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姜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第卷 (选择题 共55分)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抗原与抗体结合 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D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的pH主要靠蛋白质和无机盐调节C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只要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人就不会患病3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脂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作用后可以启动相关基
2、因的表达,进而发挥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增强、对钾离子排出量增加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醛固酮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B醛固酮发挥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D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pH4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若为肝脏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5在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的血浆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不缺碘人群激
3、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碘前 补碘前补碘后 补碘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M 正常 N 正常A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为升高 B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N为升高C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为降低 D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N为降低6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7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
4、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SD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减弱其毒性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也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D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9下列人体各项免疫反应中,不会发生于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出该病原体特有抗原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导致靶细胞裂解CB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T细胞
5、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10右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B. 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 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11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 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C微生物随土壤中有机物增加而减少D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1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
6、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13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是一组对照实验 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D单侧光能够对起作用14右图为自然环境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 B食物可能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因素C防治虫害应在b点时效果好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幼体所占比例ab段小于cd段15生长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
7、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根尖生长素由分生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伸长区C.利用细胞分裂素或其类似物处理材料,有利于观察有丝分裂各期图像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于同一植物根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16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右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1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
8、在4个容器中进行培养(见下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个容器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B4个容器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近似“J”型的增长C容器内种群的K值与容器不同 D容器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容器开始下降18图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降低19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
9、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保存该大鼠的血清(生物体内的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以及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下面的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B将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同时加入一种单独培养液中,最多只有一种细菌出现沉淀现象C向保存的大鼠血清中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沉淀现象D大鼠的血清与一种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发生免疫反应20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同一时间栽
10、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二多选题(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1.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22.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正确的
11、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要依靠膜的流动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23.吞噬细胞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24.某小组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Z浓度一定大于Y浓度B. X浓度和Y浓度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C. X浓度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D. Y浓度和Z浓度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25.右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种群为
12、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6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26.(8分)下图为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图中 相符(填“甲”、“乙”、“丙”),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 ,接受信号的物质是 。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2) 当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 使其分泌活动增强,此外该过程也受到下丘脑
13、的调节,与图中 相符(填“甲”、“乙”、“丙”)。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27.(11分)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抗体的化学成分为 。当某抗原初次侵入体内时, 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 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 反应而脱落,这主要是 细胞所起的作用。(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
14、线 ,其特点是 (2分),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 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28. (8分)下图一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a处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表面的电位是 (填“正”“负”或“零”)电位。(2)若从图一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 (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4)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
15、的结构是 ,其放大图即为图二。研究发现,某患者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大量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效率降低,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5)乙酰胆碱与位于图二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后神经元 ,随后乙酰胆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分解,因而提高了神经调节的准确性。29.(9分)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浆细胞可以由 、 分化而来(填细胞名称)。(2)图中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 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 (填激素名称)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所
16、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 (2分),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浓度升高。(4)某人患有一种青少年型(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 (填数字),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 (填数字)。(5)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 。30.(9分)摘除法是造成某些器官功能缺损,以研究某些器官功能的一种方法。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下是用摘除法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胰腺在调节血糖稳定中的作用,补
17、充实验及分析结论。(1)材料用具:成熟的150 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 只,手术必要的器械和消毒器材及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试剂,胰岛组织研磨液等。(2)方法步骤:取成熟的1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只,预先饿一天。分成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2只,并编号;手术摘除实验组的胰脏,缝合切口并消毒;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是 (2分);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笼饲养。利用 检测各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或观察是否出现惊厥,当出现上述现象时立即给实验组的其中2只静脉注射胰岛组织研磨液,另2只不予抢救。再检测是否出现尿糖或惊厥。比较并分析对照组、出现尿糖或惊厥后注射胰腺研磨液以及未经抢救的实验组小白鼠的各种情况。(
18、3)预期结果并分析: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尿糖,注射胰岛组织研磨液后 ,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持续尿糖;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 。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惊厥,注射葡萄糖后 ,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 ;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 。 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与对照组的活动情况相同,均不出现尿糖和惊厥现象等。说明胰腺 。 31.(8分)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种子发芽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插条生根生长素促进促进抑制促进赤霉素促进促进促进抑制抑制细胞分裂素促进降低促进抑制脱落酸一般抑制促进乙烯抑制促进(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 ,五大类激素
19、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 。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 的结果。(2)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 , 。(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 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 (2分)不合适。32(6分)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引起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促使其合成 增多,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
20、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后来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右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近似 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33.(6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点C非生物因素地点A地点B地点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
21、58距地面1.5米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5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05落叶树2050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氨量(mg·kg1)9.44.52.3(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调查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
22、因是 、 (至少说出两个原因)。高二生物期中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12345678910ACCDBADC8B11121314151617181920DCBBDBABBC2122232425ACDABCDABCCDBC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26(8分)(1)甲 分级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胰岛B细胞 丙 (3)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要被灭活27(11分)(1)蛋白质 淋巴B细胞 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2)免疫排斥(排异) T(效应T细胞) (3)C B 二次免疫反应迅速,抗体产生量大(各1分) 记忆细胞 D28(8分)(1)正 (2)能 不属于(3)相反 (4)突触 减少 (5)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答不全不给分)29(9分)(1)B细胞 记忆(B)细胞(2)葡萄糖 胰岛素(3)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掘金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
- 项目成效评估方法的探索试题及答案
- 项目进展监控技术的有效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银行营销及市场开发试题及答案
- 税务风险防范实例解析试题及答案
- 遮板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项目管理找出项目瓶颈的考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备考的积极心态培养试题及答案
- 智能财税考试题型及答案
- 钻井基本知识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十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
- 护肤夏日美白课件
- 2025年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kmeans聚类算法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智联招聘-202405
- 2024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隧道二衬台车安装拆除施工方案
-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
- 燃气管道管道吹扫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