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浮力一、浮力一、浮力1.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_的力。的力。2.2.方向:方向:_。向上向上竖直向上竖直向上3.3.称量法:称量法:(1)(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所受的重力G G。(2)(2)将物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将物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 ,读出浸在液体中读出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F。(3)(3)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受到的浮力F F浮浮=_=_。G-FG-F4.4.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不同, ,即即
2、F F浮浮=_=_。5.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浸在液体中的_越大越大, ,液体的液体的_越大越大, ,浮力就越大。浮力就越大。F F下下-F-F上上体积体积密度密度二、阿基米德原理二、阿基米德原理1.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等于_。2.2.公式:公式:_。3.3.适用性: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适用性: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它排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F F浮浮=G=G排排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1.物体的浮沉
3、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 = = 2.2.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1)(1)轮船:采用轮船:采用“_”_”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2)(2)潜水艇:靠改变潜水艇:靠改变_的方法实现上浮或下潜。的方法实现上浮或下潜。(3)(3)气球和飞艇:充的是密度气球和飞艇:充的是密度_空气的气体。空气的气体。空心空心自身重力自身重力小于小于【读【读练】练】1.1.【画一画】【画一画】浮力的示意图浮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画出苹果受到的浮力。画出苹果受到的浮力。答案:答案:2.2.【练一练】【练一练】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如如图图, ,人和小船总重为人和小船总重
4、为1000N,1000N,小船受到的浮力为小船受到的浮力为1000N;1000N;则船排开水则船排开水的体积为的体积为_。0.1m0.1m3 33.3.【判一判】【判一判】浮力综合浮力综合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 ,将同一只将同一只鸡蛋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先后放入其中, ,静止后如图静止后如图, ,甲图下沉甲图下沉, ,乙图乙图悬浮悬浮, ,则则甲甲_乙乙; ;若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为若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为m m甲甲、m m乙乙, ,则则m m甲甲_m_m乙乙( (两空均选填两空均选填“”“=”);”);若向乙杯中加若向乙杯中加盐盐, ,则鸡蛋则鸡蛋
5、_。 上浮上浮考点考点1 1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1.1.公式:公式:F F浮浮=G=G排排=液液gVgV排排2.2.理解:理解:(1)“(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包含两种状态。物体全部浸没:物体全部浸没:V V排排=V=V物物。物体的一部分浸入:物体的一部分浸入:V V排排V液液, ,则下沉则下沉; ;若若物物=液液, ,则悬浮则悬浮; ;若若物物水水b b, ,分别用分别用a a、b 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物体, ,浸没在水中浸没在水中, ,放手稳定后放手稳定后, ,甲下沉甲下沉, ,乙漂浮乙漂浮; ;又根
6、据又根据F F浮浮=V=V排排g,g,、g g一定一定,F,F浮浮与与V V排排成正比成正比, ,又因为又因为V V甲排甲排=V=V甲甲,V,V乙排乙排VV乙乙, ,所以所以, ,甲受到甲受到的浮力大。故选的浮力大。故选D D。a3am3.0 gV1.5 cmb3bm2.0 gV3.0 cm主题一主题一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方法】【实验方法】_法。法。【实验关键】【实验关键】控制变量控制变量(1)(1)比较浮力的大小:将物体浸入液体比较浮力的大小:将物体浸入液体, ,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探究浮力与液体
7、密度的关系:思路:控制思路:控制_不变不变, ,只改变只改变_,_,如图甲如图甲, ,将将同一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同一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液体密度(3)(3)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思路:控制思路:控制_不变不变, ,只改变只改变_,_,如图乙如图乙, ,将将一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一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 ,直至完全浸没。直至完全浸没。(4)(4)探究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探究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思路:控制思路:控制_不变不变, ,改变改变_,_,如将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不同
8、深度。如将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液体密度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浸没在液体中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深度【要点探究】【要点探究】实验中如何求出浮力的大小实验中如何求出浮力的大小? ?提示:提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G物物, ,把被测物体浸在液体中把被测物体浸在液体中, ,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则则F F浮浮=G=G物物-F-F。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系吗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系吗? ?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 ?提示:提示:探究浮力与
9、物体密度的关系。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思路:保证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思路:保证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只改变物体的密度。只改变物体的密度。操作:取两个形状完全相同操作:取两个形状完全相同, ,但材料不同的金属块但材料不同的金属块, ,将其中一个金属块将其中一个金属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重力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重力G G1 1, ,然后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再读然后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F1 1, ,则浮力为则浮力为F F浮浮1 1=G=G1 1-F-F1 1; ;同样测出另一金属块的同样测出另一金属块的重力重力G G
10、2 2和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 F2 2, ,则则F F浮浮2 2=G=G2 2-F-F2 2。比较。比较F F浮浮1 1与与F F浮浮2 2是否相等是否相等, ,相等则说明浮力与物体密度无关。相等则说明浮力与物体密度无关。【示范案例】【示范案例】(2015(2015自贡中考自贡中考) )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1)(1)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N_N。乙图中。乙图中, ,若若将绳子剪断将绳子剪断, ,物体将物体将_(_(选填选填“上浮上浮”“”“悬
11、浮悬浮”或或“下沉下沉”) )。(2)(2)由乙、丙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浸没的深度由乙、丙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浸没的深度_(_(选选填填“有有”或或“无无”) )关。关。(3)(3)如果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如果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 ,可以选择如可以选择如图所示的图所示的_两个物体两个物体, ,将它们浸没在将它们浸没在_液体中液体中, ,测出所测出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4)(4)本实验中本实验中, ,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_。【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
12、素的实验。(1)(1)甲图弹簧测力甲图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物体的重力计测量的是物体的重力, ,即即G=4N;G=4N;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是因是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为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 ,由图可知由图可知F F浮浮=G-G=G-G=4N-2N=2N,=4N-2N=2N,在乙图在乙图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 ,当剪断绳子时物体将下沉。当剪断绳子时物体将下沉。(2)(2)乙、丙乙、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则物体在两种情况下所受的浮力相同则物体在两种情况下所受的浮力相同, ,由由此可知物
13、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此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3)(3)研究物体所受的浮研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时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时, ,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 ,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改变物体自身的重力。改变物体自身的重力。(4)(4)本次实验中研究了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本次实验中研究了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深度、物体重力等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度、物体重力等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只改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只改变所研究的量所研究的量, ,其他量保持不变其他量保持不变,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种研究问题
14、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答案:答案:(1)2(1)2下沉下沉(2)(2)无无(3)C(3)C、D D同种同种(4)(4)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主题二主题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实验关键】【实验关键】(1)(1)测物体受到的浮力测物体受到的浮力F F浮浮。用弹簧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G物物。把被测物体把被测物体_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 ,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F。F F浮浮=_=_。浸没浸没G G物物-F-F(2)(2)测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测物体
15、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 G排排。测出小桶的重力测出小桶的重力G G桶桶。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的总重力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的总重力G G总总。G G排排=_=_。G G总总-G-G桶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1)(1)能否先测盛水后小桶的重力能否先测盛水后小桶的重力, ,再倒出水测出空桶的重力再倒出水测出空桶的重力? ?提示:提示:不能。桶内的水不能全部倒净不能。桶内的水不能全部倒净, ,内壁会附有水内壁会附有水, ,使测出的使测出的G G桶桶偏偏大大,G,G排排偏小。偏小。(2)(2)如果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如果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 ,会造成什么影响会造成什么影响? ?还能得出实验结论还
16、能得出实验结论吗吗? ?提示:提示: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 ,则排出水的体积会偏小则排出水的体积会偏小, ,就无法得出浮就无法得出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示范案例】【示范案例】(2015(2015厦门中考厦门中考) )小鹭做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1)(1)小鹭处理数据时小鹭处理数据时, ,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2)(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7、a a、b b、c c、d d中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 Fa a、F Fb b、F Fc c、F Fd d, ,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 (用式子表示用式子表示)_,)_,则可证明则可证明,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大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本题考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1)(1)由阿基米德原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理可知,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
18、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即即F F浮浮=G=G排排。物体受到的浮力可用称重法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可用称重法得出, ,即先测出物体的重力即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aG(a图图),),再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再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读出测力计的示数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bF(b图图),),则则F F浮浮=G-F;=G-F;排排开液体的重力应先测出空烧杯的重力开液体的重力应先测出空烧杯的重力G G烧杯烧杯, ,再测出排开液体和烧杯的再测出排开液体和烧杯的总重力总重力G G总总(c(c图图),G),G排排=G=G总总-G-G烧杯烧杯, ,故漏掉的步骤是测量空烧杯的重力。综故漏掉的步骤是测量空烧杯的重力。综上所
19、述上所述, ,实验步骤依次为:实验步骤依次为:dabcdabc或或adbcadbc。(2)(2)根据根据F F浮浮=F=Fa a-F-Fb b,G,G排排=F=Fc c-F-Fd d, ,由由F F浮浮=G=G排排得:得:F Fa a-F-Fb b=F=Fc c-F-Fd d。答案:答案:(1)(1)测量空烧杯的重力测量空烧杯的重力dabcdabc或或adbc (2)Fadbc (2)Fa a-F-Fb b=F=Fc c-F-Fd d【备选例题】【备选例题】1.(20141.(2014南宁中考南宁中考)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0、是否有关的实验中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 ,记录的数据如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所示。(1)(1)在第在第5 5次实验中次实验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则表格中表格中处的数据应为处的数据应为_。(2)(2)分析对比第分析对比第1 1、2 2和和3 3三次实验数据三次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一: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 ,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密度越大, ,物体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所受的浮力就越_。(3)(3)分析对比第分析对比第_三次的实验数据三次的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得出结论二:当液体
21、密度相同时度相同时,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4)(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 ,得出探究结论:得出探究结论:_越大越大, ,物体受到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浮力就越大。(5)(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 ,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的_越大越大, ,所受的浮力就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6)(6)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_与与_成正比成正比, ,深入分析处理数深入分析处理数据后据后, ,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22、所受浮力的大小等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本题考查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体的体积是否有关。(1)(1)由题图可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题图可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28N0.28N。(2)(2)由题表中的数据知由题表中的数据知, ,第第1 1、2 2和和3 3三次实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三次实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液液体的密度改变体的密度改变, ,物体受到的浮力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随液体密度
23、的增大而增大。(3)(3)液体液体密度相同时的实验次数是第密度相同时的实验次数是第2 2、4 4和和5,5,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通过分析通过分析第第2 2、4 4和和5 5的数据可得: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的数据可得:当液体密度相同时,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4)(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 ,可得出:液体可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的密度越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5)(5)由由m=Vm=V得得,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排开液体
24、的体积越大, ,排开液体的质量越大排开液体的质量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6)(6)因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因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答案:答案:(1)0.28(1)0.28(2)(2)大大(3)2(3)2、4 4和和5 5(4)(4)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体积(5)(5)质量质量(6)(6)重力质量重力质量2.(20142.(2014聊城中考聊城中考) )下列是下列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
25、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实验的部分操作的部分操作, ,装置静止时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装置静止时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1)(1)乙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乙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_N_N。由甲、乙、丙所示实验可得。由甲、乙、丙所示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有关。有关。(2)(2)由丙、丁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由丙、丁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3)(3)由图中提供的数据由图中提供的数据, ,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_kg/m_kg/m3 3。【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此题
26、考查的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1)由图乙所示测由图乙所示测力计可知力计可知, ,其分度值为其分度值为0.2N,0.2N,示数为示数为3.6N;3.6N;由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由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知, ,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不同, ,由此可知由此可知, ,在液体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在液体密度相同的情况下,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2)由图丙、丁所示实验可知由图丙、丁所示实验可知,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 ,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物体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量子力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医学传感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综合模拟与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商学院《高级英语(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外交学院《企业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师范大学《安装工程造价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手机械设备买卖合同协议书
- 板材木方购销合同
- 企业采购物资长期供货合同
- 双眼视与斜视弱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 Q-CR 783.1-2021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 GB/T 27548-2011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
- GB/T 24538-2009坠落防护缓冲器
- GB/T 13738.3-2012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5.1-质量》课件
- 专家入库申请表
- 工龄认定文件
- 超市供应商合同:超市采购合同样本超市供应商超市食品供应商合同
- 6σ西格玛质量管理培训课程课件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