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灵成长 事事无碍学习解脱道感悟河南 南阳 狮子 (王贵金)大学n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n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n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n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
2、之有也!心灵成长的大人之学n大人之学明明德(看清实相) 亲民(有平等心) 止于至善(有目标)。n明德:提升、健全自我的心灵品德。n止于:止住身心的无明冲动;止住身心的消极、懒惰;走在中道上。n至善:逐步达到确定的目标。心灵成长的次第n知止有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n止定静安虑得。n万事万物都有本末、终始,但得本、不愁末;做事知其先后、有始有终,就接近道的心灵品质,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n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n众生皆以修身为本。但得本、不愁末。不治本、但求末是错误的。该厚的让其薄,该薄的让其厚,也是不对的。中庸n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
3、下之定理。 n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中庸n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n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天命、修道、教化n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中道),这称之为教化(教育)。这个正道(中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中道)。 现代教育n德育为首。就是把思想品德、理想、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走在中道上。n学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
4、文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n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创新,通过创新来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n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科学实践观教育,不断回归自然,走和谐发展之路。中庸n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n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和n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广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
5、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中庸n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n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n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n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富贵、贫贱、患难、安心n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做应该做的事,不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中,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难得)富贵得志时不傲慢,贫贱患难时不自
6、卑。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悠然自得,安心自在。中庸n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n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n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n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n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n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n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孟子n天将降大任于斯
7、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庸n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n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天、地、人三才n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三才:天、地、人)。 中庸n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中庸n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n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中庸n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n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内省、反观n君子只求内省(反观)时没有过失,无愧于心。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n诗经上说:“君子独居在屋内深
9、处,也要无愧于心。”所以君子不待有所行动,人人都尊敬他,不必开口说话,人人都相信他。得道、解脱者的境界n道德经n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得道、解脱n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n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得道、解脱n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
10、殆。得道、解脱n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黑洞、白洞、物质、能量n(色)物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 夸克 能量(空)。n能量(空) 上帝离子夸克原子(质子、中子、电子) 分子物质(色)。n黑洞吞噬并粉碎物质转化成能量;白洞中的能量因缘具足(条件成熟)时,会转化成微粒生成物质。得道、解脱n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
11、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得道、解脱n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得道、解脱n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得道、解脱n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n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得道、解脱n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12、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得道、解脱n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n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n有为法(世间法):自我用理解、记忆、思维、想象、逻辑推理的方法去学习,知识积累日益增加(人生必经阶段)。n无为法(出世间法):自我的抓取逐渐淡薄最后消失,溶入
13、自然界(法界)。n无为而不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当自我消失溶入法界为一体时,解脱者直觉世界就是宇宙自然界、人生的实相。大自然的脉动得道、解脱n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一体无界线的宇宙n亲与疏、利与害、贵与贱、祸与福、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真与假、善与恶、丑与美、黑与白、上与下、大与小、多与少,都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虚妄分别、颠倒梦想,因此,才有二元对立。n宇宙大自然对万事万物都有无限的包容心和慈悲心,是非好坏黑白是一体的两面(正、负面),没有严格的界限。慈悲心的点、线
14、、面、空n万事万物的一体两面(正、负面),是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宇宙大自然是完整而不完美的。n我们的五蕴身心既是个小宇宙,也是大自然的分子,要内观到自身的缺点和丑陋,用慈悲心化解自身的矛盾冲突,才能成为解脱的真人。慈悲心要从自我的点开始,逐步扩大到线、面、空。得道、解脱n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得道、解脱n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
15、贤邪!得道、解脱者的心境n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界,都没有忧、悲、恼、苦,都是大安心、大自在,始终是知足、感恩、安详、自在的。n了悟生死一如,体证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超越二元对立,身心与大自然溶为一体,没有挂碍、没有恐怖、没有颠倒梦想。怎样解脱?n身心合一。用反观的方法,可用简单的观出入息法,共分16个阶段,通过禅修的方法,把我们常常是心猿意马的那颗心,拉回到自己的面前。n注意:要对自己有慈悲心、爱心、耐心。才能止住自己的冲动和懒惰,走到中道上来,顺利进入观的阶段。怎样解脱?n内观就是把心拉回到自己的面前,用心眼去观自己的出入息,观自己身体的各种感受,如:热、凉、酸、麻、胀等。内观练习的顺序
16、是:点、线、面、空。n内观自己的起心动念,有无贪、嗔、痴、无明、冲动、懒惰、我慢、卑慢等,要如实知、如实见。n要有慈悲心、爱心、耐心的去观。怎样解脱?n身心溶入大自然中,自我消融在大自然中。身心和大自然的实相频率同步。n体证到无常、无我、缘起、涅盘寂静的境界。n简单实用的方法:在正确闻思的基础上,用四念处结合出入息法进行禅修,可逐步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十个结断结、证果、解脱n自我抓取的十个结缚,就像十道坚固的围墙,十层疑膜把自我紧紧包围,与法界大自然隔离开来。n断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 ,证得初果。n断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贪、瞋两结淡薄,证得二果。断结、证果、解脱n身见结、戒禁取结
17、、疑结,贪爱结、瞋恚结断尽,证得三果。n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贪爱结、瞋恚结断尽 ,断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我慢、无明,证得四果(阿罗汉)。 超越二元对立n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超越二元对立n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n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超越二元对立n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18、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n心灵品质层次顺序:道、德、仁、义、礼、智、信、法。超越二元对立n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n人的天性(自性、佛性)本来是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的。n自然界中水的特性近似于人的天性,只是有形有像善于我们观察。水性柔软、遇阻绕行,能量集聚爆发时所向披靡。n欲解脱者要向水的特性学习,身心柔软而善于克服困难,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溶入一体的世界n首先,通过体证无常法印,让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淡薄。用慈悲心、宽容心、耐心包容自己的丑陋,包容自己的贪、嗔、痴
19、。但不纵容它们。使我们的身、心对焦、融合为一体,成为健全的人格。表里合一,成为一个真人。身、心和谐,角色和阴影的界线消失,上升到自我完整的人马座(射手座)人格。溶入一体的世界n其次,通过止观双运。让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不再打结、成为境界的奴隶。让我们的心、境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实看到自然界、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在历缘对境中不断提升心灵品质,逐渐证入超人格(神格)的境界。溶入一体的世界n再其次,真正体证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心与虚空相应,真心臣服法界,自我意识完全消失。悟道、得道、行道、与道合一,解脱自在。n自我(身心分裂)人马座(身心合
20、一)超人格(神格)无我(得道解脱成佛)。角色+阴影=自我自我+身体=人马座人马座+一体意识=超人格(神格)超人格(神格)-自我=究竟解脱(成佛)禅宗的三种境界n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人。n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超人格(神格)。n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得道、解脱、返璞归真、成佛、心经的境界。禅的四季意境n春有百花、秋有月。n夏有凉风、冬有雪。n若无闲事心头挂。n四季都是好时节。寒山拾得颂n夜客访禅登峦峰,山间只一片雾朦胧。n水月镜花、心念浮动。n空不异色、色不异空。n回眸处灵犀不过一点通,天地有醍醐在其中。n寒山鸣钟声声苦乐皆随风,n君莫要逐云追梦。n拾得落红叶叶来去都从容,n君何须寻觅僧踪。心
21、经n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心经n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22、,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一体的世界n一体的世界是超越时间、空间的。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n真理实相是超越时间、空间,而永恒存在的。n当我们体征到四果阿罗汉的境界,就超越了无常的现在,而活在永恒的现在。不生不灭的世界n哺乳动物(人类)的进化和地球的进化演变是同步的。人类生命的演化,虽然经历了三四十亿年漫长曲折的过程,至今仍然保留着海洋的某些胎迹,如:人类的血液和海水的某些成分很近似;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如同当初人类置身于海洋;胚胎的发育经过鳃裂和去尾。不生不灭的世界n因此,每个人从化学生命的孕育,到物理生命的结束,实际也是宇宙生命演化的缩影再现。从这个角度看
23、,宇宙自然界的生命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即无始无终,循环轮回,不生不灭。n宇宙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从片段看有生有灭;从整体看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垢不净n冰(灭)水(生)。n水(灭) 云(生)。n云(灭) 冰(生)或水(生) 。n水(灭) 滋养植物、动物(生) 。n植物、动物(灭)分解水分(生)。n生成太阳系诞生地球以后,太阳系中的水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循环利用。心灵成长、生命蜕变n禅的幼虫在土里714年后,钻出地面爬上垂直地面的树干上,蜕变成禅而飞升。n禅的幼虫(灭)蜕变成禅(生)。n蚕蛹破茧(灭)蜕变成蚕蛾(生)。n蜻蜓幼虫(灭)蜕变成蜻蜓(生)。n毛毛虫(灭)蜕变成花蝴蝶(生)。n动物、植物、日月山河大地,都在无量无边、无始无终的虚空中轮回。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n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痛苦和恩怨情仇,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2151.37-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37部分:烧结类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生产企业
- 农村产业融合风险应对策略
- 商场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
- 商学院毕业典礼致辞(5篇)
- 冶金与材料(中级)专项测试题及答案(一)
- 专题11.2 立方根【七大题型】(举一反三)(华东师大版)(原卷版)
- 5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目标
- 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识字6日月明 教案
- 广东高考高三英语复习系列-语法填空专练
- 高中英语 课文语法填空(一) 新人教版必修
- 2024年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宽频振荡分析与控制报告-华北电力大学(刘崇茹)
- 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检测试题 英语 含答案
- 教师备课教案模板
- 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练习卷(解析版)
-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设计
- 化学如何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课件
- JJG(交通) 175-2021 钢筋笼长度磁法检测仪检定规程
- WS-T 408-2024 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
- 医院感染案例分析:传染科
- 2024年03月陕西西安工业大学事业编制专职辅导员招考聘用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