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赫兹实验_第1页
弗兰克—赫兹实验_第2页
弗兰克—赫兹实验_第3页
弗兰克—赫兹实验_第4页
弗兰克—赫兹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14年,德国物理学家夫兰克(J.Franck)和赫兹(G.Hertz)用慢电子轰击稀薄单元素气体原子(如汞原子),研究在碰撞前后电子能量的变化,测量了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同时还分析了受激汞原子的光辐射,测量了光辐射的频率,从而证明了原子分立状态的存在,即原子状态发生跃变时,吸收和发射的能量是分立的、不连续的。夫兰克赫兹实验为玻尔原子模型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物理实验之一,因此获得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波尔的能级假说: 原子只能较长久地处在定态之中,分立。 原子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时,只能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同时吸收或辐射确定量的能量。 Hv=Em-En 发生

2、跃迁两种方法: 1.一定频率的光子来碰撞; 2.具有一定能量的实物粒子碰撞进行能量交换 钠(Na)钾(K)锂(Li)氦(He)氖(Ne)氩(Ar)汞(Hg)2.121.631.8421.218.613.14.95.144.345.3924.621.615.810.4 原子正常情况下,处于基态,当原子受到其它有足够能量的粒子(电子)碰撞而交换能量时,可由基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临界能量。当电子与原子碰撞时, 如果电子能量小于临界能量,则发生弹性碰撞,电子碰撞后能量基本不变,只改变运动方向。如果电子动能大于临界能量,则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被吸收的能量为E=

3、EnE1,其余能量仍然由电子保留。电子由热阴极发出,经阴极K和栅极G之间的加速电压UGK加速。在栅极G和板极A之间有反向电压UAG。当电子有较大能量时,电子即能通过KG空间进入GA空间,并冲过反向拒斥电场到达板极形成板流IA,为电流计PA检出。电子在KG空间与汞原子碰撞并使其激发, 电子便失去部分能量, 在通过栅极后已无法 克服拒斥电场而不能到达板极,因此板流IA将显著减少。拒斥电压UGA对UGKIA曲线也有较大的影响。偏小时,起不到对非弹性碰撞失去能量的电子的筛刷作用,峰谷差小。太大时,筛刷作用太明显,使本来很多能达到板极的电子筛去,也会导致峰谷差小。灯丝电压对曲线的影响较大。灯丝电压过大,阴极发射的电子数过多,易使微电流放大器饱和,反映不出IA的起伏变化;灯丝电压过小,参加碰撞的电子数过小,反映不出非弹性碰撞的能量交换,造成曲线峰谷很弱,甚至得不到峰谷。2.9V 3.3V3.1V不是所有的都相同。阴极射线中的电子是电热丝经通电发热而激发出来的,不同部位吸热量不同,所以激发飞出后的速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不突变讲的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