰氨基酸。3、在生物体内发现有很多以游离状态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o、在构象上较松散,并且具有传递信息、调节代谢和协调器官活动等多种特殊生物学功能的小肽,其中有些小肽中还含有蛋白质中不存在的-肽键、-氨基酸和d型氨
43、基酸,它们被统称为生物活性肽。4、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从n-末端到c-末端的排列顺序,即氨基酸序列。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含二硫键。5、蛋白质多肽链局部主链原子依靠氢键而形成的有规则的局部空间构象,包括-螺旋、-折叠、-转角、无规卷曲四种构象单元。6、多肽链主链围绕同一中心轴螺旋式上升,形成螺旋结构。特征如下:3.6个氨基酸残基旋转一圈,上升的垂直距离0.54nm;相邻的螺旋之间形成链内氢键;r基侧链位于-螺旋的外侧。7、指单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布而形成的包括主链和侧链构象在内的特征性三维结构,是
44、蛋白质发挥功能所必需的。8、指含两条或多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间通过非共价键彼此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特定的三维结构。9、指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某些相邻的二级结构构象单元常常在三维折叠中相互靠近,彼此作用,在局部区域形成有规则的二级结构聚合体。10、指对于较大的球状蛋白分子,它的一条长的多肽链往往在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形成若干个空间上相对独立、且具有一定功能的近似球状的紧密实体。11、组成肽键的c、o、n、h四个原子与两个相邻的c原子倾向于共平面,形成所谓多肽链主链的酰胺平面,也称肽平面。因肽平面是多肽链主链的重复单位,故肽平面又被称为肽单位。12、多肽链主链上的c原子位于相邻两
45、个肽平面的连接处,c-n和c-c均为单键,可自由旋转。其中一个肽平面可以围绕c-c单键旋转,其旋转角度称(psi);另一个肽平面可以围绕c-n单键旋转,其旋转角度称(phi)。由于和这两个转角决定了相邻两个肽平面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因此,习惯上将这两个转角称为二面角。 13、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异,进而导致蛋白质生物功能的下降或丧失,并引起疾病。例如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就是由于血红蛋白一级结构变异而导致的一种分子病。14、在一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持天然蛋白质分子特定空间构象的化学键被破坏,使天然蛋白质分子从原来紧密有序的折叠构象(天然态)变成了松散无序的伸展构象(变性态),并导致
46、蛋白质生物学功能的丧失和某些物理及化学性质的改变,该现象即为蛋白质变性。15、蛋白质(尤其是小分子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如果不过于剧烈,当除去变性因素后,可重新恢复原来的天然构象,并恢复全部的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复性。16、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内能够帮助新生肽链正确组装成为成熟蛋白质,而本身却不是最终功能蛋白质分子的组成成分的蛋白质。细胞中有很多分子伴侣,当细胞处于应激状态时,其合成往往增加。17、指在寡聚蛋白分子中,一个亚基由于与其它分子结合而发生构象变化,并引起相邻其它亚基的构象和功能也发生改变。18、在直流电场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带负电荷的离子向阳极移动,这种现象称电泳。1
47、9、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组成的蛋白质叫寡聚蛋白。二、填空题1、碳、氢、氧、氮,氮,16%,氮,凯氏定氮法2、氨基酸,脯氨酸,l-氨基酸3、简单蛋白质,结合蛋白质,球状蛋白,纤维状蛋白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l-氨基酸)为:h2nccoohhr5、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280nm6、非极性氨基酸,不带电荷极性氨基酸,带正电荷极性氨基酸,带负电荷极性氨基酸7、有机溶剂,乙醇8、d-,d-色氨酸,l-,l-谷氨酸的单钠盐9、两性离子10、负,阳11、最小12、蓝紫色13、2,4-二硝基氟苯14、氨基酸残基15、氨基端或n-端,羧基端或c-端16、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二级
48、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17、氢键,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力,离子键,二硫键,配位键18、-螺旋的一周含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的一周含13个原子19、血红素,亚铁20、吴宪,20,3021、牛胰岛素22、s,双曲线23、迁移率,相对分子质量,净电荷数量24、1100,水化膜,双电荷层25、福林-酚法或lowry法,染料结合分析法或bradford法,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凯氏定氮法26、153,血红素,-螺旋。27、增加,盐溶,减小,盐析,蛋白质分离28、fdnb法(2,4-二硝基氟苯法),edman降解法(苯异硫氢酸酯法)29、c、a、b30、不动,向正极移动,向负极
49、移动三、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d 5.c 6.d 7.c 8.a 9.c 10.c 11.d 12.a 13.a 14.d 15.b 16.a 17.d 18.d 19.d 20.c四、多项选择题1.bd 2.abce 3.abcd 4.bc 5.ab 6.bde 7.abde五、判断并改错1.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可由动物体自行合成的氨基酸。这里所说的“必需”还是“非必需”是指其是否必需由饲料供给,并非指其对动物来说需要与否。2.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3. 4. 5. ×,蛋白质变性时,天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蛋白质
50、的一级结构仍保持不变。6. ×,在分子筛层析时,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出来。7 89,双缩脲是由两分子尿素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能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反应,形成红紫色络合物。此反应可用于定性鉴定,也可在540nm比色,定量测定蛋白含量。1011. ,中性氨基酸:pi = (pk1 + pk2 )/2 , 酸性氨基酸:pi = (pk1 + pkr-coo- )/2,碱性氨基酸:pi = (pkr-nh2 + pk2 )/2。甘氨酸为中性,pi =(pk1+ pk2)/2=(2.34+9.60)/2= 5.97六、问答题1. 论述蛋白质的催化、代谢调节、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运
51、动、防御与进攻、营养与贮存、保护与支持等生物学功能。综上所述,蛋白质几乎参与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在错综复杂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2. 谷胱甘肽(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gsh的第一个肽键与一般肽键不同,是由谷氨酸以-羧基而不是-羧基与半胱氨酸的-氨基形成肽键。gsh分子中半胱氨酸的巯基是该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基团。gsh的巯基具有还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的还原剂保护体内蛋白质或酶分子中巯基免遭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在活性状态。此外,gsh的巯基还有嗜核特性,能与外源的嗜电子毒物如致癌剂或药物等结合,从而阻断这些化合物与机体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以保护机体免遭毒物损害。3. 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如参与蛋白质消化的各种蛋白酶、参与血液凝固的凝血酶、参与糖代谢调节的胰岛素等,它们在动物体内通常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产生和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市甘泉县2025届数学五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秘书每日工作安排建议计划
- 头皮红斑的临床护理
- 社团工作计划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 班级互助学习小组的运作模式计划
- 信息技术行业数据安全保障措施计划
-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护理
- 六上道德《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三个课时教学设计
- 2025至2031年中国洗车废水处理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许昌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8400字(论文)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一
- (试卷)2024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
- 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及答案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
- DB43T 2534-2022 电力气象服务技术规范
- 工程合伙人协议书范文模板下载电子版
- 体育赛事组织策划及执行方案手册
-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3篇)
-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附试卷分析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