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治疗研究_第1页
50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治疗研究_第2页
50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治疗研究_第3页
50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治疗研究_第4页
50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治疗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0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治疗研究【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4-7484 (2013) 11-0574-0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二十 年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总患病率已占 恶性肿瘤首位,预计到2025年,每年将有90万人死于肺癌, 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肺癌中的70%-80%为非小细 胞肺癌,而其中2/3的病人确诊时已属iiib期及其以上,失 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目前中医药在配合西医手术、介入、化 疗增敏减毒和在晚期患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 存期方面具有优势。本文通过机检中文科技期刊和caj以及 手检1980

2、 一 2012年间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文献,对509例 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分析,现将其情况总结如 下:。文献入选标准:(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标准: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编写的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 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分型针对并涵盖原发性非小细胞癌整个 疾病,而非其某一阶段(如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 证分型)的文献;(3)针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所有中医 证型.而非就其中某一个或几个证型进行分析或研究的文 献;(4)临床研究文献;(5)中医辨证分型有具体病例数记 载的文献。中医证名规范描述参考标准:中医诊断学【2】 第五版教材的中医证候描述;

3、文献资料整理:通过检索,查阅了近20年来国内公开 发行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文献共2015篇。按文献人选标准 进行筛选,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247篇,并对中医证型 进行了整理,共出现证名28个,按中医诊断学对其进 行规范性描述,并适当归纳,对无法进行规范描述、无法归 纳及罕见的证型归于其他证型,共总结出种14证型,2541 例。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虚证辨证标准【3】1气虚证:神疲 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舌胖或有齿痕,脉虚无 力,具备3项即可诊断。2血虚证:面色苍白,头目眩晕, 心悸失眠,唇舌色淡,苔薄,脉细无力,具备3项即可。3 阴虚证: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

4、 或无苔,脉细数,具备3项即可。4阳虚证:全身或局部畏 寒或肢冷,面足虚浮,夜尿频多,便搪而尿清长,舌淡胖苔 润,脉沉迟,具备3项即可。血淤证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 究会血淤证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淤证诊断标准【4】和药 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饮停胸胁、痰证、气滞证 参照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分,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诊断学第5版教材有关内容。1血瘀证。主症: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淤血(如口唇、齿跟、爪甲紫暗,肤表赤缕, 或腹部青筋外露),皮下瘀斑,舌质青紫或黯,舌体有癖点、 瘀斑,舌下静脉迁曲。次症:a肌肤甲错,b肢体麻木,c脉 涩、无脉或沉弦、弦迟。诊断要点: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 项、次症2项

5、,即可诊断。2痰湿证。主症:咳嗽痰多,色 白清稀,或呕吐痰涎。次症:胸部痞闷;或呼吸急促,喉间 痰鸣;或恶心呕吐,肢体困重;或神志昏迷,喉间痰鸣;或 头晕目眩。舌脉:苔厚腻,脉濡滑。诊断要点:具备主症兼 次症1项加舌脉。3痰热证。主症:痰黄而稠,或痰白而胶 结难出,身热面赤,心烦口渴,尿黄便结。次症:咳嗽气喘; 或气粗息促,喉中有哮鸣声;或惊悸失眠;或渴欲饮水而得 水则呕,按之心下痛;或神志狂乱;或喉痹,音哑。舌脉: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诊断要点主症具备2项加 次症1项及舌脉。4饮停胸胁证。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 水、喘憋、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具备3 项。5气滞证。主

6、症:胀闷疼痛。次症:精神抑郁,喜善叹息,腕、腹部胀痛,常连两胁,按之痛减,暖气频繁,或嘈杂吐酸,或腹部胀满中空无物;胸中气滞,攻冲作痛,游 走不定,呼吸牵掣作痛,俯仰转侧不利;舌脉:舌色正常或 稍暗苔白或黄,脉沉弦、涩、或结代。诊断要点:a具备主 症。b次症中任何一组证候及与证型相应的舌脉。c多有情 志不畅,或饮食失调,或感受外邪,或用力闪挫等导致气滞 的病因,或有痰饮、癖血、宿食、阳虚、寒凝等导致气滞的 病理因素。总结了 509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医学的症型分型主 要集中在虚的方面,可以见近代医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机 的认识,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精气旺盛、 阴阳平衡、脏腑协

7、调时,发生癌瘤;正气内虚、阴阳失衡, 脏腑失调,则是诱发癌瘤的重要条件【5】,其中以气阴两虚 型最为多见达到16. 69%,单纯的气虚、阴虚分别占到10.21%、 8. 25%,中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主气,司呼 吸,朝百脉而主治节,肺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气虚,肺为阳中 之阴,非小细胞肺癌发现时多已转移,西医多给予放化疗, 电离辐射是热性杀伤物质,热可化火,火能灼津耗气,造成 气阴亏虚证。药物分析:共得387味中药,总用药频次5635次。其 中频次大于0. 80%的21味中药用药频次及所占比例是2108 次和62. 68%o按照功能初步整理为42类,进一步合并为 21大类。药物归经使用频

8、次以肺经、脾经、肝经、胃经、心 经、肾经、胆经、大肠经为多,共占90. 7%o中药的运用, 可见也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症型,辩证的结果,其中以养阴 为主,应为临床表现咳嗽、潮热盗汗等对症治疗的中药运用 的也较多,反应近代医家标本兼治的思想贯穿其中,养护脾 胃也认为是增强正气的根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李挺医学 入门总结曰:“善治庙瘾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 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元气,宁扶脾 胃正气,待其自化。”对待西医学放化疗治疗所产生的副作 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机体虚弱等中药的运用也较多, 可见中医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过程中起到很大的辅助作 用。方剂分析:得方剂443

9、首,成方246首,自拟方197首。 频次较多的方剂是百合固金汤、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补中 益气汤、二陈汤加减等。自拟方所占比重比较大,方中药物 主要以补阴补气补虚和清热药为主。祖国医药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理论与 临床经验,几千年的临床总结以:补虚扶正、清热解毒、活 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础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在近代与放、 化疗的同步进行中为患者顺利完成放化疗,减轻副作用,提 高患者生存率起到显然的作用,今后研究除需进一步扩大样 本量,进行大规模、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还有必要探讨肺 癌病程中的其他时点,如手术后、放化疗期间、放化疗后等 时点的中医证候特点,从而掌握肺癌证候动态演变规律,深 化对肺癌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认识。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2版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 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