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uploaded_一种多协议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_第1页
hasuploaded_一种多协议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_第2页
hasuploaded_一种多协议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_第3页
hasuploaded_一种多协议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_第4页
hasuploaded_一种多协议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种多协议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摘耍:文章对多种协议串行通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给合linear公司 生产的多协议串口芯片,针对传统串口通信实现中的问题以及实际的 广域网串行通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协议串行接口的设计实现方 法。关键词:多协议串口通信;通信协议;收发器;连接器;多协议 串 口芯片ltc1546/ltc1544随着通信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连网设备(如路由 器、开关、网关、存取装置)屮的串彳丁接口在广域网(w i d e a r eanetwork)中被设计成能够支持多种物理接口协议或标 准。广域网串行口协议包括rs- 2 3 2, rs- 4 4 9, e i a- 5

2、 3 0, v. 3 5 , v .36以及x. 2 1等。图1所示是一个简单 的串行通信接口示意图。由图可知,实现多协议串口通信的关键是将 连接器送来的不同传输方式 平衡、非平衡 和不同电气信号通过收 发器转换为终端能够识别并处理的、具有ttl电平的信号。1传统多协议通信的特点和问题11 “子板"方式广域网串口应用中的通用实现方法是为所需的每一种物理协议 提供一个独立的子板。一个支持e i a- 2 3 2 , e i a- 4 4 9及 v. 3 5协议的系统,通常需要三个独立的子板以及三个不同的连接 器。这种方法由于每种协议要求配置一块子板,因此系统需要对pc e子板、收发器芯

3、片、连接器等进行管理,这样既浪费资源,又会使 管理工作复杂化。12通用连接器方式为解决“子板”方式的缺点,可使用一块母板及通用连接器。一 个母板上有多种收发器芯片,可以满足多串口协议的要求,并可共用 一些通用器件,同时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在配置中,应注意因连接器 的管脚较少而带來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根据信号而不是根据协议來 分配管脚,即给每一个信号分配一个通用管脚,而不管其物理协议如 何定义。如对 e i a- 2 3 2 , e i a- 4 4 9 , e i a- 5 3 0, v. 3 5和v3 6来说,其t x d信号可连至连接器和同的管脚。 即s d a信号连接到管脚2, sd b

4、信号连接到管脚1 4。 然后利用这对管脚來描述所有协议的发送信号t x do这种方法同样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即所有收发器的i / 0线至通 用连接器的管脚必须彼此共用。例如,一个v2 8驱动器芯片中的 发送数据信号线的接连接器d b-2 5的管脚2 ;同时,一个v. 1 1驱动器芯片中的发送数据信号线要接至连接器的管脚2和1 4 ;而 v . 3 5驱动器芯片中发送数据信号线也会接至连接器的管脚2和1 4。这样,通用连接器的管脚2将同时接有三根信号线,管脚1 4接 有两根信号线。这样,在这一配置中,所有的驱动器都必须具有三态 特性,以禁止不必要的输出。若收发器没有三态特性,则需要使用一 个多路复

5、用器来选择相应的输出端。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收发器 在禁止使用时会产工漏电电流。如果选择了 v. 2 8协议,其输出电 压理论值为1 5 v。此时对于v. 1 1协议的驱动器会被禁用,而处 于三态吋,其输出漏电电压就必须足够低,才能使得连在同一连接器 管脚的v. 2 8协议的驱动器信号不受影响。如果在发送器与接收器 之间有隔断开关,则开关也要考虑漏电情况。13串口的d t e / d c e模式切换dte/dce的切换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连接器转换电缆来实 现,这样,在实现d te / dc e转换吋可最大程度地减小收发器的 复杂性,但缺点是需耍更换电缆,尤其是设备放置位置不便或dte / d

6、c e需要频繁切换时这一点尤为突出。如果保持传输电缆不变,则可将收发器配置为两套以分别支持d te、dce方式。而将dte收发器的驱动器输出与d c e收发器 的接收器输入相连,而将接收器输入端与d c e收发器的驭动器输出 相连。为了控制d t e或d c e方式,驱动器或接收器的输出必须为 三态。当选择为dte方式时,dce芯片禁止,其驱动器和接收器 处于三态,反z亦然。该方法虽然解决了对电缆的频繁更换问题,但由于多用了一套收 发器而使得设计成本大为提高,冃串口板的体积也大了很多。2多协议串口通信的实现原理传统设计中,针对某种协议通常应选择相应的收发芯片,如对于 r s - 2 3 2 协

7、议,常用 ds-1 488/ds-1 489.max 2 3 2或s p 2 0 8等收发器芯片;而对于rs- 4 4 9协议,则常 使用s n 7 5 1 7 9 b.max 4 8 8 .max 4 9 0等收发器芯片。 当同时使用r s- 2 3 2、rs- 4 2 2和v. 3 5协议时,就需要 多个收发器芯片來支持不同的协议。现在,一些收发器的生产厂商研制出了多协议收发器芯片。s i p e x是第一家生产出rs- 2 3 2 / rs- 4 2 2软件可选择协 议芯片s p 3 0 1的公司。这种芯片可将r s - 2 3 2和r s - 4 2 2收发器的电气特性综合到一个芯片中

8、实现。其中s p 5 0 x系列产 品最多可支持8种协议标准。其它生产厂家如l i n e a r公司生产 的l t c 1 5 4 x系列、l t c 2 8 4 x系列芯片也具有以上功能。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芯片。图2为采用分立的收发器芯片与采用一片多协议收发器芯片实 现多协议串口通信的通信卡。从图可知,前者实现的复杂度要远远大 于后者,具体的性能比较如表1所列。表1两种方法实现串口通信的性能比较分立器件板综合器件板 供电电压+5v, -5v, +12v, -12v+5v所需收发器芯片数121支持的物 理层协议rs-232, rs-422, rs-449, eia-530, v

9、. 35, v. 36rs-232, rs-422, rs-449, rs-485, eta-530, eta-530a, v. 35, v. 36 协议选 择方式跳线或开关软件或硬件(通过内部译码)串口板大小除了 15 个收发器芯片外还需其它硬件支持非常小功耗大约1w大约loomw 250mw除此之外,与分立收发器芯片和比,多协议收发器对驱动器使能 控制和对输出漏电电流的处理要容易得多。当通过软件或硬件方法选 择某一协议吋,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气参数将调整至适当的大小,电 路内部将自动控制驱动器的输出电平、接收器的输入门限、驱动器和 接收器的阻抗值以及每一物理层协议的常用模式范围。另外,rtl

10、于外部网络终端对v3 5的需求,使得与v. 3 5收 发器的连接不能象其它协议那么简单。当使用分立收发器芯片时,常 常通过采用昂贵的继电器开关电阻在选择其它协议接口时将v3 5 网络终端断开,或者要求用户每选择一个新的接口标准就改变一次终 端模块,这样既浪费资源又会使接口电路变得复杂,因而不是一种理 想的实现方法。而多协议串口芯片则自动提供适当的终端和片上开关 来符合v1 0、v1 1、v2 8和v3 5电气协议,从而解 决了电缆终端转换问题。3基于ltc1546/44的多协议通信为了说明多协议串口芯片的工作原理,现以l i n e a r公司的 ltc1546/1544芯片为例进行分析。3.

11、 1ltc1546/ltc1544 的性能ltc 1 5 4 6芯片是一个3驱动器/ 3接收器的收发器,其主 要特点如f:带有软件可选的收发器可支持r s 232、rs449、e i a530、 eia530a、 v. 35、v. 36 和x. 2 1 协议可提供片上电缆终端与ltc 1 5 4 3引脚兼容与l t c 1 5 4 4配合可完成完整的d t e或d c e工作在5 v单电源占位面积校ltc 1 5 4 4芯片是一个4驱动器/ 4接收器的收发器,其主 要特点有:软件可选的收发器支持r s232、rs449、e i a 5 30、 eia530a、 v. 35、 v. 36 和x.

12、 2 1 协议采用ltc 1 3 4 4 a作为软件可选的电缆终端采用 l t c 1 543、ltc1 5 4 4 a或 l t c 1 5 4 6 可 实现完整的d t e或d c e端口与l t c 1 5 4 3同样工作于5 v单电源。这两种芯片均采用2 8引线s s 0 p表面贴封装,图3所示为其 引脚排列。rtlltc1546/ltc1544可组成一套完整的软件可 选择d t e或d c e接口,以应用于数据网络、信息业务单元 c s u 和数据业务单元(d s u)或数据路由器中,它支持多种协议,电 缆终端可在片上提供,因此不再需要单独的终端设计。其中,ltc 1 5 4 6每个

13、端口的一半用來产生和适当终止吋钟和数据信号。l t c 1 5 4 4则用来产生控制信号及本地环路返回信号(l o c a 1 l o o p -b a c k, l l)o接口协议通过模式选择引脚m 0. ml 和m2来决定,具体选择方式见表2。表2通信协议的模式选择ltc1546模式名称m2m1modce/dted1d2d3r1r2r3 未用(缺省v. 11)oooov.11v.11v.11v. 11v.11rs530a0010v.11v. 11zv. 11v. 11v. 11rs53 00100v. 11v. 11zv. 11v. 11v. 11x. 210110v. 11v. 11zv

14、. 11v. 11v. 11v. 35 1000v. 35v. 35zv. 35v. 35v. 35rs449/v. 361010v. 11v. 11zv. 11v. 11v. 1 iv. 28/rs2321100v. 28v. 28zv. 28v. 28v. 28 无电缆 1110zzzzzz未用(缺省v. 11)0001v. 11v. 11v. 11zv. 11v. 11rs530a0011v. 11v. 11v. 11zv. 11v. 11rs5 300101v. 11v. 11v. 11zv. 11v. 11x. 210111v. 11v. 11v. 11zv. 11v. 11b. 3

15、 51001v. 35v. 35v. 35zv. 35v. 35rs449/v. 361011v. 11v. 11v. 11zv. 11v. 11v. 28/rs2321101v. 28v. 28v. 28zv. 28v. 28 无电缆 1111zzzzzz由表2可知,如果将端口设置为v. 3 5模式,模式选择引脚应 当为m 2=1, m 1 = 0 , m 0 = 0 o此时,对于控制信号,驱动器 和接收器将工作在v. 2 8 (rs 2 3 2 )模式;而对于吋钟和数据信 号,驱动器和接收器将工作在v. 3 5模式。模式选择可通过控制电路或利用跳线将模式引脚接至地或v c c 来实现对引脚

16、m 0、m 1和m 2的控制,也可通过适当的接口 电缆插入到连接器上实现外部选择控制。若选用后者,则当移开电缆 吋,全部模式引脚均不连接,即m 0 =m 1 =m 2 = 1 ,此吋l t c 1546/ltc154 4进入无电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l t c 1 5 4 6 / 1 5 4 4的供电电流将下降到5 0 0卩a以下,并且lt c1 546/ltc 1544驱动器输出将被强制进入高阻状态。同 时,ltc 1 5 4 6的r 2和r 3接收器应当分别用1 0 3 q端接, 而l t c 1 5 4 6和ltc1 544上的其它接收器则应通过3 0 k q电阻接到地。通过d c e / d t e引脚可使能l t c 1 5 4 6中的驱动器3/接收器1、ltc 1 5 4 4中的驱动器3 /接收器1和驱动器4 / 接收器4; ltc 1 5 4 4中的i nve rt信号对驱动器4 /接收 器4起使能作用。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屮的一种将ltc 15 4 6/ l t c 1 5 4 4设置为dte或dce工作模式:一种是将专门配 有适当极性的连接器接至d t e或dc e端;另一种是通过专用d t e电缆或专用d c e电缆发送信号给l tc1546/ltc154 4,同时使用一个连接器构成一种既适合d t e又适合d c e的工 作模式。32典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