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补阳还五汤活血化瘀中西医结 合疗法笔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合降纤酶治疗脑血栓60例,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xx年1月xx年12月我院收治脑血栓形成患者120例, 均经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确诊。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 男28例,女32例,年龄4174岁,平均岁,病程30min 180天,平均天。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4175 岁,平均岁,病程30min180天,平均天。两组性别、年 龄、病程、病情等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降纤酶515u(根据病情及凝血四项测定结 果而确定剂量),加入%ns250m 1中静滴,脑蛋白水解物1

2、5ml 加入5%gs250ml中静滴,2周1个疗程。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 同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味,组方:黄英60g,当 归尾、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生地各15g。随证加减:痰 多加法半夏12g,天竺黄9g;语言不利加菖蒲12g,远志10g; 口眼歪斜加白附子5g,僵蚕10g,全蝎610g;上肢偏废加 桑枝1520g;上肢偏废且血压正常加桂枝9g;下肢痿软加杜 仲、牛膝各15g,桑寄生1520g。1天1剂,水煎2次,分 早晚2次温服,连服2周。3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按照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 疗效评定标准1。基本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恢复 生活、工作能力,肌力达45级;

3、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好 转,偏瘫、失语基本恢复,能独立行走,患肢肌力提高2级 以上;好转:症状和体征有改善,患肢肌力提高不足2级,需 扶持才能行走;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临床疗效治疗组60例中,基本治愈41例,显效11例, 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对照组60例中,基本治 愈14例,显效17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4讨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治疗中降低纤维蛋白原是防止血栓继 续形成和增大的关键。降纤酶的主要成分为动物脑器官特异 性多肽基因,并含有游离氨基酸和神经介质、介质前体及多 种神经营养因予,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参与中枢和外周神 经组

4、织代谢,使受损组织的核酸代谢和糖代谢恢复正常2。 降纤酶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浓度、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抑 制血栓形成。降纤酶是目前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一种有效药物。脑血栓形成属中医“中风”范畴,灵枢刺节真邪 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 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病性属本虚标实;气血亏虚, 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是主 要病机,治疗宜补气养血,祛瘀通络为主。本方重用生黄英, 大补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 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苇、桃仁、红花协同 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 行药力,亦为佐药。法半夏、天竺黄燥湿化痰,菖蒲、远志 祛痰利窍;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通络,桑枝、桂枝增强 活血通络之功,杜仲、牛膝、桑寄生强筋壮骨。全方重用补 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 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 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本组结果显示,中药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优于单 用西药组。【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 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