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第八版_第1页
呼吸衰竭第八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吸衰竭第八版呼吸衰竭呼吸衰竭(respiratoryrespiratory failurefailure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 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 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 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 合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有赖于动脉血气分 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QPaQ) 60mmHg50mmHg50mmHg 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等因素,可诊为呼吸衰竭。【病因】完整的呼吸过程由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环节来完成。参

2、与外呼吸即肺通气和肺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重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竭。(一) 气道阻塞性病变气管- -支气管的炎症、痉挛、肿瘤、异物、纤维化瘢痕,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QPDCQPD、重症哮喘等引起气道阻塞和 肺通气不足,或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CQCQ储留,发生呼吸衰竭。(二) 肺组织病变各种累及肺泡和(或)肺间质的病变,如肺炎、肺气肿、 严重肺结核、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矽肺等,均致肺泡 减少、有效弥散面积减少、肺顺应性减低、通气/血流比例 失调,导致缺氧或合并 CQCQ 潴留。(三) 肺血管疾病肺栓塞、肺血管炎等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部 分静脉血未经过氧合直接流人肺静

3、脉,导致呼吸衰竭。(四) 胸廓与胸膜病变胸部外伤造成连枷胸、严重的自发性或外伤性气胸、脊 柱畸形、大量胸腔积液或伴有胸膜肥厚与粘连、强直性脊柱 炎、类风湿性脊柱炎等,均可影响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造 成通气减少及吸人气体分布不均,导致呼吸衰竭。(五) 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以及镇静催眠剂中毒,可 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颈段或高位胸段损伤(肿瘤 或外伤)、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有机 磷中毒、破伤风以及严重的钾代谢紊乱,均可累及呼吸肌, 造成呼吸肌无力、疲劳、麻痹,导致呼吸动力下降而引起肺 通气不足。【分类】在临床实践中,通常按动脉血气分析、发病急缓及病理 生理

4、的改变进行分类。(一) 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分类1.I型呼吸衰竭 即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 是 PaO2v6O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 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分流) 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 等。2.口型呼吸衰竭 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 点是 Pa02v6OmmHg,同时伴有 PaCO250mmHg。系肺泡 通气不足所致。单纯通气不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程 度是平行的,若伴有换气功能障碍,则低氧血症更为严重,如 COPD。吸 02 条件下:(1)若 PaCO2 50 mmHg , PaO260mmHg

5、,可判断为吸 02条件下口型呼吸衰竭若 PaC02v50 mmHg , PaO260mmHg,可计算氧合指数,其公式为:氧合指数=PaO2/FiO2v300 mmHg 提示 呼吸衰竭Fi02 = 0.21 + 0.04X氧流量(二) 按照发病急缓分类1.1.急性呼吸衰竭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如严重肺疾患、创伤、休克、电击、急性气道阻塞等,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衰 竭。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 若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2 .慢性呼吸衰竭指一些慢性疾病,如 COPD、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病变等,其中以 COPD 最常见, 造成呼吸功能的损害逐渐加

6、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呼吸衰竭。早期虽有低氧血症或伴高碳酸血症,但机体通过代偿适 应,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较轻,仍保持一定的生活活动 能力,动脉血气分析 pH 在正常范围(7.35-7.45)。另一种 临床较常见的情况是在慢性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气道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病情急性加重,在 短时间内出现 PaO2显著下降和 PaCO2显著升高,称为慢性 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和临床情况兼有急性 呼吸衰竭的特点。(三)按照发病机制分类可分为通气性呼吸衰竭和换气性呼吸衰竭,也可分为泵 衰竭(pumpfailure)和肺衰竭(lung failure )。驱动或制约 呼

7、吸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神经肌肉组织(包 括神经-肌肉接头和呼吸肌) 以及胸廓统称为 呼吸泵,这些部 位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称为泵衰竭。通常泵衰竭主要引起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H型呼吸衰竭。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肺组织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I 型呼吸衰竭。严重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如 COPD )影响通气功能,造成口型呼 吸衰竭。【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各种病因通过引起肺泡通气不足、弥散障碍、肺泡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和氧耗量增加五 个主要机制,使通气和(或)换气过程发生障碍

8、,导致呼吸I衰竭。临床上单一机制引起的呼吸衰竭很少见,往往是多种 机制并存或随着病情的发展先后参与发挥作用。1.肺通气不足(hypoventilation) 正常成人在静息状 态下有效肺泡通气量约为 4L/min ,才能维持正常的肺泡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02)。肺泡通气量减少会 引起PAO2下降和PACO2上升,从而引起 缺氧和CO2潴留。 呼吸空气条件下,PACO2与肺泡通气量(VA)和CO2产生 量(VCO2)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反映:PACO2=0.863XVCO2/V2。 若 VCO2是常数, VA与 PACO2呈反比关系。 VA 和 PACO2与肺泡通气量的关系见图

9、2-14-1。2.2. 弥散障碍(diffusiondiffusion abnormalityabnormality ) 系指 Q Q、CQCQ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气体弥散的速度取决于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气体弥散系数、 肺泡膜的弥散面积、厚度和通透性,同时气体弥散量还受血 液与肺泡接触时间以及心排出量、血红蛋白含量、通气/血 流比例的影响。静息状态时,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血液与 肺泡接触的时间约为0.27S0.27S,而 Q Q2完成气体交换的时间为Q.25-0.3S,Q.25-0.3S, CQCQ2则只需 0.13S0.13S,并且 Q Q2的弥散能力仅为 CQ

10、CQ 的 1/201/20 ,故在弥散障碍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3.3.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ventilation-perfusion mismatch)血液流经肺泡时,能否保证得到充足的02和充分地排出CO2,使血液动脉化,除需有正常的肺通气功能和良好的肺泡膜弥散功能外,还取决于肺泡通气量与血流量之间的正常 比例。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有下述两种主要形式: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肺部病变如肺泡萎陷、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引 起病变部位的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值减小,部分未 经氧合或未经充分氧合的静脉血(肺动脉血)通过肺泡的毛 细血管或短路流人动

11、脉血(肺静脉血)中,故又称肺动-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肺血管病变如肺栓塞引起栓塞部位血流减少,通气/ 血流比值增大, 肺泡通气不能被充分利用, 又称为无效腔样 通气 (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 常仅导致低氧血症,而无 CO?潴留。其原因主要是:动脉 与混合静脉血的氧分压差为59mmHg,比 CO?分压差5.9mmHg 大 10 倍;氧离曲线呈 S 形,正常肺泡毛细血管 血氧饱和度已处于曲线的平台段, 无法携带更多的氧以代偿 低 PaO2区的血氧含量下降。而 CO2解离曲线在生理范围内

12、 呈直线,有利于通气良好区对通气不足区的代偿,排出足够 的 CO2,不至出现 CO2潴留。然而,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 失调亦可导致 CO2潴留。4.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人肺静脉,导致Pa。?降低,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吸氧浓度并不能提高分流静脉血的血氧分压。分流量越大,吸氧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的效果越差;若分流量超过30%,吸氧并不能明显提咼PaO2。常见于肺动-静脉痿。5.5.氧耗量增加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和抽搐均增加氧耗量。寒战时耗氧量可达500ml/min ;严重哮喘时,随着呼吸功的增加,用于呼吸的氧耗量可达到正常的十几倍。

13、氧耗量增加,肺泡氧分压下降,正常人借助增加通气量以防止 缺氧。故氧耗量增加的患者,若同时伴有通气功能障碍,贝 U 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二)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呼吸衰竭时发生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能够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代谢、功能甚至使组织结构发生变化。通常 先引起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代谢发生一系列代偿适应反应, 以改善组织的供氧,调节酸碱平衡和适应改变了的内环境。 当呼吸衰竭进入严重阶段时,则出现代偿不全,表现为各系 统器官严重的功能和代谢紊乱直至衰竭。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脑组织耗氧量大,约占全身耗氧量的 1/5-1/4。中枢皮质神经元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通常完全停止供氧

14、4-5 分钟即可引起不可逆的脑损害 。对中 枢神经影响的程度与缺氧的程度和发生速度有关。当PaO2降至 60mmHg 时,可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和视力轻 度减退;当 PaO2迅速降至 40-50mmHg 以下时,会引起一 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如头痛、 不安、 定向与记忆力障碍、 精 神错乱、 嗜睡; 低于 30mmHg时,神志丧失乃至昏迷;PaO2低于 20mmHg 时,只需数分钟即可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性 损伤。C02潴留使脑脊液 H+浓度增加,影响脑细胞代谢,降 低脑细胞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但轻度的 CO2增加,对皮质下层刺激加强,间接引起皮质兴奋。CO2潴留可引起头痛、 头晕、烦躁不

15、安、言语不清、 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嗜睡、 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这种由缺氧和 CO2潴留导致的神经 精神障碍症候群称为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又称 CO2麻醉(carbondioxide narcosis)。 肺性脑病早期,往往有失眠、兴奋、烦躁不安等症状。除上 述神经精神症状外,患者还可表现出木僵、视力障碍、球结 膜水肿及发绀等。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 前认为低氧血症、CO2潴留和酸中毒三个因素共同损伤脑血 管和脑细胞是最根本的发病机制。缺氧和 CO2潴留均会使脑血管扩张,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量增加以代偿脑缺氧。缺氧和酸中毒还能损伤血管

16、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高,导致脑间质水肿;缺氧使红细胞ATP生成减少,造成 Na+-K+泵功能障碍,引起细胞内 Na+及水增 多,形成脑细胞水肿。以上情况均可引起脑组织充血、水肿 和颅内压增高,压迫脑血管,进一步加重脑缺血、缺氧,形 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出现脑疝。另外,神经细胞内的酸中毒 可引起抑制性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加重中枢神经 系统的功能和代谢障碍,也成为肺性脑病以及缺氧、休克等 病理生理改变难以恢复的原因。2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一定程度的 PaO2降低和 PaCO2升高,可以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心排 出量增加;缺氧和 C02潴留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皮肤和腹 腔器

17、官血管收缩,而冠状血管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影响而 扩张,血流量增加。严重的缺氧和 CO2潴留可直接抑制心血 管中枢,造成心脏活动受抑和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心律失 常等严重后果。心肌对缺氧十分敏感,早期轻度缺氧即在心 电图上显示出来。急性严重缺氧可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脏骤 停。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肌硬化。在呼吸衰 竭的发病过程中,缺氧、肺动脉高压以及心肌受损等多种病 理变化导致 肺源性心脏病 (cor pulmoriale )。3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变化受到 PaO2降低和 PaCO2升高所引起的反射活动及原发疾病的影 响,因此实际的呼吸活动需要视诸多因素综合而定。低

18、氧血症对呼吸的影响远较CO2潴留的影响为小。低Pa02( 60mmHg)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可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增强呼吸运动,甚至出现呼吸窘迫。 当缺氧程度缓慢加重时,这种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迟钝。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当 PaO2 80mmHg 时,会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和麻醉效应,此时呼吸运动主要靠 PaO2降低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得以维持。因此对 这种患者进行氧疗时,如吸人高浓度氧,由于解除了低氧对 呼吸的刺激作用,可造成呼吸抑制,应注意避免。4 .对肾功能的影响呼吸衰竭的患者常常合并肾功能不全,若及时治疗,随着外呼吸功能的好转,肾功能可以恢

19、复。5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呼吸衰竭的患者常合并消化道功能障碍,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出现胃肠黏膜 糜烂、坏死、溃疡和出血。缺氧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使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若缺氧能够得到及时纠正,肝功能 可逐渐恢复正常。6.6.呼吸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肺通气、弥散和肺循环功能障碍引起肺泡换气减少,血 PaCOPaCO 增高(45mmHg,45mmHg, pHpH下降(7.3545mmol/45mmol/ L L ),导致呼吸性酸 中毒。早期可出现血压增高,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如躁动、 嗜睡、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等。由于pHpH 值取决于 HCHC子与 H2CQH2CQ 的比值,前者靠肾

20、脏调节(需 1-31-3 天),而 HzCQHzCQ 的 调节靠呼吸(仅需数小时),因此急性呼吸衰竭时 CQCQ 潴留可 使 pHpH 迅速下降。在缺氧持续或严重的患者体内,组织细胞能量代谢的中间过程如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作用和有关酶的活动受到抑制,能量生成减少,导致体内乳酸和无机磷 产生增多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实际碳酸氢盐 AB22mmol/LAB22mmol/L)。此时患者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 毒,可引起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乃至心脏停搏。 由于能量不足,体内转运离子的钠泵功能障碍,使细胞内K转移至血液,而 NaNa+和进入细胞,造成细胞内酸中毒和高 钾血症。慢性呼吸衰

21、竭时因 CCCC2潴留发展缓慢,肾减少 HCOHCO 排出 以维持pHpH 的恒定。但当体内 CQCQ 长期增高时,HCOHCO 也持续维 持在较高水平,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此时 pHpH 可处于正常范围,称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 中毒。因血中主要阴离子 HCHCQ Q和 ClCl-之和相对恒定(电中性 原理),当 HCOHCO 持续增加时血中 ClCl-相应降低,产生低氯血症。 当呼吸衰竭恶化,CQCQ 潴留进一步加重时,HCOHCO 已不能代偿, pHpH 低于正常范围(7.357.35)则呈现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 代谢性碱中毒。第一节急性呼吸衰竭【病因】呼吸系

22、统疾病如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道阻塞性病变、重度或危重哮喘、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肺水肿、肺血 管疾病、胸廓外伤或手术损伤、自发性气胸和急剧增加的胸 腔积液,导致肺通气或(和)换气障碍;急性颅内感染、颅 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出血、脑梗死)等直接或间接抑制 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及颈椎外 伤等可损伤神经- -肌肉传导系统,引起通气不足。上述各种 原因均可造成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 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一)呼吸困难(dyspnea)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表现为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较早表

23、现为呼吸频 率增快,病情加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 如三凹征。中枢性疾病或中枢神经抑制性药物所致的呼吸衰 竭,表现为呼吸节律改变,如潮式呼吸(Cheyne-stokesrespiration)、比奥呼吸( Biots respiration) 等。(二)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 90%时,可 在口唇、指甲出现发绀;另应注意,因发绀的程度与还原型 血红蛋白含量相关,所以红细胞增多者发绀更明显,贫血者 则发给不明显或不出现;严重休克等原因引起末梢循环障碍的患者,即使动脉血氧分压尚正常,也可出现发绀,称作外 周性发绀。而真正由于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的发绀,称 作中

24、央性发绀。发绀还受皮肤色素及心功能的影响。(三) 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如合并急性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嗜睡、淡漠、扑翼样震颤,以至呼吸骤停。(四) 循环系统表现多数患者有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引起心 肌损害,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 搏停止。(五) 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严重呼吸衰竭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部分病例可出现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浆尿素氮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和管型。因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导致胃肠 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 血。【诊断】除原发疾病和低氧血症及CQCQ 潴留导致的

25、临床表现外,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而结合肺功能、胸部影 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对于明确呼吸衰竭的原因至为 重要。(一)动脉血气分析( arterialarterial bloodblood gasgas analysisanalysis)对于判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的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pHpH 可反映机体的代偿状况, 有助于对急性或 慢性呼吸衰竭加以鉴别。当PaCOPaCO 升高、pHpH 正常时,称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若 PaCOPaCO 升高、pH7.35pH 35% )给氧可以迅速缓解低氧血症而不会引起CO2潴留。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衰竭,往往需要低浓

26、度给氧。2. 吸氧装置(1) 鼻导管或鼻塞:主要优点为简单、方便;不影响 患者咳痰、进食。缺点为氧浓度不恒定,易受患者呼吸的影响;高流量时对局部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 吸入氧浓度(% ) =21 + 4X氧 流量(L/min )。(2) 面罩:主要包括简单面罩、带储气囊无重复呼吸 面罩和文丘里(Venturi)面罩,主要优点为吸氧浓度相对稳 定,可按需调节,该方法对于鼻黏膜刺激小,缺点为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患者咳痰、进食。(三) 增加通气量、改善 CO2潴留1.呼吸兴奋剂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原则:必须保持气道通畅,否则会促发呼吸肌疲劳,并进而加重 CO2潴

27、留;脑缺氧、水肿未纠正而出现频繁抽搐者慎用;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基本正常;不可突然停药。主要适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对以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所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不宜使用。常用的药物有尼可刹米和洛贝林,用量过大可引起不良反应。近年来这两种药物在西方 国家几乎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有多沙普仑(doxapram),该药对于镇静催眠药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和COPD 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有显著的呼吸兴奋效果。2.机械通气 当机体出现严重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时,以人工辅助通气装置(呼吸机)来改善通气和(或) 换气功能,即为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时应用机械通气能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降低PaC

28、O2;改善肺的气体交换效能;使呼吸肌得以休息,有利于恢复呼吸肌功能。气管插管的指征因病而异。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昏迷逐渐加深,呼吸不规则或出现暂停,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和 吞咽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行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过程中应根据血气分析和临床资料调整呼吸机参 数。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为通气过度,造成呼吸性碱中毒;通气不足,加重原有的呼吸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出现血压 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脉搏增快等循环功能障碍;气道压力 过高或潮气量过大可致气压伤,如气胸、纵隔气肿或间质性 肺气肿;人工气道长期存在,可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29、, VAP)。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ventilation, NIPPV )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已取得了良好 效果。经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便易行,与机械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患 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清醒能够合作;血流动力学稳 定;不需要气管插管保护(即患者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 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能够耐受鼻/面罩。(四)病因治疗如前所述,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多种多样,在 解决呼吸衰竭本身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病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十

30、分必要,也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根本所在(五) 一般支持疗法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加重呼吸系统乃至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并可干扰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因此应及时加以纠正。加强液体管理,防止血容 量不足和液体负荷过大,保证血细胞比容(HetHet )在一定水平,对于维持氧输送能力和防止肺水过多具有重要意义。呼 吸衰竭患者由于摄人不足或代谢失衡,往往存在营养不良, 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及热量供给。(六) 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呼吸衰竭往往会累及其他重要脏器,因此应及时将重症患者转人 ICUICU,加强对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预防和 治疗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肾功能

31、不全、 消化道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 )等。特别要注意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MOD)第二节慢性呼吸衰竭【病因】慢性呼吸衰竭多由支气管- -肺疾病引起,如 COPDCOPD 严重 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肺尘埃沉着症等。胸廓和神经肌肉 病变如胸部手术、外伤、广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脊髓侧 索硬化症等,亦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呼吸衰竭大致相似。但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一) 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病情较轻时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严重时发展成浅快呼吸。若并发CQCQ潴留,PaCQPaCQ 升高过快或显著升高以致发生 CQCQ 麻醉时,患者 可由呼吸过速转为浅慢呼吸或潮式呼吸。(二) 神经症状慢性呼吸衰竭伴 CQCQ 潴留时,随 PaCQPaCQ 升高可表现为先兴 奋后抑制现象。兴奋症状包括失眠、烦躁、躁动、夜间失眠 而白天嗜睡(昼夜颠倒现象)。但此时切 忌用镇静或催眠药, 以免加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