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读书人物评选事迹材料1_第1页
最美读书人物评选事迹材料1_第2页
最美读书人物评选事迹材料1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路上最美读书人事迹材料 中阳县宁兴学校:王艳莲 阅读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漫漫旅行,我一直都在路上。题记 我叫王艳莲, 是山西省中阳县一名中学一级语文教师, 中阳文学 协会理事,中阳文苑编辑。 1996 年从师范毕业后,我便和语文结缘, 与文字共舞,屈指算来,已经摸爬滚打走过了 19 个春秋。这 19 年里,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教坛新兵逐渐成长为一名教学 经验丰富,头顶光环无数的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县、市模范教师、 教学能手、 优秀班主任,多次获得县教师优质课竞赛、 “四个一'教学评 价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11年被授予“中阳县优秀人才”称号, 2013 年荣获“全国多媒体

2、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2014 年被评为“山 西省骨干教师”。与此同时 2010 年获得“中阳县水之魂'征文一等、奖“”新 闻宣传优秀奖”,2011年获得“中阳县安全伴我行'文学书法摄影剪纸赛 文学组一等奖”、“中阳县纪念党90周年永远高扬的旗帜'主题征文二等 奖”,三十多篇作品在校报、校刊、中阳文苑、吕梁文学上公开发表。 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离不开领导栽培、同事帮助,离不开我个人对 教育事业的热爱、 忠诚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更离不开我一直以 来的爱好读书。受父亲影响, 很小的时候我便喜欢上读书, 常常手不释卷废寝忘 食。初识得一些文字便捧着哥哥姐姐们的课本咬

3、文嚼字, 并乐此不疲。渐渐的家里一些打卷的小人书,泛黄的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都 成了我爱不释手的宝贝。囫囵吞枣地涉猎一遍,然后添油加醋地讲给 小我四个月的堂妹,见她听得津津有味,成日屁颠屁颠缠着我讲那些 被我篡改的面目全非的故事,越发翻箱倒柜地搜罗可读的书籍。可惜, 那时候村里根本没有书店,也没有闲钱买这些不当饭吃的废纸。 好在 父亲是个文化人,也有藏书习惯,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尽可能地通过各 种渠道弄到一些大部头著作,奉若至宝地藏在书柜里。同时,以一个小小校长的职务之便订阅 青少年日记优秀作文儿童文学小 说选刊类的杂志。比起同龄的孩子我已经很是幸运了, 因了这些书 籍的陪伴,我绚烂的童年氤氲着浓浓

4、的书香味。 别人头疼的造句写作 文,于我根本不在话下。渐渐的,家里那点书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好多书不知被我翻了 多少遍,故事情节都烂熟于心了。实在无聊就把父亲读书时的语文课 本拿来看,那些面孔生疏的繁体字硬是在我不厌其烦的推敲中一天天 熟识起来。四五年级的时候,终于开始啃那些被父亲奉若至宝的大部头,封神榜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都是半文不白的 原著,每有会意便欣喜若狂,到后来竟也能一知半解了。甚至推背 图命术八卦类的东西也能让我兴味盎然。初中时,读书已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 了父亲的一本摘抄本,上面分门别类地摘录着各种名言佳句、 经典片 段、对联诗词,生活常识。我豁然开朗

5、,毕竟人不能过目不忘, 何不把书中那些优美的文字,有价值的小知识积累下来,免得书到用 时方恨少。于是我学会了摘抄,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与此同时,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总是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 读。上师范后,面对高手云集的新集体,资质平平又不好表现的我夹 在人群中显得那么无足轻重。看着“亲师派特长族”们占尽风头,春风 得意,我默默地走进寥落的阅览室,在幽幽书香中“闲庭信步”千淘万 漉”晚上,铺开如霞的纸页,笔尖流泻,记录下生活的每一朵浪花, 捕捉心灵的每一次跃动。这样的日子一坚持就是三年。毕业时,密密麻麻的摘录本翻着都显沉重,凌乱的文字已经码成了厚厚的三大本, 储物柜里多了几张出

6、版社寄来的大红证书。 读着留言册上夸张且颇具 戏谑意味的“作家“文桶下笔真卿,语出陆游”的手笔,我忍不住潸然 泪下。卷起行囊,以另一种身份回到母校,我依然选择了在文学的世界 摸爬滚打。当了语文老师,和文字的缘分更近了,更是“一日不读书 便觉面目可憎”。初登讲坛,怀着一腔热血,我认真备课、上课,虚心地向身边的每一位教师学习,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正当我 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时,却发现学生好像越来越难教!很多学生提出 的新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静心思考,我觉得要做好传道、授业、 解惑,必须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书籍。正是这时候我认识了许多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个

7、 建议让我感悟到他对教育的圣洁情感;陶行知的教育文集,让我感 受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胸襟;李镇西的儒家情怀, 魏书生的道家气度,都给予我 点石成金的要术”与无尽的灵感和创造 力。这样,我就能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旁征博引, 左右逢源,收放自如。 学生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读书丰富了我的学识,活跃了我的课堂, 提高了我的授课水平,更俘虏了学生虔诚的目光,收获了孩子们发自 内心的尊重和爱戴。一边在新的领域里摸索学习,一边保持着用笔抒写心情,记录生 活的习惯,偶尔会把自己的文字、读书心得和那群淘气包分享。心血 来潮的时候和他们一起立誓坚持练笔, 一起写作文。这样的无心插柳 竟获得了不错的

8、效果,初尝甘果的喜悦后,我大受启发。的确,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我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 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大量的读书使我涉猎广 泛,从教育理论到学科知识,从班级管理到人生感言,从人物传记到历史事件无不是我的精神食粮。书籍成为我的挚友,每每有机会外出, 我总利用空闲时间到邻近的书店淘书,遇到心仪的书籍,不管多贵, 总不遗余力的买来。大量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 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 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进城后,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群英荟萃的县城龙头学校,工 作更忙,压力更大,忙里偷闲的我依然书香为伴,笔耕不辍。作品零 星见诸县办杂志,很快被吸收为编辑,参加过一些征文都获得不错的 成绩,部分作品有幸跻身市报刊杂志。与此同时,我在教学上也不断成长,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作文教学另辟蹊 径,创设了“案例先行,资源回收”的作文教学模式。我把自己写作过 程中的独特感悟、点滴灵感用心整理,发挥在课堂上,用以激发学生 思维的火花,居然百试不爽,立竿见影。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深入挖 掘又促进我写作技巧臻于成熟,对生活的感悟更深辟透彻,二者相得 益彰,互相促进,让我倍受鼓舞,如鱼得水。多年来一直承担校、县 作文教学示范课、初三毕业班优生作文讲座这些年,各种荣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