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卵石碎石料试验PPT课件_第1页
砂卵石碎石料试验PPT课件_第2页
砂卵石碎石料试验PPT课件_第3页
砂卵石碎石料试验PPT课件_第4页
砂卵石碎石料试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试验项目 2.1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2.2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2.3 碎石或卵石表观密度试验 2.4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试验 2.5 砂的筛分试验 2.6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试验 2.7 石子的压碎指标试验 2.8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第1页/共37页2.1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2.1.1 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可以借此评定砂的质量。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必要数据之一。 2.1.2 主要仪器设备 容量瓶(500ml)、托盘天平或电子称( 称量1000g左右,感量1g)、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2.1.3 实样制备 将缩分至约650g的实样

2、在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试验室温度应在2025。第2页/共37页2.1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2.1.4 试验步骤 1) 称取烘干实样300g(m0),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 2) 摇转容量瓶使实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后打开瓶塞,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 ,再塞紧瓶塞 ,擦干瓶外壁水分,称其质量m1(g)。 3) 倒出瓶中的水和实样,洗净瓶内外壁,再注入与上项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2(g)。第3页/共37页2.1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2.1.5 试验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表观密度

3、(精确至10kg/m3):100012000tmmmm以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两次测定结果的误差大于20kg/m3,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第4页/共37页2.2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2.2.2 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堆积密度,计算空隙率,可以借此评定砂的质量。 2.2.3主要试验仪器 台秤或电子称(称量5kg左右,感量5g)、容量筒 ( 容积1L)、烘箱、漏斗、料勺、直尺、浅盘等。 2.2.3 实样制备 取缩分实样,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先用4.75mm孔径的筛子过筛,剔除4.75mm以上颗粒,然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第5页/共37页2.2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2.2.4 试验步

4、骤 1)称容量筒质量m1(kg) 及测定标准容器体积(V0) 2)用料勺或将实样徐徐装入容量筒内漏斗,打开活动门,使实样徐徐落入标准容器,直至实样装满超出筒口成锥形为止。 3) 用直尺将多余的实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0(kg)。第6页/共37页2.2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2.2.5 试验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砂的堆积密度(精确至10kg/m3):10000100Vmm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第7页/共37页2.3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网篮法) 2.3.1 试验目的 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可以借此评定石的质量。石子的表观密度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空隙率计算的必要

5、数据之一。 2.3.2 试验仪器 浸水天平、吊篮、水槽、烘箱、其他设备。第8页/共37页2.3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网篮法) 2.3.3 试验步骤: 1)备料:实料用4.75mm标准筛过筛,四分法取量(每份实料质量满足最小质量要求),留两份备用。实样浸泡水中,漂洗干净,防止颗粒损失。 2)浸泡实样:取一份放入盛水器皿中,注入清水,水面高出实样50mm,搅拌实样,排除气泡,浸泡24h,确保开口孔隙饱水。 3)放入吊篮,天平调零。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水槽水面高度由溢流口调节,不滴水为宜,天平调零。第9页/共37页2.3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网篮法) 4)称取集料水中质量G1 :实料放入吊篮,溢

6、流口不滴水,水面维持不变,称取饱水粗集料在水中的质量G1。 5)称取吊篮在水中质量G2; 6)称取烘干质量G0:将擦拭后的实料放入烘箱(1055烘干至恒重)烘干后称其质量为G0。第10页/共37页2.3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网篮法) 2.3.4 试验结果处理 根据粗集料的烘干质量G0和饱水后在水中的质量G1和吊篮水中质量G2,按下式计算粗集料密度0: 表观密度:100012000tGGGG水温15161718192021222324250.00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60.0060.0070.008 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

7、值。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应重新进行试验。第11页/共37页2.3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2.3.1 试验目的 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评定石的质量。 2.3.2 主要仪器设备 广口瓶、烘箱、天平或电子称、筛子、浅盘、开口容器、毛巾、毛刷、玻璃片。 2.3.3 实样制备 试验前,将样品筛除4.7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4.0 kg,洗刷干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烘干备用。 第12页/共37页2.3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2.3.4 试验步骤 1)称1000g实样,浸水饱和后,装入广口瓶中,装实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然后注满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

8、的方法排除气泡. 2)气泡排净后,向瓶内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到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瓶口与玻璃片之间无气泡时,擦干瓶外壁水分,称取实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m1),精确至1g。第13页/共37页2.3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3)将瓶中实样倒入浅盘中,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实样的质量(m0),精确至1g。 4) 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壁水分后称出总质量(m2),精确至1g 2.3.5 试验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表观密度(精确至10kg/m3):100012000tmmmm 以两次测定结果

9、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两次测定结果的误差大于20 kg/m3,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第14页/共37页2.4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 2.4.1 试验目的 测定石子的堆积密度,计算空隙率,可以借此评定石子的质量。石子的堆积密度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必要数据之一。在运输时,根据石子的堆积密度换算石子的运输重量和体积。 2.4.2 主要仪器设备 标准容器、台秤、烘箱、漏斗、小铲、直尺、浅盘等。第15页/共37页2.4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 2.4.3 实样制备 取缩分实样,烘干后,拌匀并将实样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4.4 试验步骤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m0(kg)及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V0)

10、。 2)用铁锹将实样通过标准容器上方漏斗装入,直至容器上部实样呈锥体且四周溢满,停止加料。 3)使表面凸出部分体积和凹陷体积大致相等。称其质量m1(kg)。 第16页/共37页2.4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 2.4.5 试验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石的堆积密度 (精确至10 kg/ m):10000010Vmm0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第17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2.5.1 试验目的和依据目的:对混凝土用砂进行试验,评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原材料参数。依据:建筑用砂试验依据为国家标准建筑用砂( GB/T 146842011)。第

11、18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 2.5.2 实样制作 (1)在料堆上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2)将所取样品皿于平板上,堆成厚度约为20 mm的圆饼,用四分法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3)筛除大于9. 50 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并将实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第19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 2.5.3 主要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00 g,感量1 g; 方孔筛:孔径为150 m、300m、600 m、1.18 mm、2.36

12、 mm、4.75 mm及9.50 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摇筛机; 搪瓷盘,毛刷等。第20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 摇筛机 标准砂筛 筛盖筛盖4.75mm4.75mm2.36mm2.36mm1.18mm1.18mm300m300m300m300m150m150m75m75m筛底筛底第21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 2.5.4 试验步骤 (1)套筛按孔径小大,从下往上顺序套好; (2)称取实样500 g,精确至1 g,倒入套筛中。 (3)盖筛盖,置于摇筛机中,筛10分钟后,取出套筛,从上到下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实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实样并入下一号筛中,

13、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4)称量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重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实样重量之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第22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筛孔尺寸筛孔尺寸mmmm 筛余量筛余量g g 分计筛余率分计筛余率% %累计筛余累计筛余% %4.754.75m m1 1a a1 1=m=m1 1/m/mA A1 1=a=a1 12.362.36m m2 2a a2 2=m=m2 2/m/mA A2 2=A=A1 1+a+a2 21.181.18m m3 3a a3 3=m=m3 3/m/mA A3 3=A=A2 2+a+a3 30.600.60m m4 4a

14、a4 4=m=m4 4/m/mA A4 4=A=A3 3+a+a4 40.300.30m m5 5a a5 5=m=m5 5/m/mA A5 5=A=A4 4+a+a5 50.150.15m m6 6a a6 6=m=m6 6/m/mA A6 6=A=A5 5+a+a6 6底底m m底底m=mm=m1 1+m+m2 2+m+m3 3+m+m4 4+m+m5 5+m+m6 6+m+m底底2.5.5 试验结果计算试验结果计算 累计筛余与分计筛余计算关系累计筛余与分计筛余计算关系 第23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 2.5.6 结果评定 1)级配的鉴定:按国家规范规定的级配区范围,判定属于哪个级

15、配区,是否合格。 2)粗细程度鉴定: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的大小来判定。具体见下式。11654321005AAAAAAAMx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300、150孔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根据细度模数的大小来确定砂的粗细程度。第24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筛孔尺寸筛孔尺寸1区区2区区3区区累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9.50mm0004.75mm1001001002.36mm3552501501.18mm65355010250600m857170414016300m958092708555150m10090100

16、9010090第25页/共37页2.5 砂的筛分试验 当=3.73.1时为粗砂;当=3.02.3时为中砂;当=2.21.6时为细砂; 3)筛分试验应采用两组实样进行,取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精确至0.1,若两次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第26页/共37页2.6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试验 2.6 .1 试验目的 测定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及粒级规格,对于节约水泥和提高混凝土强度是有利的,同时为使用骨料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 2.6.2 主要仪器设备 摇筛机、筛(孔径规格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

17、、37.5mm、53.0mm、63.0mm、75.0mm、90.0mm) 2.6.3 试样第27页/共37页 摇筛机摇筛机 标准石筛标准石筛 2.6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试验筛盖筛盖31.5mm31.5mm26.5mm26.5mm19.0mm19.0mm16.0mm16.0mm13.2mm13.2mm9.5mm9.5mm4.75mm4.75mm筛底筛底第28页/共37页2.6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试验 2.6.4 试验步骤 1)按规定取样,将实样缩分到规定的质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2)按规定数量称取实样一份,精确至1g。将实样倒入按筛孔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上。 3)将套筛在摇筛机上筛10min,取

18、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实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实样一起过筛,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对大于19.0mm的颗粒,筛分时允许用手拨动。 4)称出各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若各筛的筛余量与筛底实样之和超过原实样质量的1%时,须重新试验。第29页/共37页2.6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试验 2.6.5 结果计算与评定 1)计算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2)计算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3)据各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实样颗粒级配。第30页/共37页2.7 石子的压碎指标试验 2.7.1 试验目的 通过测定碎石或

19、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评定石子的质量。 2.7.2 主要仪器设备 压力试验机、压碎值测定仪 、方孔筛、天平台秤垫棒等 2.7.3 实样制备 按规定取样,风干后筛除大于19.0mm及小于9.50mm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拌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三份备用(每份3000g)。第31页/共37页2.7 石子的压碎指标试验 2.7.4试验步骤 (1)置圆模于底盘上,取实样1份,分两层装入模内,每装完一层实样后,一手按住模子,一手将底盘放在圆钢上振颤摆动,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两层颠实后,平整模内实样表面,盖上压头。 (2)装有实样的模子置于压力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按1kN/s的速度均匀加荷200kN并稳荷5s,然后卸荷,取下受压圆模,倒出实样,用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