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与东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差距及反思3.1我国现阶段利用外资现状 3.1.1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宏观上,主要包括改变我国内部的生产资源察赋状况、提高市场竞争度、增加就业总量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微观上,通过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出,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等。1980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5%,到1990年时上升到2.28%,而2002年2003年则分别达到33.370&和35.87%。FD工对中国经济己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计量经济分析表明,FDI与中国经济呈正相关关系,上一年
2、度FDI增长106,下一年度的GDP就会增长0.6350/0。而成功的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产生明显的示范效应并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也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FD工对我国产生了明显的就业效应,也对我国的国际收支产生积极的作用。(1)、弥补资金缺口,拉动国内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建设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除了充分利用好区内的资金外,还要积极地利用外资,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已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000亿美元,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
3、点,是GDP高速增长的主要牵动力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形式,是在国际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渠道之一。自九十年代以来,FDI对我国CDP增长的直接贡献持续上升,尤其是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极其显著。(见表2).表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次次 次 FDI占 占FDI占全社 社外资占工业业外资占工业业 GGGGGDP比重 重会固定资产产总产值比重重增加值比重重 (%)投资比重 重 重 重数据来源: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外投资研究,陈继勇(2)、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重要作用。技术能通过提高
4、各种有形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力)和无形生产要素(如管理)的潜在生产效率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流动,愈来愈依靠跨国投资作为载体,跨国公司掌握着先进技术和跨国转让的主要份额。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通过创办外商投资企业,既可以达到利用外资的目的,又可以在创办和经营管理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在华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研究能力与培养研发人才。截至2003年底,外商己经在华设立研发机构600多家。不仅学习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也造就了一批新型的企业管理人才,这对提高中国企业
5、的经营管理水平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带动作用。外资企业着眼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这不仅增加了市场.上的有效供给,也对我国整个工业体系打破先前的重工业自我循环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上个世纪最后五年中,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迅猛发展,年均增长率为21.206,而同期全部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为11%,而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00至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占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利润和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5%、79%和82%。(3)、强化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经
6、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增强,核心竞争力也初具雏形,外资和外资企业对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国利用外资直接补充了国内资金的稀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都对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利用外资不仅增加了资金总量,扩大投资规模,使企业在总量和规模上得到发展和扩张,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外资企业,促使企业结构多元化,促进了国内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换代,提高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内、外资企业互相补充并互相竞争,在竞争中得到发展,间接地帮助内资企业形成其核心竞争力的雏型,外资企业对行业、企业的激励竞争作用迫使内资企业深化改革并提高技术水平。引进和利用外资也促
7、进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有利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二十年多年来,内资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最积极的因一素之一。外资企业是利用外资的直接产物,随着利用外资的增长,外资企业迅猛发展。据有关实证研究,外资企业无论是在产值、增加值、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财务状况还是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内资企业在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推动下,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4)、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截至2003年底,在现存注册运营的2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从业人员超过2350万人,约占全国城镇劳动结业人口的11%,平均每一家外资企业吸
8、收100人就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建立和投产开业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引进,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2003年以外商投资税收为主(占96%以上)的涉外税收收入达4268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土地.费),占当年全国工商税收总额20461.6亿元的20.86%。(5)、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第4位。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外商投资企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近几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支生力军,其进出口总额达4722.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额
9、的55.480k,比重日趋扩大。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的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分工,参加到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与生产环节之中,享受了进入全球分工体系的益处。 3.1.2现阶段我国利用外资所存在的问题(l)“超国民待遇”加剧了内外资企业竞争的不公平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资,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弥补外商来华投资所面临的较大风险确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以及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尤其是1994年以后,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国有企业、金融、投资和社会保险等诸项改革顺利进行,市
10、场一体化改革模式逐步确立,外商投资企业所享有的种种优惠政策在整个改革开放格局中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民族企业和民族产业相对于外商企业而言,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在其他社会环境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另外许多地方求资心切,对外商更是提供了“让市场让股权让利益”等特惠政策。国企在与外企竞争中处于劣势,固然有我国企业自身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但是也与国有企业缺乏相应的外部政策支持有关。(2)引资政策的普惠制,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新的不平衡1992年以后,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借款为主转向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但是,如前所述,我国引进外资所实行优惠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地域差异,而不是产业差异,再加上各地
11、为更多地引进外资,又相继出台了各种不同的优惠政策,这样对不同产业普遍优惠的特征就更加突出。无疑,外商来华投资首先是从自身利益考虑,在不同产业普遍优惠之下,外商当然会选择一些投资量小、资金回收期短且见效快的项目,以求能.够在一个相对不确定的情况下获得较稳定的投资收益,而这些项目大多是集中在加工工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一些部门。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外资金额占首位的是工业,达到65.4%,其次是房地产和公共事业,合计占24%,而农业、交通运输、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外资比较少,仅占4.5%。再从外资集中的工业领域来看,外资企业又主要集中于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就我国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来
12、讲,过分地发展加工工业则会进一步加剧能源、原材料的供应紧张。而且,随着我国企业自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有能力生产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如果不能对外资进行合理的导向,势必使这些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受到多方面冲击。结果就可能引进一批外资企业,跨掉一批国有企业,加大国企改革的难度。这种普遍优惠也不利于我国引进高技术项目,相反,对一些一般性的项目,甚至是要限制的项目却有一个鼓励作用。这样,重复建设、高污染、低档次的外资项目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引入的外资不仅不能有效地为我所用,反而会加剧国内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违背我们引资的初衷。由此可见,引资政策在不同产业上实行普遍优惠,不利于把外资引导到国内优
13、先发展的产业中去,不利于引进高技术项目,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新的不平衡,增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3)优惠政策拉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我国吸引外资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地域差异,即对不同的地域,实行程度不同的优惠政策,改革开放20多年,这一政策对引进外资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其消极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差距。而在对外开放以来,我们采取的是使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然后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的基本模式,即对不同的地域实行程度不同的优惠政策。在这种区域发展政策的导向作用下,具有发展外向经济有利条件的东部沿海地区
14、,首先获得了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对外经贸的机会。初期外商投资就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从而拉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已有的差距。以1994年为例,我国直接利用外商投资额为432.13亿美元,其中东部地区为271亿美元,约占70%,而中西部18个省、自治区在1979一1994年间实际利用外资额仅104.21亿美元,只占全国的10.09%,再从1996年外商实际投资的地区来.看,东部地区达到36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外商投资总额的88%,中西部地区分别为39亿美元和1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9%和2%,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9/和1/36,二者相加也仅为东部地区的1/7左右。在1996年外商
15、投资新签协议中,东部地区的项目平均规模为330万美元,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85万美元和117万美元,尚不到东部地区的1/2和1/3,于1994年、1995年的情况相比,差距扩大了100k左右。可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外商投资项目的技术、资金集约程度大大低于沿海地区。因此,对外商企业实行的优惠政策本身所具有的地区差异特点,加剧了外商投资地区分布失衡,进一步拉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3.2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差距及反思3.2.1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差距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开放领域持续扩大。2006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30亿美元,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这些资金近
16、七成投入到了制造业中。从地域分布看,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以2005年上半年为例,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00k;而中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830k,人口占全国的近6090,实际利用外资仅占10%。而西部利用外资的总额占到全国利用外资的总额只有3%左右,今后西部大开发能不能够持续、快速地向前推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资金短缺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现象,资金短缺的“瓶颈效应”在西部显得尤为突出。据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仅陕西省未来15年内要完成其启动大开发的基础建设项目就需要2700亿元人民币,这样大的资金需求显然不能仅依靠国内资金,更不
17、可能完全依靠中央政府来帮助解决。从2000年以来,中央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虽在总额上有所增长,但在全国所占比重没有大的改变,甚至一度有所下降,不均衡趋势并未得到有效转变,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居前10位的省市均是东部沿海省市,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的97.69%,而中西部地区20个省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31%,西部在这个2.31%的分额中就显得可以忽略不计了。l6.3.2.2东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差距的成因(1)西部对外开放严重滞后于东部改革开放20年多年来,中国是吸引外商投资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己经400多家在华设立企业,其
18、中设立的研发机构就有200多家,2006年批准设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有41485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94.7亿美元,但是外资的投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表现出很强的不均衡性。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中80W0落在了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外资一直是西部的软肋。上世纪80年代,西部主要依靠中央政府转移国际贷款来支持西部的外资需求,90年代进入西部的外资不仅数量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初加工和资源开发领域,不少外企还是“假洋鬼子”。进入21世纪后,与东部相比,西部利用外资的差距依然巨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相对于东部地区,起步较晚,范围较窄,力度不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
19、区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从东向西,多层次,有重点,逐步开放的格局,西部的对外开放在时间上就落后于东部十余年。我国西部地区深处内陆腹地,是我国军事工业和战略能源工业基地,至今西部很多地区和产业还限制外资进入,西部国有经济比重偏高,地方官员还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思维,思想保守。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以计划方式配置资源,经济呈现卖方市场短缺经济,关税水平处于高位,沿海地区开放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对外资的吸引力当然很高。当时。西部的多数地方不允许外国人进入,开放度很低,引进的外资十分有限,主要以国际贷款、购买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硬件设备等间接融资为主。(2)西部产业结构、技术含
20、量较之东部低虽然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产业准入范围大体相同,但西部在传统产业领域的产业结构层次、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很难打入国际市场,而国内市场己基本饱和甚至严重过剩,对外资吸引力不大。在高新技术领域,除少数中心城市外,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配套服务能力不强,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要么发展组装生产,要么自带研发机构,从而增加了投资成本和风险,显然,在相同产业准入范围内,外商投资东部而不选择西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投资我国主要追逐的是市场扩张和配置研发.人才。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购买力弱,市场比东部地区要小,人才稀缺,对外资的吸引力当然就弱。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2000
21、年全国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含量为3,6n人。西部外资集中的三省市中:陕西为4,138人/10万人,四川为2,478人/10万人,重庆为2,802人/10万人,可见,陕西略高于全国水平,四川、重庆的人才含量不高,对技术密集型外资、大型跨国公司吸引力弱。第二,由于劳动力可以流动,外资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同样可以获得与西部地区等价甚至更低廉的劳动力供应,使西部地区廉价丰富的劳动力独占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化和广域化。第三,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低,产业工人少,尤其是熟练技术工人少,和东部地区比较,西部地区并不明显的劳动力廉价优势反而被技能培训成本抵消。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南充市从1986
22、年引进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截止2006年底,共有126户外商投资企业,累计直接利用外资8587万美元。2006年,通过工商局、商务局、国税、地税、海关、财政、外汇管理局等7个部门对全市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年检摸底,全市现存外商投资企业53户,其中因经营不善、资金未到位等原因注销63户,应有53户外商投资企业参加年检,实际参加年检并通过的仅18户,而这18户外商投资企业中10户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种植4户,商贸4户,没有一户属于高科技企业,这10户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全部集中于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偏低,极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企业常常处于旺季招不到足够的熟练工人,淡季卖不出产
23、品或上游原材料涨价使产品利润空间缩小的尴尬局面。(3)西部地区区位劣势使利用外资“先天不足”区位劣势将使外资进入西部要付出更高的交通运输成本。对于进口原料或产品外销的外资企业,投资西部比东部将付出更多的交通运输成本。据调查,进口原料从广州或上海经铁路转运至重庆,每车皮将增加装卸和转运费6,000元。经过航空运输付出的经济成本更高,通过水运则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显然,对外商而言,投资西部要比东部付出更高的运输成本。地处内陆的区位劣势导致西部引资“先天不足”。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且单个企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大型成套设备不断增多,固定成本显著提高,制造业的规模经.济不断增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改善,运输成本不断下降,这将使新进入的制造厂商生产区位的决定取决于原有厂商的生产区位,并将集中于原有厂商的生产区位,外资集中流向东部,西部引进外资陷入困境。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各地区逐步加快对外开放的过程,东部沿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