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3课时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1页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3课时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2页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3课时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3页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3课时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4页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3课时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1)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2 .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3 .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4 .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5 . 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四、教学手段引导一一活动一一讨论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本章的知识结构(二)、本章中的概念1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2 .线段的中点定义.3 .角的两个定义.4 .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5 .互余与互补的

2、角.(三)、本章中的公理和定理1 .直线的公理;线段的公理.2 .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定理.(四)、本章中的主要习题类型1 .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理解.法 中 正 确 的 是B.延长直线CDD.反向延长直线CD例 1下 列 说A.延长射线OPC.延长线段CD解:C,因为射线和直线是可以向一方或两方无限延伸的,所以任何延长射线或直线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向两方延长.例2如图1-57中的线段共有多少条?解:15 条,它们是:线段AB,AD,AF,AC,AE,AG,BD,BF,DF,CE,CG,EG,BC, DE, FG.2 .线段的和、差、倍、分.例3 已知线段 AB,延长A

3、B至ij C,使AC=2BC,反向延长 AB解:B.如图1-58,因为AD是BC的二分之一,BC又是AC的二分之一,所以 AD是 AC的四分之一.例4 如图1-59, B为线段 AC上的一点,AB=4cm, BC=3cm, M, N分别为 AB, BC 的中点,求MN的长.解:因为AB=4, 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1.5.贝U MN=2+1.5=3.53 .角的概念性质及角平分线.例5 如图1-60,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 BOC的平分 线,求/ EOD的度数.所以/ BOE+Z BOD=(/ AOB+Z BOC户 2=9

4、0° .则/EOD=90° .例 6 如图 1-61,已知/ AOB=Z COD=90° ,又/ AOD=150° ,那么/ AOC 与/ COB 的度数的比是多少?解:因为/ AOB=90° ,又/ AOD=150° ,所以/ BOD=60° .又 /COD=90° ,所以/ COB=30° .则 ZAOC=60° ,(同角的余角相等) / AOC与/ COB的度数的比是 2:1.4 .互余与互补角的性质.例 7 如图 1-62,直线 AB, CD相交于 O, Z BOE=90° ,

5、若/ BOD=45° ,求/ COE, /COA, /AOD 的度数.解:因为 COD为直线,/ BOE=9O° , / BOD=45° , 所以/ COE=18O -90° -45° =45°又 AOB 为直线,/ BOE=90° , / COE=45故/COA=180° -90° -45° =45° ,而 AOB为直线,/ BOD=45° , 因此/ AOD=180° -45° =135° .例8 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3倍,且小角的余角与大角

6、的余角之差为20。,求这两个角的度数.解:设第一个角为x ,则另一个角为3x ,依题义列方程得:(90-x)-(90-3x)=20, 解得:x=10, 3x=30.答:一个角为10° ,另一个角为30° .5 .度分秒的换算及和、差、倍、分的计算.例9 将45.89°化成度、分、秒的形式.(2)将 80° 34' 45 化成度.解:(1)45° 53' 24 .(2)约为 80.58° .(3)约为9° 44' 11(第一步,做减法后得 12。58 55 ;再做乘法后得 36。174'165,

7、可以先不进位,做除法后得9。44' 11)(五)、本章中所学到的数学思想1 .运动变化的观点:几何图形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也应看作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如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 就发展成为射线;射线向另一方向延长就发展成直线. 又如射线饶它 的端点旋转就形成角; 角的终边不断旋转就变化成直角、 平角和周角.从图形的运动中可以 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联系和区别及特性.2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几何的知识中经常遇到计算问题,对形的研究离不开数.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如微” .本章的知识中,将线段的长度用数量表示,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余角与补角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几何的学习不能

8、与代数的学习截然分开,在形的问题难以解决时,发挥数的功能,在数的问题遇到困难时,画出与它相关的图形,都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从几何的起始课,就注意数形结合,就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联系实际,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因此学习数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尤其是几何的学习更离不开实际生活.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线和角,都在生活中有大量的原型存在,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六)、本章的疑点和误点分析概念在应用中的混淆.例10判断正误:(1)在/ AOB的边O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D.(2)大

9、于90°的角是钝角.(3)任何一个角都可以有余角.(4)/A是锐角,则/ A的所有余角都相等.(5)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平角.(6)直线MN是平角.(7)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一定等于平角.(8)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就没有余角,(9)钝角一定大于它的补角.(10)经过三点一定可以画一条直线.解:(1)错.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而射线是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的,所以就不能再 说射线的延长线了.(2)错.钝角的定义是: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3)错.余角的定义是: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因此大于 直角的角没有余角.(4)对./ A的所有余角都是 90&#

10、176; -/ A.(5)对.若/ Av 90° , / BV 90° 则/A+/BV 90° +90° =180° .(6)错.平角是一个角就要有顶点,而直线上没有表示平角顶点的点.如果在直线上 标出表示角的顶点的点,就可以了.(7)对.符合互补的角的定义.(8)对.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钝角,而钝角是没有余角的.(9)对.因为钝角的补角是锐角,钝角一定大于锐角.(10)错.这个题应该分情况讨论: 如果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如果这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过这三个点就不能画一条直线.七、练习设计1.认真阅

11、读课本本章后的小结.2.认真重做一遍本课的 八、板书设计(一)知识回顾(二)观察发现10个例题.§复习(1)(三)例题解析 例1、例2(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1 .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 2课日90分钟.2 .由于本节课为复习课,为使其达到最好的效果,三大方面的内容都要复习到;第 一是全章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学习了一章的内容之后,对本章知识结构胸有成竹,同时在复习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第二是这一章的典型例题,也要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注意本章知识的疑点和误点;第三是本章教学中涉及的数学思想,再一次带领学生回忆.3 .在复习课当中不要忽视对习题类型的归

12、纳和总结,尤其是刚开始学习几何,学生 对几何的习题类型还掌握不好,帮助学生加以总结,会使学生在掌握这一章的内容时有的放4.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节课的前面,可以安排学生先自己复习,找出本章的 主要学习内容,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复习提纲.提供参考如下:(1)本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2)本章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什么?(3)你认为本章的哪些题目你很感兴趣?(4)学过本章后,你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学了本章以后,你对数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6)你对几何课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7)你认为对本章的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清或没有学懂?第七十九课时 第八十课时§复习(2)二、

13、教学目标1 .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难点: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四、教学手段引导一一活动一一讨论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 .阅读教材中的“全章小结”,给关键性词语打上横线.2 .利用数轴串讲有理数有关概念.本章从引入负数开始,与小学学习的数一起纳入有理数范畴,我们学习的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数轴上看,小学学习的数都在原点右边(含原点),引入负数以后,数轴的左边就有了实际意义,原点所表示的0也不再是最小的

14、数了. 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左向右越 来越大,A点所表示的数小于 B点所表示的数,而 D点所表示的数在四个数中最大.我们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AO> BO>CO,这个距离就是我们说的绝对值.由AO>BO>CO可知,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其数值反而越小.由上图中还可以知道 CO=DO,即C, D两点到原点距离相等,即 C, D所表示的数的 绝对值相等,又它们在原点两侧,那么这两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就是在 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数.利用数轴,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许多题目.例1 (1)求出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2)求出适合3v |

15、x| <6的所有整数;(3)试求方程|x|=5 , |2x|=5的解;(4)试求|x| <3的解.解:(1)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在数轴上表示土5之间的整数点,如图,显然有±4, ±3, ±2, ± 1 , 0(2)3< |x| <6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在原点左侧,到原点距离大于 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5,-4;在原点右 侧距离原点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4, 5.所以 适合3<|x| <6的整数有土 4, 土 5.(3)|x|=5表示到原点距离有

16、5个单位的数,显然原点左、右侧各有一个,分别是 -5和 5.所以|x|=5的解是x=5或x=-5.同样|2x|=5表示2x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是 5和-5.(4)|x| V 3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距离小于3个单位的所有点的集合.3个单位.|c| , |a-c| , |a+d| |a| <|d| 很显然-3与3之间的任何一点到原点距离都小于 所以-3vxv3.|b-c| 例2 有理数a、b、c、d如图所示,试求 解:显然c、d为负数,a、b为正数,且 |c| =-c,(复述相反数定义和表示) |a-c|=-a-c ,(判断 a-c> 0) |a+d|=-a-d

17、,(判断 a+dv0) |b-c|=b-c .(判断 b-C> 0)3 .有理数运算 三分钟练习 (1)+17+20;(5)-11 X 12;(13)-(2X 3)2;4 .课堂练习 (1)填空:(2)-13+(-21);(6)(-27)(-13);(14)(-2)3+32 .(3)-15-19;(7)-64 +16;(4)-31-(-16);(8)(-54) + (-24);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和是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商是 ; (0除外)的绝对值与它本身互为相反数;的平方与它的立方互为相反数;与它绝对值的差为 0;的倒数与它的平方相等;的倒数等于它本身;的平方是4, 的绝对值是4;

18、如果-a>a,贝U a是;如果|a3|=-a3 ,贝U a是;如果|a2| =-|a2| ,那么 a是;如果|-a|=-a ,那么 a是;如果 x3=14.76, (-24.53)3=-14760,那么 x=.(2)用域"="填空:当 a<0, b<0, cv 0, d<0 时七、练习设计1 .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和倒数.2 .计算:(1)5+0.1;(2)5+0.001;(3)5+ (-0.01);(4)0.2+ 0.1;(5)0.002 + 0.001 ;(6)(-0.03) + 0.01 .3 .计算:(-3)3-(-5)3 + (-3)-(-

19、5).5 .如果ab<0,那么下列各式哪些一定不成立:(1)avbv0; (2)0vavb;(3)a=0 并且 bva;6 .解下列方程:(3)2.5-0.2x= 1.7; (4)-0.4x-0.1=-0.8 .7 .当a为有理数时,计算8 a|+|-aH-(-a)|-H-(-a)|+|-(-a) | 9 .有理数a, b, 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A, B, C,其位置如下图所示:试化简 |c|-|c+b|+|a-c|+|b+a|.10 已知2|x|=12.4 , |y-3|=2 ,试求代数式 x+y2的值.11 .当|2x|=12.4 时,求x的值.12 .当 |x+2|=12.4 时,求

20、 x 的值.八、板书设计§复习(2)(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全章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注意了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既加强基础,又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第二,既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本节课是有理数全章的复习课,所以教学中抓住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这两 个主要内容,这是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也是复习的重点.此外,还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 学生熟练地利用数轴来解题,以提高他们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以及分析问

21、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八十一课时§复习(3)二、教学目标1 .准确地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2 .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解方程时所体现出的化归思想方法;5 .使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有一个总体认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复习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和解法步骤,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四、教学手段引导一一活动一一讨论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教师在上节课布置作业时将复习提纲及本节课的课堂练习题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求:认真思考复习提纲的每一

22、问题;结合复习提纲仔细阅读教科书中小结与复习部分;依据复习提纲,做出自己的书面小结提纲.课堂准备10分钟.教师提问,师生共同重点讲评提纲的第3、4题.附:复习提纲1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其标准形式是什么?它有几个解?3 .什么叫移项法则?移项时需注意什么?4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其解法体现的基本数学思想是什么?5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二)、课堂练习1 .选择题:(投影)(1)下列各等式中,只有 是一元一次方程;(3)已知方程 y3-7y+6=0,且 y1=1, y2=2, y3=-3,则A.只有y1是方程的解;B. y1, y2和y3不都是方程的解;C. y1, y2, y3都是方程的解;D.只有y1和y2是方程的解.(答:D)2 .填空:(投影)若 |x-y|+(y+1)2=0 ,则 x2+y2= ;(答:2)(2)已知x=-2是方程 mx-6=15+m的解,则 m= ;(答:-7)3 .若2x3m-3+4m=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 m值及方程的解;5 .若 3a4bn+2 与 5am-1b2n+3 是同类项,求(m+n)(m-n)的值;7 .甲、乙二人在公路上同方向匀速前进,甲的速度为3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