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_第1页
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_第2页
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_第3页
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_第4页
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n't worry about things you can't get, stay away from things with negative energy. life is not bad, so don't add sorrow to yourself.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1教材简析: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

2、果。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过程: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1、99×37+37=37×()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

3、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11×58+49×11 12×77+8×77(12+8)×77 36×25+4×25(58+12)×14 27×21+27×2927×(21+29) 11×(58+49)(36×4)×25 58×14+12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

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二、学习例题1、出示例题图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应该略大于3200。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

5、元?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板书:32×102=32×(100+2)=32×100+32×2=3200+64=3264(元)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交流:=(46+54)×12=100×12=1200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有的时候是合起来乘容易,有的时候是分别乘更容易。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三、完成想想做做1、在里填

6、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题略)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题)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读第5、6题,观察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四、探索思考题99×99+199100×100观察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板书99×99+199=99×99+99×1+100=99×(99+1)+100=99×100+100×1=100×(99+1)=100×100学生自己尝试完成算式

7、:999×999+1999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五、布置作业p.57第2、4、5、6题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社教材四年级下册p26页例7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使学生亲历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建构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会应用乘法分配律,使某些运算简便。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索发现

8、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教学设计思路:1、通过买衣服的情境转入乘法分配律。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几组不同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然后归纳总结出字母公式,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生活引入,激发兴趣今年十月,县里准备举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我们学校准备派5个同学参加比赛,学校准备为这5位同学选一套运动服装。老师在商店逛来逛去选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请看大屏幕。出示:两件上衣(价格分别是100元、80元)两条裤子(价格分别是70元、50元)2、提出问题,

9、独立思考出示:(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2)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案计算出总价(用多种方法计算)。二、探索交流,建构规律1、生选择搭配方案并计算。2、组内研讨,并出示:(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3、汇报交流:(1)探讨第一种方案。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项老师推荐他的方案?(预设学生回答:a:要求5套衣服多少钱,就要先求出1套多少钱。即:一套的价钱×套数=总价。列式为:(100 70)×5b:要求5套衣服多少钱,就要先求出5件上衣的价钱和5条裤子的价钱。即:上衣价钱 裤子价钱=总价.列式为:100×5 70

10、×5)(2)探讨第二种方案。(3)探讨第三种方案。(4)探讨第四种方案。教师板书:一套 ×套数 = 5件上衣 5条裤子(150 100)× 5 = 150×5 100×5(150 70)× 5 = 150×5 70×5(100 100)× 5 = 100×5 100×5(100 70)× 5 = 100×5 70×54、生列举例子。(1)出示:活动要求a、写出三个这个的算式。b、交流:你怎么来说明你写的算式左右两边是相等的?(2)汇报、师板书学生说的等式,

11、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证明算式左右两边是相等的。5、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问: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全班所有同学的算式?6、学生归纳概括: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三、巩固应用,训练提升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5 20)×12=×12 ×1225×(4 9)=×4 ×98×(10 5)=× ×30×24=30× 30×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48×12 52×12 15×18 26×18(15 18)×26 25×4

12、0 25×425×(40 4) (48 52)×1214×(455) 11×4 25×4(11×25)×4 14×4514×5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的吗?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3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

13、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具有了很好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了探究(一)和探索(二)后,掌握了一些算式的规律 ,有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经验,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注重引导,指点,会收

14、到很好的效果。知识与技能: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分配律。教学难点:乘法的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6,第64页做一做中的题

15、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乘法分配律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把下面复习中的口算写在卡片上;在一张纸条上画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共做4条。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36+64)8,205+502,6010+1010等,计算每一题时,第一个学生回答先算什么,第二个学生回答再算什么,第三个学生回答接下来算什么。二、新课1教学例6。教师让学生摆正方形,先把5个白色正方形摆成一横排,接着摆3个红色正方形与白色正方形在同一行上,教师同时贴出一张画有正方形的纸条,先只显示5个白色的正方形,然后再显示3个红

16、色的正方形。接着教师说明要摆4行这样的正方形,边说边贴出另外3张画着正方形的纸条。教师指着图形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先请一个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所列的算式写在黑板上。还有别的算法吗?你是怎样想的?再请一个学生回答,如果这个学生说出另外一种算法,教师再把这个学生所说的算式也写在黑板上。如:(5十3)4 54十34教师:第一个算式是先求出每一行有多少个正方形,再求4行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第二个算式是先求出白正方形和红正方形各有多少个,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这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下面我们大家一齐来计算,看一看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怎样。

17、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然后再提问: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怎样?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说明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5十3)454十34等号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的和乘以4。)等号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先分别乘以4,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教师: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5与3的和乘以4等于5与3先分别乘以4再相加。教师:下面我们再看两组算式,先看:(18十7)6 186十76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的和乘以6。)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分别乘以6,再把两个积相加。)算一算左面的算式等于什

18、么?(18加7是25,25乘以6是150。)算一算右面的算式等于什么?(两个积分别是108和42,它们的和等于150。)教师:左右两个算式都等于1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教师边说边在两个算式中间画一个等号。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什么?(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18与7先分别乘以6再相加。)教师:我们再来看两个算式 20(15十9) 20_十209先来计算一下这两个算式各等于多少?两个算式都等于多少?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20乘以15与9的和等于什么?2进行抽象概括。教师指着上面的算式提问: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你看出了什么?先看等号左面的三个算式

19、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第一、二两个等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第三个等式是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教师指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或者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再看等号右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都是先求两个乘积,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等号左面与等号右面相等是什么意思?学生发言后,教师概括:上面三个等式等号左面分别与等号右面相等说明,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先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我们把乘法运算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时板书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4页下面的方框里的结语,全

20、班齐读两遍。教师:如果用 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a+b) c=ac+bc等号左面(a+b) 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号右面ac+bc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三、巩固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写算式:(200十3)27,提问:1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个数?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乘积的和?教师在黑板上再写算式:18527十1527,提问: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分别乘以哪一个数?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一个数?2做第6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读题,再想一想每个方框里应该填什么

21、数。在(32十25)4中,两个数的和指的是什么?同一个数相乘指的是哪个数?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应该等于哪两个数分别同4相乘再相加?第一小题的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乘法分配律,32与25的和乘以4,应该等于32与25分别乘以4再相加,所以两个方框里应该分别填32和25。)第二小题应该怎样填?根据什么运算定律?(根据乘法分配律,64与12的和乘以3,应该等于64与12分别乘以3再相加。)四、作业练习十四的第1、2题。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

22、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学习例5。(1)出示例5(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4×

23、;25=100(人)25×4=100(人)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2、学习例6。(1)出示例6(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25×5)×2 25×(5×2)=125×2 =10×25=250(桶) =250(桶)(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24、?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 ×c=a× (b×c)(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3、学习例7。(1)出示例7。(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

25、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c+b×ca×(b+c)=a×b+a×c(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3、学习例8。(1)出示例8。(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4)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课后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习题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78×85×17=78×(_×_)81×(43×32)=(_×_)×32(28+25)×4= ×4+ 

26、15;415×24+12×15= ×( + )6×47+6×53= ×( + )(13+ )×10= ×10+7×2、判断对错。(1)39×22-39×2=39×22-2 ( )(2)39×22-39×2=39×(22-2) ( )(3)39×28+39×72=39×28+72 ( )(4)39×28+39×72=39×(28+72) ( )(5)39×12=39×(

27、12-2) ( )(6)39×12=39×(10+2) (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6【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知道它的一些应用。2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计算、观察、举例、验证、概括、说理等活动,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3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从现实背景中抽象概括出乘

28、法分配律。【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我们说的话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照这样“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述。“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可以这样说“我爱看漫画书和故事书。”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是不是挺有趣的?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想不想一起去研究?通过前几节课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咱们再继续探索,看看又会发现什么新的规律。

29、(板书:探索与发现(三)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1、初步感知。(1)(出示长方形草坪图)课件演示。师:我们宝鸡的人民公园最近正在改建,大家看,这是一块草坪,工人叔叔准备在草坪的四周围上栅栏。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师:求栅栏长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什么呢?请同学们算一算。(生计算,师巡视)(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a)师:像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4)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b)师: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这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呢?a: b:(61+39)×2 61×2+39

30、15;2=100×2 =122+78=200(米) =200(块)(5)师:这两个算式,解决了同一问题。计算的结果也相等。那么,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师:这两个算式真有趣,明明是不同的算式,却能得到相等的结果。它们之间一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生讨论,师巡视)(7)师:说说你们的想法。(8)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点:都使用了乘法和加法 ;参与运算的数是相同的;意义相同(都算了长方形的2条长与2条宽之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左边先算和,再算积;右边先算积,再算和2、再次感知。你们帮老师解

31、决了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出示笑脸图,每行有五个黄色笑脸图,三个红色笑脸图,共四行。)(图略)知道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53)×4=5×43×43、概括定律。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两个等式:(6139)×2=61×239×2(53)×4=5×43×4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师:(惊奇地)你们真的发现了这些算式中隐含着的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师:从大家的

32、神态和脸部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能猜到。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你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生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师: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还有不同意见吗?师: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学生积极地与同桌交流着,又踊跃地参加集体交流。生1: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加起来后乘以一个数,等于把括号里的两个数都去乘以一个数,再把乘出来的积加起来。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边把两个数加起来乘以乘数,等于括号里的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加上括号里的

33、另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师:你们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吗?(教师出示幻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师: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下面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小黑板出示:(25+36)×4 ,谁是它的好朋友?6×(20+30)(a+50)×645×8+

34、55×87×16+7×1842、根据运算定律,在中填上合适的数。(12+50)×3= ×3+×315×(40 + 23) = 15×+15×78×20+22×20=(+)×20××()×66×28 + 66×32 + 66×40=(+)×663、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与 25×(4×8)相等的算式是( )。25×425×8; 25×4×

35、25×8; 25×4×8全班学生中有一位选,三位选,其余都选。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后,集体订正,电脑逐个显示订正后的答案。4、选择其中一组题目来计算甲组乙组100×13+2×13 102 ×13(63+37)×39 63×39+37×39 9×(46+54) 9×46+ 9× 54师:先观察,确定一下你做哪一组。(先选好要做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最后总结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然后学生独立做题,完成后

36、交流答案。)5、实际应用。足球比赛的时候,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饮料。准备了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吗?(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师:每箱饮料36元,付1500元够吗?(学生完成后,交流)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哪里最好?3、老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希望它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伴你生

37、活、成长。4、作业(略)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7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点难点:1、 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2、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方法指导: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

38、?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1、组内研讨(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1、汇报交流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分别列式解答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生尝试

39、读等式。(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2、研究其它方案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教师板书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225+75)4 = 2254 + 754(225+125) 4 = 2254 + 1254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8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40、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三)大纲要求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大纲要求

41、,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二)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一)教学方法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二)学法指导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

42、性和挑战性。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分析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第一步我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25 × 8 25 × 425 × 6 × 4 7 × 8 × 5 2 × 3 × 50课件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也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学习状态。第二步创设情境,师生比赛。出示一组题从中选取两道,谁能看一眼题目就能说出得数。( 40+4 )× 25 37 × 45+55 × 3768 × 32

43、+68 × 68 ( 80+8 )× 125比赛的结果:老师算得快学生算得慢。学生心里就会想:老师怎么你算得那么快?这 时 老师导入: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吗?此时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高潮。老师告诉学生乘法的又一法宝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进入新知。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新知。本环节先用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1 、什么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 、应用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用?3 、什么地方用乘法分配律?4 、例 7 的两道计算题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学生依据学习目标 , 自学课本 64 65 页的内容。要求

44、学生用 6 、 7 分钟的时间掌握学习目标中的内容。学生欲望值高,所以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想尽办法去记忆新知识。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掌握新知识。此环节即使有个别同学不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可他为了在测验环节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也会用心的去掌握乘法分配律。三、互相交流,加强记忆。老师相信,经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下面同学们就根据学习目标把自己认识的乘法分配律为大家介绍一番。由于上一环节学生学会了乘法分配律,这时他一定会特别想把自己的.看法、见解告诉大家。这时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师生间、生生间互相交流

45、,合作学习,加强记忆。四、当堂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幻灯片出示下面各题)在巩固练习阶段,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附: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a+b) × c = a × c+b × c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得例题和第55页的“想想做

46、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分析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和简洁。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过程:一、 铺垫孕伏1口算125×53×8 25×44指名说出运用什么方法使计算简便2出示两组算式(6+4)×7 6×7+4×720×(5+2) 20×5+20×

47、;2(10+25)×4 10×4+25×4先口算,再说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关系?(结果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算式?(等号)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我们要学习乘法的另一个定律。二、 探究新知1、谈话:同学们,学校马上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了,体育老师准备给比赛的同学每人买一套服装,我们一看。出示课件:(课本第54页例题情景图)2、 提问: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每件短袖32元 每条裤子45元 每件夹克衫65元)3、 提问:体育老师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能自己列综合等式解决这个问题吗?4、 学生试做5、教师巡视

48、,让用(65+45)×5和65×5+45×5两种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分别口答。教师板书:(65+45)×5110×5550(元)65×5+45×5325+225550(元)6、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列的算式和思路解法一: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解法二: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多少元7提问:这道题的两种算法不同,比较一下他们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结果相同)8谈话:结果相同的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相连接板书:(65+45)×565×5+45×59照上面的等式,你还能再说出一个吗?课件出示(+)×&#

49、215;+×10谈话:这样的等式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样等式的规律。三、 概括定律1提问:观察例题这两个算式,等号左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右边呢?学生回答后(65+45)×5是用65与45的和同5相乘;65×5+45×5是把65和45分别同5相乘。2提问:谁能用一句话把等号左边算式的特点概括出来?右边呢?板书:两个数的和同另一个数相乘两个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3提问:既然等式两边计算结果相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两个数的和同另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再相加4同桌把乘法分配律完整地说一遍5谈话:大家说得很好,你们发现的这个

50、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6练习(1)、(42+35)×2(2)、27×12+43×127、提问:如果现在要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你们认为应该用几个字母呢?(3个)8、谁会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板书:(a+b)×c=a×c+b×c四、 巩固练习1根据乘法分配律,填出另一道算式15×26+15×14()72×(30+6)2课本第55页“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用手势判断(2)谈话:第三题意见不统一,你是怎么判断的,不能确定时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提问:怎么改算式,让同学们一看就知道他们相等

51、?(74可以写成74×1)(3)提问:第4题的两个算式为什么不相等?怎样改写可以使它们相等?3选择题24×(49+51)与下面的式相等(1)24×51+24×49(2)(24+49)×(24+51)(3)24×49×514拓展题:把例题中的问题改成5件夹克衫比5条裤子多多少元,可以怎么做?学生试做后发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减,这也是乘法分配律。2021年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10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7,练习十四的第3一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进行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

52、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试题:1(35+65)×37 235×37+65×37385×(174+26) 485×174+85×265(80+8)×25 680×25+8×257 32×(200+3) 832×200+32×3“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练功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

53、一样。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第1、2、3组的同学的第1题和第3题,第4、5、6组的同学第2题和第4题。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哪几组的同学做的快?想一想,为什么第1、2、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2、3组做第5、7题,第4、5、6组做第6、8题。“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4、5、6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

54、,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二、新课1教学例7(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上乘积的和。“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上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联系上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这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教师,这道题告诉我们,有些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再来看一看怎样的计算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呢?先让学生说

55、一说。教师概况,首先,要计算的是要两个乘积的和,两个乘法计算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数,这样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2)教师出示例题:102×43教师:这道题是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笔算进行计算,但是比较麻烦。“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使我们能够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教师:从上面的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现在的题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

56、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板书:102×43=(100+2)×43=100×43+2×43=4386“上面计算中的第二步根据是什么?”(乘法分配律)。教师概括: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这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三、课堂练习做练习十四的题目。1第3题,2让学生口算。当计算101×57和45×102时,3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得多少?”2、第4题,5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核对时让学生回答。“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怎样计算简便?根据是什么?”第4小题,如果学生有困难,教题先把算式38×?=38。学生回答后教师把“38×?”中的“?”改为“1”。“下面应该怎样算呢?”让每个学生先做在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