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全品作业答案(八年级全)_第1页
科学全品作业答案(八年级全)_第2页
科学全品作业答案(八年级全)_第3页
科学全品作业答案(八年级全)_第4页
科学全品作业答案(八年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九景衢铁路浙江段标站前工程及相关工程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 号: 受控编号: 修改状态:编 制:复 核:审 核:批 准:有效状态: 中铁四局新建九景衢铁路浙江段标站前工程四分部二一四年七月一日中铁四局新建九景衢铁路浙江段标站前工程四分部测量作业指导书1、总则 1.1 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量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量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度本指导书。 1.2 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时间贯穿施工全过程及前后。测量的目的是保障结构物位置及几何尺寸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施工测量工作范围包括:工程开工前交接桩、

2、施工复测及加密、工序各部施工放样、桥梁变形观测、路基沉降观测、竣工测量。 1.3项目队总工程师根据职责负责组织各项测量工作,决策测量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签认测量成果资料(书)。项目队设管理测量工作的专业工程师,管理本单位测量技术日常生活工作,管理测量仪器、设备和用品并负责测量工作的实施,根据测量作业的复杂性和频度由若干名技术人员和测量工组成测量组。 1.4在经理部测量工程师的带领下进行交接桩、施工复测、及加密点的控制测量。日常的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工作由项目队负责组织,成果报经理部工程技术部核备。工程复测、重要建筑物控制测量、竣工测量成果应形成书面文件(成果书),测量成果书应资料齐全,计算准

3、确,文整清楚,必须有计算者、复核者签字,项目队总工程师签认。 1.5 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应遵守国家或行业测量规范的有效版本规定,并在测量工作中积极稳妥地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 1.6测量的内外必须执行复核及检算制。控制网点平差其它数据应由两组人员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校核。重要部位的放样宜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不用的路线检核测设,以确保正确。 1.7应采用专业记录薄在现场逐项记录测量数据,禁止使用易洇水的圆珠笔或钢笔书写。测量记录不得涂改、撕毁,如有误可用明显的记号标识。记录中参加人员、设备、日期、地点等事项应完备、清楚并签字。记录数据应及时检核,录入计算资料的数据应核对无误。 1.8各种测量仪

4、器和工具应定期检校,并做好经常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严禁使用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2、工程开工前交接桩工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应及早通过建设单位约请勘测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交接书面资料应包括:国家三角点、GPS点、导线点、水准点的位置和数据图表;中线(基线)桩表、线路资料图表、水准基点表等。资料表中所列桩位应在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看状态,各类桩点应完好无损、稳固可靠。必要时应携带仪器找桩或补点。无法补测的国家点、GPS点的缺失应在交接记录中注明,由设计单位补设或报建设单位解决。桩点的布置和密度应符合测归的规定。交接后由双方签认交接桩记录,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交接桩记录抄报上级单位和建设单位。3

5、、 施工复测 3.1准备工作 3.1.1 复测目的:核对设计交桩的正确性;复核和加密控制点。 3.1.2 资料准备:施工单位在施工复测前,首先应把设计单位移交的有关资料(如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控制桩表等)进行室内检核和现场核对,全面了解线路与附近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及地形情况,以便确定相应的测量方法。 3.1.3根据需要设加密制点(包括导线点、水准点),并包桩。包桩要求:采用22圆钢刻十字丝作为桩位,长不少于0.8m,包桩采用混凝土,包桩深度一般0.8-1m左右,直径不少于0.4m,应先用混凝土铺地,在埋入桩橛。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片石固定。包桩好后,在混凝土面上刻上桩号。凝固后涂上红油漆标

6、识。 3.2 复测导线点、线路上的有关控制点(包括交点、副交点)。控制点及加密点测量采用GPS及全站仪。测量一般要求: a.架好仪器及棱镜后后要校核对中及水平。 b.视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3m以上。 c.视线应避免通过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25m。 d.视线宜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囱等)。 e.视线背景应避免反光物体,在反射光束范围内,不得同时出现两个反射器。 f.在雨天及有强烈阳光作业时,仪器应打伞,严禁将照准部对向太阳。 g.用避免在烟、尘、雨、雾、霜、雪、雷、电及四级以上大风等不不利条件下测量。 3.3 高程复测 3.3.1 水准测量 水准点测量应符合下列

7、规定: 3.3.1.1水准测量应选用精度为0.5mm的电子水准仪,水准标尺采用整体式标尺。采用双仪器平行观测法,每次两台仪器测量高差误差大于2mm要重新观测。 3.3.1.2水准测量限差要求见下表: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己测测段高差之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三等±3±6±12L±3.5n或±15L±20Li四等±5±10±20L±6.0n或±25L±30Li五等±8±16

8、7;30L±45L±40Li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和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和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在山区当其平均每千米单程测站多于25站时采用。Li为检测测段长度(km)。 3.3.1.3视线长度不应大于50m,前后视距离应大致相等。测量时先用电子水准仪测出视距,前后视距差大于2m要调整仪器位置。且水准仪视准轴线离地面高度在1.2m左右,并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观测。 3.3.1.4工作间歇宜在水准点上结束,否则,应选择两个坚固、稳定可靠、光滑突出便于置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并做出标记。间歇后工作,应先检测。当两固定点高差的差

9、数小于2mm时,可继续观测,否则,必须从前一水准点起测。 3.4测量结果 复测数据应系统地文整为成果书,及时发放项目队技术部门据以引用,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备。复测数据与设计资料之差在规定误差范围内时应采用设计资料。超过范围或发现有错误时,经仔细核对后报勘测对设计单位,抄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协调解决。 3.5桩橛保护施工复测后,导线点控制桩及水准点控制桩必须保持固定正确的位置。易破坏的导线点要设置护桩。护桩一般设置两组,两组护桩之间的夹角应接近90°,每组护桩不得少于3个。用距离设置护桩时,护桩可设置一组,护桩与固定桩之间的距离应读至毫米。护桩应设置在填挖较小,不易毁坏便于施测之处,并应

10、考虑到施工过程中不致被破坏,视线不致被阻挡,一旦破坏后易于恢复。为了便于寻找护桩,护桩的位置应用草图及文字详细说明,并在实地对每一个护桩作出明显的标记,注明编号。4、工序各部施工放样 4.1线路放线 4.1.1根据图纸上逐桩坐标,预先在室内进行计算,计算出线路中线各点的坐标,并对各点进行编号,然后输入全站仪即可。 4.1.2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位角:是由直线一端点的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该直线的水平夹角,数值0°360°。坐标方位角:从坐标纵轴北端顺时针量到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坐标方位角。也叫方向角,一般用“”表示。AB=BA±180°BC=AB+左-

11、180°BC=AB-右+180°A S C(XC,XC) B(XB,XB) 4.1.3坐标增量的计算:(如上图)X=S×cosBCY=S×sinBCXC =XB+X YC=YB+Y 4.2横断面测量 4.2.1横断面测量的目的及布设方法: 横断面就是垂直于线路方向的地面轮廓线。测量横断面的目的是要在纸上如实反映线路垂直方向的地形起伏情况,绘制横断面图。以进行路基等工程设计,计算土石方及圬工数量。在施工时进行边桩放样,变更设计及路基检查。 横断面的布设方法,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及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而定。一般在直线转点、曲线控制点、公里桩和线路纵、横向地形明显变

12、化处测绘横断面。 4.2.2横断面方向的测定施测横断面之前,应首先正确定出断面方向。在直线地段,横断面方向是和线路中线相垂直的方向;在曲线地段,是和测点处的切线相垂直的方向(即测点处的法线方向)。直线地段的横断面方向比较容易定出,一般使用方向架、直角器等简单工具,就能正确定出施测方向。欲测定曲线上任一点B点横断面方向,先置镜于B点,后视或前视曲线上任一点A,由A、B两桩号之差即可知道AB弧长,进而由AB弧长从曲线表查出或计算得偏角,然后经纬仪转90°+或90°-即定出横断面施测方向。 4.2.3横断面的测量方法 a.水准仪法先定出测点的断面方向,并在此方向上立上两根花杆。然

13、后将水准仪置于任一通视良好的地方,后视中桩或其它任何有标高的桩子,持尺者以两根花杆为目标,在断面方向上地形变化点立尺,测得各点高程,并用皮尺量出各点至中桩的平距。水准仪法适应于高差不大,视线良好的地区。由于此法是用皮尺量距,水准仪测高,故精度比较高。 b .全站仪法将水准点设在导线点上,直接用全站仪测出点位及标高。直线地段可将大地坐标转化成相对坐标,以里程为X坐标,Y坐标可将中线坐标设为0,这样可以很便捷的测出每个断面。全站仪法适应于高差变化较大地区,测量速度快,精度较高,计算简单。 4.3桥涵测量 4.3.1涵洞施工测量 4.3.1.1涵洞定位及轴线测设 涵洞定位即定出涵洞在线路方向上的中心

14、里程点。定位方法同普通中线测量一样,可根据方位角及距离计算出坐标,用全站仪直接放样。一般要放样出涵洞的轴线和垂直于轴线的铅垂线。 4.3.1.2施工放样 涵洞的基础放样是依据纵、横轴线测设的。由于涵洞各部的尺寸不一,每节基础的深度也可能不同,在基础放样时,应根据设计图先定出各部基础的轮廓线,并在转折处钉上标志桩,然后再根据各部分的开挖深度和开挖坡度等,自轮廓线向外移动一个距离定出开挖线。 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内恢复纵横轴方向线,涵洞基础和其它部分的砌筑或建立模板均依据此方向线测定。 4.4桥梁施工放样 4.4.1基础放样施工 a.明挖基础的施工放样 基础开挖前,首先根据墩台的纵横向护桩在实地交出

15、十字线,并在十字线的两个方向上的稳固位置分别钉设两个固定桩,然后根据十字线并根据基础的长度和宽度(基础灌注需立模时,还应考虑模板厚度及背后支持的宽度)及施工开挖的要求(垂直开挖或倾斜开挖的深度和坡度)放出基础的四个转角点A、B、C、D(矩形基础)。应当注意:在通常情况下,十字线的中心并不一定是基础的中心。所以在基础放样时,应仔细查看设计资料,以免放样错误。当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并清理平整后,即可进行立模前的放样。此时可利用在基础开挖前钉设的十字线固定桩(应确认开挖后该桩没有移动)测设十字线,并根据基础尺寸及十字线的关系进行基础放样。 b、桩基础的施工放样: 桩基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设桩基的纵横十

16、字线、各桩的中心点。桩基的纵横十字线的测设与明挖基础相同。各桩中心位置的测定是以十字线为坐标轴进行的。其具体作法可用全站仪按各桩的纵横坐标值钉出十字线的平行线。 4.4.2墩台身的施工放样 墩台身的施工放样同基础放样基础相同,即在基础顶面或已灌筑的墩台身每一节顶面测设出纵横中心线,作为立模的依据。 立模时,除模板下部的位置与十字线间的相对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外,模板顶部的位置也应符合要求。因此,在模板壁顶部前后及左右,需标出纵横中心线方向点(如在上面钉设小铁钉),并在十字线方向上架设全站仪,校准模板,使顶面标记与十字线方向一致。 4.4.3顶帽及支承垫石的施工放样 当墩身灌筑离顶帽约30cm,根

17、据十字线护桩在墩顶面交出十字线,作为立模的依据。应注意弄清基础中心线,墩中心线和梁工作线之间的关系,尤应注意前后不等跨桥墩顶帽和梁端布置以及直线上、曲线上顶帽对于每片梁的双支座和单支座的布置,以免放样错误。 安装支承垫石挡板前,应再次交出十字线,检查各部尺寸,并据此安装垫石挡板。在灌筑垫石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压力和流动性,挡板及易发生位移,在灌筑前应用钢筋和衬块将挡板加固牢固,并在灌筑工程中随时检查各部尺寸,避免发生较大位移。 桥规规定:同一片钢筋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不超过3mm,所以在垫石混凝土灌筑接近设计高程时,应架设水准仪控制垫石顶面高程,以免超过限差,造成修凿困难。5、桥梁变

18、形观测 5.1、梁部堆载预压及混凝土浇筑时要进行变形测量。 5.2、测量要求:变形观测要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确保准确性。 5.3、点位布设:在梁底模型下及纵向工字钢支撑下跨中及跨端分别设观测点,并在观测点出系垂球,并在垂球线绳上做标记。 5.4变形观测:堆载预压前,预压过程中、堆载完毕后、堆载完毕24h后,卸载后均需进行变形观测。通过观测预压的变形量,结合经计算的弹性变形,算出非弹性变形,以找出最佳预留沉降量值,指导梁部施工。梁部混凝土浇筑时在梁顶部跨中、端头设置沉降观测点,在梁底工字钢纵梁底

19、跨中、端头设置沉降观测点,根据观测结果,调整预留沉降量。 5.5变形观测结果要整理,报经理部工程部审核,并存档。6、路基沉降、位移观测 6.1施工期间沉降观测 6.1.1设置方法:观测点断面布置间距一般不大于50c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适当加密。路桥(涵)过渡段位置必须设置沉降观测桩。路堤地段在线路中心布置一组沉降板,分别埋设在路基基底。 6.1.2观测方法及频率:路基施工期间每天要观测一次,超过一个月未填筑,可改为3天观测一次。观测结果及时整理并绘制变形、时间曲线图,分析变形规律。 6.1.3观测分析处理:如没昼夜沉降量大于10mm则必须停止填筑,经处理及自然沉降,变形量符合标准后方可以继续填筑。 6.2施工期间位移观测 6.2.1设置方法:观测点断面布置间距一般不大于40m。每侧设置两排,一排距离坡脚2m,一排距离坡脚10m。 6.2.2观测方法及频率:路基施工期间每天要观测一次,超过一个月未填筑,可改为3天观测一次。观测结果及时整理并绘制变形、时间曲线图,分析变形规律。 6.2.3观测分析处理:如没昼夜位移量大于50mm则必须停止填筑,经处理,变形量符合标准后方可以继续填筑。 6.3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观测 6.3.1设置方法:观测点断面布置间距一般不大于40c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适当加密。路桥(涵)过渡段位置必须设置沉降观测桩。观测桩采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