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家庭的性质第一节 家庭的概念第二节 家庭的性质 在古代西方, “家庭”一词甚至包含了 “奴隶”的意思。 在罗马, famulus一词代表 一个家庭奴隶,并用familia一词代表属于一个人的全体家庭奴隶,表示为父权统治和支配的包括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的奴隶在内的一个群体或组织。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家庭是肉体生活与社会机体生活之间的联系纽带。 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从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角度来理解家庭。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 社会学家更多地从家庭的社会属性方面来解析家庭。 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和洛
2、克在家庭一书中指 出: 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 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 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 所谓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体而言。故家庭成立的条件有三,第一,亲属的结合;第二,包括两代或两代以上之亲属;第三,有比较永久的共同生活。孙本文孙本文(18911979) 中国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家 ,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 ,江,江苏吴江人。苏吴江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家庭”条目所下的定义为: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如果说家庭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单位,那么自愿
3、不育的夫妇是否组成了家庭? 由于生物医学和遗传技术的发展,生育模式改变,造成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父母与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的分离,于是,通过试管婴儿、人造子宫生育的子女是否可以纳入家庭范畴? 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这项创举尤其对那些早产时间太长的婴儿具有优势,它可以让早产这项创举尤其对那些早产时间太长的婴儿具有优势,它可以让早产儿在人造子宫里继续吸收营养,直到孕期结束;另外,这一技术还对那儿在人造子宫里继续吸收营养,直到孕期结束;另外,这一技术还对那些不能自然生育的妇女具有很大吸引力,比如子宫受伤或子宫被切除的些不能自然
4、生育的妇女具有很大吸引力,比如子宫受伤或子宫被切除的妇女可以利用人造子宫圆自己做妈妈的梦。妇女可以利用人造子宫圆自己做妈妈的梦。人造子宫人造子宫 人工受精的精子提供者的身份又如何确定? 不存在婚姻关系的单人户或未婚母亲(父亲)与孩子的组合算不算家庭?等等。 第一,家庭也可以是第一,家庭也可以是以法律领养关系为基以法律领养关系为基础的共同生活体;础的共同生活体;第二,共同生活、具有第二,共同生活、具有密切的经济交往、情密切的经济交往、情感交流是家庭成员之感交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必要关系;间的必要关系; 有关家庭的补充解释第三,第三,“家家”与与“户户”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户是户
5、是 以共同居住为以共同居住为标志的群体,标志的群体,“家家”则是主要以婚姻、血则是主要以婚姻、血缘关系为标志的群体;缘关系为标志的群体; 第四,有婚姻关系但第四,有婚姻关系但无血缘延续的自愿不无血缘延续的自愿不育夫妇和有血缘关系育夫妇和有血缘关系但无婚姻形式的未婚但无婚姻形式的未婚父母及其子女组成的父母及其子女组成的共同生活群体也应列共同生活群体也应列入家庭的范畴;入家庭的范畴;第二节家庭的性质 一、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二、家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三、家庭是社会群体四、家庭是社会制度 一方面,血缘关系是一种自然血统关系,具有生物和遗传的基础与意义。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是人类的自然亲情
6、关系。 但另一方面,自然的亲属、血缘关系由于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因而也具有社会属性,成为一种社会关系。 家庭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因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家庭的职能、性质、形式和结构都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所谓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互动形成的、具有亲密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组合的雏形。 家庭是初级群体,它通过血缘关系结合起来。 家庭具备了初级群体的三个基本要素: 1)面对面接触; 2)成员较少; 3)有频繁的互动。 家庭的构成和存在并非任意的,
7、随心所欲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家庭制度就是对家庭在组织结构和行为活动上的一些规定,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家庭关系和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属于社会中某一领域的制度。 a.关于家庭制度的基本概念,有五个基本的w需要了解: 1,what is the family? 家庭是什么?主要讨论家庭的定义与组成。 2to whom are we related?和谁有关联?主要讨论家庭的绵延和亲属关系。 3where do we live?跟谁住?主要讨论父居、母居或其他型式。 4who rules?谁统治家庭?主要讨论家庭的权威问题。 5what is the function
8、 of family?家庭的功能是什么?分析在变迁时代中家庭制度的存在功能。 家庭制度包括婚姻制度与相应的习俗礼仪、生育制度、亲子制度、父母与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家庭财产继承制度等。 其中既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又有不成文的习惯法、约定俗成和各种传统礼仪。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正当中国的家庭社会学重新起步时,对“家庭本质”问题就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家庭的本质 这一观点的主要内容为:家庭是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 简单地讲,就是:血缘+经济家庭。 邓伟志:家庭问题种种,天津人民出版社年出版。 喻传望:家庭本质之我见,载社会1984年第5期(一)相当部分的意见认为,家庭
9、的本质是经济关系。另有观点认为,家庭的本质是人口生产关系。 “按血缘和姻缘关系而建立的经济组织”并不是家庭的真正目的,而是手段。人们建立这种经济组织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进行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因此家庭是以一定形式的经济为基础的人口生产组织。 人口生产关系是一切家庭所共有的、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最本质的东西。 黄友林:家庭的本质是什么”,载社会1983年第5 期(三)家庭的本质是感情关系。 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经济关系在家庭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人口的生产和增殖也只是家庭的一项功能。而感情上的互爱已成为家庭建立、组成或离异、分裂的决定因素,它是纽带,是基础,因而也就是家庭的本质。 家庭是
10、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作为人类感情的物质体现的最小的社会组织。何道宏:社会主义家庭的 本质是感情关系,载社会1984年第1期 南占江、南洋:家庭是 人类感情的物质体现,载社会1984年第2期(四)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人们的婚姻关系是构成家人们的婚姻关系是构成家庭的基础。血缘亲属关系庭的基础。血缘亲属关系是结成家庭的纽带。家庭是结成家庭的纽带。家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织。 家庭是在生命生产过程中家庭是在生命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的自然关系和形成的人们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矛盾统一体。社会关系的矛盾统一体。自然关系即使在远古没有自然关系即使在远古没有家庭时就存在,而
11、家庭则家庭时就存在,而家庭则从一开始就作为一种特殊从一开始就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而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关系而存在和发展。 这种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这种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关系和感情关系。家思想关系和感情关系。家庭中的社会关系支配和制庭中的社会关系支配和制约着自然关系,从而成为约着自然关系,从而成为家庭的本质。家庭的本质。 丁文:丁文:家庭本质初探家庭本质初探,载载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87年年第第2期。期。(五)家庭的本质是多层次的。 对家庭本质的认识有三个层次:对家庭本质的认识有三个层次: 首先,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而不首先,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
12、而不是自然关系;是自然关系; 其次,是物质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其次,是物质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 第三,是人本身生产的生产关系第三,是人本身生产的生产关系而不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关而不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关系。系。 无论从哪个层次去认识家庭的本无论从哪个层次去认识家庭的本质,都不能割裂该层次与其他质,都不能割裂该层次与其他层次的联系,否则就难以得到层次的联系,否则就难以得到全面的认识。全面的认识。何胜全:何胜全:家庭的本质是多层家庭的本质是多层次次载载社会社会19841984年第年第5 5期。期。家庭研究领域的有关学科家庭研究领域的有关学科学科 观点解释人类学变迁社会中的家庭:跨文化研究;进化论; 亲族关系生物学 人类的成长:遗传学;怀孕和生育婴儿成长学 婴儿成长;学习;个性形成咨询 家庭治疗;人际关系;职业向导人口统计学 婚姻;生育;离婚率;变化模型 经济学 家庭财务;消费者行为;生活标准 教育学 家庭生活;婚姻准备;孩子发展;性教育 英语语言学文学;诗歌;小说和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范文
- 建筑材料采购合同协议书
- 劳动合同解除谈话笔录1
- 企业云计算资源使用合作协议
- 数字化合作框架下的远程工作协作合同
- 配电网升级改造合同
- 环保工程服务合同:全面解决方案
- 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物业财务关键制度
- 图书馆目视化管理
- 拆除工程中的文物保护与迁移策略考核试卷
- 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新概念二册课文电子版
- 云计算与大数据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医保工作手册
- 北师大五下《包装的学问》评课稿
- CNAS-GL039 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课件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道路运输车辆管理二级维护新规定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孝道
- DBJ51-143-2020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GB/T 9581-2011炭黑原料油乙烯焦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