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度 (2)_第1页
斑羚飞度 (2)_第2页
斑羚飞度 (2)_第3页
斑羚飞度 (2)_第4页
斑羚飞度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斑羚飞渡教学设计白水县胜利小学麻列彩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初一学生2, 课时:2课时2,学科:语文3,学生课前准备: 朗读课文23遍。 自学文中的生字词,完成“导学案二 找出你认为生动形象的语句并加以欣赏。 搜集野生动物的有关资料。一、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含义。2、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方面:领会斑羚在危急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方面:通过设计“野生动物,我们的朋友!”专题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

2、责任感。二、教材分析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选编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一一 动物的文章。斑羚飞渡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讲的是一群斑羚 为了种族的生存而自我牺牲的悲壮之举。本文故事内容中陌生新奇的 动物世界、惊险动人的特写镜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丰富 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能让学生在斑羚们在特殊的求生 自救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族精神和整体合作精神中受到精神的洗 礼。它既是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的延深,又是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 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对人性的思索。三、教学方法这篇课文内容新奇,情节曲折,耐人寻味。所以我选用以下几个教学方法:1、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以“说一说”

3、、“议一议”的形式, 让教学重点在互动中拓展开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 起引导作用, 在适当时候给予小组以适当的帮助。2、质疑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层次的理解课文。3、朗诵法:朗诵可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可陶冶性情。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增强语感,以促进思考。4、迁移法:就是从课文揭示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中跳出来,进行跨学科的“保护野生动物”语文活动,目的是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 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动物世界吗?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蚂 蚁的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

4、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 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抱成一个大的球体, “父母”在外层,“子女”在里层。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 了火海。伴随一阵嘻明辛啪啪的声音,最外层的大蚂蚁被大火吞噬了, 烧焦了,然而,这蕴涵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由此可见,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我们人类决不是唯一的情感的生灵。面对生与 死的抉择时,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向我们演绎的是一曲动物世界的生 命绝唱,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去触摸那扣人心 弦的惨烈与悲壮。(板书课题和作者) (衔接语)学习这篇课文要 解决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二、展示学习目标:1、品味感情,提炼主题。2、揣

5、摩写法。3、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珍视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衔接语)为了达到这些学习目标,首先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来把握课文的 内容。昨天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点课件) 三、检查预习:1、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一名学生回答,师强调重点,最后齐读巩固)逞.能(cheng) 甜腻.(ni ) 娴.熟(xian)湛.蓝(zh a n )悲怆.(chu ang )对峙.(zh i )2、你能告诉大家下列词语的意思吗?(一生读自己的答案)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中。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3、走近作者,了解斑羚。1)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

6、生于上海。1969年 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80 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2)斑羚,也称青羊、山羊。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 体长11.2米,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到50千克。形似家养的山 羊,但颌下无须。雌雄均有角,角小、黑色。毛松而厚,冬毛灰黑色或 深棕色,夏毛色较暗。常栖于山顶之间,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 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冬季一般以灌木幼枝和苔薛、地衣为食。 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你能告诉大家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提示:什么动物遇到

7、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明确: 本文讲述了一个斑羚飞渡的故事。 本文讲述了斑羚在危亡时刻,老斑羚牺牲自己保全年轻斑羚的故 事。 本文讲述了斑羚为了种群的延续,牺牲一半保全另一半的故事。 本文讲述了斑羚遇险后绝处逃生的故事。(衔接语)现在我们清 除了文字障碍,掌握了课文的大体内容,下面让我们深读课文,品味 感情,提炼主题。四、深读课文,品味感情,提炼主题。(生先自主学习,如果探究不出来就发挥小组的力量,讨论解决,师 适当点拨。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师提醒学生在课文中作批注) 师:同学们在看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只斑羚的表现打动 了你的内心?让你感动的呢?生:(大声地)有。师:同学们先自己从

8、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然后按照老师的说话句式 进行说话。(点课件):我感动于,因为 。是页 段。)示例: 我感动于老斑羚,因为在进退维谷的绝境中,他奋起起跳, 他用自己的死告戒同伴这样做很危险,表现了他的献身精神。(请找出具体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生:我感动于镰刀头羊,因为在生死关头,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同 类,而自己选择了死,这种视死如归、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请找出具体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然后齐读。)镰刀头羊具有沉着镇定的坚强品格、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有着 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较高的威信,它体现了身为头羊的领导作用和 榜样作用,是一个为种群的生存而勇于献身的领袖形象。生

9、:最让我感动的是207页11段最后一句。因为它写出了老斑羚是 心甘情愿的,不是被迫的,而且从头至尾都没有调位。生:最让我感动的是204页第8段,因为镰刀头羊和几只中年斑羚 主动的进入了注定要死的老斑羚队伍,他们的精神比我们有些人类的 品格还要高尚。师:也就是说不会贪生怕死,由年轻这一拨走到老年这一拨也意味着 “由生走到死气生:最让我感动的是207页的第11段,因为在飞渡过程中,始终没 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从注定死亡的一拨里偷偷溜到年轻的那拨 去,它们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竟然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挽救年 轻一代的生命,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人类去学习。生:最让我感动的是第204页第8段

10、,镰刀头羊从年轻那拨走到老年 斑羚那拨去,因为年轻那拨有一线生机,老年斑羚那拨是注定要死亡 的,镰刀头羊从容面对死亡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生:最让我感动的是204页第9段斑羚飞渡的情节,因为这段详细地 写了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族灭绝陷入绝境时用牺牲一半挽救 另一半的求生的自救的过程,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很让我感动。生:最让我感动的是205页第8段镰刀头羊从年轻这一拨走向老年这 一拨的情节。因为镰刀头羊原本是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可是他知道 他们正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所以他尽自己责任,走到老年斑羚 那一拨去了,所以镰刀头羊这无畏牺牲的举动让我感受最深。师:204页第8段已经有4个同学提到了感人之

11、处,我们不防一齐读一遍,共同感受。(学生齐读第8段)生:最让我感动的是204页第11段描写斑羚飞渡的情节。因为在面 临种族灭绝的时候,老斑羚们居然能够不畏艰险,宁可自己摔得粉身 碎骨,也要使自己的种族能够生存下来,繁衍下去,这种牺牲自我, 顾全大局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生:最让我感动的是207页第17自然段,因为镰刀头羊死得有价值、 很光彩,镰刀头羊会从容地走向死亡,一定会让生存下来的斑羚铭刻 在心,记住这头镰刀头羊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能这就是镰刀头羊的责任吧!生:最让我感动的是207页第十二段,因为在老年斑羚那一拨里,是 注定要死亡的,可能会死

12、无葬身之地,可是他们并不因死而逃到生存 的那拨去,他们心甘情愿为下一代献出自己的生命。在人类中,有一 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试问又有多少人愿意为别 人献出自己的生命?(此处可以联系现实,进行故事拓展。) 师: 老斑羚们从悬崖上坠下,特别是镰刀头羊的最后举动让我们想到人类 哪个类似的场面?生:像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有一位英雄的老师一一谭千秋老师, 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 下来,他却永远离去。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故事都在 阐释着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牺牲精神。五、精读课文,研讨写法。(生先自主学习,如果自己探究不出问题的答

13、案,就发挥小组的力量, 讨论解决,师适当点拨。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师提醒学生在课文中 作批注)(衔接语)在种族灭绝的时刻,老斑羚们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将生的 希望留给了小斑羚。请同学们饱含感情的朗读第九自然段,边读边思 考这样一个问题:(点课件)课文是怎样描绘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这惊心动魄 的一幕的?请你用手中的笔迅速圈画出文中的动词。1、文章详细描写了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请划出主要动词, 体会其表达作用。 明确:准确、传神的动词 (细致生动描绘斑羚 试跳的整个过程)。师:谁能饱含感情的再来读一下斑羚飞渡的精彩情节?(点课件) 请其他的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斑羚飞渡的画面。师:刚才

14、我们从文字上赏析了斑羚们的精神美,下面再从图片上赏 析一下:(点课件一一动画。)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应该知道了,这群斑羚以生命换生命的举动 固然令人感动,但是假如我们的作者不是如此娴熟的运用了这些动 词,恐怕这故事就不会带给我们这么大的震撼。所以我们情感所受的 强大冲击几乎仰仗的都是作者恰当的运用这些传递给我们的。这一连 串的动词,使得飞渡场面的画面感和镜头感增强,增强了文章的生动 性和感染力。师:同样的动作描写,过程也一样完整,请有比较地读一读课文(“突 然一一本段结束)和投影上的文字,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2、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坠落深谷的老斑羚的命运 描绘得悲壮而又灿烂。3、

15、课文的13自然段写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和一只小斑羚在空中对接 时坠入深渊的情节与写第一对飞渡的斑羚所用笔墨一样吗?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明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这一对失败的飞渡,使场面更加悲壮, 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师:大家看,作者最后又将笔墨集中到了那只集智慧、神勇、大爱 于一身的镰刀头羊身上,请大家一齐有感情地朗读16、17自然段。(学生深情朗读)(衔接语)同学们,当镰刀头羊的身影消失在彩虹深处时,斑羚陷入 绝境后的种族拯救过程也就全部结束了。一群老斑羚,在生命的悬崖 上,在生死的抉择中,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就这样以生命做桥 墩,心甘情愿的选择了死亡,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点课件)六、拓展训

16、练1、如果你当时是狩猎队的一员,看到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后,你会有 何感想?你会怎样做?(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我们应保护动物,动物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应该迫害他们, 否则它们会慢慢灭亡,人类也会慢慢灭亡。 人们应该与动物们成为朋友,给它们自由和生的权力,我们应该善 待生灵。2、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善待生灵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有一个狩猎队,把 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 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 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 年 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

17、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 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 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 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 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 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 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 线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碘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动物在生命危 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 地球上最后

18、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下后 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从湖泽上空 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 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 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 我们自己。1)“本是同根生,相熙何太急”是(朝代)的写的诗句,本文引用这两句诗的作用是。明确:三国 曹植 强调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2)“猎人们不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动物们在生命危急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3)本文要揭示的中心是什么?明确:保护野生动物,善待我们 自己。4)请你以“爱护动物、善待生灵”为主题,拟一条公益广告。 (限30字)(言之成理即可)a: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放下血腥的手。b:不要做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c:爱护动物等于爱护自己。d:珍爱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不轻易放弃或破坏生命。e:爱护动物,人人有责。f:珍惜动物物生命,等于珍惜自己的生命。g:当人们放弃动物时,人们也放弃了自己。h: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