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层级演练_第1页
【精选】【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层级演练_第2页
【精选】【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层级演练_第3页
【精选】【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层级演练_第4页
【精选】【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层级演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城市化层级演练 (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2从阶段到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交通拥堵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 bc d12.解析第1题,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人口和人口比重的变化在图中不能看出,在图中

2、只能看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2题,阶段到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区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到郊区。答案1.b2.d(2014·北京朝阳区联考)下表示意北京市某水文站汇流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4题。时间流域面积(km2)不透水面积(%)降水量(mm)洪峰流量(m3·s1)峰现时间(h)1957072190.461121.316681984081094.07798.732072010071294.065121.520353.对该水文站洪峰流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流域面积 b不透水面积c降水量 d

3、峰现时间4下列对峰现时间逐步提前原因的解释,合理的是()a不透水面积的比重不断增大b不透水面积的粗糙度不断降低c流域内地势起伏变小d降水量逐渐减小34.解析第3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不透水面积的比重与洪峰流量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第4题,根据表中信息即可排除a、d两项,如果流域内地势起伏变小,则地表径流的流动速度将减慢,峰现时间将推迟,排除c项;不透水面积的粗糙度不断降低可使地表径流的流动速度加快,从而使峰现时间提前,故选b项。答案3.b4.b下图为不同年份我国两城市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城市的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小于乙城市的b甲城市的近郊和新城

4、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小于乙城市的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人口数量大致相同d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6图示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a初期阶段 b中期加速阶段c后期成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56.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19922012年,甲城市的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大于乙城市的;甲城市的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也大于乙城市的;图中只显示了甲乙两城市不同年份人口分布的比重变化,无法进行人口数量的比较;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第6题,读图可知,19922012年,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的人口比重增长幅度大,郊区城市化现象显著,故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答案5.

5、d6.b (2014·四川文综)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12.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和读图比较分析能力。由图可知,201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千米和4千米处比1990年减少,a、b项错误。10千米处与8千米处相比,10千米处两线差值更大,故d项正确。

6、第2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时间段,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市中心及附近人口密度不断降低,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区以商业等活动为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调整的反映,d项正确;城市中心商业活动发展,地租水平也会不断提高,b项错误;城市等级与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有关,与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和城市等级相关程度不大,c项错误。答案1.d2.d(2014·四川文综)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34题。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

7、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3.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4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34.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图表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城市化的人口及用地变化为切入点,来考查计算、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由此可判断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因此c项正确。第4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知识及读图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我国1985年

8、以来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来看,城市用地不断增加,但城市用地中住宅用地是城市用地主体部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增加,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属于人口迁移。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面积下降,因此d项正确。答案3.c4.d5(2012·天津文综)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上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 bb增加cc减少 dd减少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地面状况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a、b、c、d分别为水循环的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环节。用“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故选b。答案b6(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自199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