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海大张海风老师整理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题纲)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一)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由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组成。 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细胞内液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内环境) 淋巴1、 血浆:a、 定义;血液中除血细胞外的液体。b、 作用: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

2、谢废物。2、 组织液:a、 定义: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b、 作用:为细胞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细胞的物质也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3、 淋巴:a、 定义: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又叫淋巴液b、作用: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协助机体抵御疾病,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4、不同细胞所处内环境:(二)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组成及关系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含量90%7%-8%1%血液运送物质物质

3、水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特点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1、血浆成分2、本质: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3、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一)渗透压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成因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大小越多越大越大越少越小越小 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二)酸碱度: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2、维持因素:与含有hc

4、o3、hpo42等离子有关。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hco3、hpo42、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三)温度:1、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左右。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四、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1、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四大系统。2、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3、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第2节 内环境

5、稳态的重要性 一、稳态: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二、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意义1、认识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稳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血浆中成分的变化与人体的代谢和健康(一)从水的含量及平衡分析: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取水,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排出水,当血浆中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含量上升,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二)从o

6、2的含量来分析1、刚进入高原的人,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以便于运输更多的o2并排出co2,以满足新陈代谢所需。2、短时间的剧烈运动,o2的量暂时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能量主要来自无氧呼吸。(三)从蛋白质、废物的含量来分析1、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1)营养不良使合成量减少;(2)肾小球炎,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出现水肿现象。2、当代谢废物含量上升时,说明肾功能衰竭,会患尿毒症。【思考感悟】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相对含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血浆的渗透压变小,组织液中的水回渗的速率降低,组织液的量会相对增加,造成组织水肿。第2章 动物和

7、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 树突细胞体轴突神经末梢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图)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

8、、兴奋传导形式: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兴奋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刺激兴奋部位(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3)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

9、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五、人脑的高级功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及含义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调节

10、: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3、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激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动态平衡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

11、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2、 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调节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浓度:0.8-1.2g/l)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如下图)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血糖

12、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6、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7、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右图)三、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实例:肯德尔的研究)2、通过体液运输(应用:抽取血样检查疾病)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特点:具有特异性)【思考感悟】盐

13、酸是如何促进胰液的分泌的?(1)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使之产生促胰液素。(2)促胰液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胰腺。(3)促胰液素在胰腺处发挥生理作用而促进胰液的分泌。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主要内容。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一)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14、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4、 体温调节过程:如右图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二)水平衡的调节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3、 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

15、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三)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人体内无机盐的动态平衡是靠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2、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3、人体需要的无机盐有多种,如na+、k+、ca2+、zn2+、fe3+、i- 等4、无机盐调节:(负反馈)过程: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血钾降低、血钠升高总结:无机盐调节主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第4节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

16、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淋巴结等。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二、免疫系统的调节1、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2)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

17、疫的区别: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1、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2、 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细胞免疫的效应三、免疫失调1、防卫过强:过敏反应,如皮肤荨麻疹。2、防卫过弱: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3、防卫不准: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几点提醒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3、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

18、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4、艾滋病:(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四、免疫学应用1、疫苗根除了许多传染病,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达尔文实验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詹森实验胚芽鞘

19、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拜尔实验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温特实验某种刺激的确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其他科学家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1、上述一系列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2、实验中运用了对照 原则,如达尔文的实验中,和为对照组,和为实验组;温特的实验中,为实验组,为对照组,增加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3、实验中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 原则:达尔文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尖端的有无和感光部位的差异;温特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4、前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

20、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5、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6、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3、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4、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芽、根顶端的

21、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l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l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下图)l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l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二、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l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l 防止落花落果;l 促

22、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l 控制性别分化(促进花芽向雌花分化,从而提高产量)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其他植物激素种类和作用 名称主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一)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二)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三)应用实例:1、用乙烯利催熟凤梨。2、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

23、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思考感悟】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作用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不同,如根、芽、茎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1,108mol·l1,104mol·l1。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意义: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 数量特征 年龄结构(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二、种群的特征 迁入率和迁出率(意义: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24、大小因素) 空间特征 三、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思考感悟】某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则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何?雌性比例大,导致出生率较高,因而该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一)种群数量的“j”型曲线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大。3、数学模型:指数函数型。nt= n0t4、“j”型曲线:(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

25、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3、种增长率:k/2值时增速最快,k值时为0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内因1、起始种群个体数量。2、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出生率和迁入率。3、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死亡率和迁出率。(二)外因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2、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等。三、“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1、曲线比较(如下图)。2、列表比较(如下表)。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k值的有无无k值有k值曲线形成的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3、联

26、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阴影部分)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而有:“j”型曲线因环境阻力增大而成“s”型曲线。4、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控制,应降低其k值。5、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四、 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

27、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2、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足,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思考感悟】当一个种群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时,种群数量如何变化?当刚迁入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种群增长速率较快,接近“j”型曲线,当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环境中的容纳量接近饱和,种群增长减缓,呈“s”型曲线,最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第3、4节 群落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特征:物种组成、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生态位、范围和边界、群落的演替等。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

28、同的空间。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一)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大豆与根瘤菌寄生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

29、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二)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1)原因:阳光的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2)意义: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分层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

30、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三、群落的演替(一)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二)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1、初生演替(1)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的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思考感悟】雌螳螂在交配后将雄螳螂吃掉

31、,是捕食吗?不是捕食,捕食必须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个体之间,而雌雄螳螂属同一物种。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3、组成关系4、功能: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5、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

32、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 等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 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各成分相互关系(如图)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1、食物链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l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l 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l 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

33、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2、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思考感悟】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吗?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吗?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l 只有自养型即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才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就不是生产者。只有靠捕食或寄生生活的动物才是消费者,如蚯蚓营腐生生活则不是消费者,而是分解者。只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才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生产者,而不是分解者。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

34、概念和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过程(1)能量的输入源头:太阳能总值: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2)能量的传递传递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化学能。传递过程:(3)能量的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4)能量的散失形式:热能过程: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一般途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呼吸作用有机物(化学能) 能量热能:散失特殊途径:动植物遗体形成的煤炭、石油等经工业燃烧以热能二、特点: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能量只能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传递效率是10%-20

35、%;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思考感悟】生态系统为何要不断从系统外得到能量补充?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都会有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不能被任何生命活动所利用,能量在流动中越来越少。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一)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36、。2、循环: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3、范围:生物圈。(二)特点: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具有循环性。二、实例碳循环(一)无机环境中存在的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二)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三)特点:具全球性,可反复利用。(四)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如图)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燃烧。4、实现碳在生

37、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5、碳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三、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1、温室效应的形成:co2与悬浮粒子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2、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破坏。3、影响:(1)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2)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4、缓解措施:(1)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3)开发清洁能源。五、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为载体无机物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全球性)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图示六、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生物富集作用1、概念: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2、富集物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3、富集过程:随着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