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地下车库平面设计_第1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地下车库平面设计_第2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地下车库平面设计_第3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地下车库平面设计_第4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地下车库平面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车库平面设计一、课设目的 1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地下空间设计的实践能力。 2通过本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文献资料检索和理解相关条文规定内涵的能力。了解地下空间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二、地下停车场的概述城市中集中停放车辆的场所。露天停放的场所称停车场,地下或室内停放的场所称停车库。20世纪初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激增,机动车辆拥有量迅速上升,停车场地不足成为严重的城市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安排足够的停车场(库)用地,其规模要能适应规划期内所

2、预测的城市各种车辆的增长量。三、地下停车场设计内容第一章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1.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场地的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如地下街、地铁等;、周围环境状况,如绿化、道路宽度等;、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位、土质等;、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m,纵坡小于10%的次干道上;、出入口宜距立交、地下综合体、桥隧等有一定的距离,距立 交应大于50m;、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的规划。1.2 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根据

3、设计提供的原始条件,对于附建式停车场,附建式停车场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的限制,利用的是它的地下部分,其平面布置受地面建筑的影响。总图设计功能区包括:出入口、停车区、管理区、辅助区等;、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等 此次设计准备采用直线双车坡道,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表4.1.7中规定,小型车坡度选用12%左右,高长比值约为1:8.3,并且采用由线缓坡道,坡道所占面积大约是200m2左右。地面中部设置挡水段,同时搭建拱形雨篷。、停车区: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此次设计是在建筑物的地下二层设计停车场,因此辅助设施就占据很大的面积,停车区面积大约是2400m

4、2。、管理区:门卫、调度、办公、防灾中心、卫生间、楼梯间、电梯等门卫、调度、办公、防灾中心在所提供的原始条件中找不到,可能设置在地面,卫生间所占的面积是25m2左右,电梯一部,楼梯三处。(见附图)、辅助区:换热站、送风机房、排风机房、消防水池、水泵房等。据原始数据可知,换热站:61 m2机房:51 m2,排风机房:44 m2,消防水池372 m2、水泵房149 m2。1.3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此次设计的停车场的地面建筑的形状基本上是直角梯形,建筑方位台附图所示,停车场建筑面积3010.9 m2,坡道面积240m2左右,停车区面积为2400 m2左右,辅助区总面积850 m2左右(包括行人通

5、道)。1.4 防火等级划分、通道数量要求及说明(防火规范)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表3.0.1中的划分,此次设计的停车场属于第类防火。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地下停车场应设置防火墙划分防火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800m2,根据原始条件可知,辅助区占据了约850m2左右的建筑面积,并且总的建筑面积为3010.9m2,因此辅助区的一部分墙体还要充当防火墙。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如果停车场属于第类防火,可设置一个。、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和楼梯间应分开设置,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也应

6、分开设置。、疏散楼梯应设置为封闭楼梯,并且宽度不应小于1.1m。、停车场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汽车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同时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间距不应小于10m。 根据已确定的条件(见附图):三个楼梯(宽度都大于1.1m);室内最远工作点到楼梯间的距离都小于45m;一个平时出入口(宽度4.2m、紧急情况也可作为疏散口),这些都满足上述规定。第二章 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2.1 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般以停放一台车平均需要的建筑面积作为衡量柱网是否合格的综合指标,并同时满足以下基本要求:、适应一定的车型的停车方式、通道布置,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保障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

7、遮挡和碰撞;、尽量做到充分利用面积;、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尽可能减少柱网尺寸,结构完整统一。2.2 停车区的划分及面积估算停车区分为七个区,如附图所示:1 、停车一区 建筑面积:1200 m2 估计停放车辆数:1018辆2 、停车二区 建筑面积:650 m2 估计停放车辆数:1016辆3 、停车三区 建筑面积:250 m2 估计停放车辆数:47辆4 、停车四区 建筑面积:300 m2 估计停放车辆数:47辆2.3 车位及行车通道的平面设计停车区停放形式和行车通道的确定以及各自的设计要求按照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 此次选择小车型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依据,根据表4.1.1

8、,可知小型车的尺寸为(4.8×1.8×2.0)。(此次设计采用宝马X3的外形尺寸来计算:4.648×1.881)2、 此次选择垂直式(90°)停车角和后退停车前进出车停驶方式,根据表4.1.5知道通车道的最小宽度Wd为5.5m,垂直通道方向的最小停车宽度We为5.3m,平行通车道方向的最小停车位宽度Lt为2.4m, 式中 =90° Wd通车道宽度S出入口处与邻车的安全距离(取300mm)Z行驶车与车或墙的安全距离(取5001000mm)Re汽车回转中心至汽车后外角的水平距离c车与车的间距(取600mm) r汽车环行内半径 a汽车长度 b汽车宽度

9、 e汽车后悬尺寸 R汽车环行外半径 汽车停车角度 d汽车前悬尺寸l汽车轴距 n汽车前轮距r1汽车最小转弯半径具体数据见下表:(单位mm)abzscer1ldn464818815003006001066600028109701616LrRerRWd221855383553661957553、 根据表4.1.4垂直式停车方式汽车间纵向最小净距为0.5m,汽车间横向最小净距为0.6m,汽车与柱间最小净距为0.3m,汽车与墙、护栏及其它构筑物间的纵向最小净距为0.5m、横向最小净距为0.6m;4、 根据图4.1.10和下面的公式计算行车通道的转弯宽度:r汽车环行内半径 R汽车环行外半径 a汽车长度 b

10、汽车宽度 e汽车后悬尺寸 d汽车前悬尺寸l汽车轴距 n汽车前轮距m汽车后轮距 W环道最小宽度r1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r2环道内半径R0环道外半径X汽车环行时最外点至环道外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250mmY汽车环行时最内点至环道内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250mm根据表4.1.9可知小型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为6m,这与宝马X3的最小转弯半径相同,因此可采用宝马X3的外形尺寸来计算行车道的转弯宽度。宝马X3的外形尺寸为:a=4648mm,b=1881mm,d=970mm,l=2810mm,n=1616mm,r1=6000mm,x=250mm,y=250mm,根据上面的公式得到的数据如下:(单位:mm)abed

11、lnmr1XY4648188110669702810161616326000250250r2rRR0W33033553661968693566考虑实际使用中的诸多因素,环形道尺寸应有所加大。(在附图中已表明了各个转处的转弯半径和行车道宽度)5 、经计算得,垂直式停车两柱子中间停放一辆车柱间最小距离为1.8+0.3*2=2.4m;停放两辆车柱间最小间距为1.8*2+0.3*2+0.6=4.8m;停放三辆车柱间最小间距为1.8*3+0.3*2+1.2=7.2m;停放四辆车柱间最小间距为1.8*4+0.3*2+1.8=9.6m。6 、根据上面的规定确定停车区的停车数量和行车通道尺寸(见附图)如下:总

12、共可停放53辆车 停车一区停车数:18辆 建筑面积:1200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建筑面积:66.7 m2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停车面积:23.5 m2 停车二区停车数:16辆 建筑面积:650 m2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建筑面积:40.6m2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停车面积:23.5 m2 停车三区停车数:7辆 建筑面积:250 m2 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建筑面积:35.7m2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停车面积:23.5 m2 停车四区停车数:7辆 建筑面积:300 m2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建筑面积:42.8 m2每停一辆车需要的停车面积:23.5 m22.4 修正停车场的平面柱网建议(主要柱距)停车四区的柱距停一辆车台浪费,挺两辆车

13、有不够距离,所以移动一下柱距,这样就不会造成停车区太多的浪费。第三章 停车场坡道的设计3.1 坡道的形式坡道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线形坡道,另一种是曲线形坡道。直线形坡道的视线好、上下方便、切口规整、施工简便,但占地面积达,曲线形坡道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狭窄地段,视觉效果差,进去不太方便。此次设计采用的是直线形双车坡道。(如附图所示)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 根据表4.1.6坡道形式计算宽度(m)最小宽度(m)微型、小型车中型、大型、绞接车直线单行单车款+0.83.03.5直线双行直线双行5.57.0曲线单行单车宽+1.03.85.0曲线双行双车宽+2.27.010.0小型车

14、直线形双车坡道的最小宽度是5.5m,由于坡道设计处只有4.8m的净宽,所以坡道上的行车数量要严格控制。2、 根据表4.1.7纵向坡度选用12%,高长比为1:8.3。 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段,缓坡段有直线缓坡段曲线缓坡段,此次设计采用曲线缓坡段,上、下缓坡段一样。3.2 坡道的技术参数、根据规范中的图4.1.8确定曲线缓坡段的曲线半径R是20m,则水平投影长度L=R×(i-0)/100=20000×12÷100=2400mm,垂直下降的距离H=L×i/2=2400×0.12÷2=144mm,经过上部缓坡段标高降到-4.8-0.144=-4.944m。3、 根据规范中的表4.1.7选择的坡度i=12%.层高是4.9m,则垂直下降距离R=4.9-1.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