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虚词复习_第1页
中考虚词复习_第2页
中考虚词复习_第3页
中考虚词复习_第4页
中考虚词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小试题中考小试题(2013年日照)年日照)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是 ( ) A窥镜窥镜而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自视,又弗如远甚 禽鸟知山林之乐,禽鸟知山林之乐,而而不知人之乐不知人之乐 B皆皆以以美于徐公美于徐公 属予作文属予作文以以记之记之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之过者,受上赏过者,受上赏 孤孤之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此所谓战胜此所谓战胜于于朝廷朝廷 私拟作群鹤舞私拟作群鹤舞于于空中空中(2013威海)威海)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不同的

2、一项是的一项是( )。(。(2分)分)A肉食者谋肉食者谋之之 操蛇之神闻操蛇之神闻之之B乃乃入见入见 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何何以以战战 而君而君以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五十里之地存者D公与之乘,战公与之乘,战于于长勺长勺 相与步相与步于于中中(2013菏泽)菏泽) 7下列句中划线的下列句中划线的“之之”相当于相当于“的的”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2分分 A孔子曰:孔子曰:“何陋何陋之之有有 ?” B之之虚所卖之虚所卖之 C吾不得而见吾不得而见之之矣矣 D多一篇,多一篇多一篇,多一篇之之益矣益矣(2013泉州)泉州)6.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

3、相同的一项是( )。()。(3分)分)A忽啼求忽啼求之之 何陋何陋之之有有 B稍稍宾客稍稍宾客其其父父 窥镜,谓窥镜,谓其其妻曰妻曰C蒙蒙辞辞以军中多务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未尝稍降辞辞色色 D结友结友而而别别 鸣之鸣之而而不能通其不能通其意意DBDB语法点滴语法点滴1 1什么是虚词什么是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不”、“也许也许”、“没有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4、、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者.也也”、被动句的、被动句的“为为.所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2 2什么是介词什么是介词 连词连词 副词副词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简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

5、,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想要说明的对象。单地说就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想要说明的对象。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方式等概念。 【常见的文言虚词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之 以以 而而 于于 其其焉焉 或或 虽虽 为为 公将鼓公将鼓之之:恢弘志士恢弘志士之之气:气:肉食者谋肉食者谋之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事无大小,悉以

6、咨之之:吾妻之美我者吾妻之美我者当余当余之之从师也从师也: :出入出入之之迂也:迂也:牡丹牡丹之之爱爱: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1010)怅恨久之)怅恨久之【考考你考考你】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的的代指迎战齐军这件事代指迎战齐军这件事他们,指代董允等人他们,指代董允等人主谓之间,无意义主谓之间,无意义助词,不译助词,不译助词,不译助词,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到到去去凑足音节,无意思一、一、“之之”的用法的用法1 1、用作代词、用作代词策策之之不以其道不以其道操蛇之神闻操蛇之神闻之之2 2、用作助词、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可译为结构助

7、词,可译为“的的”【例例】故时有物外故时有物外之之趣:趣: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不译。【例例】余独爱莲余独爱莲之之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例】何陋何陋之之有:有: 宋何罪之有?宋何罪之有?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例例】马马之之千里者:千里者:调节音节,无实义调节音节,无实义。【例例】久久之之,目似瞑,意暇甚:,目似瞑,意暇甚:3、用作动词,可译为、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去”、“往往”、“到到”【例例】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垄上:以以伤先帝之明:伤先帝之明:以以中有足乐者:

8、中有足乐者:计日计日以以还:还: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属予作文属予作文以以记之:记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以情:情:【考考你考考你】以致以致因为因为相当于相当于“而而”,可不译,可不译凭借凭借来来根据根据2、作连词。可译为、作连词。可译为 “来来”、 “用来用来”、“因为因为”、 “以致以致”等,也可以等,也可以不译不译。【例例】陛下亦宜自谋,陛下亦宜自谋,以以咨诹善道咨诹善道以以塞忠谏之路也塞忠谏之路也 俯身侧耳俯身侧耳以以请请 不以物喜,不不以物喜,不以以己悲己悲二、二、“以以”的用法的用法.1、作介词。可译为、作介词。可译为“把把”

9、、“对对”、 “用用”、 “凭凭”、 “因为因为”、 “根据根据”、 “按照按照” 等。等。 【例例】 策之不策之不以以其道其道 以以刀劈狼首刀劈狼首 何何以以战战 3、用作副词,表示时间,可译为、用作副词,表示时间,可译为“已经已经”。【例例】固以怪之矣固以怪之矣4、用作动词。一般译成用作动词。一般译成“认为认为”、“以为以为”。 【例例】我我以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始出时去人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而不染:不染:敏敏而而好学:好学:择其善者择其善者而而从之:从之:吾恂恂吾恂恂而而起,视其缶:起,视其缶:【考考你考考你】表转折,却表转折,却表并列,不译表并列,不译表承接,不译表承接,

10、不译表示修饰,相当于表示修饰,相当于“地地”三、三、“而而”的用法:的用法:2 2、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和”或者或者不译不译。【例例】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昳丽丽3 3、表示承接关系,一般连接两个有先后关系的动词,、表示承接关系,一般连接两个有先后关系的动词,可译为可译为“就就”、“然后然后”,或者,或者不译不译。【例例】学学而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习之,不亦乐乎?1 1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但是”、“却却”等。等。【例例】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愠,不亦君子乎?4 4、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

11、“地地”,或者,或者不译不译。【例例】则弛然则弛然而而卧。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卧。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5有极少数情况可表示假设。诸君而有意请瞻于马首。 1、皆以美、皆以美于于徐公:徐公: 2、于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3、相与步、相与步于于中庭:中庭: 4、未尝不叹息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于桓、灵也:桓、灵也: 5、舜发、舜发于于畎亩之中:畎亩之中: 6、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考考你考考你】比比在在在在对对从从比比四、四、“于于”的用法的用法 文言文中文言文中“于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比较等。对象、比较等。1

12、、表示处所,译为、表示处所,译为“在在”、”从从“、到。到。【例例】于厅事之东北角于厅事之东北角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达达于于汉阴汉阴2、表示时间,译为、表示时间,译为“到到”。【例例】积积于于今六十岁矣今六十岁矣3、表示对象,译为、表示对象,译为“向向“、“对于对于”。【例例】惧其不已也,告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于帝帝 万钟万钟于于我何加焉我何加焉4、表示比较,译为、表示比较,译为“比比”【例例】皆以美皆以美于于徐公徐公。苛政猛苛政猛于于虎虎其妻献疑曰:其妻献疑曰:欲穷其林:欲穷其林: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4 4)不能指其一端:

13、)不能指其一端:.【考考你考考你】他的他的那,这那,这用在句首加强反问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语气其中的其中的四、四、“其其”的用法的用法1 1、作人称代词,代指人或物,可译为、作人称代词,代指人或物,可译为他(们)他(们)、它(们)它(们),或者,或者他(们)的他(们)的、它(们)的它(们)的。【例例】百姓多闻百姓多闻其其贤贤 安求安求其其能千里也能千里也(3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其上上2 2、作指示代词,可译为、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这(些)”、“那(些)那(些)”、“其中(的)其中(的)”等。等。【例例】其其船背稍夷船背稍夷 其其一犬坐于前一犬坐于前3 3、副词,用

14、于句首,表示、副词,用于句首,表示反问、推测、委婉反问、推测、委婉等语气。等语气。【例例】其其真无马邪?真无马邪?其其真不知马也。真不知马也。 用在句中用于加强语气,无意义。用在句中用于加强语气,无意义。 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又何间焉?又何间焉?汉之阴无陇断焉。汉之阴无陇断焉。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语气助词,呢(语气助词,呢)(表示感叹语气)(表示感叹语气)(兼词,从这里)(兼词,从这里)【考考你考考你】五、五、“焉焉”的用法的用法1 1、作语气助词,相当于、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呢呢”、“了了”【例例】虽鸡狗不得宁虽鸡狗不得宁焉焉 因以为号因以为号焉焉2 2

15、、作兼词,相当于、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之”,可译为,可译为在那里、对他等在那里、对他等。【例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焉(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3 3、作疑问代词,可译为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哪里。【例例】且且焉焉置土石置土石(2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六、“为”的用法1 1、用作介词、用作介词 (1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向”、“对对”、“替替”、“给给”、“被被”。如:此中人语云:如:此中人语云: “不足不足为为外人道也。外人道也。” 为为报倾诚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6、报倾诚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2 2)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当”。如:如:为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3 3)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因为”。如:昂首观之,项如:昂首观之,项为为之强之强(4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为了”。如:乡如:乡为为身死而不受身死而不受2 2、用作动词,这时是实词,表示做某事,具体意思要视语境而定。、用作动词,这时是实词,表示做某事,具体意思要视语境而定。如: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如: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盘

17、为我为云梯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 3、句末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 敌未灭,何以家为?敌未灭,何以家为? 驴之黔驴之黔,无可用,放之山下。狗见之,无可用,放之山下。狗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而觇。少时,驴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而觇。少时,驴一鸣,狗愕然,曰:一鸣,狗愕然,曰:“此必神兽也,吾当敬此必神兽也,吾当敬之。之。”稍出近之,惴惴稍出近之,惴惴而前,然见其蹄类牛,而前,然见其蹄类牛,疑焉,立而睨。久之,驴啮草。狗不胜喜,曰:疑焉,立而睨。久之,驴啮草。狗不胜喜,曰:“食草者,何用之有?食草者,何用之有?”乃荡冲不已,甚狎乃荡冲不已,甚狎。

18、驴不胜怒,蹄而伤其首。狗痛而走。他日,复驴不胜怒,蹄而伤其首。狗痛而走。他日,复遇驴,遽遇驴,遽蔽林间矣。蔽林间矣。注释注释黔:贵州一带。黔:贵州一带。惴惴:惴惴:zhuzhu , ,形容害怕不形容害怕不安的样子。安的样子。亲近而不庄重。亲近而不庄重。遽:遽:j j , ,急忙。急忙。【练一练】1 1、找出与、找出与“莲之爱莲之爱”中中“之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 A、食草者,何用、食草者,何用之之有?有? B B、久、久之之,驴啮草,驴啮草 C C、稍出近、稍出近之之 D D、 驴驴之之黔黔 2 2、分析文中三个分析文中三个“而而”的用法及含义:的用法及含义: 惴

19、惴惴惴而而前前:_:_ 狗痛狗痛而而走走:_:_ 立立而而睨睨:_:_3 3、解释下列文言虚词。、解释下列文言虚词。 然见然见其其蹄类牛蹄类牛 庞然大物也,庞然大物也,以以为神为神 庞然大物也,以庞然大物也,以为为神神 然见其蹄类牛,疑然见其蹄类牛,疑焉焉A A 驴之黔驴之黔,无可用,放之山下。狗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无可用,放之山下。狗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而觇。少时,驴一鸣,狗愕然,曰:神。蔽林间而觇。少时,驴一鸣,狗愕然,曰:“此必神兽也,此必神兽也,吾当敬之。吾当敬之。”稍出近之,惴惴稍出近之,惴惴而前,然见其蹄类牛,疑焉,立而前,然见其蹄类牛,疑焉,立而睨。久之,驴啮草。

20、狗不胜喜,曰:而睨。久之,驴啮草。狗不胜喜,曰:“食草者,何用之有?食草者,何用之有?”乃荡冲不已,甚狎乃荡冲不已,甚狎。驴不胜怒,蹄而伤其首。狗痛而走。他日,。驴不胜怒,蹄而伤其首。狗痛而走。他日,复遇驴,遽复遇驴,遽蔽林间矣。蔽林间矣。(它,代指驴它,代指驴)(把把) (当作)(当作)(兼词,对它兼词,对它 ) 表修饰表修饰,助词不译助词不译.表承接表承接,助词不译助词不译表并列表并列,助词不译助词不译一、一、“虽虽”的用法的用法1 1、表示、表示假设假设关系,可译为关系,可译为“即使即使”。如:如: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 2、表示、表示转折转折关系,可译为关系,可译为“虽然虽然”。如:是马也,如:是马也,虽虽有千里之能有千里之能二、二、“乃乃”的用法的用法1 1、“于是于是”、“就就”。如:刿曰:。如:刿曰:“肉食者谋之,肉食者谋之, 未能远谋。未能远谋。”乃乃入见。入见。2 2、“是是”。如:当立者。如:当立者乃乃公子扶苏公子扶苏3 3、“竟然竟然”。如:见渔人。如:见渔人乃乃大惊大惊4 4、“才才”。如:断其喉,尽其肉,。如:断其喉,尽其肉,乃乃去去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虽虽 乃乃 或或三、“或”的用法1、用作代词,可译为、用作代词,可译为“有人有人”、“有的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