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范文_第1页
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范文_第2页
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范文_第3页
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范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范文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要为原始的教学方法注入全新的理念, 如何让手中的教材体现出教有情趣、学有滋味的感觉,成了我们新的话题。为了避免课程的突然更换,令广大师生因为不适应,而给教学带来影响。我就有了用旧教材尝试新课程的想法。一、让旧教材体现新精神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选取教法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发展特征;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流程和思维流程来安排教学环节,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为主来设计教学过程。从课堂教学 “学、思、乐 ”三字经出发来优化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事半功倍的

2、目的。 小学中底年级的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 没有什么雄心壮志 ,他们心里期待的是 “这一节课 好不好玩 ”,对 感兴趣的东西就积极参与、乐此不疲 ,没兴趣的则拒之千里 。因此,有些烦躁的数学课之所以不能被 孩子们接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缺乏情趣,学生学的也就没有滋味了。针对这一时期的期待, 教师必须 培养自己的童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既是帮助他们做好学前心里准备的过程, 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新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直接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若遇到什么问题, 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简单的提示,并 鼓励、

3、表扬能够大胆提出问题的孩子 ,最后再针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试着去解决,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寻求帮助。比如在讲质量问题的时候,我先提出:一千克铁和一千克棉花哪一个比较重?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答案:有人说当然是铁重。也有人认为一样重。我让双方自由辩论,认为一样重的是甲方,认为铁重的是乙方。学生各讲各的道理,争得面红耳赤, 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我抓住时机肯定了甲方 (胜方)的正确判断,同时也表扬了乙方(败方): “谢谢乙方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讨论辨别是非的机会,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好吗?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乙方的同学并不因此而消极,反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只是一个辅

4、助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 只有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才算的上真正的成功。二、让旧教材焕发新活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课堂的弊端之一便是教师对课堂的过度控制,教师固然是教学的主导者, 教师有权调控课堂, 并引领教学的进程,但教师的过度控制又会妨碍学生自主性、 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主动性是新世纪新课堂的重要特征。为此,学生提出的问题、观点、创意和合理的要求均需得到教师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每个孩子都是活泼的生命体,他们会幻想、会想象,会玩耍、会创造,他们有主观、有个性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他们自己的含义,这也是他们的权利。 教师千万不能用成人的心理或目光来挑剔他们。每

5、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名教师, 而且是一位教育者, 不仅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 更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的道理。 正如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所说: “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况且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至关重要。在教学 “巧数线段 ”时,我决定 不直接讲解,而是尝试让学生用合作探讨的方法数一数ABCD中有几条线段,同学们马上积极思考、研究起来。几分钟后,我请两个小组的代表起来说一说:学生 A 说:“因为 AB、BC、CD 都是只含有一段的线段, 有 3 条, AC 和 BD 是含有两段的线段, 有 2

6、条,AD 则是含有三段的线段,只有 1 条。所以共有 3 2 1=6 (条)线段。 ”学生 B 说: “我们的方法是以 A 为左端点有 AB、AC、 AD 三条,又以 B 为左端点有 BC、BD 两条,再以 C 为左端点有 CD 一条线段,所以共有 3 2 1=6 (条)。 ”我大大表扬了这两名同学的勇敢和自信, 并肯定了他们都是正确的。这时,其他同学也开始议论纷纷:我和 A 的方法一样,我和B 的想法一样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露出了神气的表情,我才放心了。看来,我们真的要适应新课程,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发展。千万不能再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了!实现新旧教材过渡的前提在于教师从 “教

7、教材 ”到会 “用教材 ”,创新性的 “整合教材 ”,把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转到关注学生的“学 ”上,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数学知识解释、应用的过程。教会学生把握自己,积极探索,主动发展。教师的观念更新了,学生认同了,我们才能圆满完成从 “教材”到“学材 ”的过渡体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近年来,我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理清思路, 以教育创新为先导, 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工作中,明确 “立足常规,强化教研,规范教学,提高质量 ”的思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积极稳妥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现将

8、各方面 工作总结如下:一、抓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应 “以学生为主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到目前,我校教师在学习了“洋思 ”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尝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每学年进行了如下探索:每个教师尝试进行“洋思 ”课堂模式,发现、探索、积累教学方法。我校语文、数学两个组的教师普遍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师生的学习负担。 并涌现出特色的课堂教学, 如语文组的张永秀、张胜花,数学组的何萍、马晓梅等。因科目不同,教法不同,下面

9、将他们的教学方法分组归纳如下:特色教学:课前先学指导: “两看,一学,一提,一练,一设计。 ”(张胜花)“两看 ”,就是看课文,看课后练习。看课文,就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懂课题的意思,看课后思考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难点。“一提 ”,就是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疑难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自她感悟的重要途径, “一学 ”,就是自学生字,自主理解生词大意。 “一练 ”就是完成练习册的课前预习题,或者是回答教师设计的练习题, “一设计 ”,是在第二课时进行的,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参与的好方式,鼓励他们设计有创见的练习,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学生兴

10、致高,效果好。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2、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三个模式运用推进并完善了“先学后教 、 当堂 训 练” 课堂 教 学。发挥电教员的作用, 对教师进行每两周一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接收并整理了许多教学资源, 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搭建了平台。学校给每个教室都配备了 34# 电视和 DVD,学校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并把宽带网络通到了学校办公室,教师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和 课件到教室去上课。至此,教师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教师们兴趣昂然的从远教资源、 宽带网络资源下载更多更好的教学课件、视频文件及教学资料,或自制课件,充分运用到课堂中去,这样 “先学后教 ”课堂

11、模式中的 “预标、示标、导标、测标 ” 更有了效果,教师有了激情,学生有了兴趣,课堂出现了欢乐,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教师们的深刻体会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学生而言, 信息技术将成了他们的学习工具。 对教师而言, 必须具有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教学中要设法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切入点, 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出现在课堂上,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3、开展公开课讲课活动,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公开课展示,并对教学设计、 说课、教后反思进行评比。借机展现每个教师课堂风采, 促进教师教学相长, 为提高教师的

12、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上学期围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题开展的以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为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进行的公开课中,涌现出较多的优秀讲课教师和教学案例,如语文组的张永秀、李花春、张胜花及辐射学校的韩元邦等老师,数学组的王志清、何萍、马晓梅、杨风霞等教师,相应评出了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说课、反思、小论文等,并进行了推广运用。经过两年的尝试,发现公开课展示制度化,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 )每次公开课都提出了具体的、新的要求,教师备课、上课有了新目标;( 2)公开课的课后研讨会对每次公开课活动进行研讨总结, 反思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13、;( 3 )通过公开课活动,我校教师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手段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4. 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整体质量。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的教学思想,转化学困生、提高中等生、发展特长生。要求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基础差的学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培优 ”、“转化 ”工作。教师上课,起点是后进生,重点也是后进生,课堂上回答提问、 板演、做实验都是由后进生来打 “头阵 ”。坚持利用课堂中的 “边角 ”时间,有重点地检查后进生的自学情况,后进生的作业批改也优先批阅,做到 “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单元清 ”。排座位时坚持优生与后进生搭配,便于 “兵 ”教“兵 ”。在课堂上老师及能注意优生的

14、培养,更能照顾到大多数的中差学生,实现了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的措施是任课教师 (主要以语文和数学为主)建立并认真填写学困生档案,做好 “兵”教“兵”的登记,教导处建立学困生花名册, 学期末将任课教师的学困生档案归教导存档。每后半学期对转化最快的学困生进行评选奖励, 并开展一次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活动。 转化的结果, 使他们认识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点燃了学习的热情,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发现了闪光点,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学困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因此成绩也慢慢上升了。二、抓实教研基础教师

15、专业发展1、教师业务学习与培训,是转变教研教学观念,培养研究性教师的首要途径。要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教师教研意识,经常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因此,我校把转变教师观念,培养教学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首先校长牵头,重视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培训和引领,主要安排以下内容的学习培训: 以 “远程教育网 “下载的校本研究经验及 “洋思 ”经验、县局版发的 2005 年度全国各地校本研究经验精粹 中的 “集中校本教研的操作技巧 ”、湟中县小学教研组建设 及有关教学书刊等, 使教师了解并掌握了进行校本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每学期安排教师接受新课程教学的培训学习, 使初次接受新课程的教师从心理、 教法上有

16、所准备和认识,为更高地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打好基础。 上级举办的各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活动学校举办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专题研究活动; 观看新课程改革的光盘、录象等;骨干教师讲座。通过学习, 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法有较大提高,教研意识浓烈,并掌握了教研活动的多样性,并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懂得校本教研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研究, 其直接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问题来自课堂,研究的行为发生在课堂,研究的结果也必须落实在课堂,这样的教学研究效率, 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作用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2、组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发现、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

17、育教学质量。几年来,不同方式的校本研究使我校教学中诸多的焦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如案例研究、同课异构、教材研究、问题研究等,其中课题研究和问题研究、“自主实践、协助研究”在我校校本研究中效果较为突出。利用问题研究方式解决了 “如何进行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 ”、“如何提高高年级数学 应用题 解题能力 ”等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方式和效果赢得了镇中心学校和各校的好评。并且在县级校本教研培训中展示了“如何发挥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的主题活动的整个过程,取得了广泛好评。活动模式是这样的:(1 )介绍背景:由一定经验的教师发现本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向本学科教研组中提出值得研究的主

18、题意义及背景,并承担研究课。(2)分配观察点:主持人根据主题的特点向组员分配观课时的观察点进行观课。(3 )主持人提出分工后的要求;(4)观课;( 5 )议课;( 6)反思;(7)总结成果。几年来,我校申请立项的县级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2001年我校结题的开展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为主题的县级课题取得了二等奖, 通过课题的研究, 提高了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刚刚开始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起到了引领作用。2005年申请立项的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 县级课题在2007 年结题, 并取得了二等奖。自从开展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

19、员及全校教师充分利用课题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环境,积极撰写论文。共收集教师优秀论文35 篇。向镇级学校推广了教研方法 5次。问题研究方法 2 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的课堂教学方法2 次,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教学方法1 次。使我镇兄弟学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善。收集的优秀课件一百多个;优秀教学设计四十多篇;教学反思 三十多篇;教师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大胆地在面向其他学校的课堂教学开放周上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三、抓实学校综合发展的动力评价工作教师评价。 为搞好我校课改理念下教师评价,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方案。我们采取的原则是: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0、实行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学生综合评价: 依据县教研部门颁发的综合评价内容和标准, 我校从道德与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评价。 评价的内容在每个教室都以标牌的形式悬挂出来, 供教师和学生评价时参考。 评价的方式分学生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三个方面的过程性评价,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方法见附表1 )。另外,班级设有小红花(红旗)评比栏、德育量化(从学习、纪律、卫生、校园礼仪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课堂教学中我校倡导 “教师要多一把尺子 ”,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教师始终脊柱

21、“许多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的道理,积极热情地肯定优点和进步,运用鼓励性的或指导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学习方法等委婉地给予指导、 肯定和鼓励, 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巧用体态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以一股巨大的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学生, 巧妙地运用体态语, 将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当学生表现不错时,我就竖起大姆指,学生知道表示赞许,老师将手放在耳朵上做倾听的动作,就说明同学们有点吵闹了。 这种评价手段主要是从整体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许多老师采取 “心语 ”赠送方式对学生评价。让学生自己设计(有时教师设计)喜爱的、精致的 “心语卡 ”,教师在卡片上写简短的富有

22、激励性的描述性的评语,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情感、学习的方法等进行评价,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些评语不同于一般性的评语,主要是从总体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老师向学生赠送的 “心语 ”卡,学生装入了自己的 “成长记录袋 ”中,时常拿出来欣赏,爱不释手。老师的 “心语 ”,像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力量,激励着学生永往直前。另外,还随时组织同学之间互评。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进行评价。比如:高年级同学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除了老师的抽查外,主要靠小组长。小组长根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得认真与否, 正确率高不高等, 发放绿色的奖励。 这也是对学生课后渗透与课前参与阶段的学习态度的一种综

23、合评价。 小组长监督检查小组的同学, 小组的同学监督小组长,互相监督、互相评价。在课堂上,也经常开展学生间的互评。在作文课上,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时, 进行写评语也是学生间的一种互评方法。 这种评价目的在于,学生在相互评价中,认识自我,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学生自评。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学生对评价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体验,养成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学生自我评价时,老师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有自评的勇气, 只要能认识自我就行, 只要学生能认识自我,就能通过自我教育来发展自我,完善和提高自我,最终实现超越自

24、我。家长赏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信任,同伴的鼓励,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和教育。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家长参与听课, 或让家长查阅学生作业、从中了解自己 孩子的学习情况, 然后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这不仅架起了教师和家长、学校与家庭间的桥梁,更重要的是让家长也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发展经历,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家长们落后的教育观念。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的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 不再将评价作为筛选和淘汰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积极因素,及时诊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绩,优化教学方案,发现

25、学生的多种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三级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我校三级课程的教学, 首先制定了实施方案, 教师按照方案进行教学,要求授课教师上课前认真阅读教材,撰写简案,根据教材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要求教师使学生不局限在书本里、 课堂上、学校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交流合作、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真正把学到的知识通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探索、参与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的区域性、知识层次性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教材知识,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

26、力水平,针对性的教学。地方课程教学是按照县教研室编写的教材 湟中 我可爱的家乡来教学,要求教师教学时要突出主题的探索和实践特点, 教学前要布置学生提前阅读,由教师提出探索、实践(调查、访问、观察、搜集文字资料和图片)等要求。课堂主要以成果展示的形式进行。在小组或个人做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讲故事,介绍调查结果,读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表演等不同形式,师生互动,用描述性评语来评价和体现。在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只要学生主动参与和投入了,哪怕是一则消息、一点想法,均给予积极肯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加合作,要学会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 要养成倾听、 沟通、合作的好习惯。活动的目的

27、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培养动手实践和创新意识。把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健康的价值观作为目标自始至终渗透进去, 把爱家乡、 爱湟中的内容贯穿其中,实施到位。与此同时,本校教师开发了资源册,包括了民族风俗习惯、民族饮食、生活小常识、喝牛奶的学问等,与县上的地方课程资源册一并结合运用。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绘画小组、英语对话或情境剧、舞蹈、制作小组、书法、种植等课程。教师都有计划、进度安排和简单的 教案。终结评价主要以学生的成果展示来完成。总之,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等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

28、,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做出更大奉献。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能力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我也有幸加入了这一批课改实验之路,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 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 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以课堂为主阵地, 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 学生能通过观察

29、、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例如,在教学 “数一数 ”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 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牵制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

30、。 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 我再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 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 ”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 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观察,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 “1”到数量 “10”所表示的物体,如 “1位老师”,“1面红旗 ”、“2位小朋友跳绳 ”“3位同学踢足球 ”“4个垃圾桶 ”等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

31、,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因此,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 首先我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 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例如:在教学课本P17 的 “比大小 ”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观察了一下, 很快就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 “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 ”还有的说:“图上有 3 只猴子和 4 个梨、 3 个桃、 2 个香蕉。 ”对这些同

32、学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 然后我再单独出示 3 个猴子和 3 个桃,我问: “谁多谁少? ”学生齐口说: “一样多 ”。我再说: “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 ”生答: “猴子和桃子一样多。 ”这时,我又出示 3 个猴子和 2 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说:“猴子多,香蕉少。 ”最后,我再出示 3 个猴子和 4 个梨,学生马上说: “猴子少,梨多。 ”这时,我又问: “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

33、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学生发言很热烈,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高。这样一节课下来, 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明确了物体的 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 ,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 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 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 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 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34、引入课题, 创设操作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在教学 “7的组成 ”时,我先让学生拿出 7 根小棒,再让学生把这 7 根小棒分成两堆。师: “你有几种分法?你是怎样分的?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很快学生马上就得出不同种分法,有的说 “我把 7 分成 1 和 6;2 和 5;3 和 4;4 和 3;5和 2; 6 和 1 。”就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很快就得出了 7 的组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 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

35、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摸一摸、 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四、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 “分类 ”第二课时, “按不同标准来分 ”时,我让学生以 4 人一组的形式学习, 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

36、,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 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 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如:1. 按铅笔的颜色分; 2. 按铅笔的长短分; 3. 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 4. 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 5. 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6. 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 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也确实让我惊叹。这样教学, 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总之,实验教材为我们

37、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方便而丰富的资源,它系统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场地, 也给师生交往、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小学数学教学应 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蓄的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两位教育家的话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 如一些学

38、生写字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也不善于独立思考、 爱抄袭别人的。 更为严重地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 不是找其原因, 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如:1、全国大约有 13548 万小学生,如果每生节约1 元钱,大约节约多少万元钱?若用这些钱支援贫困生,按每生1千元支付,可支援多少贫困生?正确解法: 135480000×1=13548000013548错误解法: 13548×1 13548元 1万元万元错将 13548万

39、元中的单位 “万”漏掉。试想结果造成什么后果。综上所述,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应怎样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学习习惯是指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和潜移默化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自动重复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 获得优质效果。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整个过程充满着 对意志的磨练 。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勤奋、独立、严谨、谦虚又是随着习惯的形成,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的基础。

40、 另一方面学习方法只有以习惯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真正成为方法,显现出应有的价值 。一年之计在于春。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故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如下: 1. 书写整洁、一丝不苟; 2. 计算认真仔细、快速正确; 3. 审题认真全面,做题格式规范、画图符合要求; 4. 计算完毕要验算检查; 5. 课前预习,课后回忆复习; 6. 听课精力集中,活动积极参与; 7. 作业

41、独立思考、按时完成; 8. 知错改错,及时纠正; 9. 勤学好问,积极求教; 10. 今日功课今日完成等等。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1. 教师要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时常潦草、不规范;做题、计算马虎不认真,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 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强化培养和训练由于受 “应试教育 ”的影响, 许多老师只重视知识

42、讲授, 大搞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 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 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 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 持之以恒,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功到自然成。 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如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在口算时,比一比,哪位同学算得既快又对;板演、笔算、做作业时,比一比哪位同学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老师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对做的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

43、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 在评选三好学生,评选班干部时,可把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评选的一个条件, 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比较自觉地按学习习惯要求去做。 当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要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综上所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健全的人格素养。拥有这样品质的人,他才会爱岗敬业, 大公无私, 他才会以崇高的师表风范出现在同事中、学生中、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他才会自觉地用自己的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就会得到的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熏陶下才会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具有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上游刃有余, 而且善于处理和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的关系,会创造出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从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