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如何出彩记叙文“无中生有”三法中学生作文最头疼响问题是普遍感到材料匮乏,无法可说。 怎样从贫乏的材料中找到突破口,于“无”中生“有”呢?一、配景。变寻常为独特的武器。平原地区突兀的一座小丘会成为人们登高远望的游览胜地,久渴之后的一杯白开水会给人甘甜滋润的感受,颠簸在汹涌巨浪中的一叶小舟方能显出英雄本色 , 这些都在于有关事物的身后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因此为普通的事情设置一个特殊的背景, 往往能起到化凡为奇的效果。今天的猪肉价格上涨、爸爸扛惯了煤气罐、 奶奶天天嘱咐我“骑车小心点” 、妈妈和爸爸吵了架、老师又敲了我的头、奶奶逼着我吃已发了霉的月饼, 在生活中这些是普通寻常的小
2、事,但如果为其设计这样的背景: 菜篮子工程在有关部门的管理上走了调、 一贯身强力壮的爸爸今天生了病、我在奶奶的嘱咐声中撞了车、除夕夜爸爸妈妈为给谁送什么样的年礼吵架翻脸、法律课上正在讲未成人保护法的老师敲打我的头、瞎眼的奶奶将珍藏逾月的月饼拿给我吃, 普通的材料往往便具有了独特的内涵、新颖脱俗的主题。朱自清背影 ,正是因为父亲设置了家庭生活、个人处境、攀爬动作、晚年境况四个方面的 “艰难” 的背景, 才使父亲那个笨拙得甚至有点滑稽可笑的爬栏背影有了感人至深的魅力。二、反刍。变平淡为多味的秘方。反刍,即倒嚼,指牛、羊、骆驼等把粗粗吃下去的食物再回到嘴里细嚼, 最终使草变成构成其躯体的营养物质,
3、牛还能使之变成美味的牛奶。 对生活中出现的看似乎平常的细节, 要像动物反刍一样, 从各种看似乎常的细微末节入手, 仔细品味一人一物一情一事,反复咀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挖掘个中意义,发现丰富美丽的色彩。如从逢年过节父母盼儿女们“常回家看看” 的角度体会浓浓的父母之爱,从过年儿女们送年礼给长辈反思其平时是否尽孝道; 从大摆筵席办婚事者的笑容中寻找其疲惫和无奈,从为亲人大操大办丧事者的眼神中推敲其可能存在的非孝道性思想动机, 这样,才能从原本很平淡的材料中找出深刻的内涵,写出有意义的作品,如鲁迅一件小事,仅从车夫扶起被碰倒的老女人这一微妙的举动中使反思出我灵魂渺小、车夫正真无私的主题,可见善于捕
4、捉生活中悄然逝去的点滴浪花,不断反刍其中的寸味尺意,能够引发写作灵感之泉。三、着色。变无意为多情的良方。着色,即为有关人物事情涂上特定的感情和色彩,使之随物赋形、 因人生情。“蜡烛有心为惜别,伴人流泪到天明”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本来并没有什么意义, 可是如果戴着不同的有色眼镜一瞧,事物便像这蜡烛一样具备了不同的色彩,因此浓烈细致感情的映照会使事物人格化、情感化。 一条日日走过的路,高兴时只觉其短, 忧闷时愈觉其长;蝉的长鸣使人烦燥不安,在鲁迅儿童玩乐的百草园中则是美好的景象:同样是周末,有人嫌闲着无聊,不如看书、写文章好,有人嫌看书、写文章苦,宁愿闹得无聊,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在
5、不同情感的投射、笼罩下, 任何客观存在都会发散出各种各样的色彩。众所周知,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事实上当时秦淮河是独具昏暗,但作者却因美好的心情而赋以美丽的色彩,把秦淮河写得美妙无比,感人至深。当然,为客观的人、 物、情、事定情着色, 须注意不可牵强附会夸大其辞,而应合情合理。“为赋新诗强说愁” ,为赞美老祖母而去写她 “白白胖胖的手” ,写她一笑脸上露出两个酒窝都是不合情理的。巧妙组合,一样材料两样效如果说选材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的话, 那么,组材就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的。 相同的砖木,因为建筑师组合技巧的不同, 就出现了各呈异彩的房屋造型。 作文也是如此, 同样的材料, 因剪裁组
6、合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总的来说,记叙文在组材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疏密有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详略得当的问题。譬如写一个人,必然要通过几件事,如果每件事都作具体细致的描述,势必冗长,不仅时间和篇幅不允许,而且也会让读者生厌:如果件件都粗粗略过, 那人物又不丰满。 我们可采用详写一件, 略写一件, 再概写几件的方法,这样,就疏密有致相得益彰了。有篇题为老师,你听我说的中考作文就是这样组织的。作者先详叙了一件老师教育“我”要把学习放在首位的事,然后略写了一件老师批评“我”说谎的事,接着再用一组排比句,概写老师其他方面的事迹:老师啊,你时刻都在实践你的座右铭“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 。在文体活
7、动时,你和我们一起打球、下棋;在你家里,你和我们谈南极站探险,侃世界杯足球;当同学们病倒时,你送他们进医院;当有人想辍学经商时,你又是那样循循善诱。这样一补充,老师的形象丰满了,但又毫无冗长之感。概写的方式, 除了运用排比句, 同学们还可模仿鲁迅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写白草园的那一段,用“不必说 , 也不必说 , 单是 , 就有 , ”的句式概写,这样,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真正做到了详略得当,疏密有致。二、大胆舍弃。在一般情况下,记叙文总要交代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可有的同学却故意略去其中的一个环节, 文章反而更精练了。 如有位同学写 “我” 与爸爸妈妈怄气, 发脾气、使性子,终于得
8、到一套新衣的经过。作者开笔就直接插入事情发展过程的叙述:我一脚踢开了房门,妈妈关心地问:“蒂儿,回来了?”真是明知故问!我径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倒在床上,大叫:“妈妈,衣服买了吗?”其实刚进门我感觉到,衣服肯定没有买。这个开头用一“踢”字单刀直入,至于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承诺买衣给“我”的则一概略去了。这样一开头就营造了一种“逼”的氛围,于是逼得妈妈唯唯诺诺,逼得爸爸惭愧不安。当“我”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套新衣服后,才从他人口中得知,衣服是爸爸借钱买来的,“我”感到了无比歉疚。试想一下,如开头从买衣的起因絮絮道来,那文章能如此一气贯通吗?开头可省,结尾也同样可省。有位同学在一篇题为在车
9、夫的影响下的作文,写他骑车撞倒了一位“阿婆” ,本想一溜了之,这时,他的脑海中闪现出鲁迅笔下车大的形象。文章结尾写道:“雨开始往下洒,我向阿婆走去 , ”这个结尾何等简洁!至于如何关心、 护理阿婆的事已不是本文的重点。作者在此戛然而止,既突出了“影响” ,又留给了读者想像的空间。三、自然过渡。 要使文章前后浑然一体,就得注意上下文的过渡,这是文章组材不可忽视的问题。过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个词,如“最”、“当然”、“不过”等。有的是一个单句,如鲁迅藤野先生中的“到别处去看看,如何呢”。有的则是一个起着承上后下作用的复句, 如有位同学在他的我和书的故事中先写利用课余时间攒钱买书的经历,后
10、写了课外书对他课堂知识的学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中间的过渡句是:“阅读大量的课外书,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它对我学习课内的知识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还有的是以一个小段来起过渡作用,如有位同学在他的读父亲一文中先用一组排比句写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对“我”的关心和教育:“当我第一次摔倒时,父亲教我自己爬起来, 我从父亲那里读到做人要坚强; 当我不屑一顾于桌上的饭菜时, 父亲带我走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火柴的雪夜,让我领略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当我第一次背上书包走进学校时, 父亲给我讲述了小萝卜头的故事, 要我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就这样,在读父亲的过程中,我逐渐长大了。 ”
11、但是,“我”并不是一直这样顺从父亲的, “我”也有过对父亲的误解和厌烦。怎样过渡到下一个层次呢?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过渡段:可是,当我认为自己经长大的时候,自以为己经读懂了父亲这本书后,我对父亲产生了隔膜,我不再认真读透父亲的每句话。然而,那一次却让我刻骨铭心地明白了我的无知和浅薄。有了这样一些过渡,文章就上下勾连,浑然一体了。组织材料的形式倒叙设悬式。 这种方式就是先把故事的结局置于文前或在开头设置一个悬念,目的都在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有篇题为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的作文是这样开头:“残月在天的黎明似乎没有往日晓星隐没的诗情。淡淡的晨雾中,一个朦胧的身影沙沙地挪动。仅仅为了一个无从回
12、答的难题,父亲无情地将我逐出家门。开始了一大的流浪。我真不明自:有什么难题连老师和书本都无法帮我解决,而非得自己亲身感受才能领悟?”这个开头留给读者很多疑惑: 父亲给 “我” 出的到底是一道怎样的难题?这道难题为什么“连老师和书本都无法帮我解决” ?父亲为什么要把 “我” 逐出家门来解决这道难题?一连串的疑问勾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 促使他们要迫不及待地看个究竟。 有了这样引人入胜的开头 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了。标题串联式。 这里所说的标题指的是小标题。用小标题串联全文,醒目而又别具一格。如有位同学写生活中的发现就用了三个小标题:我被感动了,美就在身边,平凡也美。有的小标题设计还很别致,如有的同学
13、用“喜” 、“怒”、“哀”、“乐”四个字串联全文:有的则用标点符号为题,如“?” 、“!”、“, ” ;还有的文章的小标题均由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出,自然而又巧妙。 如有篇题为 我的欢乐与烦恼 的作文, 第一个小标题 “欢乐的文学梦” 用“ 17 岁的日子有风也有雨,有欢乐也有烦恼,我仔细品味着一”引出,而第二个小标题“烦恼的情感小屋”则由“欢乐之余也常常困扰于”引出,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书信日记式 。这是在不明确规定用书信和日记形式作文时采用的一种出奇制胜的方法。如有位学生在写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的作文时, 就以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的方式介绍了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 语言显得亲切自然,传统题目写出了新
14、意。还有的同学在写 难忘的初中生活时,把所写的三件事分别融进三篇日记之中,而三篇日记的日期又代表了初中三年,这就省去了许多过渡和交代,使文章更加简练。我们还看到有篇文童巧妙地以日记标题中气候的变化来暗示故事的发展变化,如“多云一多云转阴雨大雨多云转晴”,这里的气候变化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令人拍案叫绝。以物为线式。 天津有一年中考考了一个半命题作文的回忆 ,有位考生便以 “一片绿叶”为线索贯穿全文,通过老师爱绿叶、讲绿叶的故事、赠绿叶书签等事件,歌颂了老师如绿叶似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始终扣住“绿叶”,以“叶”喻人,使文章格调高雅,耐人寻味,当然,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组材的方式也是因题而异的,如果
15、为刻意求新而弄巧成拙,那就得不偿失了。记叙文的语言组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 同样的道理, 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 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 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一、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 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 2003 陕西考生拥抱现在 )二、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 一眼望不到边的河。 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 16
16、 载的故乡。( 淄博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三、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 2003 江西考生待人和善 )2、妙用比喻,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 2003 甘肃歌声与微笑 )3、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如:“”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
17、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的英雄气概。( 2003 郑州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请把我的歌, 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 ” 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 2003 甘肃歌声与微笑 )自己4、回环反复,如:, 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 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 , 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靠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 (2003 天津读书是快乐的 )5、生动比拟:如“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 2003 安徽成长是一种体验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光缆铺设分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充电桩智能监控系统安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苗圃技术员智慧苗圃建设与运营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面包砖施工安全管理评估合同3篇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投资与建设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健康APP数据共享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某三期护坡桩工程施工合同合同解除与终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营销推广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抵押贷款合同条款变更对借款合同影响评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市场拓展代理销售合同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风电场升压站培训课件
- 收纳盒注塑模具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图纸)
- 博弈论全套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