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十二五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讲讲 义义 培培 训训 点:点: 龙街镇朝阳小学龙街镇朝阳小学 培训学科:培训学科: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 培训教师:培训教师: 培训时间:培训时间: 2013年年4月月10日日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本章主要任务本章主要任务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任务二:任务二: 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任务四:信息安全任务四:信息安全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知识技能点知识技
2、能点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发展历程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式3.了解常用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4.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5.理解网络体系结构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一般地说,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彼此间通信,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整个体系叫做计算机网络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以数据通讯为主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主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以Int
3、ernet为核心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任务一:走马观花看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数据通信(Communication Medium)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 (Resource Sharing) 分布式处理分布式处理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本节主要任务本节主要任务 组网前的准备工作组网前的准备工作 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ws 2000 Server 服务器配置服务器配置 Windows XPWindows XP客户端配置客户端配置 典型的交换机组网结构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
4、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知识技能点知识技能点组网前的准备工作组网前的准备工作: :1 1、布线、布线 2 2、双绞线网线的制作、双绞线网线的制作 3 3、安装网卡及驱动程序、安装网卡及驱动程序 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布布 线线 布线工作要有很好的计划,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所用电缆布线工作要有很好的计划,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所用电缆弯曲半径、信号衰减、特性阻抗、近端串音等。于大型的网络系统弯曲半径、信号衰减、特性阻抗、近端串音等。于大型的网络系统的综合布线要
5、考虑水平布线、垂直布线、电缆技术条件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布线要考虑水平布线、垂直布线、电缆技术条件等诸多方面。综合布线系统是有章可循的,在国际上有综合布线系统是有章可循的,在国际上有ISO/IEC11801ISO/IEC11801规范;北美规范;北美有有ANSI/EIA/TIA568AANSI/EIA/TIA568A规范;欧洲地区有规范;欧洲地区有EN50173EN50173规范;施工安装有规范;施工安装有EIA/TIA 569EIA/TIA 569规范;测试有非屏蔽双绞线敷设系统现场测试传送性规范;测试有非屏蔽双绞线敷设系统现场测试传送性能规范能规范ANSI/TIA/EIA PN3287ANS
6、I/TIA/EIA PN3287即即TSB67TSB67等。等。 具体的双绞线网线制作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双绞线的具体的双绞线网线制作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双绞线的4 4对对8 8芯芯网线按一定规则插入到水晶头中,用专用压线钳压紧即可。网线制网线按一定规则插入到水晶头中,用专用压线钳压紧即可。网线制作的难点在于不同用途的网线跳线规则不一样,涉及到直通网线和作的难点在于不同用途的网线跳线规则不一样,涉及到直通网线和交叉网线两种。交叉网线两种。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EIA/TIA 568AEIA/TIA 568A和和 568B568B的标准的网线的线序的
7、标准的网线的线序 标准的标准的568A: 568A: 绿白绿白1 1 绿绿2 2 橙白橙白3 3蓝蓝4 4 蓝白蓝白5 5 橙橙6 6棕棕白白7 7 棕棕8 8标准的标准的568B: 568B: 橙白橙白1 1 橙橙2 2 绿白绿白3 3蓝蓝4 4 蓝白蓝白5 5 绿绿6 6 棕棕 白白7 7 棕棕8 8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交叉网线的制作交叉网线的制作 制作交叉线的方法是,用适合长度的双绞线和2个水晶头,一端采用T568AT568A标准(线序为:白绿标准(线序为:白绿1 1 绿绿2 2 白橙白橙3 3 蓝蓝4 4 白蓝白蓝5 5 橙橙6 6 白
8、棕白棕7 7 棕棕8 8),另一端采用),另一端采用T568BT568B标准(线序标准(线序为:白橙为:白橙1 1 橙橙2 2 白绿白绿3 3 蓝蓝4 4 白蓝白蓝5 5 绿绿6 6 白棕白棕7 7 棕棕8 8),也就是把双绞线的一头的1和3、2和6分别调换位置。用交叉网线把三台交换机相互连接。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7.2.2 Windows 2000 Server7.2.2 Windows 2000 Server服务器配置服务器配置 1 1、配置服务器外网、配置服务器外网IPIP地址地址2 2、配置服务器内网、配置服务器内网IPIP地址地址 3
9、3、win2000serverwin2000server路由设置方法路由设置方法 知识技能点知识技能点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配置服务器外网配置服务器外网IPIP地址地址 步骤一:步骤一:在“设置”菜单中打开“网络与拨号连接”对话框,即弹出如图7-27网络和拨号连接属性对话框 图7-27网络和拨号连接属性对话框 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InternetInternet协议(协议(TCTCIPIP)属性)属性步骤二:选择图步骤二:选择图1 1对话框对话框中组件列表框中的中组件列表框中的“InternetInt
10、ernet协议(协议(TCTCIPIP)”选项,然后单击选项,然后单击“属性属性”按按钮,弹出钮,弹出7.2.2-2 Internet7.2.2-2 Internet协议(协议(TCTCIPIP)属性对话框,)属性对话框,IPIP地址段地址段“66”,子,子网掩码网掩码“”。首选首选NDSNDS服务器地址服务器地址“88”,备用,备用 NDSNDS服务器地址服务器地址88” 如图如图7.2.2-2 Internet7
11、.2.2-2 Internet协议协议(TCTCIPIP)属性)属性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配置服务器内网配置服务器内网IPIP地址地址 步骤一:步骤一:在“设置”菜单中打开“网络与拨号连接”对话框,双击打开相应的网卡连接项,即弹出图7-30本地连接2属性对话框图7-30本地连接2属性对话框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步骤二:选择图步骤二:选择图1 1对话框中对话框中组件列表框中的组件列表框中的“InternetInternet协议(协议(TCTCIPIP)”选项,然后单击选项,然后单击“属性属性”按钮,弹出如
12、图按钮,弹出如图7-31 Internet7-31 Internet协议(协议(TCTCIPIP)属性对话框对话框,)属性对话框对话框,输入输入IPIP地址段地址段“88”,局域网,局域网的标准子网掩码的标准子网掩码“”。首选。首选N D SN D S 服 务 器 地 址服 务 器 地 址“88”,备用,备用 N D SN D S 服 务 器 地 址服 务 器 地 址“88”InternetInterne
13、t协议(协议(TCTCIPIP)属性)属性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win2000serverwin2000server路由设置方法路由设置方法步骤一:我们要确步骤一:我们要确认认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的路由功能已经启用,在的路由功能已经启用,在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上上是默认启用得,从是默认启用得,从“开开始始”、“程序程序”、“管理管理工具工具”中进入中进入“路由路由”和和远程访问远程访问”(Routing Routing and Remot
14、e Accessand Remote Access)服)服务,务,在出现的在出现的“操作操作”菜菜单上点击单上点击“配置并启用路配置并启用路由由”项,会出现如图项,会出现如图7-7-3232“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器安装向导”对话框,按对话框,按照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就照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可以。 图图7-327-32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图7-33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步骤二:点击步骤二:点击“下一步下一步”然后选则然后选则“InternetInternet
15、连接连接服务器服务器”,让内网主机可,让内网主机可以通过这台服务器访问以通过这台服务器访问Internet.Internet. 如图如图7-337-33路由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导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步骤三:选步骤三:选“设置有设置有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NATNAT)路由)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协议的路由器”,不选,不选“设置设置InternetInternet连接共享连接共享(ICS)(ICS)”.(ICS.(ICS与与NATNAT的区别的区别在于,在于,ICSICS针对内部主机,针对内部主机,它需要有一个固定的它
16、需要有一个固定的IPIP地地址范围;针对与外部网络址范围;针对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它被限制在单个的通信,它被限制在单个公共公共IPIP地址上;它只允许地址上;它只允许单个内部网络接口,也就单个内部网络接口,也就是说功能没有是说功能没有natnat强大强大) )如如图图7-347-34路由和远程访问服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务器安装向导图7.34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步骤四:在步骤四:在“路由和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中选中选“InternetInternet连接连接”(就是连向(就是连向In
17、ternetInternet的那的那个连接),点个连接),点“下一步下一步”。 如图如图7-357-35路由和远程访问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服务器安装向导图7.35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步骤五:出步骤五:出现如图现如图7-367-36路由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选器安装向导,选“完成完成”ok ok 。 图7-3636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通过以上的通过以上的配置,局域网服配置,局域网服务器端的配置过务器端的配置过程就全部
18、完成了,程就全部完成了,下面介绍下面介绍Windows XPWindows XP客户客户端的配置。出现端的配置。出现如图如图7-37 7-37 安装安装框框 图7-37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7.2.3 Windows XP7.2.3 Windows XP客户端配置客户端配置1 1 、TCP/IPTCP/IP协议的设置协议的设置 2 2、检查网络配置、检查网络配置 3 3、设置计算机网络标识、设置计算机网络标识 4 4、本地连接状态、本地连接状态 5 5、网上邻居、网上邻居 6 6、设置共享资源、设置共享资源 7 7、共享
19、打印机、共享打印机 知识技能点知识技能点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服务器端配置好后,我们就要对客户端一一进行配置,服务器端配置好后,我们就要对客户端一一进行配置, 客客户端安装的操作系统是户端安装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Windows XP则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配置。则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配置。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TCP/IPTCP/IP协议的设置协议的设置 在在“本地连接属性本地连接属性”对话对话框中,单击框中,单击“InternetInternet协议协议(TCP/IPTCP/IP)”选项,然后单
20、击选项,然后单击“ 属 性属 性 ” 按 钮 , 将 弹 出按 钮 , 将 弹 出“InternetInternet协议(协议(TCP/IPTCP/IP)属)属性性”对话框,对话框, 如右图如右图7-38 7-38 InternetInternet协议(协议(TCP/IPTCP/IP)属性)属性“对话框所示:在该对话框的对话框所示:在该对话框的“常规常规”选项卡中有选项卡中有“自动获自动获得得IPIP地址地址”和和“使用下面的使用下面的IPIP地址地址”两个单选按钮。可选择两个单选按钮。可选择“使用下面的使用下面的IPIP地址地址”,并在,并在“IPIP地址地址”和和“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文文本
21、框中输入相应的本框中输入相应的IPIP地址和子地址和子网掩码。网掩码。要连入要连入InternetInternet,还需要,还需要设置设置“默认网关默认网关”和和“首选首选DNSDNS服务器服务器”的的IPIP地址地址7-38 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 IPconfigIPconfig命令命令 Ipconfig命令用于检命令用于检查当前查当前TCP/IPTCP/IP网络中网络中的配置情况,在的配置情况,在DOSDOS提提示符下输入示符下输入“Ipconfig /all”,按,按回车。如图回车。如图7-4
22、0 7-40 命令命令提示符提示符步骤一步骤一图7-40 命令提示符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 可显示本机的主机名、物理地址、IP地址等的配置参数图7-41 命令提示符。屏幕信息如下 步骤二步骤二图7-41 命令提示符 提示:提示:Host Name:WJS406 (计算机名)Primary DNS Suffix:Node Type :UnknownIP Routing Enabled :NoWINS Proxy Enabled:NoEthernet adapter本地连接: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Descripti
23、on:Realtek RTL8139/810 x Family Fast Ethernet NICPhysical Address:00-E0-4D-47-0A-21(网卡的物理地址)DHCP Enabled:NoIP Address: (IP地址)Subnet Mask:(子网掩码)Default Gateway:(默认网关)DNS Servers:8(域名服务器)8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 PingPing命令命令单击开始菜单下“
24、运行”,在对话 框 中 输 入 p i n g p i n g t t, 如图7-42运行对话框步骤一步骤一图7-2运行对话框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 访问本地机所属的工作组访问本地机所属的工作组 在如果需要查找的计算机和本机属于同一个工作组,可以双击“邻近的计算机”图标,将显示本机所在工作组或域的所有计算机列表。用户双击网络中某台计算机图标,即可登录到该计算机,对它的共享资源进行访问。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的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对所连接的计算机的操作和对本地计算机的操作
25、相同。在登录到其他机器的过程中,根据要登录的计算机是否隶属于工作组或域以及安装的操作系统的不同,登录过程也不相同。如果该计算机隶属于域,必须要有该域的用户账户。如果要登录的计算机隶属于某个工作组,并且安装的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则需要有该计算机的本地账户。在“输入网络密码”对话框,表明要登录的计算机的来宾(Guest)账户已经停用,可以利用“计算机管理”工具重新启用该计算机的来宾账户。图7-53图7-53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设置共享资源设置共享资源 安装了“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组件的计算机,若需要向网络中的其他
26、成员提供共享服务,让其他成员访问本地资源,还必须设置资源共享(共享文件夹、共享驱动器、映射网络驱动器、共享打印机。 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共享文件夹共享文件夹 步骤一:步骤一:在“我的电脑”或“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在要设置共享的文件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弹出如图7-54所示的新建文件夹()属性对话框;步骤二:步骤二:选中“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共享设置。 图7-54新建文件夹()属性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 共享驱动器共享驱动器 步骤一
27、:步骤一: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右键单击要设置成共享的驱动器的图标,如驱动器D,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选项,弹出本地磁盘(D:)属性对话框。步骤二:步骤二:选中“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共享设置。如图7-55本地磁盘(D:)属性对话框如图7-55本地磁盘(D:)属性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1、组建一个小型域网所需网络设备有哪些以及应做好那些准备工作?2、简述直通网线的制作过程和交叉网线的制作过程。3、 Windows 2000 Server服务器配置需要哪几个步骤?4、Windows XP提供了三个系统命令:
28、Ipconfig、Ping、Tracert 各有什么功能 ?5、如何实现文件夹、驱动器共享?6、如何配置计算机使得在任务栏上显示“本的连接”图标?7、如果希望将某台计算机加入到你的计算机所在的工作组中,如何操作?8、如果计算机在网络上,怎样浏览整个网络?9、如何映射网络驱动器?10、要允许网络中其他的用户使用你的打印机,应如何进行设置? 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任务二:组建小型模式局域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知识技能点知识技能点1.Internet的基本知识的基本知识2.接入接入Internet3.电子邮件服务电子邮件服务4.其他其他Internet服务服务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29、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Internet,音译为,音译为“因特网因特网”,也称,也称“国际互联国际互联网网”,是通过路由器将世界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是通过路由器将世界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类型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类型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开放的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联入的计算机几乎覆联入的计算机几乎覆盖了全球盖了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且存储了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个国家和地区且存储了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人们通常把联入人们通常
30、把联入Internet、使用其资源通俗地叫做、使用其资源通俗地叫做“上网上网”或或“网上冲浪网上冲浪”。 什么是什么是Internet返回返回返回返回Internet的起源及发展的起源及发展 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Internet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ARPAnet的诞生、NSFnet的建立、美国国内互联网的形成以及Internet在全球的形成和发展等阶段。 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了研制ARPAnet的计划,第二年就建成了一个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研究所等站点组成的计算机网络AR
31、PAnet。ARPAnet是Internet的前身。 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ernet,我国称它为因特网或国际互联网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决定建立美国的计算机科学网NSFnet,该网络成为Internet的第二个主干网。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入Internet的行列,Internet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目前,因特网已经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返回返回返回返回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在中国的发展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32、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1994年) 第二阶段(1994-1995年) 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 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第一阶段(19871994年)。这一阶段是电子邮件使用阶段。我国通过电话拨号与国外连通电子邮件,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第二阶段(1994-1995年)。这一阶段是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我国通过TCP/IP连接,实现了Internet的全部功能。到1995年初,高能所将卫星专线改用海底电缆,通过日本进入Internet。同时,由中科院(中关村地区)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
33、校园网组成的NCFC以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实现主干网的连接,并于1994年4月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64Kbps专线连接,设立了中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这时,我国才算是真正加入了国际Internet行列之中。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这一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此时的中国已广泛融入了Internet大家族。ChinaNet在北京、上海设立了两个枢纽站点与Internet相连,并在全国范围建造ChinaNet的骨干网。1996年9月,国家电子部ChinaGBN开通。 90年代我国在公用电话网普及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
34、网(ChinaPAC)、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和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BN)。以这些公用物理通信链路为基础,先后建成4大互联网络: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GBN(中国金桥信息网)、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STNet(中国科技网)。其中,CSTNet和CERNet是为科研、教育服务的非营利性质的Internet,而ChinaNet和ChinaGBN(中国金桥信息网)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经营性Internet。返回返回返回返回Internet的组成的组成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一般将计算机网络按照地域和
35、使用范围分成局一般将计算机网络按照地域和使用范围分成局域网和广域网,域网和广域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广域网,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广域网,同时又可以将它看成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局域同时又可以将它看成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局域网连接而成的。网连接而成的。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物理网络物理网络 整体而言,Internet由复杂的物理网络通过TCP/IP协议将分布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和服务连接在一起,如图所示。 网络互连设备和通信线路构成的网络用户用户网络连接设备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网络服务器信息资源库网络应用程序网络应用程序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返 回回
36、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通信协议通信协议 在Internet中要维持通讯双方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做到信息的完好流通,必须有一项各个网络都能共同遵守的信息沟通技术,即网络通信协议。 Internet上各个网络共同遵守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由TCP协议和IP协议组合而成,实际是一组协议。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TCP/IP协议中的两个主要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一定大小的若干数据包,并给每个数据包标上序号及一些说明信息(类似装箱单),使接收端
37、接收到数据后,在还原数据时,按数据包序号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然后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类似将信装入了信封),一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了。 总之,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返回返回返回返回Internet中的地址管理中的地址管理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一般将计算机网络按照地域和使用范围分成局一般将计算机网络按照地域和使用范围分成局域网和广域网,域网和广域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广域网,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广域网,同时又可以将它看成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局域同时又可以将它看成
38、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局域网连接而成的。网连接而成的。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如前所述,Internet是通过路由器将物理网络互连在一起的虚拟网络。在一个具体的物理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物理网络靠此地址来识别其中每一台计算机。在Internet中,为解决不同类型的物理地址的统一问题,在IP层采用了一种全网通用的地址格式。为网络中的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Internet地址,从而将主机原来的物理地址屏蔽掉,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什么是什么是IP地址地址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
39、基础基础 IP地址通常分为五类,即地址通常分为五类,即A类地址、类地址、B类地址、类地址、C类地址、类地址、D类类地址和地址和E类地址。类地址。0网络标识(1127)主机标识(24位)10网络标识(128191)主机标识(16位)110网络标识(192223)主机标识(8位)1110网络标识(224239)组播地址1111网络标识(240255)保留为今后使用IP地址的分类地址的分类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域名系统域名系统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Internet上,上,IP地址是全球通用的地址,但对于一般用地址是全球通用的地址,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讲,数字表示的户来讲,数字表示
40、的IP地址不容易记忆。因此,地址不容易记忆。因此,TCP/IP为人们记忆方便而设计了一种字符型的计算机命名机制,为人们记忆方便而设计了一种字符型的计算机命名机制,便形成了网络域名系统(便形成了网络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在网络域名系统中,在网络域名系统中,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不但具有自己上的每台主机不但具有自己的的IP地址(数字表示),而且还有自己的域名(字符表地址(数字表示),而且还有自己的域名(字符表示),如山东师范大学主机的示),如山东师范大学主机的IP地址为地址为8,其域,其域名为名为。实际上,域名是。实际上,域名是In
41、ternet中主机地中主机地址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是址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是IP地址的别名。地址的别名。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域名系统的结构域名系统的结构 域名系统采用分层结构。每个域名是由几个域组成的,域与域域名系统采用分层结构。每个域名是由几个域组成的,域与域 之间用小圆点之间用小圆点“.”分开,最末的域称为顶级域,其他的域称为子分开,最末的域称为顶级域,其他的域称为子域,每个域都有一个有明确意义的名字,分别叫做顶级域名和子域,每个域都有一个有明确意义的名字,分别叫做顶级域名和子域名。域名。 域名地址从右向左分别用以说明国家或地区的名称、组织类
42、型、域名地址从右向左分别用以说明国家或地区的名称、组织类型、组织名称、单位名称和主机名等。其一般格式为:组织名称、单位名称和主机名等。其一般格式为: 主机名主机名.商标名(企业名)商标名(企业名).单位性质单位性质.国家代码或地区代码国家代码或地区代码 其中,商标名或企业名是在域名注册时确定的。其中,商标名或企业名是在域名注册时确定的。例如例如:对于域名对于域名,最左边的,最左边的news表示主机名,表示主机名,cernet表示中国教育科研网,表示中国教育科研网,edu表示教育机构,表示教育机构,cn表示中国。表示中国。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域名解析域名解析返返 回回任务三:任务三:Internet基础基础 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或地址或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过程,地址到域名的转换过程,由域名服务器完成域名解析工作。在域名服务器中存放了域由域名服务器完成域名解析工作。在域名服务器中存放了域名与名与IP地址的对照表(映射表)。实际上它是一个分布式的地址的对照表(映射表)。实际上它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各域名服务器只负责其主管范围的解析工作。从功数据库。各域名服务器只负责其主管范围的解析工作。从功能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餐饮连锁行业运营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阿莫西林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镀层钢板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风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运动服饰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西厨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病人转运合同范本
- 2025河北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年广东省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领导干部的国学修养讲义
- 05-第三章-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生物转化幻灯片
- 公司精益改善项目推进管理制度及激励方案
- 工科高等数学(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
- oppor11t刷全网通改全教程
- 儿童羽毛球教程
- 福建某机场二次雷达站基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内部控制-仓储与存货循环调查问卷
- 流程成熟度模型(PEMM)
- 高二英语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及其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