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智论读后感_第1页
教育机智论读后感_第2页
教育机智论读后感_第3页
教育机智论读后感_第4页
教育机智论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教育机智论读后感富阳市实验小学 陈晓云静静地拜读了教育学泰斗,华东师大教授钟启泉的著作教学机智论,心 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学在作者笔下竟诠释得如此生动形象、 如此具体可感,这是不曾想的。本书是为那些初为人师者所写,他们还需要帮助和鼓励;为那些有经验的教 师和儿童教育专家所写,他们或许能因此受到鼓舞而对日常的专业生涯进行更多 的思考;也为那些对自己的职业使命焦头烂额或缺乏信心因而希望重新检讨一下 自己的责任的教师所写;是为那些想知道自己对孩子们的责任心是否有些想当 然,从而忽略了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的教育工作者所写;更为

2、那些对教育感兴趣的父母所写,因为父母是最早的教育家。本书分三大部分(五章),从案例入手对智慧教育学、教育学的概念、性质、 实践及教育机智作了全面阐述,正如序中所说,此书不只是用头脑而且用心,更 确切地说是用整个身心来表达,不是从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中来讨论的。本书中让我耳目一新、值得深思的观点很多,现仅就本书第一章,即“教育 机智是什么? ”作简单的阐述,发表自己的粗浅看法。一次英语课上,教师正在教" cock(公鸡)”这个单词,突然,有个同学怪腔 怪调地问:“英语里有没有母鸡?”顿时班上同学哄堂大笑,正常的课堂秩序给 扰乱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动声色,仍然用平静的声调说:“有,而且还

3、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他把这两个单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齐读,很快就把学 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了。本来是一场意外的插曲,而这位老师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采用因 势利导的方法,把这事故转变成为故事课,既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又使学生 受到了应用的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就涉及到了教学机智的问题。到底何谓教学机智呢?我以为,教师能一 改常规,因势利导,在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化险为 夷,使之“柳暗花明”,并达到了大衣无缝的妙境,师生在更加愉悦的氛围中完 成了课堂教学。这应该就是“教学机智”。对于教学机智,人们充满了向往却又理解得过于神秘“可望而不可及”

4、范梅南在这本书里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详细说明了教育机智是怎样表 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做什么,教育机智如何实现它的目的?看完钟启泉教授的有 关论述,不仅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教育机智, 而且让我们意识到:教育智慧是爱 者的智慧,是使用爱的智慧。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总是因着一种浓厚的兴趣和热 爱,一种强烈深厚的情感,促使个体在特定的领域不懈地追求、艰辛地求索,而 萌发智慧,而形成创造,而生长价值。作为教师,对孩子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 关注,对她们童言无忌、调皮捣蛋的宽容,这种浓厚的教育情是教师教育智慧生 长的最坚实的沃土。在这一章节中钟启泉教授是从四个大方面对教育机智进行详尽阐述的,那么现在我就分别

5、从这几个方面中提取某几个点来与大家分享。(一)教育机智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是什么?怎样才能发挥作用?我认为首先要做到克制,克制的特别之 处就在于忍耐,能够沉着平静地等待。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是做不到这一 点的。当学生好象不知道怎么做时,或者当他们做错了某事时,我总是很愤怒, 想去干预,同样的事情也常常发生在课堂上。比如有个学生叫高宇辰,学习成绩优异,但上课时就是忍不住要插嘴,这样 一来,别的同学的思路就被打断了。我火冒三丈,批评了他,结果整节课也阴沉 沉的,师生的情绪都未调动起来。事后,我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打断同学的思 考。因为这学生平时成绩好,性格也很开朗,是我比较喜爱的孩子,所

6、以他被我 找来谈话并不紧张,只是无奈地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想出答案了 很高兴,嘴巴一张就说出来了。”听他这个回答,又联系到课上这件事情,其实此事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学 生的出发点也没什么恶意,只要老师稍微引导一下,用一个眼神制止或者课下找 他谈一下,要他注意一点就能解决了,可我却因为自己克制不住情绪,而浪费了 全班学生一节课。丧失教学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干扰, 在想尽量避免干 扰的同时,我却又亲手制造了干扰,不仅直接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也中断了课 堂教学的连续性,分散了学生对当前学习的注意。何时克制自己,何时忽略什么事而不去干预、干扰、打断学生的学习,教师 对于这些机智的领会

7、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礼物。机智表现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 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是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 在草地上野营,弄得林园一片狼籍,肮脏不堪。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 并竖起 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到践踏、 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迪梅普莱让管家做了一些大牌子立在路口, 上面醒目地写着:“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 5公里,驾车约 半小时即可抵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乐园。这位女歌唱家并没有像 管家那样,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自己说话,而是换了一个角度

8、,立足于那些游客 的处境替他们着想,其效果的取得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教育也是这样,处理学生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 想时,教育就会充满了智慧。学生来到学校,是作为一个主体存在的,而不是一 个简单的容器,可以让我们随便往里面灌输任何不经他们选择的知识。一个寓意深刻的教学比喻说,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学生需要跨国一些障碍(比如说, 一条街)才能来到老师身边。但是,一位机智的教育者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 的不是孩子,而是老师。老师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儿”,“孩子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学生从它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 走进学习的领域。当我们能站在学

9、生的角度,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问题 是什么、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 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我们才能有机 智的行动。机智表现为 润物细无声:杰逊是一个大小伙子。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总 像走错了地方,好像教室变成了酒吧或舞池。英语老师喜欢杰逊,但她又有时感 到纳闷,这个壮小伙是怎样忍受诗歌课的。她把杰逊引入课堂中来,但十分小心, 尽量不强迫他做不合他性格的事。通常杰逊都是安静地坐在他那长对他来说显然 太小的座位上,既不怎么说话也不捣乱。她时常心不在焉,英语老师怀疑它是否 吸毒。但是,当她最近与杰逊谈了一次话,杰逊说他

10、一直在一家当地的餐馆做完 班,他需要这份业余工作,好咱钱买一辆摩托车。宥一天在上课前,杰逊早早地进了教室,在老师的周围跺来跺去。显然,他有什么心事。“瞧我写了这个”,他说着将一张纸片放在老师的桌上。是一首诗。诗写得不错,老师很吃惊。里面有几处拼写错误。结尾也还不是太好。但是这位机智的老师知道将 来还有机会帮助杰逊修改他的诗。她可能会通过在班上将诗的收尾作为一个一般 题目的讨论,试图给这首诗指出收尾的看法。用这样的方式,她可能有能够微妙 地影响杰逊,使他学会和理解更多的诗歌写作技巧,而不是单单挑出他的诗进行 批评。所以她非常满意地说“这首诗写得很好,杰逊,我喜欢它的意境。”“我喜欢写诗”,杰逊说

11、,“我已经写了好一阵了自从我上您的课开始”。接着, 他有点不在意地说, 也许,您可以将它贴起来老师一直习惯将选中的学生的 诗贴在大厅的一块大贴板上。从前担任过小学教师的她,一直非常高兴地看到, 中学的学生发现他们的作品被展出是多么地有趣。 不只是小学的孩子喜欢看他们 自己的作品。杰逊建议她展出他的诗令她感到吃惊。 她吃惊的是杰逊也会在乎这 样的事。但她还是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那天晚些时候,她注意到杰逊和一个朋友 在一起。他正指者着墙上:“就那诗,是我写的。”平时把教室恍惚看成酒吧或舞池的杰逊怎么会这么安静地坐在诗歌课堂里, 而且还写出了很不错的作品呢?是不是老师与杰逊的单独谈话而给予杰逊的特

12、别注意所至?是因为老师在处理杰逊上诗歌课的敏感性和细心的对待所至吗? 是不是他将学生的作品贴在了墙上所创造的气氛呢?也许这些因素都有,也许还有别的什么因素。其实有时,老师认识不到他们是怎样影响学生的, 甚至那些他 们认为不可能会听他们话的学生。 他们的影响可能会非常的微妙,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老师发觉不到。常常因为一件小事或发现,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这些影响。 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一日下午,语文课上一半时,突然乌云密布,天越来越暗。安静上课的学生 骚动起来了,眼睛不时瞟向窗外,并传来了窃窃私语声。显然这时如果整顿纪律 再讲下去效果肯定不佳,干脆停下来让学生做作业或读课文也不是好办法。这位 老师不

13、气也不急,反而来了个顺水推舟,停下课微笑着与学生一起欣赏起窗外的 景气。只见他兴致勃勃地一会儿指点学生注意这儿,一会儿提醒学生观察那边。天空一声霹雳惊天动地,许多学生吓得叫起来。他又让学生观察这些同学的神态、 动作。一场暴雨哗哗地下,操场、树枝、远山、房屋等都成了观察的对象。暴雨 很快过去了,他叫同学站起来讲讲这场暴雨,学生反映热烈,讲得头头是道。一 会儿下课了,他不慌不忙地布置作业:结合动态静态描写作文训练的片断练习暴雨。第二天作业交上来,效果出奇地好。这位教师就是及时抓住了教学时机,表现了临场的天赋,体现了教学机智。 其实,这种教学时机是经常出现的,如上课学生突然呕吐、小鸟飞进了教室、师

14、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偶发事件 当然,并不是每有突发事件就大作文章。相机 而作、浑然大成是教学时机的处理机智的最高境界。(二)教学机智如何实现它的目的?声音是人类接触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声音能够产生各种神奇的音质、音调的 变化,含有丰富的情感和对谈话者的关心: 它可以是刺耳的或者温和的,尖酸的 或者愉快的,高傲的或者谦虚的,贬低的或者鼓励的,漠然的或者关心的,令人 压抑的或者令人振奋的,让人躁动的或者令人镇静的。在学校教学中,教师的声 音占据了绝大多数教育时间。教师温和的、机智的言语可以促使教育过程变得更 加随和及易于接受。究其实是特殊的语调触动学生的心灵,是声音所创造的特别 的气氛让他们永久不忘。

15、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经过多年之后,依然还会 记得父母亲、老师或是朋友富有深意的机智言语,即便有可能都不再准确地记得 他们到底说了什么话。当然也许还会有这样的经历:若干年后,会回忆起当年老 师一种批评的、刺耳的或怨恨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激起怎样的抵制反抗以及不愉 快。在这两种情况下,不仅仅是语言起到了效果,同样也是那种声音创造的气氛 所引起的。所以,同样的话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曾记得,在一次课中,有几个学生老是有讲不完的话,在提醒多次无效时,我提 高了嗓门,效果也只是一时,过一会儿,这几个学生会变本加厉讲更多的话,那 时,再提高嗓门也是枉然。为了上课纪律问题,我想了很

16、多办法,除了用一些小 奖品之外,我尝试着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学生交流。充满机智的语言和富于情 感的声音在学生之间建立了接触,也减小了消极的反应,很少需要 约束和惩罚”, 也可以达到控制教学场景的目的。 所以与学生交流是一个机智的问题, 需要注意 语调和说话的方式。机智通过沉默来调和: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学生肯尼匆匆忙忙地写完了 指定的作文,但老师指出他并没有真正写好。他跳过了几个部分,也没有检查拼 写,而且他的字迹潦草。老师试图让肯尼理智些。"你同意你能做得更好些吗?" 老师这样问道。可是,肯尼拒绝同意。”我不会再写一遍的。"肯尼毫不动摇地说 但是老师坚持,她对肯

17、尼说:“瞧,假如你没有能力做到比这更好些,那么我就 可以接受它。但是,我知道你,肯尼。我尊重你的智力和能力。在我的脑海中, 你是一个好学生。”肯尼气愤地回到座位上,炫耀地拒绝继续做作业。他坐在那 儿,做出挑衅的样子,两个手臂挽起来,合上书本,眼睛直视前方,嘟哝着说他 已经受够了!有些孩子惊奇地看着他。肯尼在显示对峙和抵抗。他肯定要有麻烦 了。但是,老师似乎对肯尼不理不睬。她将注意力转到其他同学那儿。她知道肯 尼。他有一种自傲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 肯尼不喜欢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 然 而,老师接受肯尼的针锋相对的挑战既对肯尼不好,也不利于课堂气氛。老师了解肯尼破碎的家庭生活背景。她希望能够充分鼓

18、励肯尼,因此她从某种意义上是在要求肯尼充分地投入, 以积极的一面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她回避 了对肯尼的对峙作出直接的反应。 老师保持着沉默,不理睬肯尼的装腔作势。过 了好一阵肯尼才冷静下来。这时,老师从眼角的余光望去,注意到肯尼终于重新 打开书本,继续做作业了。肯尼很固执,但也很聪明。他开始明白了一项作业“真 正地做完”意味着什么。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对肯尼的教育充满了智慧。她对肯尼的充分肯定既表现 出对肯尼的鼓励,又温暖了肯尼的心;她对肯尼的对峙表现出的沉默是对肯尼的 宽容、期待和信任;她对这件事情的冷处理,给肯尼提供了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的机会和时间。(三)教学机智做什么?孩子在学习和成长

19、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思考、梳理,那么老师的 作用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创设空间,挽留空间。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讲了一个案例:在其他同学面前演示一个十年级的科学实验的结果时, 考瑞完全失去了他的 潇洒和信心。现在,他感到十分地尴尬,简直就希望能钻到地底下去,这样他就 永远也不要见到他的同学们了。孩子们注意到了他内心的斗争,有些开始窃笑, 而其他的同学则为考瑞感到很尴尬,于是假装不去注意。这使得情形变得更糟。 考瑞偶立在那儿。脸上抽搐着。那种安静变得让人无法忍受。就在这个时候,老 师打破这种尴尬,递给考瑞一支粉笔,并问他是否能用两三个要点将主要结果写 出来。考瑞这时有了一个机会转过身去,镇静一下自己,不面对其他孩子。同时, 老师在班上做了一些评论,以帮助考瑞回忆和梳理结果。 结果,考瑞的实验结果 陈述的还不错,老师最后说:“谢谢你,考瑞。你刚才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时刻。 我们都经历过类似这样的时刻。你做得很好”。老师看到考瑞面对同学很紧张那就转过身去吧, 老师看到考瑞演示不了了那 就写吧,老师担心考瑞板书有误那就“做了一些评论”,看似对其他同学讲,实 则让考瑞同学听,还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别处。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挽救了考 瑞的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