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某某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某某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某某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某某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某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快推进全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根据 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 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 2011) 17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 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 191号)某某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集体 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晋自然资发 2019) 23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 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 84号)某 某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通知 (晋自然资发2020

2、) 18号)和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印发某某省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晋 政办发202011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以往确权调 查成果,特制定本方案。一、登记发证范围依法取得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的 房屋所有权。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 地使用权及地上的房屋所有权。其他可以认定的,不违反法 律基本原则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的房 屋所有权。(一)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 其家庭成员,依法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宅基地及房 屋的,应当予以确权登记。(二)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已拥有一处宅基地,另 购买集体土地上

3、的房屋作为住宅的,只确权登记一处宅基地 使用权。(三)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地质灾害、新农村建 设、移民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要求,按照政府统一规 划和批准使用宅基地的,在退出原宅基地并注销登记后,依 法确定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使用权。(四)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依法继承 或受遗赠取得房屋占用农村宅地基的,应予以登记,在不动 产登记簿和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五)199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修订实施前,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合法取得的宅基地 或因

4、合法取得房屋而占用的宅基地,应予以确权登记,在不 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为非本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历史取得"。(六)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应予以确权登记。二、工作目标(一)不动产权籍调查充分有效利用已有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地籍调查 成果资料,补充调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等每一宗土地上 的房屋等建筑物的基本情况,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 积准确”为原则,以不动产单元为基本单位,重点复核农村 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权属调查成果,全面完成地上房屋的 调查工作,形成满足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要求的权籍调查成 果。(二)不动产数据入库按照不动产登

5、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农村不动产权 籍调查工作指南建设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库,将不动 产权籍调查信息录入数据库,实行电子化管理,做好日常维 护更新,确保权籍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满足不动产 统一登记工作的需求。(三)不动产登记发证按照“房地一体"的原则,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宅基地和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主要房屋所有权办理不动产登 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力争在2021年6月底前应登尽登,完成发证任务。(四)不动产数据汇交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登记簿写、审核和校验,办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 确保登记簿内容全面、并通过现有不动产登记信息上报系统 实时上报

6、,做到不漏报、瞒报。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前形成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 记发证档案资料,要尽快移交至不动产登记机构,建立台账, 统一保管,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 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已有登记资料进行 清理整合,补充完善及数字化处理后,完成向上汇交。三、工作要求(一)统筹兼顾,加快推进。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建设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要求,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宅 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 筑物、构筑物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二)规范调查,依法登记。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 面积准确”为原则,依据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科学、准确 地进行权籍调查和

7、房产测绘,形成完善的地籍和房屋测绘成 果,为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依法依规进行登记。(三)便民利民,应登尽登。结合我县农村宅基地和集 体建设用地现状,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以民为本、实事求 是、简便易行、便民利民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解放思想, 积极妥善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细化各项政策,能满足登记发证条件的,做到应登尽登,切实保护群众合法利益。四、登记发证方式充分发挥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以村为单位集中申 请、集体公告、批量受理,集中办理,统一登记的确权发证 方式,即受理前对登记发证范围、登记程序、申请方式、受 理时间等内容进行公告;受理后,经审查符合要

8、求且公告没 有异议的,即登簿发证,有效提升登记发证效率。五、登记发证程序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采取总调 查的模式开展。按照“乡镇统一调查、村组集中申请、登记 机构批量受理、整乡整村统筹推进”的方式进行农村宅基地 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一)权籍调查与测量1. 开展权籍调查和不动产测量。不动产权籍调查机构对 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开展权籍调查,查清不动产权利人户 主及家庭成员、权属状况、界址、用途、四至等,填写不 动产权籍调查表,对房产进行测量,制作宗地图、房屋平面 图和房产分层分户图,权利人在不动产权籍调查表上签 字或按手印确认。2. 调查公示。对经审核拟登记的宅

9、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 有权,在不动产登记机构门户网站公告,同时以村民集体为 单位,在宅基地所在地予以公告,并拍照存档。公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动产权籍调查表(权利人信息、宗地基本信息、 界址签章、宗地草图)、房屋调查表、房产分户图、不动产测 量报告。公告期为15个工作日,公告期间集体经济组织、权 利人及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登记机关应及时组织开展补 充调查。对于外出务工人员,乡镇村组干部可以通过电话、 微信等方式将权籍调查结果告知权利人及利害关系人。3. 确认调查成果。(1)村初审。村小组、村委会对权籍调查和测绘成果进 行初步审查,并在不动产权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确认。(2)乡镇审定。乡镇人民政府对

10、权籍调查和测绘成果进 行审定,并在不动产权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确认。(二)成果质检入库不动产权籍管理部门对不动产权籍调查表、权源资料、 界址点坐标成果表、不动产测量报告、公示结果、宗地图、 房产分户图等进行综合审查,并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 准(试行)等技术标准要求建设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库,以 宗地为单位形成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的不动产权 籍调查成果资料,将符合登记条件的电子数据导入不动产登 记中心权籍空间数据库,实现批量导入、批量编制不动产单 元代码。(三)登记发证1. 申请。以村为单位填写申请表,由乡镇审查确认后将申请批量提交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2. 受理。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提交的材料

11、进行审查受理。 对土地权属来源、房屋权属证明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 形式,或者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资料的予以受理,对不符合 登记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告知书。3. 审核。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法依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查验权属来源和四至界线等相关内容。4. 公告。乡镇及村委会对登记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 及房屋在所在村委会公示张贴,自然资源局对登记的宅基地、 集体建设用地及房屋在不动产门户网站公告、公告期不少于 15个工作日。5. 登簿缮证。受理后,经审查符合要求且公告没有异议 的,即登簿、缮证,从而有效提高登记发证效率。公告期间 存在异议的,暂缓登记,做好记录,积极调查研究,逐步依 法解决。6. 颁

12、证。不动产登记中心批量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由 村委会统一领取。7. 归档。参照不动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做好登记发 证资料的整理、归档和扫描工作六、登记发证中有关问题的处理(一)“一户多宅"问题。宅基地使用权应按照“一户一 宅”要求,原则上确权登记到“户符合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但未经批准另行建房分开居住的,其新建房屋占用的宅 基地符合相关规划,经本农民集体组织同意并公告无异议的, 可按规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未分开 居住的,其实际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后建房用地合计 面积标准的,依法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对拥有 两处或以上宅基地的房产,只对其中农户认可的一处

13、房产和 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其余该房产和宅基地只备案不予确权 登记,但通过房屋继承等方式依法取得的除外。(二)“宅基地超面积"问题。农民集体成员经过批准建房占用宅基地的,按照批准面积予以确权登记。未履行批准 手续建房占用宅基地的,按以下规定处理:1982年村镇建 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民集体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 范围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 积的,无论是否超过规定面积标准,均按实际使用面积予以 确权登记。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 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民集体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 地,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省、 市有关

14、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面积予以确权登记。1987年 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民集体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 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确权登 记。其面积超过当地规定标准的,可在登记簿和权属证书附 记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 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确权登 记。历史上接受转让、赠与房屋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 面积标准的,按照转让、赠与行为发生时对宅基地超面积标 准的政策规定,予以确权登记。(三)依法确定非本农民集体成员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 用权。非本农民集体组织成员因移民搬迁、地质灾

15、害防治、 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宅基 地的,在退出原宅基地并注销登记后,依法确定新建房屋占 用的宅基地使用权。(四)依法维护农村妇女和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权益。 农村妇女作为家庭成员,其宅基地权益应记载到不动产登记 簿及权属证书上。农村妇女因婚嫁离开原农民集体组织,取 得新家庭宅基地使用权的,应依法予以确权登记,同时核减 原占用宅基地的用地指标。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予以 确权登记。1987年土地管 村公益事业和公 可依法确定使用(五)依法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理法实施前,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 共设施,经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 单位集

16、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乡镇企业用地和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至今仍继续使用的,经所在农 民集体同意,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依法确定使用单 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乡 (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和其他经 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应当依据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批准文件,确定使用单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六)规范没有土地权属来源材料的宅基地、集体建设 用地确权登记程序。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宅基地,应当 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在符合“一户一宅”的前提 下,由所在农民集体或村委会对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 至范围等进行确认后,公告

17、30天无异议,并出具证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属于合法使用的,予以确权登记。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 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经所在农民集 体同意,并公告30天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 县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确权登记。(七)"房屋符合规划或建设的相关材料"的问题。对合 法取得但没有规划条件的宅基地上的房农,位于城市、镇规 划区内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规划意见后办理登记。 位于城市、镇规划区外且在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 实施前建设的,在办理登记时可不提供房屋符合规划或建设 的相关材料;在2008年1月1日城乡规

18、划法实施后建设的,由村委会公告15天无异议,可不提供房屋符合规划或建 设的相关材料。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按照审核结果 办理登记。其他未尽事宜,由乡镇提交至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 小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参照省、市相关规定逐一研 究解决。七、时间进度安排(一)前期准备阶段(2021年3月底前)。制定某某 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 公室、落实工作经费、招标作业队伍、收集相关资料、发动 宣传动员。(二)全面实施阶段(2021年4月-2021年9月)。按照程序,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的 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在2021年9月底基本实现“应登 尽登、应发尽发”。(三)总结阶段(2021年12月底前)。将登记结果资料 归档、数据汇交,最终实现农村不动产登记日常化,城乡不 动产登记全覆盖。八、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 部门参与的某某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二)统筹协作配合。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量大, 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各乡镇、村、相关部门务必各司其 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