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录音的发明先烈_第1页
立体声录音的发明先烈_第2页
立体声录音的发明先烈_第3页
立体声录音的发明先烈_第4页
立体声录音的发明先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体声录音的发明先烈 有很多例子表明,一个新技术的首创者、先行者,未必都一定能成为最终的得益者。也有不少新技术的首创者和先行者,成为“先烈”,没有获得利益,而真正获得利益的,是后来的追随者。在这个成败的天平上,很重要的一个砝码是时机。一个时机不成熟、不合适的新技术,往往令它的最早倡导者成为“先烈”。 在hi-fi领域里,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立体声录音的发明者Alan Blumlein(阿兰布鲁姆林)。这位被公认为立体声录音技术的奠基者,只活了四十岁不到,是一个天才,被公认为他那个年代最杰出的电气工程师,在短短一生中设计出120项专利技术。在音频领域内,他在三十年代的成就包括为他的东家EMI

2、设计的动圈话筒、开创性的超线性放大线路、立体声录音技术的研发等。 阿兰最初称他的立体声录音技术为Binaural Sound,即“双耳聆听的声音”。早在1931年,他就在英国取得了这项技术的专利。1933年,他进行了立体声录音的实验。当时这项技术主要的意图是服务于影院,而非音乐欣赏他希望能做到电影的配音以立体声录制,这样电影播放时,人物说话的声音能够跟随着银幕上角色的移动而移动。这是一个非常领先于时代的理念! 非常遗憾的是阿兰和他的东家EMI都没有能在这项技术上获利。阿兰1942年死于坠机,到死也没有从这项专利上获得收益。1947年,阿兰的专利到期,EMI申请将专利延期,这样这项专利保护延期到

3、1952年。但在此期间EMI依然没有获利,因为立体声技术在此期间始终没有获得商业化的批量应用。 立体声录音技术的商业应用,到5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到1960年,主流的大品牌都已先后实现了单声道录音到立体声录音的技术更替。此时Alan Blumlein已经去世十几年了。 为什么这项立体声录音的专利没有在当时获得快速应用?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时机不对。是Timing的问题。1931年,也就是阿兰获得这项专利的时候,西方世界正处于经济危机中(1929-1933年的“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老百姓恐怕根本无心娱乐也没有经济能力去购置立体声播放设备,欣赏新式的“双耳聆听的声音”

4、。之后二战开始,整个西方世界忙于打仗,立体声技术这种属于“娱乐用途”的东西,基本用不上!1945年二战结束,但战后重建也是需要时日的,要等战争的创伤愈合,人们开始有心情和经济能力享受家庭音乐重播的乐趣,此时唱片业的发展才迎来了良机,立体声录音的应用才正逢其时。 不仅在立体声录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在其他各个领域内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新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其实早已到了可以商业化的程度,但它的真正推向市场,往往要延迟很多,甚至延迟十几年之久,而造成延迟的原因,就是“时机”。如果是和平年代、经济平稳发展的年代,往往新技术能很快投向市场,但如果遭遇战争、萧条等负面的时机因素,或者技术过于领先于时代,不能被大众所普遍接受(大众没有意识到它的意义),那么很可能它的发明者就会成为“先烈”。 在我记忆中,最早发明和倡导VCD的是安徽一家名叫“万燕”的企业。当时VCD和VCD播放机都还很贵,所以市场接受度很低。由于这家企业没有采用专利保护、制定产品标准等方式来保护自己,最后失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