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红楼导游词_第1页
武汉红楼导游词_第2页
武汉红楼导游词_第3页
武汉红楼导游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红楼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此次红楼之行的导游,大家可 以叫我小X。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 的欢迎。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X师傅。X师傅有着长达十年 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希望大家今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作为“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华中重镇,武汉在军事上具有 扼险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从武汉 开始,武汉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 在武昌的首义路南端, 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楼房,因为它红墙红瓦,武 汉人亲切的称它为“红楼”,这就是

2、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也 就是湖北军政府所在地旧址,现辟为武昌起义纪念馆。其前身是清政 府为了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由于君主立宪制起 源于西方,所以红楼就采用了西洋建筑风格,非常的典雅端庄。红楼 至今仍保持当年风貌,只是由办公场所变成了纪念场所。19XX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地举行了反对清 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武昌起义。武昌起i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 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 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反对清政府的革命高潮

3、 不断掀起,并迅速取得胜利。辛亥革命推到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圭寸建帝 制,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 是中华名族历史进程的一 座丰碑。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大家现在请随我一起走近红楼去看 看。看这边,在红楼主楼前的就是同心广场,寓意“两岸一心,和平 统一”。它的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 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凝视远方。关于“三民主义”我们大家早 在中学就已了解过。为了中国的发展、人民的进步,先生一生殚精竭 虑、奋斗不止。辛亥革命胜利后,19XX年12月29日,孙中山先生 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更 是尊称先生为“中华

4、民国国父”。人们对于孙中山的敬仰感激之情可 见一斑。在南端这边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 方型,四面中突,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铐未残”的气概。大 家再看看悬挂在这边纪念馆墙上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匾额, 它是由我国国家名誉主席,也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女士亲笔题写纪念馆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 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 临 时约法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 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 着每一位来访者。大家可以一一仔细感受,想象伟人们为了中华民族

5、的更好明天在此伏案疾书、努力工作的情形。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鄂军都督府的会议厅了,它原来是咨议局的议事堂。在主席台正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面旗帜, 它叫做十八星 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民国成立后,十八星旗被定为民国陆军军旗。 旗上十八颗黄星代表的是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团 结起来,用“铁血精神”,也就是武力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大家请看这边。在这里有一张图片,反映的是孙中山先生访鄂期间受到各界 欢迎的情景。19XX年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就首先来 到湖北,凭吊战场,安抚流离失所的人们,访问鄂军都督府。并在红 楼后花

6、园与都督府的军政人员合影,表达了对武汉军民的深厚感情。现在我们来到了外交部,它是鄂军都督府所设置的九部之一, 是鄂军都督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重要标志。 军政府成立之初,曾给汉 口的五国领事馆发布过外交照会, 呼吁承认中华民国。但五国却迟迟 不给答复。直到10月17日,民军和清军在汉口刘家庙展开激战, 民 军大获全胜之后,五国这才看到革命党人的强大力量, 于是就发布了 一纸布告,承认民军与清军是对等的实体,他们保持中立。这份布告 实际上是承认了民军的地位,对清王朝是一个打击。当然,这纸布告 到后来也只是一纸空文,因为五国很快便在暗中帮助袁世凯窃取革命 果实,获得了总统的宝座,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是十分 不愿意看到中国走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的。 这更加激励我们民族的自 立自强。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西配楼参观一下“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它分为七个部分、九个厅。从清朝末年的武汉,武昌起义的爆发、鄂 军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国的建造,和现在武汉首义的纪念。全景展 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和影响。作为“首义之区”的武汉,今天还能找到那场革命带来的印记;首义遗踪处处,纪念设施种种。孙中山的孙子孙志强先生在红楼参观 后提笔写下了 “民国之门”四字,由此可见鄂军都督府在辛亥革命中 的地位了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辛亥革命体验之旅就到此 结束了。感谢大家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