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动物的呼吸:水生、昆虫、一、动物的呼吸:水生、昆虫、爬行动物爬行动物 一一、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二、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病。 概述概述 呼吸(呼吸(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界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停止,生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停止,生命也将死亡。命也将死亡。 co2 生物体生物体 外界环境外界环境 o2 吸气吸气 肺通气肺通气 外呼吸(肺呼吸)外呼吸(肺呼吸) 呼气呼气 肺换气肺换气:肺泡肺毛细血管肺泡肺毛细血管 呼吸呼吸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换气组织换气:血液组
2、织细胞血液组织细胞 内呼吸(组织呼吸)内呼吸(组织呼吸) 氧的利用氧的利用(细胞呼吸细胞呼吸) 2、呼吸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呼吸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 以骨和软骨做为支架,当气体流入时不致以骨和软骨做为支架,当气体流入时不致于塌陷,从而保证气流的畅通。于塌陷,从而保证气流的畅通。 管腔粘膜管腔粘膜 腺体多腺体多分泌粘液分泌粘液 粘膜上皮细胞上纤毛多可帮助尘埃与异物粘膜上皮细胞上纤毛多可帮助尘埃与异物的排出的排出. 气管气管 支气管支气管 细支气管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肺泡管 肺泡囊肺泡囊 肺泡肺泡 肺泡是真正进
3、行气体交换的地方。肺泡是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 气管和支气管由气管和支气管由“c”形软骨环和连于其间的形软骨环和连于其间的环状韧带构成,气管有环状韧带构成,气管有16-20个软骨环,个软骨环,c形形软骨缺口处由横向的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软骨缺口处由横向的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壁所封闭。气管软骨具有支架作构成的膜性壁所封闭。气管软骨具有支架作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情开放状态,以维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情开放状态,以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传导部传导部:气管气管支气支气管管中小支气管中小支气管细细支气管。支气管。 呼吸部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呼吸性细支气管管肺泡管肺
4、泡管肺泡肺泡肺泡囊。肺泡囊。 每个肺约有肺泡每个肺约有肺泡34亿个,总面积达亿个,总面积达50100m2。 肺泡的结构特点:肺泡的结构特点:数量多、总面积大,数量多、总面积大,壁由一层扁平上皮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很薄外细胞构成,很薄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面缠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和弹性纤维。 肺换气靠骨骼肌的收缩与肺换气靠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舒张 吸气肌吸气肌-膈肌和外肋间肌膈肌和外肋间肌呼气肌呼气肌-内肋间肌和腹壁肌内肋间肌和腹壁肌 腹式呼吸:膈肌缩张为主腹式呼吸:膈肌缩张为主 胸式呼吸:外肋间肌缩张胸式呼吸:外肋间肌缩张为主为主吸气肌收缩吸气肌收缩 胸廓扩大胸廓扩大 肺扩大肺扩大吸气肌舒
5、张吸气肌舒张 吸气吸气 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呼气 补吸气量:补吸气量:1.52.0l 潮气量:潮气量: 400600(500)ml 肺活量肺活量 肺总容量肺总容量 补呼气量:补呼气量:0.91.2l 余气量:余气量: 1.01.5l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男:男:3500ml 女:女:2500ml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处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处(1)交换部位)交换部位 (2)交换条件)交换条件 肺泡肺泡 氧气氧气o o2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co2 2 (4)交换结果)交换结果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 (2)交换条件)
6、交换条件 浓度差浓度差体毛细血管体毛细血管o o2浓度浓度 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内o o2 2浓度浓度体毛细血管体毛细血管coco2 2浓度浓度 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内coco2 2浓度浓度 体毛细血管体毛细血管 氧气氧气o o2 2 静脉血静脉血 物理溶解物理溶解: 1.5% 1.运输形式运输形式 化学结合化学结合: 98.5% po2高高 o2+hb hbo2 po2低低 暗蓝暗蓝 鲜红鲜红 血红蛋白与与一氧化碳的结合力血红蛋白与与一氧化碳的结合力比与比与 氧的结合力大氧的结合力大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 一氧化碳结合后分离的速度极慢。因此,一氧化碳结合后分离的速度极慢。
7、因此, 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后,氧便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后,氧便 失去了与一氧化碳结合的机会,使身体各失去了与一氧化碳结合的机会,使身体各 部分组织缺乏氧的供应而发生呼吸障碍,部分组织缺乏氧的供应而发生呼吸障碍, 这就是煤气中毒(也叫这就是煤气中毒(也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ca:碳酸酐酶碳酸酐酶空空气气呼呼吸吸道道( )肺肺循循环环毛毛细细血血管管( )肺肺循循环环毛毛细细血血管管肺肺静静脉脉左左心心体体动动脉脉体体循循环环毛毛细细血血管管体体循循环环毛毛细细血血管管体体静静脉脉右右心心肺肺动动脉脉( ) ( )( ) ( )呼吸的全过程呼吸的全过程肺通气肺通气肺泡
8、内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内的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o2co2( )o2( )co2肺泡( )运动)运动( )作用)作用扩散扩散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气体交换,此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气体交换,此外鼻腔、喉与发音有关,肺还有内分泌功外鼻腔、喉与发音有关,肺还有内分泌功能、防御功能。能、防御功能。 神经机制:神经机制: 随意控制系统随意控制系统: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皮层脊髓束、皮层脊髓束、呼吸运动神经元,有意识地控制呼吸。呼吸运动神经元,有意识地控制呼吸。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延髓延髓是呼吸的基本中枢。是呼吸的基本中枢。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呼
9、吸中枢,使呼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强。吸加强。 人体对高山的适应。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慢性肺气肿慢性肺气肿 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冒、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感冒 硅肺硅肺矽肺 矽肺矽肺(silicosis)(silicosis)是尘肺中最为常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为主的疾病。 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丧失劳动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丧失劳动能力。能力。病因 约有约有9595的矿石含不同比例的的矿石含
10、不同比例的石英,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原料石英,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原料亦有含不同量的石英砂,如玻亦有含不同量的石英砂,如玻璃、耐火材料、搪瓷、陶瓷等。璃、耐火材料、搪瓷、陶瓷等。石英含有石英含有9797以上的游离二氧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所以矽肺可以在从事接化硅,所以矽肺可以在从事接触二氧化硅粉尘的矿工、工人、触二氧化硅粉尘的矿工、工人、工种兵和农民(参加铁路建设、工种兵和农民(参加铁路建设、乡镇工业接触粉尘的工种)中乡镇工业接触粉尘的工种)中发生。发生。本章小结 1,名词:肺活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2,气管的结构是怎样的? 3,呼吸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呼吸的全过程。 4,简述氧气、二氧化碳在体内交换的
11、过程。 一一、体温调节、体温调节 二二、渗透调节和排泄、渗透调节和排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换的媒介 外界环境中的物外界环境中的物质质 体体 内内 细细 胞胞食 物消化系统o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皮肤、泌尿系统皮肤、泌尿系统尿素等尿素等co2内环境内环境 循循 环环 系系 统统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淋巴循环 组组 织织 液液血浆血浆淋巴淋巴 1 1 按调节体温能力把动物按调节体温能力把动物分为:分为: 变温动物、异温动物、恒变温动物、异温动物、恒温动物温动物 2.体温恒定的机制体温恒定的机制: 人体体温:体核(深部)人体体温:体核(深部)温度、体壳(体表
12、)温度温度、体壳(体表)温度 腋腋 温温 36.0-37.4 口腔温口腔温 36.7-37.7 直肠温直肠温 36.9-37.9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1 .渗透调节的必要性渗透调节的必要性 2 .排除体内的含氮废物排除体内的含氮废物 3.排泄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排泄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 1 .渗透调节的必要性渗透调节的必要性: : 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内环境稳定 2 .
13、排除体内的含氮废物:排除体内的含氮废物:蛋白质、核酸的代谢产物。蛋白质、核酸的代谢产物。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最重要器官之一。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最重要器官之一。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排出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排出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 保持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钠、钾、碳酸氢盐及保持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钠、钾、碳酸氢盐及氯离子等),维持酸碱平衡氯离子等),维持酸碱平衡 肾脏还可生成某些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肾脏还可生成某些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所以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素等,所以肾脏还具有内分泌
14、功能。 形成尿的场所形成尿的场所皮皮 质质髓髓 质质肾肾 盂盂(肾小体)(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管)肾单肾单位位一个肾约有一个肾约有100万个功能单位万个功能单位-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组成。 超滤、重吸收、分泌。超滤、重吸收、分泌。 超滤超滤:当血液经过肾小体时,血浆中除蛋当血液经过肾小体时,血浆中除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外,其余成分均可经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外,其余成分均可经过滤过屏障被滤至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过滤过屏障被滤至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重吸收重吸收:原尿经过肾小管各段中,一部分原尿经过肾小管各段中,一部分(约(约99)有用的物质和部分水分又被)有用的物质和部分水分又被重新吸收入血液循环(重新吸
15、收入血液循环(肾小管近曲小管肾小管近曲小管是重吸收最主要的场所是重吸收最主要的场所) ; 分泌分泌:原尿又收纳肾小管分泌的原尿又收纳肾小管分泌的k+ 、h+ 、nh3 等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等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9093 99 9597 79 微量 - 0.1 0.1 - 0.03 0.03 20.002 0.002 0.050.37 0.37 0.6 0.32 0.32 0.35 0.02 0.02 0.150.0001 0.0001 0.143.4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分泌垂体分泌 作用:主要是提高远曲小管作用:主要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
16、水的通通透性,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抗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抗利尿)。利尿)。 血量少、血浆渗透压高血量少、血浆渗透压高 adh分泌增加,吸收水多,分泌增加,吸收水多,排尿少。排尿少。 血量多、血浆渗透压低血量多、血浆渗透压低 抑制抑制 adh分泌分泌 排尿多。排尿多。)1、简述肾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简述肾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2,肾的五大功能,肾的五大功能第第11章章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稳定的功能。11.1 动物机体的三道防线动物机体
17、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第第一一道道防防线线屏障屏障作用作用杀菌杀菌作用作用皮肤皮肤的屏障作用的屏障作用伤口伤口血液血液凝固凝固呼吸道呼吸道纤毛纤毛摆动,摆动,黏液黏液粘住病原体粘住病原体(体液)(体液)皮肤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在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在皮肤表面形成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皮肤和表面形成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胃液胃液的杀菌作用的杀菌作用泪腺泪腺分泌泪液中有溶
18、菌酶分泌泪液中有溶菌酶唾液唾液中的溶菌酶中的溶菌酶第二道防御线1吞噬:由吞噬细胞和nk细胞承担。体内的非特异反应体内的非特异反应第二道防御线第二道防御线 2 2 抗菌蛋白:抗菌蛋白:能配合免疫细胞、抗体或其它能配合免疫细胞、抗体或其它防御因子,使它们发挥较强的免疫功能。如防御因子,使它们发挥较强的免疫功能。如补体、干扰素、溶菌素、吞噬细胞杀毒素、补体、干扰素、溶菌素、吞噬细胞杀毒素、白细胞素、血小板素等。白细胞素、血小板素等。抗菌蛋白抗菌蛋白- -补体补体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约的一组(约2020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它
19、是一类酶原它是一类酶原, ,能被任何抗原和抗体能被任何抗原和抗体的复合物所激活的复合物所激活. .由于它在抗原和抗由于它在抗原和抗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的作用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的作用, ,故称补故称补体。体。 激活补体的方式:1 有的补体与已经结合在病原体上的抗体结合2 有的补体与病原体表面的糖分子结合活化补体 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 干扰素干扰素 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脊椎动物的细胞内存在有合成干扰素的基因,病毒感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第二道防御线第二道防御线3 3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 炎症是机体对炎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局部非感染的局部非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
20、局灶性局灶性炎症炎症反应反应破损细胞释放组织胺破损细胞释放组织胺炎症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症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白细胞吞噬细菌白细胞吞噬细菌死亡白细胞与破坏裂解的靶细胞共同酿成脓液(死亡白细胞与破坏裂解的靶细胞共同酿成脓液(化脓化脓)疼疼 痛:痛:发发 热:热:肿肿 胀:胀:发发 红:红:脓脓 液:液:皮肤破损后的炎症反应皮肤破损后的炎症反应多肽类物质引发神经冲动多肽类物质引发神经冲动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增强白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白细胞的免疫功能组织液增多组织液增多黄色粘稠液体黄色粘稠液体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免免疫疫的的类类型型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21、(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来源:人在出生后产生的来源:人在出生后产生的特点:特点:只对某一特定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它的病原体无效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来源:一种天然防御功能来源:一种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先天遗传的,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不针对哪一种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免疫的类型免疫的类型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组成组成(1 1)皮肤)皮肤(2 2)黏膜:)黏膜: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1 1)溶菌酶
22、)溶菌酶(2 2)吞噬细胞)吞噬细胞 (1 1)免疫细胞:淋巴细)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胞(2 2)免疫器官)免疫器官(3 3)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功能功能(1 1)重要屏障:)重要屏障:阻挡病原体入侵,分阻挡病原体入侵,分泌物能杀菌泌物能杀菌(2 2)消除病原体)消除病原体(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1 1)溶解病菌细)溶解病菌细胞壁,消灭之胞壁,消灭之(2 2)吞噬病原体)吞噬病原体(1 1)抗体:某种病原体)抗体:某种病原体入侵后,产生一种抵抗该入侵后,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2 2)对淋巴细胞发生、)对淋巴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起作用分化和成熟起作用(3
23、3)淋巴结起滤过作用)淋巴结起滤过作用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导管左淋巴导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右锁骨下静脉左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淋巴结淋巴结胸腺胸腺脾脾骨髓骨髓淋巴器官淋巴器官 lymphatic organ 骨髓是由血管、血窦、骨髓是由血管、血窦、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网状结缔组织组成的。网状结缔组织组成的。淋巴结淋巴结 是是淋巴管淋巴管向心行走过程中的必经向心行走过程中的必经器官器官 圆形,椭圆形,灰红色小体圆形,椭圆形,灰红色小体 凸侧:输入淋巴管凸侧:输入淋巴管 凹侧:凹侧:淋巴结门,输出淋巴管淋巴结门,输出淋巴管形形 态态脾 脾脏: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血
24、循环的通路上,是血液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官, 也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 成人的脾脏重量约150200g。胸腺t细胞分化和成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地方。熟的地方。胸腺大小依年龄胸腺大小依年龄大小而改变大小而改变 淋巴系统与循环系统配合,有三方面的功淋巴系统与循环系统配合,有三方面的功能能1、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反应)的概念、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反应)的概念2、抗原的概念、抗原的概念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如如蛋白质蛋白质、大分子多糖大分子多糖、黏多糖黏多糖等。等。是指针对是指针对特定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11.2 特
25、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抗原举例抗原举例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迁移迁移留在骨髓留在骨髓中中淋巴干细胞淋巴干细胞辅助性辅助性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细胞毒细胞毒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1、所有细胞的分子标志、所有细胞的分子标志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类什)是一类什么物质?有什么特性?么物质?有什么特性? 特异的糖蛋白分子。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所有的体细胞上都存在,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所有的体细胞上都存在,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的mhc,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mhc的的身份标签。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组织相
26、容性复合体(mhc)3、淋巴细胞识别淋巴细胞识别“自己自己”和和“非己非己”只与适合只与适合的受体结的受体结合合激活、增大激活、增大分裂分裂分化分化分化分化效应细胞群效应细胞群记忆细胞群记忆细胞群有两种可能的回答:有两种可能的回答: 或者:或者:身体内身体内储有储有千千万万种各带千千万万种各带不同受体的免疫细胞,每种抗原刺激从不同受体的免疫细胞,每种抗原刺激从中中选择活化选择活化一种一种克隆选择说。克隆选择说。 或者:或者:身体内身体内只有只有一种或数种免疫一种或数种免疫细胞,不同抗原细胞,不同抗原诱导产生诱导产生出千变万化的出千变万化的受体来受体来诱导说诱导说/ /定做说。定做说。 各方面证
27、据支持各方面证据支持克隆选择说克隆选择说 克隆选择学说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t 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细胞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细胞免疫不产生游离的抗体,而是由免疫不产生游离的抗体,而是由t t细细胞直接完成免疫反应。胞直接完成免疫反应。 病原体直接进入到体细胞,增殖后病原体直接进入到体细胞,增殖后再感染其他体细胞时,再感染其他体细胞时,t t细胞免疫起细胞免疫起关键作用。关键作用。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应答是也称体液免疫应答是也称b 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反应,是指,是指b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增殖为浆细胞增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产生
28、抗体所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所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效应的过程。病原体侵入血液、淋巴液或组织液时,体液病原体侵入血液、淋巴液或组织液时,体液免疫起关键作用免疫起关键作用细胞毒细胞毒t细胞细胞活化活化活化活化分裂分化分裂分化记忆细胞毒记忆细胞毒t细胞细胞肽肽与与mhc结合结合2、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1、入侵的病原体;、入侵的病原体;2、被病、被病原原体感染的细胞;体感染的细胞;3、癌细胞;、癌细胞;4、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1、抗体、抗体2、抗体的特点、抗体的特点抗体分子的结构呈抗体分子的结构呈y形,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形,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 由成
29、熟的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的,能与特定抗原结淋巴细胞合成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蛋白质分子。合的蛋白质分子。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抗体由抗体由b淋巴细胞合成后,能分泌到组织液中,也能淋巴细胞合成后,能分泌到组织液中,也能移到细胞膜上成为受体分子。移到细胞膜上成为受体分子。抗体的结构抗体的结构抗体的功能抗体的功能 抗体本身并不直接杀抗体本身并不直接杀死入侵的病原物,死入侵的病原物,它是通过活化互补它是通过活化互补的蛋白质系统和作的蛋白质系统和作为分子标记而使病为分子标记而使病原
30、体成为免疫细胞原体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目标,最终攻击的目标,最终使病原体分解。使病原体分解。成熟的成熟的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致敏致敏的的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活化活化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2分裂分化分裂分化记忆记忆b细细胞胞浆细胞浆细胞a a、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抗原抗原嵌有抗原嵌有抗原-mhc复合体复合体的巨噬细胞的巨噬细胞巨噬巨噬细胞细胞吞噬吞噬处理处理(成熟的)(成熟的)辅助辅助t细胞细胞活化的活化的辅辅助助t细胞细胞(成熟的)(成熟的)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致敏性致敏性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白细胞介素介素-2记忆记忆b细胞细胞效应效应b细胞细胞相同相同抗原抗原抗体抗体与相应与相应的受体的受体结合结
31、合分裂、分化分裂、分化对抗对抗细胞外细胞外的抗原的抗原4、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 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抗体与这类细胞: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病毒一类的抗原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细菌产生的产生的毒素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毒素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抗原凝聚而被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噬细胞吞噬。抗原(细菌或病毒等)抗原(细菌或病毒等)进入血液进入血液吞噬细胞(摄取并处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理抗原)呈递抗原呈递抗原t细胞细胞呈递抗原呈递抗原b细胞细胞感应阶
32、段感应阶段直接呈递抗原直接呈递抗原增殖分化增殖分化效应效应b细胞细胞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产生产生抗体抗体抗原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反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效应阶段抗原(宿主细胞内的病菌或已抗原(宿主细胞内的病菌或已经进入宿主细胞内的寄生菌)经进入宿主细胞内的寄生菌)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呈递抗原呈递抗原t细胞细胞增殖分化增殖分化效应效应t细胞细胞 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密切接触,释放淋巴因子密切接触,释放淋巴因子靶细胞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原暴露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反应免疫反应直接呈递抗原直接呈递抗原激活溶酶体酶激活溶酶体酶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细
33、胞免疫细胞免疫 扁桃体 淋巴结:多在呼吸、消化、生殖系统的黏膜下。1、免疫接种的概念、免疫接种的概念2、免疫接种的历史、免疫接种的历史 我国从宋朝开始我国从宋朝开始接种人痘接种人痘来预防天花;来预防天花; 18世纪,英国的爱德华世纪,英国的爱德华詹纳詹纳(edward jenner)(edward jenner)用用接种牛接种牛痘痘来预防天花;来预防天花; 19世纪,巴斯德发明了世纪,巴斯德发明了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和和减毒疫苗减毒疫苗。 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又叫性疾病的方法,又叫预防接种预防接种。3、现有疫苗的三种类型、现
34、有疫苗的三种类型 灭活的微生物;灭活的微生物; 减毒的微生物;减毒的微生物; 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4、免疫接种的两种方式、免疫接种的两种方式(1)主动主动免疫免疫促使人体产生特异免疫能力促使人体产生特异免疫能力 注射注射抗原抗原,使人体,使人体“主动地主动地”产生特异抗体。产生特异抗体。(2)被动免疫被动免疫向人体提供特异的或非特异的免向人体提供特异的或非特异的免疫能力。疫能力。 注射含注射含抗体成份的抗血清抗体成份的抗血清,使人体,使人体“被动地被动地”获获得得特异的特异的或或非特异的非特异的抵抗能力。抵抗能力。卡介苗卡介苗经过处理,变成毒或无毒的经过处理,变
35、成毒或无毒的活活 的结核杆菌的结核杆菌。白百破疫苗,伤寒疫苗白百破疫苗,伤寒疫苗经过处理的经过处理的死死 菌体菌体。抗狂犬病毒血清抗狂犬病毒血清抗乙肝病毒血清抗乙肝病毒血清抗破伤风毒素血清抗破伤风毒素血清胎盘球蛋白胎盘球蛋白血浆血浆 球蛋白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随着在研究上应用日益广泛,对抗体的数量和随着在研究上应用日益广泛,对抗体的数量和质量(专一性)要求越来越高。质量(专一性)要求越来越高。 数量多数量多传统的实验动物马、兔等免疫不方传统的实验动物马、兔等免疫不方便。便。 质量高质量高大动物免疫难以做到单克隆。大动物免疫难以做到单克隆。单克隆抗体制作过程 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
36、综合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综合了了两方面优势:两方面优势: 淋巴细胞肿瘤淋巴细胞肿瘤能不断增值,但没能不断增值,但没有产生专一抗体能力。有产生专一抗体能力。 从脾脏得到淋巴细胞从脾脏得到淋巴细胞能产生专一能产生专一抗体,但不能不断增值。抗体,但不能不断增值。 11.3 11.3 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 (1 1)过敏)过敏 过敏反应表现:打喷嚏,哮喘,风疹等。过敏反应表现:打喷嚏,哮喘,风疹等。过敏源:过敏源:花粉花粉,地毯灰尘,食物中某些蛋白质,地毯灰尘,食物中某些蛋白质,蜜蜂刺蛰蜜蜂刺蛰。 许多脱敏药物都有抗组胺效应。许多脱敏药物都有抗组胺效应。组胺的释放引起一系列
37、过敏反应(2 2)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击自身细胞和组织。 由于某些尚未清楚的原因,免疫活性由于某些尚未清楚的原因,免疫活性细胞攻击自身组织,出现细胞攻击自身组织,出现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综合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综合症症硬化病硬化病肌无力症肌无力症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红斑狼疮(3 3)艾滋病()艾滋病(aidsaids) 获得性免疫缺失综合症(获得性免疫缺失综合症(aidsaids)现在)现在认为由
38、认为由 hivhiv 病毒引起。病毒引起。津巴布韦津巴布韦一名一名6 6岁的艾岁的艾滋病患儿滋病患儿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改善睡眠改善睡眠 保持乐观情绪保持乐观情绪 限制饮酒限制饮酒 参加运动参加运动 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全面均衡适量营养全面均衡适量营养 改善体内生态环境食用微生态制剂改善体内生态环境食用微生态制剂本章小结 1.名词解释: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的过程 3.体液免疫的过程第第12章章 内分泌系统与体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液调节第一节第一节 体液调节的性质体液调节的性质激素(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细
39、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化学信使经组织液物质,作为化学信使经组织液/血液传血液传递并调节各种靶细胞功能活动。递并调节各种靶细胞功能活动。内分泌 激素是由细胞分泌到体液中的,有别于另外一些腺体通过管道直接分泌到体外。所以叫做内分泌。 激素的作用激素的作用1. 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参与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维持内环境稳态。2. 促进细胞的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衰老促进细胞的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过程。3. 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活动,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活动,调节行为。调节行为。4. 促进生殖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调节生殖功能。
40、器官的发育成熟,调节生殖功能。5. 调节能量转换调节能量转换激素的分类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按其化学结构分构分 . .含氮激素:蛋白质、肽类和胺类含氮激素:蛋白质、肽类和胺类 (1)(1)蛋白质类蛋白质类: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激素、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激素、生长激素等。长激素等。 (2)(2)肽类激素:肽类激素:催产素、抗利尿激素催产素、抗利尿激素 (3 3)氨基酸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激素。 . .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 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
41、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的作用机制 1.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第二信使学说 第二信使学说是第二信使学说是sutherland学派在学派在60年代提出的。年代提出的。 激素作用机制含氮类激素第二信使学说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第二信使学说内容内容 激素激素h(h(第一信使第一信使) )把调节信息带到靶细胞把调节信息带到靶细胞, ,与靶细胞膜上与靶细胞膜上专一性受体结合;专一性受体结合; h-r h-r激活膜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膜上腺苷酸环化酶(ac)(ac)系统;系统; acac atp atpcampcamp(第二信使)(第二信使) mgmg2+2+
42、 camp camp pka pka激活激活pkapka系系磷酸化酶系磷酸化酶系引起靶细胞生理引起靶细胞生理反应反应. . 含氮激素除以含氮激素除以camp为第二信使传递系统外,其它第为第二信使传递系统外,其它第二信使的化学物质还有二信使的化学物质还有: cgmpcgmp 三磷酸肌醇(三磷酸肌醇(ipip3 3) 二酰甘油(二酰甘油(dgdg) caca2+2+ 第一步第一步 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 第二步第二步 与核内受体结合与核内受体结合-激素核受体复合物激素核受体复合物2.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基因表达学说表达学说2.
43、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基因表达学说表达学说激素激素 特异特异mrna 新合成蛋白质新合成蛋白质 受体受体 染色质非组蛋白染色质非组蛋白 (核内受体核内受体) dna 细胞膜细胞膜 核模核模 核核 特异序列氨特异序列氨 基酸片断基酸片断- 核定位信号核定位信号 核糖体核糖体类固醇类激素作用途径示意图类固醇类激素作用途径示意图 激素的特异性如何实现的? 不同种类的细胞有不同的受体。含氮激素含氮激素第二信使第二信使campip3-dg ac (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 plc (磷脂酶磷脂酶c)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磷酸化反应磷酸化反应 -生物效应生物效应ca2+ 类固醇激素类固醇
44、激素激素激素-胞浆受体胞浆受体 复合物复合物激素激素-核受体核受体 复合物复合物激发激发dna转录转录新新mrna生成生成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 -生物效应生物效应激素激素总结:总结: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1 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的内分泌腺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甲状旁腺等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如胃、肠中:如胃、肠中、肾、肾中的内分泌细胞中的内分泌细胞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下丘脑的神经细胞:下丘脑的神经细胞 1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人体内的主要内分主要内分泌腺泌腺2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
45、系 为什么说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重要中枢,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的内分泌腺 下丘脑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枢纽垂体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内分泌内分泌腺名称腺名称 分泌激素分泌激素靶组织靶组织主要作用主要作用下丘脑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释放激素腺垂体腺垂体 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释放下丘下丘脑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腺垂体腺垂体 刺激促甲状腺激素释刺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放下丘下丘脑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素腺垂体腺垂体 刺激促卵泡激素、
46、黄刺激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释放体生成素释放下丘下丘脑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腺垂体腺垂体 刺激生长激素释放刺激生长激素释放下丘下丘脑脑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激素腺垂体腺垂体 抑制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生长激素释放下丘下丘脑脑催乳素释放抑制激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素腺垂体腺垂体 抑制催乳素释放抑制催乳素释放下丘下丘脑脑黑色细胞刺激素释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放抑制激素腺垂体腺垂体 抑制黑色细胞刺激素抑制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释放垂体垂体人体最人体最重要重要的内分泌腺的内分泌腺一、腺垂体一、腺垂体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由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由6种腺细胞组种腺细胞组成
47、,分泌至少成,分泌至少7种激素,均属含氮类激素。又称种激素,均属含氮类激素。又称内分泌之首。内分泌之首。腺垂体腺垂体分泌分泌7种激素种激素1)1)生长素生长素(gh)-(gh)-生长素细胞分泌生长素细胞分泌2)2)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tsh)-tshtsh细胞细胞分泌分泌3)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acthacth细胞分泌细胞分泌4)4)促黑素细胞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msh)-(msh)-acthacth细细胞分泌胞分泌5)5)卵泡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fsh),6)6)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lh)-(lh)-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48、细胞分泌细胞分泌7)7)催乳素催乳素(prl)-(prl)-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细胞分泌(一)生长素(一)生长素(ghgh,躯,躯体刺激素)体刺激素) 191191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生长作用促生长作用: : 幼年缺乏幼年缺乏gh-gh-侏儒症侏儒症,gh,gh过多过多-巨人症巨人症成年成年ghgh过多过多-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 :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突出突出 (二)催乳素(二)催乳素 催乳作用催乳作用 促进乳汁主要成分酪蛋白、乳糖和脂肪的合成。促进乳汁主要成分酪蛋白、乳糖和脂肪的合成。 (三)促激素
49、(三)促激素 1)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促卵泡激素促卵泡激素 4)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二、神经垂体二、神经垂体 神经垂体神经垂体分泌两种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两种激素,抗利尿激素(adhadh)与催产素()与催产素(oxtoxt)。)。 (一)抗利尿激素(升压素)(一)抗利尿激素(升压素): 1.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抗利尿作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抗利尿作用。用。 2.促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促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二)催产素(二)催产素 催产素具有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催产素具有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
50、收缩的作用。 第三节 激素与稳态1 甲状腺调节发育与代谢甲状腺调节发育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部位:分泌部位:甲状腺甲状腺功能功能: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成熟)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成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种类:种类: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分泌不足时分泌不足时发生在发生在幼年幼年表现为表现为呆小症。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分泌过盛时分泌过盛时 新陈代谢率增高,新陈代谢率增高,消瘦、血压高、心搏快、消瘦、血压高、心搏快、情绪激动、有颤抖等症情绪激动、有颤抖等症状,表现为状,表现为甲亢甲亢, , 称称凸凸眼症眼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食物中缺碘,易患食物中缺碘,易患大大脖子病脖子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甲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美术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充填理论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急救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酒店礼仪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体育大学《土地科学基本问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分析化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医药学院《C语言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体内药物分析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运输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农村卫生安全生产培训
- 人间生活(外国部分)
- 2023年TOFD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参考版
- 物业保洁团队建设与管理
- 纸与我们的生活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
- 施工班组考核评分表
- 水泥搅拌桩施工记录表
- 脱碳塔CO2脱气塔设计计算
- 《骆驼祥子》通读指导手册
- 股东会会议系列文件(通知、议程、签到表、表决票、决议)
- 非法占用农田建房举报信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