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写作阅读讲义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1.gif)
![中学语文写作阅读讲义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2.gif)
![中学语文写作阅读讲义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3.gif)
![中学语文写作阅读讲义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4.gif)
![中学语文写作阅读讲义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7c81c0ea-c15d-4535-939f-6bc496ee894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宏观认识 微观重视第一节 语文·作文·阅读一、 语文语言: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文学:时空:古代文学(1919年)现代文学(1919年1949年)当代文学(1949年后)外国文学 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二、 作文(一) 内涵一般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实用文体(学生)文学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作品(社会)(二) 体系作文过程(基本能力):标题(眼睛),主题(灵魂),材料(血肉),思路(组织),结构(骨架),语言(细胞),技巧(形体),修改(美容)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说明文),议论(议论文),抒情(抒情文、记叙)(三) 标准传统标准:“
2、铁三角”主题,结构,语言高考标准: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四) 特注文章四大要素:主题,材料(内容),结构,语言(形式)三、阅读 (一)内涵:说明文(自然科学类),议论文(社会科学类直白),记叙文(文学作品类含蓄) (二)步骤 一看标题定文体文体 二寻标志结构理结构 三找抒议明主题主题 四定范围析字句语言第二节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一、 表达方式(一) 口诀叙述粗略陈经过,人物经历事过程。描写详细重细节,绘声绘色又绘形。说明形性构因功,平实为先次生动。议论评价好坏等,抒情抒发喜怒情。(二) 简释记实 叙述表达事实,记人叙事,侧重陈述过程 描写表达形象,描形写神,侧重描绘形象 说明表达知况,
3、说物明理,侧重解说性状写虚 议论表达理论,发表评论,侧重表明观点 抒情表达情感,表露感情,侧重抒发感情(三) 虚实记实:对客观的,实在的人、事、景、物的记叙、描写、说明写虚:对主观的虚拟的感情、道理的议论与抒情诗、散文最基本的构思方法都是虚实结合三、表现手法 (一)口诀 修辞夸拟对比兴, 抒情直借托交融, 描写白描渲染烘, 虚实抑扬与动静, 以小见大联想像, 卒章显志典象征。 (二)注释 1、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 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3、描写手法:白描,渲染,烘托,虚实,抑扬,动静 4、其他手法:联想,想象,象征,用典,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第二章 写
4、作过程 基本能力写作过程1、 标题眼睛2、 主题灵魂3、 材料血肉4、 思路组织5、 结构骨架6、 语言细胞7、 技巧形体8、 修改美容第一节 标题文章的眼睛高考标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偏离题意一、 标题(一) 口诀人事景物时地细内容引拟化对比设喻修辞揭概交表展设疑作用含义标题及主题含义(二) 解释内容1、 人名为题:邓稼先2、 事件为题:海上救援一面挖芥菜3、 景物为题:都市日出4、 物名为题:小麻雀荔枝蜜5、 时间为题:长大的一刻6、 地点为题:故乡7、 细节为题:细节:背影大胡子 语言:应该的你们想错了 动作:甩 神态:微笑羞愧流泪 性格:淘气包小钢炮 修辞1、 引用:今年
5、花胜去年红2、 化用:大话西游3、 对比:诚信与虚伪自尊?自辱4、 对偶: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5、 设问:谁是最可爱的人6、 拟人:小蝌蚪找妈妈7、 比喻:上帝的馈赠 作用1、 揭示主题:我爱故乡的杨梅2、 概括事件:散步3、 交代线索:羚羊木雕4、 表示关系:我与青春痘5、 展示环境:故乡6、 设置疑问:世界是什么 含义标题主题二、 审题(一) 特别强调1、 体型演变: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2、 提法注意:为题,为主题,为话题3、 题面含义:一般类(显性)直白性 比喻类(隐形)含蓄性(二) 审题步骤1、 口诀一辩题型:命题材料与话题二定文体:说明议论与记叙三析题境:表层及其
6、隐含义2、 注释题型:命题作文(选题,半命题) 材料作文(看图,图表) 话题作文文体:记叙文标志 要素 有“我” 寓意议论文标志 话题 论点 要求说明文标志 实物 事理 要求3、 题意看表层:看范围:时间,地点,对象,人称,数量抓题眼:词语中心语,短语修饰语,句子动谓语,注意变式句明寓意:象征义,比喻义,引用义,多义(三) 话题作文1、 话题的构成材料引子(叙)提示阐释(议)话题中心(题)要求三自(限)2、 话题的变化材料+提示+话题+要求提示+话题+要求材料+话题+要求直白式话题(四) 文题特点及审题方法1、 含义显题显题抓眼(抓关键词)隐题隐题明含(抓隐含义)2、 形式短题短题补长(前后增
7、加)长题长题析辨(辨析范围)3、 内容大题大题小做(化大为小)小题小题大做(以小见大)虚题虚题实作(化虚为实)实题实题虚做(具物及人)4、 其他设想想象虚拟(想象拓展)标志标示定体(注意标志)三、 拟题(一) 四个层次1、 直用:“亲情”“桥”2、 添用:“父子亲情”“家乡的桥”3、 改用:“父子情深”“连接心灵的桥”4、 暗用:“背影”“心灵的彩虹”(二) 基本要求1、 多描写:多描写少陈述(形象,生动,传神)杜鹃的传说杜鹃枝上杜鹃鸣雨中江南烟雨蒙蒙读江南2、 多动态:多动态少静态(动态,直观,壮势)春天来了奔跑的春天3、 多含蓄:多含蓄少直白(形象,含蓄,艺术)我们的友谊春风扑面而来(三)
8、 常用方法1、 一般方法:人事景物时地细2、 修辞运用:3、 其他方法:(1)添加法 (2)想象法 (3)悬念法 (4)拟人法 (5)引用法四、 跑题(如何避免跑题)反复点题忌含蓄抓住时代主旋律第二节 主题 文章的灵魂高考标准:基础等级,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或立意不明一、 含义1、 记叙文2、 说明文 中心思想3、 议论文中心论点 统称:主题4、 文学作品主旨、主题二、 要求1、 正确(健康)符合时代主旋律2、 集中(明确)反复点题忌含蓄3、 新 颖 真实感受与感悟4、 深 刻 由物及人及人生三、 表现1、 明点(直率添饰):标题点题、开宗明义、片言居要、卒章显志 主要用
9、议论、抒情的语句表现出来2、 暗点(委婉含蓄):双关、喻指、象征、反讽 主要用写景、写物的语句表现出来3、 不点(文艺性强):让形象说话(人)性格特征 让事实说话(事)社会意义 让意境说话(量)景中之情 让意象说话(物)物中之志 主要用作者不告诉来表现出来发展等级:深刻,由表及里,由果及因,由小及大,由物及人,由小己及他人、及社会、及人生深化主题(升华主题)四、 升华主题:深化主题就是把有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或提高的部分,在结局表达出来。写出感想、感受、感悟,意义是让我们不断提高思想意识,懂得更多人生道理,学会为人处世。1、议论升华 2、抒情升华 3、引诗升华 4、联想升华 5、景物升华 6、
10、背景升华五、 归纳(阅读)(一) 概括主要内容1、 写人记事:谁,在什么时候,有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大要素简化之: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2、 写景状物: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是什么样子(特征是什么)(二) 概括中心思想题头抒议尾段意,人事是物背景析(三) 概括中心的格式中心内容+中心思想强化知识点:文章:内容:主题、材料+标题、感情 形式:结构、语言+书写、体裁归纳主题六句话:议论抒情,景情物情,事件意义,性格特征,题头尾渡,反复背景中心句:1)内容上:段篇中心意思,中心思想2)结构上:段篇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 3)方位上:段首,段中,段尾,篇首,篇中,篇尾 4)表达上:问题回
11、答句,表示判断的句子,概抽内容句第三节 材料 文章的血肉关于材料: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有什么内容。感情真挚;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一、材料内涵1、直接材料2、间接材料二、材料积累(广义:无,选取)1、多观察(人、事、景物)直接材料2、多阅读(古今中外,必读书目)间接材料3、多练笔(日记,笔记)积累经验三、材料选择(狭义:有,选用)1、紧扣中心2、熟悉真实3、内涵新颖4、注意范围四、材料组织1、先后顺序 2、详略安排 3、编写提纲五、口诀围绕中心典型新男女老少中古今好的细节赛黄金六、 训练(一) 记事文章巧构思两法1、 记一件事 一则材料法(顺应时空法)2、 记几件事片段组合法(镜
12、头型记事)(二) 写人文章巧安排1、 内容:一人一事 一人多事 多人一事 多人多事2、 结构:先概括后具体 中心事件法 并列事件法 物件线索法 对比衬托法第四章 思路 文章的组织一、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方式,也是一种构思方式(一) 口诀联想实质此及彼概念抓住联点才合理关键同相接对因推测类型汇材拓思弘主题作用(二) 解释1、 概念:是由有联系的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其实质是由此及彼2、 关键:抓住联系点3、 类型:同类联想(同类同档) 相似联想(形似神似) 接近联想(时间、空间) 对比联想(自比、互比) 因果联想(因果、果因)4、 作用:汇集材料,拓展思路,弘扬主题5、 特注:比喻,拟人,
13、象征,对比,反衬等手法均是联想(三) 训练 连锁式,辐射式,升华式1、 快速写景三句话(材料)立即抓住主体主体物迅速辐射联系联系物尽快展开联想联想物2、 写景文章结构方法定点定景 定点换景 移步定景 移步换景 散点组接 易时变景 点面结合虚实相生3、 景物描写方法(口诀)视角远近仰俯平,五觉触嗅味视听。绘声绘色形动静,拟喻衬比排引用。大笔勾勒工笔摹,物言志来景抒情。(四) 升华式联想训练 口诀:看听闻尝感想到 拓展思路真需要 感悟升华更奇妙1、 观察事物狭义观察:看;广义观察:五觉并用五觉:视,听,味,嗅,触固定提法六到:看,听,闻,尝,感,想(到)引申说法七角:上,下,左,右,仰,俯,平观察
14、角度2、 有所感悟感:感悟感到了什么五觉并用重在外形(形)悟:领悟想到了什么联想升华提取内在的神(神)3、 联想升华物物,景物,事物,人物普通联想物人,人生,精神,哲理深刻联想二、想象 (一)口诀 已有表象基础上, 加工改造新形象, 再造创造与幻想。(二)解释 1、概念:它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分类 再造想象:三国演义 幻想:卖火柴的小女孩 创造想象:西游记4、 作用充实内容:李自成深化主题:荔枝蜜联想:甲事物(存在)乙事物(存在)想象:甲事物(存在)乙事物(不存在)特注:联想、想象都是表现手法第五节 结构 文章的骨架 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高考标准:结构严谨;结
15、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结构:篇章结构 语段结构(小)结构:段落层次 过渡照应 开头结尾一、文体与标志 (一)文体 1、记叙文(写人、记事) 初中教材:横式,纵式,纵横式 常见结构:总分变化 表达变化 感情变化 情节变化内容变化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2、议论文(立论、驳论)基本结构:提法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见结构:总分式 并列式 递进式 连贯式特注:说明方法 分列作下,举打作画 类数诠定,列比比图 别字释义,子方较表(二)标志 位并标承感时空 位序性标志:首先,其次,第一,第二(公文) 并列性标志:一方面,另一方面 标志性标志:分号,句号,破折号 承接性标志:起先,接着,然后 感情性标
16、志:讨厌,赞叹,提倡,反对 时间性标志:早晨,中午,晚上 空间性标志:左边,右边 另外,其实,此外,因此,所以,感到,以为,我认为,总之,总而言之,实际上,由此看来,这样一来,这就是说,综上所述二、 段落与层次段落着眼于文字停顿,具有明显的换行标志(自然段)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与段一致或包括几段或段内几层(意义段)(一) 语段结构(段内层次)1、 中心句内容上:段篇中心思想,中心意思结构上:段篇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方位上:段首,段中,段尾,篇首,篇中,篇尾表达上:问题问答句,表示判断句,内容概括句作用:内容上:点明中心 结构上:点明思路2、 规范段(总分总的段落)起始层点明中心意思展开层阐明
17、中心意思始终层深化中心意思3、 提段意提取总句法:总分式 总叙式联合串取法:并列式 承接式因果取果法:因果式转折取后法:转折式递进取后法:递进式选主舍次法:主次式(二) 篇章结构(全篇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口诀:自身标志:小题等,总表感情内时空,注意过渡问句段,小结归上引下层。 注释:1、总:总分变化答谢中书书 2、表:表达方式变化记承天寺夜游 3、感:感情变化阿长与山海经(常是欲扬先抑) 4、情:情节变化丑小鸭乡村的孩子 5、内:内容变化春 6、时:时间变化芦花荡 7、空:空间变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赋:1、文学表现手法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赋:叙述,比:比喻,兴:联想,托物起兴
18、)2、汉代,借于诗散文之间的文体,叙事为主:大赋;抒情为主:小赋,接近散文:称“文赋” 3、今,散文标题“赋”,是“赞颂”的意思。纯写物的赋即托物言志,伴写物的赋即借物喻人三、过渡于照应过渡上下文的连接与转换照应前后内容的关照与呼应(一) 过渡(承上启下)1、 常见类型形式:词语过渡 句子过渡 段落过渡 小标题过渡内容:设问过渡 转折过渡 承接过渡 时间过渡2、 过渡作用连接不同时间连接不同物景3、 三法:开篇过渡重点题 二段过渡承上意 续用主要词与句 这天一天有一次时间性过渡 结尾过渡不用愁 呼应开头写感受常见过渡词口诀:三是三然因所以 尽管那么综即使 三是:但是,还是,可是 三然:既然,虽
19、然,然而 因:因此 综:综上所述(二) 照应(结构严谨)1、 常见类型点题照应(题首照应,题头呼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伏笔照应反复照应(复叠照应)悬念照应(设问照应)2、 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反复照应的作用:突出标题,突出主题,突出线索,突出强调悬念照应:增强情节的曲折性,生动性,使行文不呆板三、 开头与结尾(一) 开头 1、类型 (1)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点题式(点示标题) 设问式(依题设问) 交待式(人时地因) 抒情式(直抒胸臆) 议论式(哲理议论) (2)进门向壁(委婉含蓄) 描写式(肖像,景,场,细) 衬托式(许多,个别) 倒叙式(设置悬念) 联想式(托物起兴) 引用式(诗词名言)2、
20、作用 内容上:点明中心,统领全文,开篇点题,交待起因 结构上:铺垫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二) 结尾1、 类型(1)自然收来(简洁明了) 点题式(点明主题) 呼应式(呼应开篇) 自然式(即结束法)叙述 抒情式(增感染力)抒情 总结式(议论升华)议论(2)巧蓄余韵(委婉含蓄) 描写式(景物描写) 悬念式(无尾之尾) 意外式(出乎意料) 启发式(象征双关) 引用式(诗词名言)2、作用 (1)内容上:揭示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启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2)结构上:呼应前文3、不会或无时间结尾怎么办:把开头略加改造五、线索与顺序 (一)口诀 人物时事空间情形式 单复主副明暗行种类 标题反复抒议等显
21、处(二) 注释 1、形式:人物 物 时间 事 空间 某一问题 感情变化 特注:时间标志 具体地写:2007年5月11日晚7时 笼统地写:2007年5月11日 景令交待:桃红了2、种类 线索:单线 复线:主线 副线 飞夺泸定桥 明线 藤野先生 暗线 药3、处:大小标题交待线索 间融反复表明线索 抒情议论显示线索(三)顺序:叙述顺序=记叙顺序=叙述方法=记叙方法 1、顺叙:时间推移 空间变化 时空结合 情节发展 作用:脉络清晰,易于理解 注意:a.努力追求波澜,添加描写,抒情议论,设置悬念 b.注意材料,详略处理 2、倒叙:结局提前 高潮提前 后事提前 回忆倒叙 作用:造成悬念,声场波澜,引起兴趣
22、 注意:结果照应开头,注意衔接过渡 3、插叙:插入内容或是过去的一件事或是另外一件事,有回忆,追溯,身份,性格,原因来历,解释说明 作用:补充了内容,使内容丰富 补充了情节,使情节曲折存致 注意:不宜多用,避免到处乱插,喧宾夺主 4、补叙(补充说明):补入内容,同插入的内容 作用:有意省略前的内容,故设疑团,增强文章的曲折性,扣人心弦5、平叙(分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1)平行式分叙中国人民解放军 (2)并列交叉式飞夺泸定桥 作用:眉目清晰,有条不紊 特注:线索与顺序的区别与联系 线索在记叙文散文中顺序 顺序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 线索中的时间,空间,时空交叉与顺序的时间,空间,时
23、空交叉判断尺度是一致的。第六节 语言 文章的细胞一、语言:口语,书面语,文学语言二、风格雅俗共赏 大白话通俗,直白,朴素,清新,豪放,现实,下里巴人 太美了典雅,含蓄,华丽,凝重,婉约,浪漫,阳春白雪三、特征说明文的语言追求说明的准确议论文的语言追求说理的严谨记叙文是语言追求描述的形象四、要求基础等级通顺(改病句,修短文)发展等级有文采(词,句,段)五、训练 (一)写作点(有文采) 1、词语生动 2、句式灵活 3、善用修辞 4、文句有意蕴 (二)阅读点 1、理解词语 2、理解句子 3、筛选信息附录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重要词语1、主题:立场观点词,主题思想词2、结构:上下过渡词,前后(
24、首尾)照应词 结构:段落层次 过渡照应 开头结尾3、语言:深层含义词,特定含义词二、词语含义 1、本身义:多层次,词典义 2、文中义:语境义 3、比喻义 4、象征义 5、指代义 6、言外义:反语,双关,借代(例:标致)三、词语作用(为啥用这个词,好处?表达效果,删掉?换掉?)1、靠在主题上:点明主题,突出主题,强调主题,深化主题(概括内容)2、靠在结构上:统领全文,照应题目,前后呼应,衔接过渡3、靠在语言上:说明准确 议论严密 记叙形象四、答题方法特指删换或说好处题1、步骤:回答不能删换 回答本义和中文义 解说文中作用 删换后有什么不好2、 用词(作用)概括(主旨语) 衔接(过渡) 限制(数量
25、) 强调(副词) 指代(代词临时具有指代意义) 突出(特征) 体现(性格)3、表述 说明:准确地说明特点,否则不符合实际 议论:严密地阐明观点,否则不符合文意 记叙:形象地体现性格,否则不表现性格(人物) 形象地突出特征,否则不突出特征(景物) (一)词语生动理解词语 (二)句式灵活 句式:主动句,肯定句,陈述句,感叹句,长句,整句,常式句 被动句,否定句,疑问句,祈使句,短句,散句,变式句1、常式句与变式句 变式=倒装:主调倒装(冲啊!同志们) 定语后置(他吃了一个苹果,红红的) 状语后置(春雨渐渐沥沥地下着,春雨不停地下着,渐渐沥沥地下着) 作用:强调变化成分,提高语言的表现 2、整句与散
26、句 3、长句与短句 (三)巧形修辞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道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使形象特点更突出,更具体 作用:增强语言的主动性,形象性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将物人格化,形象化,增加亲切感 排比:加强语势,表达更有气魄,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四)文句有意蕴 意蕴内在含义,文句有意蕴即语言有丰富的内容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具有言外之旨和言外之意,领人玩之无穷,味之不厌。 1、深刻,警句 2、言外,含蓄 3、历史,引用 4、托物,象征 5、哲理,感悟 6、悬念附二:阅读点二,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含义一、重要句子 1、主题:中心句,主旨句,议论句,抒情句 2、结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
27、照应句 3、语言:修辞句,描写句,精警句,含蓄句二、句子含义 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深层含义即语境义(常与比喻和象征有关) 3、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常与反语和双关有关) 答法:由喻体及本体,由含蓄及具体 由物及人生,由问题及主题三、分析作用 (一)注意位置 1、文首,靠开头的作用上去 内容上:点明中心,统领全文,开篇点题 结构上:铺垫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注意:环境描写句,靠到环境描写句的作用上去(交待时间,节令,烘托气氛,铺垫下文) 2、文尾,靠结尾的作用上去 内容上:揭示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启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结构上:呼应全文 注意:环境描写句靠到环境描写句的作用上去(渲
28、染气氛,升华主题) 3、中间:靠到中间的过渡照应上去 过渡作用:内容上:点明中心,层层深入 结构上:承上启下 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 4、段首:总领全文,承上启下 5、段尾:总结全文,承上启下(二)紧扣“铁三角” 1、主旨:点明主题,突出主题,强调主题,深化主题 2、结构:统领全文,照应题目,呼应前文,衔接过渡 3、语言:修辞句,描写句四、重点训练1、描写类生动形象 比喻: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将物人格化,形象化,增加亲切感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氛围,增加感染力,增加联想,以创意境 借代: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2、结构类突出强调 排比:加强语气,
29、表达更有气魄,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反复:强调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式,以突出主要内容 对比:形成反差,加深印象,突出中心 对偶:使语言形式整齐,音律铿锵3、语言类增强语气 设问:提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口诀) 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加强语气附三: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重要信息1、基本内涵:表露文中重要内容的词语过语句可以是: 重要知识,重要概念及阐释说明文,议论文 最能表达主旨的语句文学作品2、具体代为:标题语,标志语,概括语(类似中心句)主旨语,感情语,过渡语,反语语,注释语第三章 表达方式 专项能力第一节 叙述 表达事实一、要
30、素记叙文的要素是指所写中心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六要素是记叙文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六要素都俱全。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起因),在干什么(经过),结果怎样但并非所有的记叙文都如此,有的记叙文,特别是某个具体事件,如果有的要素是读者熟知的(如时间,地点,起因),而且不交待不影响表达效果,也可以省略一两个要素,但必须是文中有暗示的,或者是巧妙的间接交待。二、角度(即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还适于心理描写(我,我们)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便于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你,你们
31、)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有比较大的活动范围(他 ,他们)交替使用:开始用第一人称,后来用其他人称三、线索人物时事空间情,大小标题交待线索单复住副明暗行,间隔反复交待线索标题反复抒议等,抒情议论显示主线四、顺序顺叙:1)时间推移 2)空间变化 3)时空结合 4)情节发展作用:脉络清晰,易于理解注意:1)努力追求波澜,添加描写、抒情、议论设置悬念等 2)注意材料,详略处理倒叙:1)结局提前 2)高潮提前 3)后事提前 4)回忆倒叙作用:造成悬念,生成波澜,引起兴趣注意:结尾照应开头,注意衔接过渡插叙:插入内容或是过去的一件事或是另外的一件事,有回忆,追溯身份、性格、
32、原因来历、解释说明作用:补充了内容,使内容丰富 补充了情节,使情节曲折有致注意:不宜多用,避免到处乱插,喧宾夺主补叙(补充说明):补入内容,同插入的内容作用:有意省略前的内容,故设疑团,增强文章的曲折性,扣人心弦平叙(分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1) 平行式分叙: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2) 并列交叉式:飞夺泸定桥 作用:眉目清晰,有条不紊五、详略详写作用:内容上:为突出重要人物,突出主要事件,突出文章中心服务 形式上:使文章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第二节 描写 表达形象叙述:要素 描写:对象:人物,环境,细节,场面 角度 角度:正面(直接),侧面(间接) 线索 风格:白格(写意)细节(工笔)
33、顺序 状态:动态,静态 详略一、人物描写1、内涵: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2、作用:表现是什么人,发觉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反映人物性别、年龄、身份地位、职业文化、生活状态 、内心世界 精神面貌、思想品质、性格特点 简化为: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性格品格,使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使文章更有感染力(一)外貌描写:身材,服饰,容貌,神情 五官:眼,耳,口,舌,鼻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二)神态描写 概念:把神情,态度,做事的样子写出来 作用:总作用+使形象丰满、突出性格 注意: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二、语言描写 概念:又叫“语言描写”,包括:独自,对话,会
34、话 作用:总作用+推动情节发展 活用一个公式:人+动作+心理+神态+语气+说=形象三、动作描写 概念:单项动作 连续动作 交互动作 作用:总作用+推动情节发展四、心理描写 1、分类及方法 直接:直接吐露法(独白):我想 猜 作者旁述法(旁白):他想,他的心飞向了远方 侧面:面部表情提情法(神态) 语言表现法(语言) 动作表现法(动作) 环境烘托法(环境) 梦幻:梦境写作法(梦境) 幻觉描写法(幻觉)五、环境描写 (一)内涵 内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地位:主体地位,从属地位 (二)作用 1、主体地位(整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物寄情,含蓄隽永 2、从属地位(局部)烘托心情,深化主题 附:交待背
35、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文章中心,铺垫下文,照应上文,过渡,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结合开头结尾作用 (三)方法(结合抒情散文) 1、选材方法 立即抓住主体主体物 迅速辐射联系联系物 尽快展开联想联想物 2、布局方法 定点定景 定点换景 移步换景 移步定景 散点组接 易时变景 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 3、描写方法 视角远近仰俯平视角 五觉触嗅味视听观察 绘声绘色形动静描写 拟喻衬比排引用修辞 大笔勾勒工笔摹 物言志来是抒情六、细节描写 1、概念:细枝末节的描写 2、作用:使人事景物更生动、更真实 3、分类:细节描写:人物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环
36、境细节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事物细节描写 公式:人物+动作+神态+说明=形象 4、区别:细节描写细描 细描:用笔墨多,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求完美,求全面 细节描写:用笔墨少,起物辅作用,求小巧,求精美七、场面描写 1、公式:环境(特定地点+一定景物)+人的活动=场面 2、作用:渲染气氛,表现群众行动和情绪 刻画人物,揭示人物关系与冲突 推动情节波澜起伏 丰富内容,突出主题思想 3、方法 交待背景 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 有条不紊八、静态、动态 常用方法:动词法(动态文字) 拟人法 比喻法九、正面、侧面 写人:正面: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侧面:物衬,景衬,人衬,谈话十、议论主要是强调主题 1、议论文不谈 2、记叙文中的议论 先叙后议 先议后叙 首尾议论 夹叙夹议 3、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在主题方面:强调中心,深化主题,点染人物,丰满形象,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在结构方面:强调线索,表明思路,统领全篇,归纳全文,承上启下,前后呼应十一、抒情主要是强调主题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情于人 借情于事 借情于景 借情于物 借情于理 抒情的作用:开头:渲染气氛,扣人心弦 穿插:表明思路,增强意脉 结尾:激人奋进,增感染力 注意: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十二、说明 说明文分类:分列作下举打作画第四章 一般作文 实用文体第一节 记叙文记叙文:一般类:写人 记事 描景 状物 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诗歌抒情方式》课件
- 食品技术检测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不同肤色的人们》课件
- 《伍员之死》课件
- 《过敏性鼻炎专题》课件
- 青州贝隆花园大酒店收银培训课件
- 《轴的扭转》课件
- 《作业成本介绍》课件
- 幼儿教育中心教师聘用合同模板(二零二五版)4篇
-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一病一品”
- 护士服装文化与护理课件
- 燃气罩式炉应急预案
- DB5105T 63-2023合江真龙柚生产技术规程
- 药剂科合理用药课件
- 古典文献的校勘(下)
-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23年EnMS)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迁建及退役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PS公交车报站器使用说明书V
- 小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08685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