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方法--小学生行为矫正_第1页
第四章方法--小学生行为矫正_第2页
第四章方法--小学生行为矫正_第3页
第四章方法--小学生行为矫正_第4页
第四章方法--小学生行为矫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为矫正概述|行为矫正的基本策略|行为矫正的扩展方法 第一节 行为矫正概述(一)行为矫正以(一)行为矫正以行为行为上的处置为首要目标上的处置为首要目标行为矫正中将行为矫正中将外显行为外显行为作为主要方面,内隐心理作为主要方面,内隐心理过程处于从属地位。过程处于从属地位。目标行为:目标行为:要干预或改变的行为要干预或改变的行为目标行为(问题行为)的特点:目标行为(问题行为)的特点:1 1)行为不足:行为不足: 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良性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良性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如,如,5 5岁的儿童很少和同伴说话岁的儿童很少和同伴说话2 2)行为过度:行为过度

2、: 指人们所不期望的行为(不良行为)发生太多。指人们所不期望的行为(不良行为)发生太多。 如,小明每天发脾气的时间超过如,小明每天发脾气的时间超过5 5个小时个小时3 3)行为不当:行为不当: 指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下产生,在适宜的条件下指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下产生,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却不发生。 如,如,1010岁的儿童叫爸爸为岁的儿童叫爸爸为“老兄老兄”。(二)行为矫正重视学习,程序和方法基于行(二)行为矫正重视学习,程序和方法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个体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也可以通过个体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行为。学习改变行为。辅

3、导过程就是一个行为学习的过程。辅导过程就是一个行为学习的过程。(三)行为矫正更关注当前行为和社会环境,重(三)行为矫正更关注当前行为和社会环境,重视精确的描述和测量视精确的描述和测量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分析影响当前行为效果的根本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分析影响当前行为效果的根本因素。因素。特别关注对行为及其改变的测量和评估,因此强特别关注对行为及其改变的测量和评估,因此强调对行为进行操作性定义。调对行为进行操作性定义。(四)行为矫正是一种很主动的(四)行为矫正是一种很主动的指导指导式辅导,并式辅导,并应用在应用在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中 辅导中是以看得见的训练为前提的。辅导中是以看得见的训练为前提的。 家庭作

4、业、行为自我管理程序经常被采用。家庭作业、行为自我管理程序经常被采用。训练者训练者二、行为矫正的一般过程1、分析来访者的问题行为,明确其行为产生的真、分析来访者的问题行为,明确其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正原因。2、建立来访者行为矫正的心向(意愿),争取来、建立来访者行为矫正的心向(意愿),争取来访者的积极配合。访者的积极配合。3、制定行为矫正实施方案,确定所要采用的治疗、制定行为矫正实施方案,确定所要采用的治疗技术和手段。技术和手段。4、实施方案,对期望行为的出现给予及时的强化、实施方案,对期望行为的出现给予及时的强化和巩固。和巩固。5、监控来访者行为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及、监控来访者行为变化

5、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矫正方法。时调整矫正方法。三、行为的观测与记录(一)定义目标行为(一)定义目标行为1、应是、应是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需要具备两个特征:,需要具备两个特征: 1)必须是可以被观察和记录的。)必须是可以被观察和记录的。 2)这个行为被定义后,不同的人可以观察到)这个行为被定义后,不同的人可以观察到同一个行为,并且同意这个行为正在发生。同一个行为,并且同意这个行为正在发生。2、对目标行为进行、对目标行为进行类别化类别化 对一组特定的具体行为作出意义上的概括,归对一组特定的具体行为作出意义上的概括,归入某个行为类别。入某个行为类别。 如发脾气、做家务、退缩等。如发脾气、做

6、家务、退缩等。分享行为分享行为个体把一个物品传递或交给另一个人;个体把一个物品传递或交给另一个人;多个个体交换物品;多个个体交换物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体同时使用一个物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体同时使用一个物品。自伤行为自伤行为咬胳膊:在从手指到肘部的任何部位的皮肤上咬合咬胳膊:在从手指到肘部的任何部位的皮肤上咬合上下牙齿;上下牙齿;撞击头部:可以听到声音的头部与任何固定物体的撞击头部:可以听到声音的头部与任何固定物体的接触;接触;分类名称分类名称行为定义行为定义(二)行为的观测(二)行为的观测1 1、观测者、观测者(1 1)自我观测者:展示目标行为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自我观测者:展示目标行为的

7、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观测。行观测。(2 2)外在观测者:必须是专业人员,或与当事人有固)外在观测者:必须是专业人员,或与当事人有固定关联的个体。(如父母、老师等)定关联的个体。(如父母、老师等)u注意注意:当事人必须知情,并清楚观察有可能在他并不:当事人必须知情,并清楚观察有可能在他并不察觉的时候进行。察觉的时候进行。2 2、记录的时间和地点、记录的时间和地点(1 1)观测时间:)观测时间: 观测者在一个观测者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具体的时间段中对目标行为进行记录。中对目标行为进行记录。 要要根据目标行为根据目标行为最可能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发生的时间选择观察阶段。选择观察阶段。(2 2)观测环境)观测

8、环境 自然环境:由一些发生目标行为的典型场所组成。自然环境:由一些发生目标行为的典型场所组成。 如:在教室里观察学生的目标行为如:在教室里观察学生的目标行为 人为环境:人为环境: 如:在诊室、游戏室里观察学生的目标行为如:在诊室、游戏室里观察学生的目标行为3 3、记录行为的维度、记录行为的维度(1 1)次数)次数1 1)频率:目标行为在一个观察阶段中出现的次数。)频率:目标行为在一个观察阶段中出现的次数。 如:小明每天要讲如:小明每天要讲2020次脏话次脏话2 2)速率:指每分钟的反应次数或每小时的反应次数。)速率:指每分钟的反应次数或每小时的反应次数。 如:小钟患有孤独症,每如:小钟患有孤独

9、症,每3030分钟撞头分钟撞头4545次。次。(2 2)时间)时间1 1)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指一个行为从开始到结束所占用的时间总指一个行为从开始到结束所占用的时间总量。量。 如:小明持续哭了如:小明持续哭了5050分钟分钟2 2)潜伏期(反应时):个体从特定刺激呈现到产生反)潜伏期(反应时):个体从特定刺激呈现到产生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如:小李每天早上听到起床闹钟后,总要赖床如:小李每天早上听到起床闹钟后,总要赖床3030分钟分钟以上。以上。两者区别:两者区别:刺激刺激行为发生行为发生行为结束行为结束潜伏期潜伏期持续时间持续时间(3 3)质量)质量1 1)强度:行为中

10、包含能量的总和。)强度:行为中包含能量的总和。 测量工具:分贝仪,握力,测量工具:分贝仪,握力,5 5点评定量表点评定量表2 2)大小、好坏等)大小、好坏等 4 4、记录方法、记录方法(1 1)连续记录连续记录:记录一个观测时段中每一次行为的出:记录一个观测时段中每一次行为的出现。现。(2 2)间隔记录(时距记录)间隔记录(时距记录):将一个观测时段划分成:将一个观测时段划分成一些小的时间或间隔,记录在连续时间段里是否发生一些小的时间或间隔,记录在连续时间段里是否发生了某种行为。了某种行为。(3)成果记录(持久成果记录)成果记录(持久成果记录):在辅导者对一个行:在辅导者对一个行为产生的某种切

11、实结果感兴趣的情况下使用,如学生为产生的某种切实结果感兴趣的情况下使用,如学生正确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数量。正确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数量。 优点:行为发生时观察者不一定必须在场。优点:行为发生时观察者不一定必须在场。(4 4)时间样本记录)时间样本记录1 1)把一个观测时段划分成一些时间间隔,只需在每个)把一个观测时段划分成一些时间间隔,只需在每个时间间隔中的一部分时间里对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时间间隔中的一部分时间里对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如在每个如在每个1515分钟的间隔里分别只记录一分钟。分钟的间隔里分别只记录一分钟。例:观察者对某人的不正确坐姿(佝偻身体)进行记录。例:观察者对某人的不正确

12、坐姿(佝偻身体)进行记录。设定一个计时器,每隔设定一个计时器,每隔1010分钟计时器发出嘟嘟声,观分钟计时器发出嘟嘟声,观察者察者只在计时器发出响声时只在计时器发出响声时才对表现不正常坐姿的情才对表现不正常坐姿的情况作记录。况作记录。2 2)区分:)区分: 间隔记录:划分的小时段均很短,而且对每个小时段间隔记录:划分的小时段均很短,而且对每个小时段的时距中的行为都予以记录;的时距中的行为都予以记录; 时间样本记录:划分的时段较长,而且只在每个小时时间样本记录:划分的时段较长,而且只在每个小时段中选取一部分时间进行记录,通常选择每个小时段段中选取一部分时间进行记录,通常选择每个小时段刚开始的时间

13、。刚开始的时间。小结在一个观察阶段内在一个观察阶段内不连续的时间间隔不连续的时间间隔(时间样本)中记录行为的出现或不出(时间样本)中记录行为的出现或不出现。现。时间样本记录时间样本记录在一个观察阶段里在一个观察阶段里各连续的时间段各连续的时间段中记中记录行为的出现或不出现。录行为的出现或不出现。间隔记录间隔记录记录一个观察阶段中记录一个观察阶段中每一次行为每一次行为的出现。的出现。连续记录连续记录记录方法记录方法记录取得的成果记录取得的成果成果记录成果记录第二节 行为矫正的基本策略一、强化一、强化(一)概念(一)概念强化强化: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

14、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例例:一个孩子独立完成了作业,老师走到他的桌子前,一个孩子独立完成了作业,老师走到他的桌子前,对他说:对他说:“做得好做得好”,并拍拍他的肩膀。,并拍拍他的肩膀。 强化包含三个要素:强化包含三个要素:1 1、一个、一个具体的行为具体的行为发生发生2 2、这个行为紧随着一个、这个行为紧随着一个具体的后果具体的后果3 3、这个后果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这个后果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更有可能发生更有可能发生(将来出现概率增加将来出现概率增加)(二)强化类型与强化物(二)强化类型与强化物1 1、当尊尼在课堂座位上注意力集中时,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当尊尼在课堂座

15、位上注意力集中时,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表扬他。结果,尊尼更有可能集中注意力。表扬他。结果,尊尼更有可能集中注意力。 (正强化正强化)2 2、一个孩子晚上有哭闹的行为,他的父母就到他的房间安慰一个孩子晚上有哭闹的行为,他的父母就到他的房间安慰他。结果,这个孩子睡觉时哭闹的更加频繁了。他。结果,这个孩子睡觉时哭闹的更加频繁了。 (正强化正强化)3 3、小明走路走累了就哭,妈妈就会抱着他走路,然后小明就小明走路走累了就哭,妈妈就会抱着他走路,然后小明就不哭了,以后妈妈一看小明哭就会抱他。不哭了,以后妈妈一看小明哭就会抱他。 (负强化负强化)4 4、小明走路走累了就哭,妈妈就会抱着他走路,以后小明走、小

16、明走路走累了就哭,妈妈就会抱着他走路,以后小明走路时更喜欢哭了。路时更喜欢哭了。 (正强化正强化)1、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1 1)一个)一个具体的行为具体的行为发生发生2 2)这个行为紧随着一个)这个行为紧随着一个具体的后果具体的后果3 3)这个后果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这个后果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更有可能发生更有可能发生(将来出现概率增加将来出现概率增加)正强化:喜欢的刺激增加正强化:喜欢的刺激增加 负强化:不喜欢的刺激减少负强化:不喜欢的刺激减少2、强化物(、强化物(P156) 强化过程中,行为反应伴随的刺激称为强化物,正强强化过程中,行为反应伴随的刺激称为强化物,正强化物是

17、各种令人喜爱的事物,负强化物是各种令人讨化物是各种令人喜爱的事物,负强化物是各种令人讨厌的事物。厌的事物。 初级强化物:能够直接起到增强反应作用的事物。初级强化物:能够直接起到增强反应作用的事物。 次级强化物:通过和初级强化物联系来起到强化作用。次级强化物:通过和初级强化物联系来起到强化作用。 社会性强化物:和人类基本的爱与关怀的需要联系在社会性强化物:和人类基本的爱与关怀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一起的事物。(三)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三)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1、行为反应与后果产生的时间间隔、行为反应与后果产生的时间间隔 “强化要及时强化要及时”2、行为反应与后果之间的一致性、行为反应与后果之间的

18、一致性 做出反应,没有强化做出反应,没有强化 没有反应,却有强化没有反应,却有强化3、强化物与行为人的关系、强化物与行为人的关系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东西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东西 不同时间,强化物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时间,强化物的作用也不同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例例妈妈希望小贝每天能自己整理房间,因此决定妈妈希望小贝每天能自己整理房间,因此决定使用小贝最喜欢吃的香蕉作为强化物。使用小贝最喜欢吃的香蕉作为强化物。小贝每次自己整理房间,妈妈就给小贝香蕉。小贝每次自己整理房间,妈妈就给小贝香蕉。有时小贝没有自己整理房间,但是妈妈心情好,有时小贝没有自己整理房间,但是妈妈心情好,小贝要吃香蕉,妈妈也会

19、给他香蕉吃。小贝要吃香蕉,妈妈也会给他香蕉吃。有时小贝自己整理了房间,但是在学校受老师有时小贝自己整理了房间,但是在学校受老师批评了,妈妈就不给小贝香蕉吃。批评了,妈妈就不给小贝香蕉吃。二、惩罚(一)概念(一)概念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程。 包含三个要素:包含三个要素:1 1、一个、一个具体的行为具体的行为发生发生2 2、这个行为紧随着一个、这个行为紧随着一个具体的后果具体的后果3 3、这个后果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这个后果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

20、降低。出现的概率降低。例:小明上课喜欢捣乱,每次一捣例:小明上课喜欢捣乱,每次一捣乱,老师就会让他站到讲台上乱,老师就会让他站到讲台上“惩罚惩罚”他他结果小明上课捣乱的次数越来越多。结果小明上课捣乱的次数越来越多。(二)正惩罚和负惩罚:(二)正惩罚和负惩罚:1 1)一个)一个具体的行为具体的行为发生发生2 2)这个行为紧随着一个)这个行为紧随着一个具体的后果具体的后果3 3)这个后果导致了这个行为在)这个后果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将来出现的概率减小出现的概率减小正惩罚:不喜欢的刺激增加正惩罚:不喜欢的刺激增加负惩罚:喜欢的刺激减少负惩罚:喜欢的刺激减少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和负惩罚:1、小明上课

21、捣乱,老师就会让他去教室外面,小明发、小明上课捣乱,老师就会让他去教室外面,小明发现去教室外面很无聊,于是以后上课捣乱的次数减少现去教室外面很无聊,于是以后上课捣乱的次数减少了。了。(不喜欢的刺激增加不喜欢的刺激增加)2、小贝很喜欢玩他的超人斗篷,妈妈规定,如果他欺、小贝很喜欢玩他的超人斗篷,妈妈规定,如果他欺负妹妹,他的斗篷就会被没收,以后小贝欺负妹妹的负妹妹,他的斗篷就会被没收,以后小贝欺负妹妹的次数减少了。次数减少了。(喜欢的刺激减少喜欢的刺激减少)(三)强化和惩罚的比照(三)强化和惩罚的比照将来行为将来行为行为结果行为结果施加刺激物施加刺激物去除刺激物去除刺激物将来行为加强将来行为加强

22、正强化(喜欢的)正强化(喜欢的)负强化(不喜欢负强化(不喜欢的)的)将来行为减弱将来行为减弱正惩罚(不喜欢的)正惩罚(不喜欢的) 负惩罚(喜欢的)负惩罚(喜欢的)(四)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四)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1 1、惩罚要及时、惩罚要及时2 2、行为反应与后果之间的一致性、行为反应与后果之间的一致性做出反应,没有惩罚做出反应,没有惩罚没有反应,却有惩罚没有反应,却有惩罚3 3、反应后果是否起到惩罚作用也是因时因人、反应后果是否起到惩罚作用也是因时因人而异而异(五)惩罚的道德(自学)(五)惩罚的道德(自学) 慎用惩罚慎用惩罚 能不用惩罚就不用惩罚能不用惩罚就不用惩罚现实生活应用案例:神经性厌食

23、案例:神经性厌食 某中学生,某中学生,1818岁,因怕肥胖而平时极力压缩饮食,岁,因怕肥胖而平时极力压缩饮食,以至近以至近1 12 2月来饮食量逐渐减少,直至拒绝饮食。人月来饮食量逐渐减少,直至拒绝饮食。人变得非常消瘦,出现衰弱状态,看见食品就厌恶反胃,变得非常消瘦,出现衰弱状态,看见食品就厌恶反胃,不想进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不想进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 调查得知病人比较恋家,怕与父母分离,并且喜爱手调查得知病人比较恋家,怕与父母分离,并且喜爱手风琴,虽病致无力,有时仍抚弄弹奏自娱。风琴,虽病致无力,有时仍抚弄弹奏自娱。矫正方法:矫正方法: 让她入院治疗,但规定其父母不来探视,亦不准带手让她

24、入院治疗,但规定其父母不来探视,亦不准带手风琴来医院,除非得到医生的通知。病人入院后只靠风琴来医院,除非得到医生的通知。病人入院后只靠输液维持,仍拒进食。输液维持,仍拒进食。 入院后入院后3 3天,她非常想家,想见父母,但医生不允许。天,她非常想家,想见父母,但医生不允许。后来在交谈中医生告诉她,如果你每餐能吃一小碗饭,后来在交谈中医生告诉她,如果你每餐能吃一小碗饭,两天后,就通知你父母来看你,在此情况下,她勉强两天后,就通知你父母来看你,在此情况下,她勉强每餐吃了一小碗,于是通知其父母来看她一次。每餐吃了一小碗,于是通知其父母来看她一次。 后来她又要求把手风琴取来医院,但医生要求的条件后来她

25、又要求把手风琴取来医院,但医生要求的条件是每餐如果能增加一碗饭,就可以弹奏手风琴是每餐如果能增加一碗饭,就可以弹奏手风琴1 1小时。小时。 如果每日如果每日3 3餐,每餐都能吃两小碗饭,就可以允许请餐,每餐都能吃两小碗饭,就可以允许请假回家半天,为了达到弹奏手风琴及回家看望的目的,假回家半天,为了达到弹奏手风琴及回家看望的目的,她都逐步地达到了要求的饮食量。她都逐步地达到了要求的饮食量。 通过两月余的治疗,她的神经性厌食终于通过行为疗通过两月余的治疗,她的神经性厌食终于通过行为疗法中的强化法得以治愈。法中的强化法得以治愈。三、消退(一)什么是消退(一)什么是消退 一个原本一个原本被强化的行为被

26、强化的行为反应再次出现时,原有反应再次出现时,原有强化物强化物被移除被移除,该反应最后可能,该反应最后可能减少或消失减少或消失的现象。的现象。 消退就是消退就是“没有结果没有结果”例:例:“不给钱,谁还大喊大叫啊不给钱,谁还大喊大叫啊”矫正案例矫正案例: 瑞奇常常长时间在桌面上转动盘子,经观察询问瑞奇常常长时间在桌面上转动盘子,经观察询问发现,他喜欢听盘子在桌面上转动发出的声音。发现,他喜欢听盘子在桌面上转动发出的声音。矫正:矫正: 在瑞奇的桌子上铺一块桌布,这样,当她转动盘在瑞奇的桌子上铺一块桌布,这样,当她转动盘子时,就不能发出和原来一样的声音了。子时,就不能发出和原来一样的声音了。消退的

27、关键:消退的关键:明确行为是怎样获得的明确行为是怎样获得的(二)消退过程的特征(二)消退过程的特征1、消失爆发消失爆发:原本被强化的行为一旦得不到强化,在:原本被强化的行为一旦得不到强化,在减少或消除前,该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减少或消除前,该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暂时性地增加的现象。暂时性地增加的现象。例:例: 小曼在睡觉前哭小曼在睡觉前哭10-15分钟,父母就会走到他的房间和她分钟,父母就会走到他的房间和她说话,直到她睡着。说话,直到她睡着。 后来父母和医生商量决定,当小曼再睡觉时哭闹的话,不后来父母和医生商量决定,当小曼再睡觉时哭闹的话,不再到她的房间去和她说话。再到她的

28、房间去和她说话。 第一天,小曼在睡着之前哭了第一天,小曼在睡着之前哭了25分钟。分钟。 一星期后,小曼睡前不再哭闹了。一星期后,小曼睡前不再哭闹了。消失爆发时一定要坚持住消失爆发时一定要坚持住2、自发恢复自发恢复:在行为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当个体再在行为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当个体再次面临与原来行为发生的环境相类似的条件时,其行次面临与原来行为发生的环境相类似的条件时,其行为再次发生的倾向。为再次发生的倾向。消退爆发和自发恢复是消消退爆发和自发恢复是消退过程的自然反应!退过程的自然反应!Hold住!住!案例:案例: 每天晚上克莱尔下班回家时,都从楼后的紧急出口走进自每天晚上克莱尔下班回家时,都从

29、楼后的紧急出口走进自己的公寓楼,因为这个出口离他的公寓更近,不用绕到公己的公寓楼,因为这个出口离他的公寓更近,不用绕到公寓前门去。寓前门去。 公寓的物管不想让人们在平时使用紧急出口,就让人在门公寓的物管不想让人们在平时使用紧急出口,就让人在门上安了一把新锁。上安了一把新锁。 那天卡莱尔下班回家,拧动门把手,门却怎么也打不开。那天卡莱尔下班回家,拧动门把手,门却怎么也打不开。他又拧动把手,门还是不开。他又拧动把手,门还是不开。 他用的力气越来越大,而且使劲拽门,仍然打不开。他用的力气越来越大,而且使劲拽门,仍然打不开。 最后,他停下来,走到楼的前门进入公寓。最后,他停下来,走到楼的前门进入公寓。

30、 后来的几天,克莱尔每天下班都去试着打开那扇门,始终后来的几天,克莱尔每天下班都去试着打开那扇门,始终没有成功,最后他停止努力,不去试了。没有成功,最后他停止努力,不去试了。 某一天回家时,他很累,突然想起紧急出口的那扇门,于某一天回家时,他很累,突然想起紧急出口的那扇门,于是又去试是又去试(三)影响消退的因素(三)影响消退的因素1 1、行为消退行为消退前前的强化的强化(1 1)连续强化:停止强化刺激)连续强化:停止强化刺激行为迅速减少行为迅速减少(2 2)间歇强化:停止强化刺激)间歇强化:停止强化刺激行为逐渐减少行为逐渐减少小曼每次自己收拾了房间,妈妈就会表扬她并小曼每次自己收拾了房间,妈妈

31、就会表扬她并陪她玩。陪她玩。小曼经常在自己收拾完房间时,妈妈都会表扬小曼经常在自己收拾完房间时,妈妈都会表扬她她但没有每次都表扬但没有每次都表扬间歇强化间歇强化消退的阻抗消退的阻抗 怎么办?怎么办? 对于原本通过间歇强化获得的行为,在实施消退之前,对于原本通过间歇强化获得的行为,在实施消退之前,可以在短时间内故意对其实施连续强化,再进行消退,可以在短时间内故意对其实施连续强化,再进行消退,这样可以加速消退的速度。这样可以加速消退的速度。2 2、行为消退、行为消退后后的强化的强化(1 1)如果强化在消退过程中发生,那么消退的时间就)如果强化在消退过程中发生,那么消退的时间就会延长。会延长。为什么

32、?为什么?(2 2)行为在自发恢复过程中得到强化,行为可能会回)行为在自发恢复过程中得到强化,行为可能会回升到消退前的水平。升到消退前的水平。看到红灯亮,你踩刹车,没有被开罚单,以后你看到红灯看到红灯亮,你踩刹车,没有被开罚单,以后你看到红灯就踩刹车。就踩刹车。看到绿灯亮,你踩刹车,后面车辆鸣笛,以后你看到绿灯看到绿灯亮,你踩刹车,后面车辆鸣笛,以后你看到绿灯不再踩刹车了。不再踩刹车了。你去一个自己很喜欢的饭馆吃饭,结果发现,原来那个美你去一个自己很喜欢的饭馆吃饭,结果发现,原来那个美女不在那里了,你以后去那家饭馆的次数变少了。女不在那里了,你以后去那家饭馆的次数变少了。你给女朋友打电话,她温

33、柔无比,以后你更喜欢给她打电你给女朋友打电话,她温柔无比,以后你更喜欢给她打电话。话。小明见到阿姨打招呼说小明见到阿姨打招呼说“哎咦哎咦”,阿姨也学着小明说,阿姨也学着小明说“哎哎咦咦”,妈妈训斥小明,是,妈妈训斥小明,是“阿姨阿姨”,以后小明看到大人都不,以后小明看到大人都不打招呼了。打招呼了。小明看到阿姨不打招呼,妈妈说小明看到阿姨不打招呼,妈妈说“我们家小孩就是腼腆我们家小孩就是腼腆”,阿姨说真是乖啊,小明以后看到大人都不打招呼。阿姨说真是乖啊,小明以后看到大人都不打招呼。正强化正强化正惩罚正惩罚正强化正强化负惩罚负惩罚正惩罚正惩罚负强化负强化第三节 行为矫正的扩展方法二、连锁二、连锁三

34、、渐隐三、渐隐四、代币制四、代币制五、自我管理五、自我管理一、塑造一、塑造一、塑造一、塑造1、塑造的含义塑造: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即:不能-能完成一个行为的过程。例:斯金纳训练鸽子打“保龄球”2、塑造的实质:采用差别强化的方法,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某种目标行为,最终做出这种目标行为的过程。例如:心理学专业学生塑造“老师”的实验 首先:选定目标行为首先:选定目标行为如老师应站在讲台右边讲课。如老师应站在讲台右边讲课。 随后学生就开始随后学生就开始“训练训练”老师:每当老师转向讲台的右老师:每当老师转向讲台的右边,或向右边走一步时,学生们就表现出对老师讲课很边,或向右边走一

35、步时,学生们就表现出对老师讲课很感兴趣的样子,微笑着面对老师,积极回答问题,身体感兴趣的样子,微笑着面对老师,积极回答问题,身体前倾并注视老师;如果老师向讲台左边转,或向左边踱前倾并注视老师;如果老师向讲台左边转,或向左边踱步,学生们就会显得很不耐烦的样子,靠在椅子上,打步,学生们就会显得很不耐烦的样子,靠在椅子上,打呵欠或闭眼。呵欠或闭眼。 这位老师模模糊糊似乎有所察觉,又好像没有意识到发这位老师模模糊糊似乎有所察觉,又好像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生了什么事情。 但用不了多久,他讲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站在讲台的右边。但用不了多久,他讲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站在讲台的右边。 这是心理系的学生最喜欢的游

36、戏之一。他们不仅这是心理系的学生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他们不仅“教教”会教授在讲台右边上课,还会教授在讲台右边上课,还“训练训练”他站在窗边,一边他站在窗边,一边玩弄百叶窗的拉绳一边讲课。玩弄百叶窗的拉绳一边讲课。3、塑造的步骤(1 1)确定目标行为和起始行为。)确定目标行为和起始行为。 塑造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行为。 其次要选择好起始行为。起始行为要比较简单,个体确实偶尔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起始行为与目标行为有很强的相关或者相似性。如:“妈妈”与“m ,a”的发音相似(2)选择好塑造的最合适的方法。)选择好塑造的最合适的方法。讲解示范讲解示范说明提示说明提示榜样模范榜样模范逐级强化逐级

37、强化(3)选定合适的步骤,步步靠近目标行为。)选定合适的步骤,步步靠近目标行为。大体规划好个体的初始行为到目标行为之间的大体规划好个体的初始行为到目标行为之间的若干连续相似的行为。若干连续相似的行为。如:目标行为是教孩子说如:目标行为是教孩子说“妈妈真好!妈妈真好!”塑造步骤:发出塑造步骤:发出“m,a”ma”ma ma”ma ma hao”ma ma zhen hao”注意:注意:(1)步骤大小要适宜)步骤大小要适宜 步子太小:没有挑战性,容易厌烦 步子太大:构成威胁,造成挫折感(2)把握好塑造进度)把握好塑造进度 行为不能进行过快,即行为重复次数不能太少。 一个行为过渡到下一行为也不能太慢

38、,即重复次数不能太多。 60%以上的次数是成功的,就应转向下一步了(4)选定有效的强化刺激,每当趋近目标行为)选定有效的强化刺激,每当趋近目标行为的行为一出现,就给予适当的强化,并且每一的行为一出现,就给予适当的强化,并且每一过程都得强化,确保目标行为出现。过程都得强化,确保目标行为出现。选择合适的强化物:通过问卷或观察选择合适的强化物:通过问卷或观察必须把握强化物的量:不能过强或过弱必须把握强化物的量:不能过强或过弱起始行为起始行为- -连续强化连续强化(5)整合各环节,巩固和进一步强化目标行为。)整合各环节,巩固和进一步强化目标行为。(1)在应该使用塑造时,不知道如何适当使用 塑造的第一步

39、是强化合适的起始行为 如:宝宝咿呀学语时,父母都期望“一步登天”,希望自己的宝宝一开始就正确说出大人所讲的话。 他们一边盼着宝宝能喊“爸爸”,却对宝宝发出的“bo-bo”的声音毫无反应。4 4、塑造的误用、塑造的误用 把不良行为误认为是良性行为的起始行为,给予强化 如1: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好”,不管孩子说什么、做什么、甚至孩子什么都没做,就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强化; 如2:或者连续不断强化同一个相似的行为,不要求难度更大的行为。五、生活中塑造的误用:五、生活中塑造的误用:塑造个体形成不良行为例1:塑造弱智儿童的自伤行为 很多家庭中,弱智儿童被成人视为家里的负担,对于他们的正常行为极少关注。

40、但是有一天,弱智儿童不小心摔倒了,头轻轻撞到地板上,并没受伤,这时家长很快跑过来,表示了不必要的大惊小怪。 该儿童很少受到父母注意,而这行为得到父母的强化,于是他就常常重复把头轻轻撞到地板上。 这种行为发生的前几次,父母可能会继续强化他。但他们发现孩子并未伤害自己时就不去管他了,即停止了强化,实施了消退。 消退中常常会出现消失爆发,儿童会更重的撞头,以致发出更响的声音,父母发现孩子的撞头行为更严重时,往往又会关注他的行为 如果这个塑造行为继续,孩子就会更猛烈的撞头来获取父母的关注,使自己造成严重伤害。例2:儿童无理取闹行为的塑造 父母正在做事的时候,小孩开始捣乱,大哭大闹。父母不得不去关注孩子

41、,孩子的哭闹行为得到强化。 孩子不能得到父母关注时,孩子就开始大声吵闹,这时很多父母就过去安慰孩子,并和他一起游戏,结果孩子的哭闹停止了 以后孩子仍然这样大哭大闹,父母可能不理睬他,这时孩子不仅大哭,而且跑进房间摔东西(消失爆发),父母只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安慰孩子,陪他玩耍,让他停止哭闹 父母不断忽视较轻的捣乱行为,不断强化因为消失爆发而越来越严重的无理取闹行为。例3:家长教育暴力化的塑造 父母希望孩子帮自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开始提出要求时,孩子马上照办。 过了一阵,父母提出几遍要求时,孩子才会去做。 下一次,父母重复多次也不管用了,只有大声的吼叫,才能喊动孩子帮忙做事。 渐渐地,孩子对父母的

42、吼叫也有免疫力了,只有父母武力威胁,才能逼迫孩子做事 这里,孩子的态度一步一步塑造了父母的教育方式。阳阳,四岁,因为怕厕所黑洞里跑出妖怪,所阳阳,四岁,因为怕厕所黑洞里跑出妖怪,所以不肯自己去卫生间,甚至于不肯在客厅玩,以不肯自己去卫生间,甚至于不肯在客厅玩,因为客厅和卫生间连在一起的。因为客厅和卫生间连在一起的。如何矫正阳阳的这个行为?如何矫正阳阳的这个行为?二、 连锁1 1 连锁的含义连锁的含义2 2 连锁的类型及其选择连锁的类型及其选择3 3 有效运用连锁的原则有效运用连锁的原则1 连锁的含义(1)连锁的含义: 把要求习得的整体行为分解为一个个紧密联系着的环节,即刺激-反应链,然后对当事

43、人的行为链条逐一进行训练,并最终使之习得整体行为的方法。例:穿袜子 取出袜子-敞开袜口-伸进脚趾-把袜子拉到脚跟-把袜子拉过脚跟到踝关节(2)连锁与塑造的关系相同: 都是培养新行为的办法 都是逐步习得整体行为的方法区别: 塑造:把行为从初始形态逐步发展成特定的目标行为,最后形成的新行为完全不同于其初始形态了; 连锁:把目标行为包含的各个行为反应进行训练,使当事人掌握并串接起来的新行为,各个反应环节都是新行为的组成部分。学习一个连锁反应 伦巴基本舞步2 连锁的类型及其选择(1)整体连锁/完全任务呈现: 将复杂的行为链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训练,每次学习都要完成全部任务。 即个体每次都要从行为链的开始环

44、节做到行为链的最后环节,并重复练习全部环节直至掌握整个行为。例子:训练智障儿童装咖啡带。例子:训练智障儿童装咖啡带。研究者将装咖啡带的行为分解为研究者将装咖啡带的行为分解为1515步:步:1 1)拿起一条餐巾)拿起一条餐巾2 2)把餐巾对折)把餐巾对折3 3)用食指压对折线)用食指压对折线4 4)再把餐巾纸对折)再把餐巾纸对折5 5)拿起一个塑料袋)拿起一个塑料袋6 6)打开塑料袋)打开塑料袋7 7)拿好叠好的餐巾纸)拿好叠好的餐巾纸9 9)拿起一带咖啡伴侣)拿起一带咖啡伴侣1010)将咖啡伴侣放进塑料袋)将咖啡伴侣放进塑料袋1111)拿起一袋糖)拿起一袋糖1212)把糖放进塑料袋)把糖放进塑

45、料袋1313)拿起一根搅拌棒)拿起一根搅拌棒1414)把搅拌棒放进袋中)把搅拌棒放进袋中1515)提起塑料袋,让这些东西落)提起塑料袋,让这些东西落入袋底。入袋底。(2)逆向连锁: 在训练过程中,按照行为链的逆向顺序先教倒数第一个环节;随后教倒数第二个环节,并将倒数第一、二个环节结合起来练习;再教倒数第三个环节,并把倒数3个环节结合起来一起练习,以此类推,按照行为链的逆向顺序进行,直到习得整个行为为止。例:交孩子学会穿裤子把穿裤子行为分解为9个步骤:1)从衣柜内拿出裤子2)把裤子拿到面前抖开,并把裤子正面背向自己3)伸进一条腿4)伸进另一条腿5)把裤子提到膝盖6)把裤子提到大腿7)把裤子往上提

46、到腰间8)扣上扣子9)拉好拉链(3)顺向连锁: 按照行为链的自然正向顺序先教第一环节;随后教第二环节,并将第一、二环节结合起来练习;再教第三环节,并把第一、二、三个环节结合起来一起练习,依次类推,按照行为链的正向顺序进行,直到习得整个行为为止。例:训练智力落后儿童用勺子吃饭的行为。(4)连锁方式的选择 1)目标行为简单,当事人对于行为链中的某些环节已经熟悉时,用整体连锁法; 因为整体连锁法能更好地发挥当事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且费时较少。 2)目标行为复杂、当事人能力有限时,用逆向连锁法; 因为逆向连锁法符合强化原理:每一次行为的后果都有自然强化物。(3)智力正常个体,通常用整体连锁法和顺向连锁

47、法; 对于10以内环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3种方法都适用。(4)对于延迟满足能力很差的个体,最好选择逆向连锁法。 因为逆向连锁的每次训练都使行为最终处于完成状态;3、有效运用连锁的原则(1)进行任务分析1)任务分析:是确定行为系列中的反应成分,将所要建立的目标行为分解成细小的成分或步骤,以使训练顺利进行的过程。2)确保所分解的各个小步骤足够简单,使当事人没有多大困难就能学会。例如:教智力落后儿童刷牙: 1把牙膏挤在牙刷上2刷牙3漱口(2)正确示范练习1)向个体完整示范整个行为链,同时解释和描述每一步的操作要求,以使当事人形成对行为的整体映像。 例如:手语歌的分解步骤2)在示范基础上,可以要求当

48、事人模仿,以了解当事人的行为水平,据此重新进行任务分析。三三、渐隐1、渐隐的含义(1)渐隐:指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的刺激或完全更新的刺激,仍然能做出同样的反应。(实际上是刺激泛化的过程) 行为的前提:指在行为发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刺激事件、行为的前提:指在行为发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刺激事件、情景或者环境。情景或者环境。刺激刺激行为反应行为反应后果后果前提前提行为行为后果后果他的妻子出现他的妻子出现他说:他说:“我爱你我爱你”妻子也说:我爱你妻子也说:我爱你他工作的同事出现他工作的同事出现他说:他说:“我爱你我爱你”同事奇怪的看着他同事奇怪的看着他例例1 1:一个人对他妻子说:一

49、个人对他妻子说:“我爱你我爱你”,而不对他工作场所,而不对他工作场所的任何人说这句话。的任何人说这句话。前提前提行为行为后果后果红草莓红草莓金妮摘下并吃掉金妮摘下并吃掉酸酸甜甜味道好酸酸甜甜味道好青草莓青草莓又苦又涩味道差又苦又涩味道差金妮摘下并吃掉金妮摘下并吃掉结果:金妮将来摘红色草莓吃,不摘青草莓吃了结果:金妮将来摘红色草莓吃,不摘青草莓吃了例例2 2:金妮到后院摘草莓吃。:金妮到后院摘草莓吃。例例1:训练能够识别颜色的鸽子识别横竖线条。:训练能够识别颜色的鸽子识别横竖线条。2、渐隐与塑造的关系含义: 塑造:个体一步步学会:不能能的行为 渐隐:个体一步步学会:刺激控制的行为比较: 相同:都

50、是逐渐变化的程序; 不同: 塑造:刺激情景不变,行为变化(初始行为目标行为) 渐隐:行为反应不变,刺激变化(初始刺激控制刺激)例例2 2:教会智障儿童命名物体名称(:教会智障儿童命名物体名称(“衬衫衬衫”)1 1 指着儿童身上的衬衫说:衬衫,一直重复说,直到学指着儿童身上的衬衫说:衬衫,一直重复说,直到学生能模仿说生能模仿说“衬衫衬衫”,对每次正确行为及时强化。,对每次正确行为及时强化。2 2 呈现你想要控制这一反应的刺激:你指着孩子的衬衫呈现你想要控制这一反应的刺激:你指着孩子的衬衫说说“这是什么?衬衫!这是什么?衬衫!”;同时逐渐消退;同时逐渐消退“衬衫衬衫”这一这一刺激。刺激。3 3 开

51、始孩子只能模仿你的声音说:开始孩子只能模仿你的声音说:“衬衫衬衫”。之后,你。之后,你逐渐将衬衫的发音变小,最后把音量降低到逐渐将衬衫的发音变小,最后把音量降低到0.0.4 4 这样,当别人指着衬衫问小孩时:这样,当别人指着衬衫问小孩时:“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儿童就能主动说出儿童就能主动说出“衬衫衬衫”的正确答案。的正确答案。家长是如何教孩子叫爸爸妈妈的?家长是如何教孩子叫爸爸妈妈的?四、代币制1 1、概念、概念代币制:用一种代币制:用一种条件强化物条件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来进行的行为矫正程序。程序。条件强化物条件强化物:可以用来换取初级强化物,如小:可以用来换取初级强化物,如小红花、五

52、角星、点数、筹码、积分卡等。红花、五角星、点数、筹码、积分卡等。注意:必须向当事人解释清楚两方面注意:必须向当事人解释清楚两方面目标目标行为与代币的关系;代币与后援强化物的关系。行为与代币的关系;代币与后援强化物的关系。打扫卫生打扫卫生看电视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2 2、代币系统的特点、代币系统的特点(1 1)代币在所要求的行为发生后)代币在所要求的行为发生后立即发放立即发放,并,并且能在以后适当的时候兑换强化物。且能在以后适当的时候兑换强化物。(2 2)代币)代币发放简便发放简便,不浪费时间。,不浪费时间。(3 3)一块代币意味着)一块代币意味着不同的后援强化物不同的后援强化物,并且,并且也可以

53、把代币储存起来,到需要时再兑换自己也可以把代币储存起来,到需要时再兑换自己所喜欢的后援强化物。所喜欢的后援强化物。(4 4)代币数量可以使个体)代币数量可以使个体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5 5)问题行为出现后要扣除一定的代币,)问题行为出现后要扣除一定的代币,为惩为惩罚提供可能性。罚提供可能性。(6 6)是一种良好的)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和教育工具教学和教育工具。3、代币的使用程序 (1 1)明确目标行为)明确目标行为 1 1)目标行为就是把焦点放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希望增)目标行为就是把焦点放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希望增加的良好行为。加的良好行为。 2 2)应避免使用)应避免使用“不合作

54、不合作”、“挑剔挑剔”等含糊抽象的等含糊抽象的词,要明确指出希望增加的良好行为的表现。词,要明确指出希望增加的良好行为的表现。 如如:不要说:不要说“小明不要那么懒惰小明不要那么懒惰”, 要指出要指出“希望小明早晨希望小明早晨7 7:0000起床起床饭后马上洗碗饭后马上洗碗”(2 2)确定代币)确定代币1 1)代币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具有)代币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具有吸引力,便于携带。吸引力,便于携带。2 2)代币必须能够随时发放,重量轻,无需昂贵。)代币必须能够随时发放,重量轻,无需昂贵。3 3)代币不易被当事人复制,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得,即)代币不易被当事人复

55、制,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得,即不容易伪造。不容易伪造。4 4)代币只能在代币交换系统中使用,不具备其他的实)代币只能在代币交换系统中使用,不具备其他的实用功能。用功能。(3 3)确定后援强化物)确定后援强化物1 1)选择方法和一般强化物选择一致(调查、观察)选择方法和一般强化物选择一致(调查、观察)2 2)后援强化物)后援强化物无需昂贵无需昂贵 如:自由支配时间、阅读童话书、看电视等如:自由支配时间、阅读童话书、看电视等3 3)昂贵的后援强化物应)昂贵的后援强化物应提高其利用率提高其利用率 如:玩具车、积木等,只租不买,反复利用当做后援如:玩具车、积木等,只租不买,反复利用当做后援强化物强化物4

56、4)确保所有后援强化物有一定)确保所有后援强化物有一定存货存货,如果代币不能换,如果代币不能换取强化物,就会失去强化作用。取强化物,就会失去强化作用。5 5)后援强化物必须)后援强化物必须超过当事人的基本需要和人权超过当事人的基本需要和人权的物的物品或活动。品或活动。 如:如果没有足够代币,就不能得到基本权利,有违如:如果没有足够代币,就不能得到基本权利,有违道德伦理。道德伦理。(4 4)拟定代币交换系统)拟定代币交换系统1 1)明确行为的价值,确定行为和代币的兑换比率。)明确行为的价值,确定行为和代币的兑换比率。 一般付出努力多、有重要意义、表现质量高、特别希一般付出努力多、有重要意义、表现

57、质量高、特别希望出现的行为可换取更多代币;望出现的行为可换取更多代币;如:白先生发现如:白先生发现9 9岁的儿子平时很少干家务,制定了各岁的儿子平时很少干家务,制定了各位期望目标行为与代币的兑换比率:位期望目标行为与代币的兑换比率: 整理床铺:整理床铺:1 1点;点; 收拾玩具:收拾玩具:2 2点;点; 清除垃圾:清除垃圾:5 5点;点; 饭后洗碗:饭后洗碗:4 4点;点;2 2)确定代币的价值)确定代币的价值确定代币和后援强化物之间的兑换比率确定代币和后援强化物之间的兑换比率如:白先生设定的后援强化物有:如:白先生设定的后援强化物有: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3

58、3点点 晚睡一个小时:晚睡一个小时:1010点点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食物: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食物:2 2点点 整晚和朋友在一起:整晚和朋友在一起:2525点点 去最喜欢的餐厅:去最喜欢的餐厅:4040点点 与父亲一起长途旅行:与父亲一起长途旅行:160160点点3 3)确定兑换后援强化物的时间和地点)确定兑换后援强化物的时间和地点后援强化物兑换的时间和地点受限制:后援强化物兑换的时间和地点受限制:如:如:时间:周五的中午时间:周五的中午地点:强化物商店地点:强化物商店人物:白先生人物:白先生(5 5) 决定是否使用反应代价决定是否使用反应代价1 1)如果代币系统的目的)如果代币系统的目的仅在于增加

59、良性行为仅在于增加良性行为,反应代,反应代价价不是不是必须的。必须的。2 2)如果存在)如果存在不良行为与良性行为对抗不良行为与良性行为对抗,则需要反应代,则需要反应代价。价。3 3)即使需要使用反应代价,也只能)即使需要使用反应代价,也只能在实施代币强化一在实施代币强化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使用段时间后才能开始使用。 因为:只有当代币已经牢固地获得了强化价值后,失因为:只有当代币已经牢固地获得了强化价值后,失去代币(反应代价)才能成为一种惩罚。去代币(反应代价)才能成为一种惩罚。(6 6) 准备代币系统工作手册准备代币系统工作手册1 1)代币工作手册是描述实施代币系统的书面规则。)代币工作手册是

60、描述实施代币系统的书面规则。2 2)应该发给每位工作人员一份)应该发给每位工作人员一份(7 7)代币系统的逐步消除)代币系统的逐步消除1 1)逐渐减少代币,延长发放间隔,提高代币价格)逐渐减少代币,延长发放间隔,提高代币价格2 2)逐渐削弱代币价值)逐渐削弱代币价值案例:运用代币制使小华养成爱做家务劳动的习惯 确定目标行为:每天完成整理床铺、整理玩具、清确定目标行为:每天完成整理床铺、整理玩具、清除垃圾、整理桌子除垃圾、整理桌子4项任务。项任务。 分析起点行为:每天只能完成整理床铺分析起点行为:每天只能完成整理床铺1项任务。项任务。 选择代币(如小红花)和支持强化物。选择代币(如小红花)和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