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的高层次本质和文学的观 念系统文学的高层次本质和文学的观念系统(作者:单位: 邮编:)第三节、文学的高层次本质和文学的观念系统根据中国古代哲学智慧提供的方法论,由于事物存在方式是层次式 的,每个个体事物又存在于层次性的更大的系统中, 因此,人类对某 个事物的观察也会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 随着人类对该事物认知经验 的积累,那些具有真理性的认识必然会逐步积淀为一个层次分明的观 念系统。这在人类对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把握中, 也日渐清晰地表现出 来。在前文的阐述中,如果文学艺术的三元性本质可以视为初级本质, 审美反映可以视为文学艺术的中级本质的话, 那么它的高层次本质是 什么呢?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
2、义文艺观早有结论。一、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由于审美反映是人类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因此审美反映的结果 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 它以直观的、 感性的审美形式把握世 界,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了一个气韵生动的“艺术世界” ,为人类营 造了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部门。 马克思 首先在社会结构的宏观视野中描述了文学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 它将人类社会一分为二, 即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 上层建筑大 致又可以分为设施的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 对于所谓观 念的上层建筑部分, 被马克思称之为 “那些法律的、 政治的、宗教的、 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
3、形态形式” 1 。马克思的这一见解, 将文学艺术在社会结构中作了最明确的定位, 也是人类对文学艺术社 会属性最清晰的揭示。自从它产生以来,虽经数不尽误解、歪曲、攻 击和诬蔑,但它却始终光彩夺目, 不仅在我们这样国家中有它的地位, 即使是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中, 也是一个十分富有活力的范畴。 周宪 先生写道: 在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里, 意识形态是一个有强烈生 命力的范畴,也是现代思想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重要的分析参照 系。透过这个范畴,不但可以看到各种现代思潮的冲突碰撞, 而 且可以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视野上把握文学的本性。 2显然。意识形态与审美反映相比, 它是对文学艺术的一个更高
4、层次本 质属性的概括, 是马克思对人类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但是,马克思并 没有结束真理,在马恩那里,他们更多关注是意识形态的共性方面,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并且发现了哲学和文学等都有远离经济基础的特点, 都是“更高地悬 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它们与基础的关系,都是间接的,它们虽然 都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产物, 但它们又相互影响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也就是说,在马恩的时代, 他们还没有将更多精力放在对于不同 意识形态部门的特殊性的研究上, 而更不要说文学艺术是什么样的意 识形态这样的问题了。关于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的发现, 是自前苏联开始。 例如, 前苏 联文艺理论家阿布罗夫
5、指出:“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 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的本性 中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 政治的意识形态、 法意识形态、 道德意 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3这可能是文艺理论史上第一次提出“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显然, 布罗夫的态度已不再关注意识形态的共性方面, 而是更为注意对意识 形态的区分了。很可惜,布罗夫的见解,到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才介绍进来。而一旦介绍进来, 便在中国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许 多学者都以审美论思考文学艺术问题, 钱中文先生在他的文学原理: 发展论中设专节讨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他说: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以感情为中心, 但它是感情和
6、思想认识的结 合;它是一种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阶级性,但又是一种具有 广泛的社会性以及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形态。4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虽然不是很完美,但在中国现代文论史上,却 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它不仅明确地肯定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而且对审美意识形态本身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钱中文还指出:文 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的“审美特性并非外加,它是文 学这种意识形态固有的本性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 这种意识形态,而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过是文学审美特性的一般表 现。” 5显然,钱先生的这种看法是深刻的,说明中国人的理论
7、眼光 已有了新的飞越。其实,关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西方现代文论界,也正处于 觉察和讨论的过程中。与我们观点最接近是美国的杰姆逊(F.Jameson),他说:意识形态并不是诉诸或投资于符号生产的某种东西;确切地说,审 美行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因此,审美形式或叙述形式的生产就应 视为一种意识形态行为,它具有某种对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创造出想 象的或形式的“解答”的功能。6杰姆逊的观点,明显已承认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再如,英国 的特里伊格尔顿(T.Eagleton)写出了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他 一方面将文学艺术视为意识形态生产,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艺是一种 “审美生产”,即通过审美的或诗意的操作
8、方式对意识形态的操演 7 o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Marcuse)和阿尔都塞(L.Althusser)那里,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都得到强调, 他们认为,文艺是一种批判性意识形态,马尔库塞宣称,“审美成了 一种认识和控诉的工具”。阿尔都塞说: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由一种既是审美的又是意识形态的意图生产出 来的。因此,艺术作品与意识形态保持的关系比任何其他物体都 远为密切,不考虑到它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特殊关系,即它的直接的和 不可避免的意识形态效果,就不可能按它的特殊审美存在来思考艺术 作品。阿尔都塞这里所强调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实际上就是指文学艺术作 为审美意识形态形式的特殊性。哲学、宗教
9、都不能给人审美的享受, 而文艺却能办到。这样看来,将文学视为审美意识形态,也是他们的 言中之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得出像我们一样清晰而明确的结论,说明“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人类的共识性看法。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将文学艺术视为审美意识形态并非中国 学人的专断,而是人类长期对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属性深入思 考的结果,是人类的一种共识。中国学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终于 清醒地认识了这一点,强调了这一观念,也是文学理论的一项重要进二、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它在整个意识形态家族中有什么特殊性 呢?也就是说文学靠什么样的 “个性” 自立于意识形态之林, 而不会 被其
10、他意识形态所取代, 这是理论界探讨得很不深入的问题。 我觉得 除了审美性这一理论上被审美反映论所规定, 实践上它以直觉把握的 方式、情感评价的形式和审美享受的效果为人们所肯定, 并与其他意 识形态相区别之外,大约还有三个很突出的特征必须进一步阐明。 首先,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具有整体性、 全息性和生 命有机形式的意识形态。所谓的“整体性” ,本是亚里士多德时代就 有的一个概念, 主要是指文学的有机生命形式, 待本书第六章再去详 细讨论。这里先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卢卡契 (G.Lukacs)对这个问 题的现代阐释,他说:每一种伟大艺术, 它的目标都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像, 在这里,
11、现 象与本质、个别与规律、 直接性与概念等的对立消除了, 以致两者在 艺术作品的直接印象中融合成一个自发的统一体, 对接受者来说是一 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9在卢卡契看来, 文艺的意识形态整体性特征, 可分为“外延的整体性” 与“内涵的整体性”两个方面。 “外延的整体性”又表现为意识形态 的综合性和生活形态的全息性。 如果说其他意识形态都是分门别类地 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某个侧面的话, 那么文学则可以在一部作品中将各 种意识形态作综合地反映; 同时,文学不仅可以反映人类的精神文化 生活,而且还要反映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因而许多作品具有文化全 息性,描绘的世界特别丰富多彩,许多作品有着“百科全书式的
12、”的 美名。例如红楼梦描绘社会生活的广阔程度是惊人的,毫不夸张 地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形象的百科全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学是一种文化全息性意识形态。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 文化全息性,它们往往具有另一种意义上的“整体性”即所谓“内涵 的整体性”。有许多作品只描写有限的生活图景,有的仅是生活的一 角,有的仅是生活的一点纠葛、 一个细节、一个美的画面, 一段情思、 一种瞬间感受或是幻想,等等,但是,它们却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机 的生命整体, 是一个个生气灌注的生命形式, 它们与人类的社会生活 整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并被生活固有的逻辑所规定, 它们是一个个 完整的个别和局部, 虽是
13、大海中的一滴水, 却是被生活的海洋激起的 浪花,虽是一颗小小的沙粒,它却反映着大千世界。所以,卢卡契又 说:“在这个意义上,最短的歌也同规模最大的叙事作品一样具有内 涵的整体性”。10 这样看来,所谓“内涵的整体性”主要强调的是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 是以艺术的生命形式存在的意识形态, 也与其他 意识形态大为不同。由于这样,卢卡契提出的“整体论” ,与亚里士 多德的整体论,与艺术符号学派提出的“生命形式论” ,文化批评学 派提出的“文化论” ,便有了内在的统一性,成为文学的意识形态属 性的突出特征。其次,文学艺术在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历史属性。 根据前述马克思主义 的历史哲学观念,自然史和人类史都属
14、于唯一的历史科学, “意识形 态本身只不过是人类史的有关方面” ,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应该说它属于“历史科学”范畴,具有广义的历史属性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这仅是逻辑的推导。 最能说明文学广义历史属性的是文学的全 息性文化特征, 已能说明文学怎样忠实地属于历史。 说到这里, 也许 有人会提出疑问:红楼梦本身早已属于前文狭义的历史,在上升 到意识形态层次时仍属于历史, 这是毫无疑问的, 只是那些无什么社 会内容的抒情小诗、哲理小诗和寓言故事等,怎么也成了“历史”了 呢?产生这样的疑问也是有原因的。其实,解开这样的疑团并不难。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 从较切近的根源来说, 本是人的心灵的产物,
15、红 楼梦中所呈现的那个“艺术世界”并不就是现实世界的翻版,而是 现实世界在作家心灵中反映和熔铸的产物。也就是说, 红楼梦中 “艺术世界” 是曹雪芹理解的现实世界, 同时也包括曹雪芹的心灵和 人格境界,所谓的“文化全息性”本应包括这两个方面。前述文学是 以“生命形式”存在的意识形态的命题里,也包括着这一层意思。美 国文艺理论家苏姗朗格在阐述文艺是“生命形式”时也说它有两重 意思:一是说作品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二是说作品本是作家生 命(即心灵) 的表现。由于作家的主体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 的,作家的心灵都是他所存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的反映,因此, 作为作家心灵产物的文学作品, 自然有
16、着浓郁的历史属性, 从这个意 义上讲,文学史便成了人类的心灵史。 也就是说, 由于作家本人都从 属于历史, 这样,不论他所反映的是客观世界, 还是他所表现的主观 情思,一雕梁,一画础,一枝、一叶,哪一样不属于历史呢?所以, 文学艺术通过审美反映的中级本质而上升到意识形态层次之后, 作为 描写对象和目的的狭义的历史本质观的区分已经失去意义, 从历史哲 学更广的意义上来看, 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历史属性则是更 鲜明了。第三,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还表现在它的批判功能 上。也就是说,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形式, 它有一种对现存秩 序及其意识形态的解构功能。 这一特征的发现,
17、应当说是起源于恩格 斯的“诗意的裁判”。他在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说: 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 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 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 有读,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里有一八一 五年到一八四八年的法国历史多么了不起的勇气! 在他富有诗意 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11恩格斯这里所赞赏的巴尔扎克的 “了不起的勇气” 和“了不起的革命 辩证法”,主要是指巴尔扎克对现实的一种批判态度。其实,这是文 学艺术发挥它的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当然,文学 艺术并不全是批判的。 但是由于文学艺术舒张人性的自由品格和人文 关怀的历史责任,便使它与人类生存现实关系处于永
18、久的绝对的矛盾 状态, 因此,对人类生存现实关系的批判, 便成了文艺的一项神圣使 命。而且自 19 世纪下半叶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对人性的异化, 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并且,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度成熟阶段, “金钱经济” 利用“工具理性” 已经将人类死死地钉在金钱奴隶地位 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矛盾,都空前 地尖锐起来; 特别是,“大众文化”,已被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商品运作 俘获,它们以发泄和逃匿的形式,背离了文艺的传统和它神圣使命, 充当起精神麻醉剂的角色来, 这足以使有人类良知的思想家和理论家 忧心忡忡。豪瑟( A.Hauser )认为,“大众文化”不仅完全消
19、解了文 学艺术的批判功能,而且还起着相反的作用。他写道: 纯艺术、严肃艺术、不妥协的艺术具有一种破坏作用(按,指对现存 秩序的批判功能)但通俗艺术却要缓解人类生存的痛苦问题,并 使我们从中解脱,它不是鼓励我们的主动性和努力、 批判和自我反省, 相反,它构成了我们的被动性和自我满足。 12 显然,由于“大众文化”的叛离,从而使张扬文艺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的批判功能更为急迫、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了。人们发现,在一个商 品交换的逻辑和金钱意识无所不在的社会里, 人们被为现存秩序服务 的虚假的意识形态所欺骗, 在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批判功能丧失殆 尽的情况下,恢复文学艺术固有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 则是当务
20、之急。 所以,法兰克福学派特别强调文艺的文化批判功能, 并认为这是文艺 自在自为的本性。阿多诺 写道: 艺术的社会性根本就在于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 然而,这种对立姿态 的艺术只有在它具有自律性时才会出现。由于凝结成一个自为的实 体,而不是服从社会的现存规范并由此显示自己的“社会效用” ,艺 术对社会的批判方式恰恰是它的存在本身。 艺术是对人遭到贬低的生 存状况的一种无言的批评, 这种生存状况正趋向某种整体性的交换关 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他为”的。艺术的这种社会偏离 是对特定社会的特定否定。 13 在阿多诺看来,在现代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他为”的,为了对抗 这种对人的贬低和异化,文
21、学必须坚持“自为”的自律,真正地实现 其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形态功能, 这才是它本身正常的存在方式。 同时, 阿多诺还认为,针对现代社会来说,文艺更应该“站在社会的对立面” , 成为“对特定社会的特定否定” 方式。马尔库赛则以更为激烈的言词, 申述了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 在他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是一个技术统治的社会, 是一个技术和工具理性无限扩张的社会, 在 这种社会里, 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成了最高的主宰, 人性遭到了全面 的扭曲和异化,人的感性沦落了,人的心灵、本性、情感、想象和思 维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人成了可悲的“单面人” 。这深深地触动了 马尔库塞灵魂深处的人道主义情怀, 主
22、张文学艺术应当为恢复人性的 完美而斗争。 14 他发现文学艺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解放力量, 在现代 资本主义条件下, 文学艺术应当成为解放人性的工具和手段。 他公开 宣称“审美成为一种认识和控诉的工具” 。因为,在这个技术理性的 压抑无处不在的社会里, 唯有艺术才是人类赖以舒展人性的自由的绿 洲。然而,这并不是外加给文学艺术的“任务” ,他像阿多诺一样, 也认为这是文学艺术“自律性”的表现。正是这种“自律性” ,“才能 使艺术脱离既定事物的欺骗力量, 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 因为人 和自然是由一个不自由的社会构成的, 它们被压抑、 被歪曲的潜能只 能以一种具有疏隔作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艺术只有作
23、为疏隔, 才能履行一种认识的功能:它传达出不能以其他任何语言传达的真 实,它反其道而行之。 ”15 显然,马尔库赛认为,世界艺术是一种 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 它所传达的真实, 是其他意识形态语 言所不能传达的真实, 这是一种脱离了既定事物的 “欺骗力量” 的自 由表达的真实,是人类的“被压抑、被歪曲的潜能”的表现形式,所 以文学又是一种反叛现存意识形态的力量。 这种现象被 “西马”们称 为“意识形态生产”,即文学艺术既是一种文化批判力量,它对现存 于公众之中的意识形态具有解构作用, 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 生产。 应当说,“西马”的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 态存在
24、的原因,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在这种审美需要中, 实际上包含着人的最根本的追求, 即人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 由于 人类产生之后便在 “不自由” 中生活,于是文学艺术便不断地帮助人 类挣断“不自由”的枷锁,这样,它除了按人类的审美理想将美的东 西展示给人看, 以美的东西慰藉人的灵魂, 以提升人素养, 使他们能 振作精神, 不失希望和信心之外, 还要在审美理想的光照下, 将人的 现实生存状况真实地描绘出来, 让人类照一照镜子而直观自身, 从而 惊醒起来、感愤起来,为争取更好的生存处境而斗争。这两个方面, 都是文学艺术产生艺术魅力, 能给人带来审美享受的根源。 然而,这 只是对文学自律的一般
25、分析。 放在特定的历史场合, 文学自律的两个 方面便会出现偏重。自人类进入 19 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文明给人 性造成的戕害已无法忍受,所以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所发挥的文学 艺术的文化批判功能才大快人心,才能成为席卷世界的主流审美形 式,恩格斯恰逢其时地将这种文艺现象概括为“诗意的裁判” ,是非 常准确的。 在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 商品逻辑和技术理性更加速 了人的异化过程,而且现行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和麻醉性也越来越圆通 完满,正如马尔库赛所描述的那样: “(现代)社会生活的过程已把自 己的表面弄得越来越严实, 越来越缜密无隙, 这样一来, 它就用面纱 将社会生活的本质包藏得越紧” 。16
26、 因此,在 20世纪现代主义语境 中,文学艺术的文化批判功能被强调到更为突出的程度, 就不足为怪 了。这样,以人性的解放和精神自由为存在理由和内在目的性的文学 艺术,表现为对现存意识形态的解构和批判, 从而呼唤着更符合人的 解放总目的的新的意识形态理想,实现其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终价值, 不正是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吗?也正是因为这样,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 态的属性才被突出出来,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才有了存在的理由。在意识形态家族中也不会被混淆,被取消了。三、文学观念的系统状态和它的理论意义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会发现, 文学观念的多级状态和它们呈现的系 统性。 这个关于文学的观念系统, 可以简要概述如
27、下: 文学艺术的初 级本质,呈现为三分式和二分式两个层次,即言理(志) 、言情、言 史三个互补性的侧面;如果将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归纳,那么,言理、 言情可以归纳为主观表现型,而言史则归于客观再现型。 17 然而, 不论言理、言情、言史,不论再现、表现,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 映。显然,审美反映使文学的本质由多元上升为一元, 它应属于文学 的中级(层)本质。马克思主义将文学的性质放在社会结构中来考察, 阐述的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性质, 是一种十分科学的定位; 而由审 美反映论决定的它在意识形态家族中的特殊性质, 即审美意识形态性 质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将它称之为文学的高级(层)本质。 这个简单的结
28、论貌似简单,但是,它却来之不易。 首先,我们终于认识了文学艺术的多元性质。 它不是西方学者所鼓吹 的破碎的多元,“无政府主义的多元” ,而是可以由言理、言情、言史 的三元所代表、 所概括的有序的多元, 我们所说的这三元, 不是哪个 人主观臆测的产物, 而是对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现象的归纳, 是铁证如 山的。 这样,就可以矫正西方的现代文论中的谬误, 排除中国人对多 元论的误解,把那些将文学想象成无数元、把多元化等同于“混乱” 的理解扫除, 使文学艺术重新变成可以理喻的东西。 并由此开始, 逐 步恢复文学理论的理性的光辉。 其次,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性质的揭示, 将文学初级本质的三元 论非常自然地
29、上升到一元论, 再次证实了对文学一元本质概括的合理 性,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新时期以来人们无法回答的问题: 过去总是认 为,承认多元化就意味着否定一元化; 若是坚持一元化, 就不能多元 化和多样化,总之看成是矛盾的、 水火难容的问题。 文学艺术历史哲 学属性即审美反映论的重新建构, 使这一问题巧妙地得到解决。 所谓 “巧妙”,就在于过渡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学的历史哲学属性与 文学的审美反映性质不过是对文学艺术中级(层)本质的不同描述: 文学的历史哲学属性, 是就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共性而言的, 审美 反映则是就文学与历史 (社会生活) 关系的特殊性而言的; 另一方面, 在一元与三元之间, 还有道
30、家思维中 “一生二” 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 的“一分为二”的融通问题,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中介,不论是道 家的“一生二”,还是我们常说的“一分为二” ,都不是二元论,而是 一元论, 有了这个环节, 才不会陷入二元论和相对主义。 这就保证了 文学艺术的一元论有统辖和说明文艺的多元论、 多样性的可能;同样, 也保证了文艺的多元性是从属于文艺的一元性的, 不过是文艺一元性 的具体表现。从此,将各个层次联为一个系统。 文艺的这一问题解决, 不仅在中国是新鲜的, 在西方同样也是新鲜的, 它可以大大改变人们 的思维方式,产生认识论和思维方式的飞跃性进步。第三,由于对文艺的三元性的肯定, 使它与更低层次的多样
31、性也有了 区别。西方现代理论家混淆了多元性与多样性的区别, 从具体和个别 着眼,从差异性入手,解构事物的共同性,所以才把天下万事万物, 看成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 他们观察世界的方法, 根本不符合宇宙存 在的基本方式, 所以他们对世界的描述是荒谬的。 同时,文艺的三元 性,也最大限度地吸纳了西方现代理论家思想中合理的成分, 如在一 定层次上的“亦此亦彼论” 。无论中西,自古以来,主情、主理与言 史,三家互相驳难,争论不休,现在终于有了结论: “都正确”,这就 是一个典型的“亦此亦彼”式结论。但是,这仅是文艺较低层次上的 真实,若是上升到文艺的历史哲学性质层次, 真理就只有一个了。 因 此,“亦此亦彼论”与“非此即彼论”并不矛盾,而是对事物不同层 面的性质的描述方法。更不能用“亦此亦彼论”取代“非此即彼论” 。 文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真理, 否则将陷入相对主义。 这样看待事物的 方式,也是中外文艺理论家和哲学家没有想到的。 第四,对文学艺术的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重新阐释, 使马 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放射出真理的光辉, 终于摆脱了机械 唯物论和庸俗社会学的干扰, 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时也使马克 思恩格斯思想中原来就存在的层次论系统论的某些思想, 与中国道家 的思想方法结合起来, 首先在文艺理论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物业维修与科技公司关于智能家居系统改造合同
- 2025年度特种货物运输保险服务协议2篇
- 2024年食品行业分销协议
- 2024牛肉餐饮行业供应与服务合同
- 2024网络云存储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安全保密合同
- 2025年度互联网+农业合作经营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职工劳动合同书模板
- 2025年水稻种植户农产品电商渠道拓展合同3篇
- 2024衣柜墙板吊顶装修工程合同转让与权利义务继承合同
- 二零二四年商业街区铺面长期租赁合同样本3篇
- 马场项目商业计划书
- 《压力性尿失禁》课件
- 国企综合素质测评试题
- 肺功能检查的操作与结果解读
- 松辽盆地南部致密砂岩储层成因与天然气聚集模式研究的中期报告
- 急性戊肝护理查房
- 打样员工作总结
- JGJT411-2017 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 某新能源(风能)公司:风电场岗位月度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 污水管网沟槽槽钢支护专项方案
- 深静脉血栓(DV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