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行为干预内容及方法PPT课件_第1页
情绪行为干预内容及方法PPT课件_第2页
情绪行为干预内容及方法PPT课件_第3页
情绪行为干预内容及方法PPT课件_第4页
情绪行为干预内容及方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干预内容特殊儿童情绪行为干预特殊儿童情绪行为干预情绪情绪情绪情绪诱导诱导行为行为行为引导行为引导问题行为干预问题行为干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情绪理解情绪理解情绪情绪表达表达第1页/共90页情绪诱导的方法第2页/共90页情绪诱导l任何情绪都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种生理变化使得我们产生独特的情绪体验。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途径引起个体一定的生理唤醒,诱发相应生理反应变化,从而诱导相应的情绪状态。 第3页/共90页情绪诱导的作用吸引儿童注意诱导期望的情绪状态改善儿童注意力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第4页/共90页情绪诱导的方法动感视频趣味视听第5页/共90页情绪调节的干预第6页/共90页一、定义l情绪调节

2、: 个别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郭德俊,2001)第7页/共90页二、情绪调节训练内容情绪调节被动调节主动调节自我情绪调节策略第8页/共90页三、情绪调节训练方法被动调节可视音乐自我情绪调节策略观察法体验法第9页/共90页情绪理解和表达的干预第10页/共90页一、情绪理解的涵义l情绪理解:个体对外界情境线索、对自己和他人情绪原因和结果的解释和反应的能力,并且利用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渐渐发展到对自己和他人在适当的情境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的过程。(徐琴美、何洁,2006)第11页/共90页情绪理

3、解表情识别情绪线索识别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真实与表面情绪的区分理解混合情绪理解第12页/共90页二、情绪表达的涵义l情绪表达:与个体情绪体验相联系的行为(如言语、非言语)的变化,比如在情绪反应发生的时候个体的笑、哭、皱眉等。(J.J. Gross & John,1995)第13页/共90页情绪表达面部情绪表达身体姿态情绪表达言语情绪表达第14页/共90页三、情绪理解和表达干预干预内容情绪理解表情认知情绪表现规则认知情绪体验情绪表达第15页/共90页表情认知的内容l表情认知: 能够识别和了解自己、他人的面部表情、语调表情、体态表情等,从而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l内容 (1

4、)简单表情:高兴 、生气、伤心 、 (2)复杂表情:惊讶、轻蔑第16页/共90页情绪表现规则认知的内容l情绪表现规则: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l发展: 基于外部世界理解情绪基于内部心理状态理解情绪第17页/共90页情绪表现规则认知的内容情绪表现规则认知基于外部世界理解情绪情绪线索识别基于内部心理状态理解情绪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真实与内部情绪的区分理解混合情绪理解第18页/共90页情绪体验的内容l情绪体验: 儿童体验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的感受、情绪的表现。针对性解决儿童缺乏主观情绪体验的问题,提升其对各种基本情绪的认识和共鸣。l内容

5、: (1)体验高兴 (2)体验伤心 (3)体验愤怒 (4)体验生气 (5)体验害怕 (6)体验讨厌第19页/共90页情绪表达的内容情绪表达用图形、颜色表达情绪用表情、手势表达情绪用语言表达情绪第20页/共90页干预方法l传统方法:绘本教学法表演游戏法视频教学法 l现代技术训练 : 计算机辅助教学第21页/共90页情绪理解干预范例l干预目的:认识不同表情l表情拼一拼:使用四组同一个人的表情照片(例如:笑、害怕、认真、不开心),各组均上下剪成两半,制成四套拼图,让儿童把上下表情拼合(例如:上半张笑脸拼合下半张笑脸)。第22页/共90页情绪理解干预示例l干预目的:情绪线索识别l妈妈表情及情境配对:使

6、用亲人照片,加上多个日常生活环节的代表物的照片,例如:妈妈看到孩子吃法时会笑是第一张有关妈妈笑的照片,妈妈接孩子放学时会笑是第二张有关妈妈笑的照片。然后,教导儿童把2张会引起相同表情的生活环节照片与妈妈的表情照片(即妈妈笑的照片)配在一起。第23页/共90页情绪理解干预示例l干预目的:真实与内部情绪的区分理解l表演游戏活动:狐假虎威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初步理解表情情绪与真实情绪 2.敢于表演狐狸和老虎的角色,体会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故事图片,表情图片 2.经验准备:儿童已经能知道人的很多情绪,如开心,伤心等第24页/共90页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激发

7、幼儿兴趣 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两位客人,看看他们是谁?(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狐狸和老师吗? 师:请小朋友听完了告诉我故事叫什么名字,狐狸和老虎发生了什么故事?第25页/共90页活动过程二.完整讲述,了解理解程度 师:我还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小朋友(出示表情的大图片,先带幼儿认识各种表情)。狐狸的耍花招的时候,脸上看上去怎么样?心里感觉怎么样?老虎一开始害不害怕狐狸?后来呢? 阶段1: (1)教师声情并茂讲述故事的起始部分 (2)幼儿发挥想象,猜想故事情节第26页/共90页活动过程二.完整讲述,了解理解程度 阶段2: (1)出示图片,请幼儿描述图片,猜测发生的故事 (2)教师总

8、结,并讲述故事高潮部分 (3)提问幼儿,引出表面情绪和真实情绪 (4)幼儿角色试演,体验情绪第27页/共90页活动过程二.完整讲述,了解理解程度 师:那说这句话的时候,狐狸的脸_上怎么样?它的脸_h是生气的,高兴的还是害怕的?狐狸的心里实际上感觉怎么样?害怕的。狐狸在假装生气,狐狸为什么要假装生气?因为如果脸土也表现出害怕的话,就会被老虎发现,老虎就不相信它是百兽之王了,就会把它吃掉!第28页/共90页活动过程二.完整讲述,了解理解程度 师:我们人的心情有时候会在脸上表现出来,有时候不想让别人知道就藏在心里,不在脸_卜表现出来,比如:这只狐狸心里是害怕,但是它把害怕藏在心里,不让老虎知道,狐狸

9、脸上是生气的样子,希望能吓跑老虎。第29页/共90页活动过程二.完整讲述,了解理解程度 阶段3: (1)讲述故事结束部分 (2)引导幼儿猜测“狐假虎威”含义第30页/共90页活动过程三.表演游戏,体味游戏乐趣(2遍左右)四.举表情牌,加深情绪理解五.活动结束 请幼儿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第31页/共90页情绪表达干预示例干预内容:学会用面部表情表达高兴干预方法:情绪体验,视频示范干预示例: 1.通过儿童喜欢的游戏或活动营造愉快的气氛 2.通过儿童熟悉同伴的录像示范,让儿童模仿如何用面部表情表达高兴。第32页/共90页计算机辅助教学干预示例l干预目标:认识高兴的表情l干预手段:情绪行为干预仪第3

10、3页/共90页第34页/共90页情绪理解和表达干预案例l儿童情况:根据情绪行为专项筛查问卷结果及观察,该儿童在理解他人情绪和表达情绪上存在问题,不能通过老师的面部表情、语调表情觉察老师情绪,也较少通过面部表情、语调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第35页/共90页情绪理解和表达干预案例l干预目标:(1)理解高兴的面部表情(2)通过面部表情表达高兴的情绪l干预流程:(1)情绪宝宝配对(2)游戏体验第36页/共90页行为引导的干预第37页/共90页一、行为引导的定义l行为引导是指对特殊儿童尚不具备或表现不足的良好行为进行有目的的建立或加强。以引导儿童建立正确的行为,从而减少问题行为,增加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11、第38页/共90页二、行为引导的训练内容早期交往技能轮流等待分享家庭行为引导亲子关系同胞关系接待客人学校行为引导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课堂常规公共场所行为引导交通类餐厅类游乐场第39页/共90页三、行为引导的训练方法传统训练方法塑造法链接行为技能训练现代技术干预计算机辅助教学第40页/共90页塑造法l塑造:是指在建立一个新行为时,可从起点开始对与该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反应逐个进行正强化,并连续强化这些不断接近新行为的一系列反应,来建立最终的目标行为,因此,此法又称为“连续接近法”。第41页/共90页塑造的实施步骤定义目标行为判断塑造法是否为对象最适方法确定初始行为选择塑造步骤选择强化物连续的趋近行为差别

12、强化合适速度完成塑造的步骤第42页/共90页塑造法的应用l塑造法可用来增加行为的数量、力量和强度,可改变儿童的孤僻不合群、语言障碍、行为障碍等问题行为以及生活适应中技能性的行为等。第43页/共90页塑造法示例塑造法示例l基本情况:基本情况:某某儿童福利院里有一个儿童福利院里有一个8岁的智力迟滞的小女孩,名叫小莉,岁的智力迟滞的小女孩,名叫小莉,不会走路,常常伴有严重的自伤行为。几年前,福利院的工作不会走路,常常伴有严重的自伤行为。几年前,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教她走路了,但一直未成功。现在只要护士一放开人员就开始教她走路了,但一直未成功。现在只要护士一放开她的手,她就会跌倒在地上。她的手,她就

13、会跌倒在地上。 l行为目标:行为目标:为为塑造小莉的行走行为,工作人员设计了一个塑造程序,试图塑造小莉的行走行为,工作人员设计了一个塑造程序,试图教会她能自行从电视室走到餐厅去吃饭。教会她能自行从电视室走到餐厅去吃饭。第44页/共90页确定初始行为确定初始行为l福利院的教师们发现小莉有时自己能站立起来,并从一张椅子走到另一张椅子。特别是当两张椅子靠得很近(只相距一两步)时,她能走动,老师们认为这是一个好起点,于是就把它作为起始反应,并开始对它进行强化。第45页/共90页强化渐进行为强化渐进行为于是先把饭桌靠近小莉身边,以后逐渐地拉大桌子和她之间的距离,最后使桌子和餐厅中的其他饭桌合在一起。整个

14、渐进的塑造程序为: 桌子在小莉旁边(两步远)桌子在电视室的另一边桌子在过道上桌子在餐厅里第46页/共90页及时强化、趋近行为及时强化、趋近行为在进行上述的每一步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都对小莉的正确反应给予及时的强化。在每一步牢固掌握之后,就停止强化,并开始要求其学习下一步行为。第47页/共90页适时调整适时调整工作人员来发现把放食物的桌子放在过道上时,小莉由于不能独立完成从电视室的另一边走到桌子旁去这一步,长达六次吃不到食物,后来侥幸地完成了这一步。于是他们缩小了步子,从而避免了失败。第48页/共90页训练结果训练结果两个星期后,小莉终于能同其他孩子一起走进餐厅吃饭了。第49页/共90页链接法l链

15、接:是指通过对“刺激反应链”的正强化而建立终点行为的训练方法。需用链接来建立的目标行为通常是比较复杂的系列性行为。通俗讲,教授复杂行为(行为链)的策略叫做链接方法。第50页/共90页l一个一个刺激刺激反应链反应链是由一系列的辨别刺激(是由一系列的辨别刺激(SD)和反应(和反应(R)组成的。其中,每个辨别刺激)组成的。其中,每个辨别刺激SD都可都可以引起一个特定反应,形成一个刺激以引起一个特定反应,形成一个刺激反应链的反应链的环节,而每个反应又是下一个反应的辨别刺激环节,而每个反应又是下一个反应的辨别刺激SD,最后形成一连串的刺激最后形成一连串的刺激反应的联结,这就是刺反应的联结,这就是刺激激反

16、应链反应链。第51页/共90页 任务分析的方法观察别人,记录下每个刺激反应的步骤请教专家,让他解释这项活动的每一个步骤训练者自己从事活动并记录下每个反应的顺序第52页/共90页l链接方法包括对行为链中每一个链接方法包括对行为链中每一个“刺激刺激反应反应”步步骤进行系统地应用促进和消退技术。骤进行系统地应用促进和消退技术。常用链接方法逆向链接前进链接完全任务呈现第53页/共90页第54页/共90页逆向链接法示例l首先,先教儿童倒数第一步,即系好皮带,当儿童完成这一步后,给予正强化;l接着训练第九步“拉上拉链”,训练人员将前八步做好,然后教儿童拉上拉链,并让儿童将第九步和第十步连接起来,当儿童能学

17、会时,给予正强化;l然后训练儿童第八步“按上纽扣或勾扣”,训练人员将前七步都做好,训练儿童学会第八步,并要求儿童将之与第九步和第十步连接起来。l这样每次增加一步,连续反向训练,直到个体能将全部步骤作完为止。第55页/共90页第56页/共90页前进链接法示例l在训练的时候,先教第一步,让儿童学会打开水龙头放水。家长或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儿童自己做,如果儿童能很好,地完成的话,就给予正强化;l然后教下一步,关上水龙头。同样示范后让儿童自己做。然后要求儿童将之与第一步连起来一起完成,并在儿童按要求完成后给予正强化;l接下来教第三步,并将前两步与第三步连起来一起完成,如果儿童按要求完成后仍给予正强化

18、。l如此下去,直到整个“刺激反应链”全部完成,儿童学会整个洗脸的行为为止。第57页/共90页完全任务呈现完全任务呈现l完全任务呈现:第58页/共90页完全任务呈现法示例l训练目标:使用勺子吃饭l你站在孩子的身后,用你的手拿着他的右手,使他用手指握住勺柄,举起拿着勺子的手,将勺子放到饭碗里,引导他的手用勺子舀取食物,并帮助他举起盛满食物的勺子放到嘴里。你从头至尾用躯体引导他完成整个行为链。第59页/共90页链接法的应用l链接法可以用于训练个体日常生活中的系列性或技能性行为,尤其是特殊儿童、幼儿、精神病人等的刷牙、洗脸、梳头、刮胡子、穿衣、穿鞋、整理床铺、洗衣、摘菜、煮饭等。第60页/共90页行为

19、技能训练行为技能训练第61页/共90页行为技能训练方法的行为技能训练方法的步骤步骤示范 训练者向学习者示范正确的行为指导 向学习者恰当地描述某种行为演习 在接受指导或观察行为示范后对这种行为进行实践反馈 包括对正确行为的表扬或其他强化物,必要时还应包括对错误的更正,以及如何改善的进一步指导第62页/共90页行为技能训练后泛化方法多角色的扮演练习在真实生活情景中融入训练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进行练习训练者在训练场所外进行练习时安排强化第63页/共90页行为引导的现代技术训练l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

20、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第64页/共90页实景社交互动训练系统儿童乐园儿童乐园超市超市公共厕所公共厕所公交车公交车过马路过马路运动场运动场第65页/共90页第66页/共90页第67页/共90页生活自理的内容第68页/共90页早期交往技能内容第69页/共90页生活情境交往的内容l针对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出现的各种交往,引导出相应的良好行为。共设计了44个生活交往情境。第70页/共90页行为引导干预案例l儿童情况: 颜XX,女,中重度智障学生,平时喜欢独处,不与老师、同伴互动、交往,不愿参与任何活动,无法在团体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完成活动的任务。第71页/共90页行为引导干预案例l干预目标:与同

21、伴牵手完成坐车的游戏l干预方法:塑造法、同伴干预法与同伴坐在一起被动与同伴牵手被动牵手和完成游戏主动牵手完成游戏第72页/共90页问题行为的干预第73页/共90页一、问题行为的概念l问题行为: 指的是那些偏离常态、给他人或者自己的身体、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危害甚至危险的行为。 偏离常态指的是与普通人的行为相比行为表现出过度、不足或不适当、行为异常。第74页/共90页二、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退缩性行为 主动退缩行为 沉默寡言行为 被动退缩行为 攻击性行为 身体攻击 言语攻击 破坏行为 自我刺激行为 听觉自我刺激 视觉自我刺激 嗅觉自我刺激 触觉自我刺激 前庭自我刺激 刻板行为 动作类刻板行为 恋物

22、类刻板行为 物件操作刻板行为 学业类刻板行为 第75页/共90页三、问题行为的成因问题行为的目的因问题行为的动力因从动因行为结果的联系理解问题行为第76页/共90页从目的分析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目的因社会性正强化直接性正强化社会性负强化直接性正强化第77页/共90页问题行为的动机问题行为动力因匮乏型动力因痛苦型动力因派生型动力第78页/共90页从动因行为结果的联系理解问题行为l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将行为的目的因和动力因相结合,既有助于理解学生的具体行为,也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方法。第79页/共90页四、问题行为干预的方法l强化l惩罚l消退l代币法l系统脱敏l饱足法l第80页/共90页1.行为管理l强化:用于增强儿童出现良好行为的一种方法。良好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予其喜好的强化物或撤出不良刺激,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