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支出_第1页
公共教育支出_第2页
公共教育支出_第3页
公共教育支出_第4页
公共教育支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教育支出公共教育支出第六组第六组 成员:成员: 张帆张帆 闫志羽闫志羽 蔡啸蔡啸 刘苏刘苏 韩庆元韩庆元 韩翠萍韩翠萍 四个部分四个部分o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公共教育支出的理论回顾公共教育支出的理论回顾o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总量分析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总量分析o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o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公共教育支出的理论回顾公共教育支出的理论回顾 一、中国的教育财政体制一、中国的教育财政体制二、公共教育支出的涵义二、公共教育支出的涵义三、公共

2、教育支出的理论依据三、公共教育支出的理论依据一、中国的教育财政体制一、中国的教育财政体制o 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o 中国财政体制中国财政体制o 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1、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o 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制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制o 初等与普通中等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初等与普通中等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是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民办为辅。是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民办为辅。o 高等学校包括教育部所属院校、国务院其他高等学校包括教育部所属院校、国务院其他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2、中国财政体制、中国财政体制o

3、1994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o 五级财政: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五级财政: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地区、自治州)、不设区的市设区的市(地区、自治州)、不设区的市(县、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县、市辖区)、乡(民族乡、镇)o 政府间收入划分: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政府间收入划分: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o 政府间支出划分:中央政府专职负责、地方政府间支出划分:中央政府专职负责、地方政府专职负责、中央和地方政府共管(教育)政府专职负责、中央和地方政府共管(教育)3 3、中国教育财政体制

4、的演变、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o 中央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中央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1949198019491980)o 地方负责与分级管理(地方负责与分级管理(1980199319801993) o 教育财政的新体制(教育财政的新体制(19931993年以后)年以后)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二、公共教育支出涵义二、公共教育支出涵义o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可以界定为政府用于维持和发展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可以界定为政府用于维持和发展各类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包括:国家预算内教育各类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包括:国家预

5、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经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的经费。o 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o 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费附加、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三、公共教育支出的理论依据三、公共教育支出的理论依据o 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o 人力资本

6、理论人力资本理论o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1、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o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可以提供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可以提供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但是由于市场失灵,须由政府或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但是由于市场失灵,须由政府或公共部门通过其特殊运行机制来提供。公共部门通过其特殊运行机制来提供。o 公共产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二公共产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二是收益的非排他性。是收益的非排他性。o 在现实生活中,兼具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在现实生活中,兼具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并不普遍存在,

7、在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纯公共产品并不普遍存在,在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存在着具有公共产品部分特征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准公存在着具有公共产品部分特征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准公共产品。共产品。o 根据经济学所给定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根据经济学所给定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定义,可以认为教育产品属于一种定义,可以认为教育产品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20 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在人类科学技术的巨年代,在人类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结构急剧变化的总体态势大进步和社会生产结构急剧变化的总体态势下,美国经济学家下,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西奥多ww舒尔茨舒尔

8、茨创立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指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了人力资本理论,指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可以产生本投资,教育可以产生“知识效应知识效应”和和“非非知识效应知识效应”,能直接或间接促进经济增长,能直接或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克服资本和劳动要素边际收益递减倾向,是克服资本和劳动要素边际收益递减倾向,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并且随着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中期,以年代中期,以保罗保罗罗默罗默(paulmromer,1986)(paulmromer,198

9、6)、罗伯特罗伯特卢卡斯卢卡斯(robert (robert elucas,jr.,1988)elucas,jr.,1988)提出提出“内生技术变化内生技术变化”,将知识与,将知识与人力资本积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认为人力资本积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认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爱德华ff丹尼森丹尼森(edward (edward f.denison,1985)f.denison,1985)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表明教对美国经济

10、增长因素的分析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根据丹尼森的研究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根据丹尼森的研究结论,结论,1929-19821929-1982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92%2.92%,其中的,其中的0.40.4个百分点是由教育贡献的,教育个百分点是由教育贡献的,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13.7%13.7%。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总量分析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总量分析1. 1.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规模(公共教育支出总量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规模(公共教育支出总量指标)指标)2.2.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

11、重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3.3.公共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支出占gdpgdp的的比重比重1. 1.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规模(公共教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规模(公共教育支出总量指标)育支出总量指标)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规模(公共教育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规模(公共教育支出总量指标)支出总量指标)2.2.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8.2419.3718.6920.2820.6921.0620.1718.8217.3416.1316.1715.8315.6215.6815.2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

12、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3.3.公共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支出占gdpgdp的的比重比重世界公共教育支出占世界公共教育支出占gdpgdp比重情况比重情况20082008o 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4.9%4.9%o 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4.1%4.1%o 我国水平:我国水平:3.3%3.3%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一、支出结构一、支出结构二、级次结构二、级次结构三、地区结构三、地区结构 四、城乡结构四、城乡结构一、支出结构一、支出结构o 教

13、育事业费是指国家用于发展社会各种教育事业,教育事业费是指国家用于发展社会各种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主要有:国有中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主要有:国有中小学校的经费拨款,国有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经小学校的经费拨款,国有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经费补助,还有对一部分学生的奖学金、困难补助费。费补助,还有对一部分学生的奖学金、困难补助费。o 教育事业费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教育事业费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 二者分别占二者分别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可以从一定的角度折射出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的比例可以从一定的角度折射出教育经费的充足程度。国际上一般认为的充足程度。国际上一般认为, , 高

14、等学校人员经费高等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各占和公用经费各占50%50%是适当的是适当的, , 中学为中学为60%60%对对40%, 40%, 小学至少为小学至少为70%70%对对30%30%。20002000年年-2006-2006年各级教育生公用经费占事业教育费年各级教育生公用经费占事业教育费比重(比重(%)二、级次结构二、级次结构o 教育支出的级次结构是指教育支出在初级、中级和教育支出的级次结构是指教育支出在初级、中级和高级教育之间分配的比例。在教育投资总量有限的高级教育之间分配的比例。在教育投资总量有限的条件下条件下, , 教育投资按照什么比例来分配教育投资按照什么比例来分配, , 在某

15、种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总量意义更加重大。上比投资总量意义更加重大。o 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 , 世界各类型国家三级教世界各类型国家三级教育人均经费之比的共同特征是逐级升高育人均经费之比的共同特征是逐级升高, , 但级差与但级差与经济发达程度成反向变化经济发达程度成反向变化, , 即经济越发达即经济越发达, , 三级教育三级教育之间的财政教育支出级差越小。并且初等教育的投之间的财政教育支出级差越小。并且初等教育的投资比高等教育的投资更有效率资比高等教育的投资更有效率, , 更能体现公平。因更能体现公平。因此此, ,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支出应该倾向于增加对初等发展中国家的

16、教育支出应该倾向于增加对初等教育的投资教育的投资, , 提高初等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提高初等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的比重。全国各类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全国各类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各级教育在校学生年生均经费支出比例各级教育在校学生年生均经费支出比例三、区域结构三、区域结构o 我国目前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体制为基础教我国目前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体制为基础教育投资以地方政府为主育投资以地方政府为主, , 中央和省级通过专项转移中央和省级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补助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支付的形式进行补助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理, , 以省为主的体制。以省为主的体制。o

17、近年来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射到对教育的投近年来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射到对教育的投入问题上。经济发达地区入问题上。经济发达地区, , 教育投入有较强的财政教育投入有较强的财政支持和其他资金来源支持和其他资金来源, , 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 教教育投入主要依靠财政育投入主要依靠财政, , 偏偏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偏偏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 甚至甚至早已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教育投入的分级负担和早已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教育投入的分级负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 使得教育投入地区之间的不使得教育投入地区之间的不均衡进一步扩大。均衡进一步扩大。2005

18、2005年全国个省市教育事业费支出年全国个省市教育事业费支出各地区教育事业费支出(各地区教育事业费支出(20052005)四、城乡结构四、城乡结构o 由于我国的中等和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分布在城市由于我国的中等和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分布在城市, , 因此教育支出城乡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初因此教育支出城乡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初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合理。长期以来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合理。长期以来, , 我国农村的我国农村的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 , 尤其是农村地区义尤其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支出的人部分由农民白己负担。务教育支出的人部分由农民白己负担。o 继继20062

19、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7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从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从20082008年秋季新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1.6亿学生的学杂费,这意味着我国全面实行了免亿学生的学杂费,这意味着我国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费义务教育。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二、二、造成我国教育支出不合理的原因分析造成我国教育支出不合理的原因分析三、完善三、完善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对策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对策一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o 1 1、公共教育支出总量不足(追、公共教育支出总量不足(追“四四”)o 2 2、公共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公共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o 从分配结构看从分配结构看o 从使用结构看从使用结构看o 从政府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